86版《西遊記》玉帝鑽桌子是亂編?其實源於周總理的主意

提到《西遊記》相信大家都很熟悉。《西遊記》是中國古典小說“四大名著”之一,它以豐富奇特的藝術想象、生動曲折的故事情節、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幽默詼諧的語言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讀者。

86版《西遊記》玉帝鑽桌子是亂編?其實源於周總理的主意

作者用天馬行空的想象在《西遊記》中描繪出一個絢麗多彩的神魔世界,作為神魔小說,該作品也深受影視製作人的親睞,曾被無數次改編成影視作品搬上熒幕。其中最為人熟知的無疑是1986年由楊潔執導,六小齡童、馬德華等主演的央視版《西遊記》。

86版《西遊記》玉帝鑽桌子是亂編?其實源於周總理的主意

1982年,楊潔導演率領“西遊記劇組”踏遍千山萬水、歷盡磨難才得以將《西遊記》拍攝完成。該劇在保留原著精髓的前提下進行適當改編,老少咸宜,自播出以來就深受觀眾喜愛。不僅如此,該劇多年來更是被無數次重播,影響過一代又一代的觀眾,是電視劇史上不朽的豐碑。

86版《西遊記》玉帝鑽桌子是亂編?其實源於周總理的主意

對於許多人而言,86版《西遊記》是他們的童年,也是他們的“西遊故事”啟蒙,許多人或許不曾讀過原著,但一定觀看過該劇。也正是如此,許多觀眾一度將此劇與原著弄混淆。

86版《西遊記》玉帝鑽桌子是亂編?其實源於周總理的主意

誠然,86版《西遊記》並不是原著,它是時代的產物。在楊潔導演的自傳書籍《敢問路在何方》問世以後,該劇臺前幕後的故事也被曝了出來。因為是全國播出,所以劇集對原著有著不少改編,比如在人物造型上就不如原著那般恐怖滲人,而原著中的一些糟粕部分也在劇中被刪除。

86版《西遊記》玉帝鑽桌子是亂編?其實源於周總理的主意

86版《西遊記》有許多改編都很成功,比如《趣經女兒國》將原著中唐僧和女王微妙的感情強化,再比如《偷吃人參果》中犯了錯的孫悟空回到了學藝處找菩提祖師幫忙等,即不偏離原著,又符合時代的需求,還增強了娛樂效果,這些改編常常受到觀眾的讚揚。反倒是“大鬧天宮”的一處改編,近些年時時受到一些人的指責,這處改編便是“玉帝被孫悟空嚇得鑽進桌底”。

86版《西遊記》玉帝鑽桌子是亂編?其實源於周總理的主意

近年來,所謂“西遊解密”的網文氾濫,各種解讀讓人匪夷所思。在這些文章的帶動下,越來越多不曾閱讀過原著的網友對原著有了誤解,比如“《西遊降魔篇》的孫悟空最符合原著”,比如“孫悟空在《真假美猴王》一單元處被如來殺死”,再比如“孫悟空大鬧天宮前就是吃人的妖怪”等,其中最搞笑的是所謂的“孫悟空打不過豬八戒”之說,你吹猴、吹牛、吹大鵬可以說是意見不同,但你吹豬那就是愚蠢了;再有一些人說《西遊記》卻要參照比它成書更晚的《封神演義》來看,這樣思想就被帶偏,最終得出了所謂的“陰謀論”,也就認定了孫悟空實力很差,取經路上連神仙座騎和童子都打不過,大鬧天宮也不過是一場鬧劇……

86版《西遊記》玉帝鑽桌子是亂編?其實源於周總理的主意

總之,正是在所謂“西遊解密”的網文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人認為孫悟空根本不具備大鬧天宮的實力,而86版《西遊記》玉帝鑽桌子根本就是無稽之談!

改編不是亂編,戲說不是胡說,難道86版《西遊記》的“大鬧天宮”真的是胡亂改編?

86版《西遊記》玉帝鑽桌子是亂編?其實源於周總理的主意

實際上,在《西遊記》原著中,孫悟空取經途中所遇的妖怪憑實力沒有幾人是他敵手,大鬧天宮時眾仙也真的束手無策,而《封神演義》中“一氣化三清”的太上老君也真的被孫悟空摔了個倒栽蔥。

86版《西遊記》玉帝鑽桌子是亂編?其實源於周總理的主意

原著中,對孫悟空大鬧天宮有這樣描寫:

棍打諸神沒躲藏,天兵十萬都逃竄。雷霆眾將護靈霄,飛身打上通明殿。掌朝天使盡皆驚,護駕仙卿俱攪亂。舉棒掀翻北斗宮,回首振開南極院。金闕天皇見棍兇,特請如來與我見。

86版《西遊記》玉帝鑽桌子是亂編?其實源於周總理的主意

至於一些參考《封神演義》的網文吹噓的“三清”在《西遊記》原文中是這樣表現的:

86版《西遊記》玉帝鑽桌子是亂編?其實源於周總理的主意

“安天大會”上對於救駕的如來畢恭畢敬,奉承不已。

如此看來,孫悟空大鬧天宮時如果如來佛祖不出手,他決對是可以打進靈霄殿中。

86版《西遊記》玉帝鑽桌子是亂編?其實源於周總理的主意

至於玉帝會不會如劇中那般鑽進桌底,那就有待讀者自己想象。

86版《西遊記》在此處的改編無疑是肯定了孫悟空的實力,增加了娛樂性。

除此之外,“玉帝鑽進桌子底”的慘敗也是時代的需求,說到此處,這種改編還與周總理有一定的關係。

86版《西遊記》玉帝鑽桌子是亂編?其實源於周總理的主意

《西遊記》中“大鬧天宮”的故事曾以各種曲目流傳,如《孤本元明雜劇·二郎神鎖齊天大聖》《昇平寶筏》等。清乾隆間的《昇平寶筏》則是最出名的曲目之一,它與《勸善金科》《鼎峙春秋》《忠義璇圖》並列為清代宮廷著名的“四大本戲”。

86版《西遊記》玉帝鑽桌子是亂編?其實源於周總理的主意

《昇平寶筏》是服務於清王朝,鞏固帝王統治。“昇平寶筏”顧名思義,即為“海內昇平”之意,因此,該曲目中鬧天宮的孫悟空是邪惡的背叛者,最後被收伏也是理所當然,戲本也是在降伏孫悟空後結束。

此後,還有《安天會》《新安天會》等戲本,大都以“天庭”為主體,最終以鎮壓逆賊孫悟空來警示世人。

86版《西遊記》玉帝鑽桌子是亂編?其實源於周總理的主意

1951年,翁偶虹、李少春將傳統戲《安天會》改編成《鬧天宮》在國際公演後反響十分強烈。回國後,馬少波、李少春向周總理彙報情況。周總理指示他們應把《鬧天宮》擴大篇幅,細節上要表現出孫悟空的徹底反抗性及天庭玉帝的陰謀,重新編排成《大鬧天宮》。這樣就誕生了1956年的經典京劇曲目《大鬧天宮》。《大鬧天宮》對《安天會》(《鬧天宮》)重新編排,將《安天會》的故事擴充,在原來的“偷桃”“大戰”“盜丹”等故事的基礎上增加了“龍宮借寶”“凌霄殿下詔”“花果山請猴”“封弼馬溫”“鬧御馬圈”“初敗天兵”“二次請猴”等曲目,交待了“大鬧天宮”的前因後果,並刪掉孫悟空被擒情節,最後結局也是孫悟空逃回花果山。

86版《西遊記》玉帝鑽桌子是亂編?其實源於周總理的主意

《安天會》到《大鬧天宮》的演變是歷史的必然性。《安天會》的主體是天庭,是封建王朝;而《大鬧天宮》的主體則是孫悟空,是反抗者,是革命者。《大鬧天宮》正是歌頌如孫悟空這樣具有大無畏精神敢於向封建惡勢力反抗的人。

86版《西遊記》玉帝鑽桌子是亂編?其實源於周總理的主意

1961年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製作的經典動畫《大鬧天宮》依然延用這種改編。86版《西遊記》在改編上實際上融入了傳統“西遊戲曲”,並且《大鬧天宮》的劇情多次致敬1961年動畫版《大鬧天宮》,如孫悟空撐破託塔李天王的玲瓏寶塔、打碎靈霄寶殿匾額等。

86版《西遊記》玉帝鑽桌子是亂編?其實源於周總理的主意

86版《西遊記》孫悟空打到靈霄寶殿,嚇得玉帝鑽進桌子底下正是在不偏離原著的基礎上繼承了經典曲目中“孫悟空的徹底反抗性”這一主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