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水稻收割早已結束,收糧的不多,賣糧的很少,是什麼原因呢?

龍兵過


原來需要交公糧時,我們那基本上家家戶戶會種早、晚兩季稻,因為種的少了可能都不夠交糧的,遇到風調雨順的年份,交完糧食還有剩餘,要是遇到年份不好的時候,上交的糧食數量不能少,自家不夠的只能欠著或者找別人家借糧。自從取消了這一制度後,我家就沒有再種過早稻,這麼多年一直都是種中稻,其他人家也差不多,已經很多年沒有體會過“雙搶”時忙碌的場景了。現在正是中晚秈稻集中售糧的時候,今年的早稻、中晚稻、粳稻的最低收購價分別為1.2元/斤、1.26元/斤和1.3元/斤,早稻總產量同比下降,降幅為8.1%,中晚秈稻和粳稻的情況雖然現在還沒統計出來,但情況也差不多,多地出現不同程度的減產。今年水稻收割早已結束,收糧不多,售糧的很少,這是為何?微塵微視界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大部分農民只種自家口糧,沒有多餘糧源出售

在2014年、2015年水稻最低收購價相對較高,早稻、中晚稻、粳稻的最低收購價分別達到了1.35元/斤、1.38元/斤和1.55元/斤,隨後水稻價格開始往下走,連續裡面都出現小幅度下調收購價的現象。而另一方面種糧的成本卻在增加,種子、農資等費用基本上上漲了30%以上,再加上不利天氣因素不斷增多,很多農民覺得種糧沒有保障,辛苦不說,價格還不高,屬於看天吃飯的行情。如果是選擇外出務工,收入還比較穩定,效益好的話一個月的工資可以抵10畝田的產量。如今大部分農民只種一些自家的口糧,並沒有像原來那樣只要有田就種些,這種主觀意願的轉變,使得很多農民售糧心態發生改變,並不指望靠賣糧食來支撐生活開支。

二、稻穀價格弱勢運行,基層農戶存在一定的惜售心理

近些年水稻的價格處於偏低的水平,今年水稻的最低收購價雖然沒有繼續下調但實際上市場上已經感受到上漲乏力。就拿11月4日的收購價來看,早秈稻的平均收購價為1.21元/斤,中晚秈稻的平均收購價為1.25元/斤,其中河南地區收購價為1.17元/斤,粳稻的平均收購價為1.33元/斤。這樣的價格跟農民預期的價格存在一定的差異,特別是部分地區受天氣因素產量減少,稻穀的品質也有影響,實際上糧販給出的價格比這個更低,有的甚至低於1元/斤。在這種情況下,農民把糧食收割後,會先把糧食儲存起來,等行情相對好些時再考慮出手,那樣種糧的收益會相對好些,這也是無奈之舉,雖然囤糧惜售有一定的風險,但又不得不這麼做。



三、貿易商觀望情緒較濃,市場行情活躍度不高

從大的方向看,水稻價格整體漲幅不會很明顯,畢竟當前新糧供應量逐漸增加,而庫存糧源居高不下,處於供大於求的現狀,既然市場行情希望不大,此時貿易商失去了利潤空間,自然會選擇觀望為主。原來我們那每到新糧收割後,基本上每天都有糧販到各家去問是否有糧食賣,但現在基本上看不到糧販的影子,農民想要賣糧要麼是自己直接賣給沒有種糧的農戶,要麼就自己賣給糧站。一直以來,稻穀市場的處境是水稻總產量居高不下,同時水稻的消費量卻是穩中有降,無論是口糧食用方面,還是深加工領域,都面臨著消費需求並不明顯,在市場活躍度偏低的情況下,產銷不旺也就很正常了。

四、種植戶售糧方式發生了變化

如今普通的農民基本上是種自家的口糧,很少會有多餘的糧源來賣,說實話水稻價格的高低不會很在意,哪怕水稻價格低於1元/斤,也同樣會堅持種水稻,糧販對這種種植戶不會抱有希望。還有的種糧大戶,不會像普通的種植戶那樣,等著糧販上門收糧,而是直接與糧庫對接,如果是訂單化種植的,更不會擔心水稻銷路問題。如今售糧方式出現轉變後,也就再難見到產銷兩旺的場景,這種現象也不能說不好,只不過是一種現實變化,對於農民來說影響不大,該怎樣的還是繼續保持怎樣。一些種糧大戶直接對接糧庫後,省去了中間的環節,節省了一些成本,上門收購的糧販不多也不影響種糧收益。



總之,水稻進入售糧高峰期,收糧和售糧並沒有出現明顯活躍的現象,這也是實際情況,反映出市場行情變化,各方心態均發生了改變。出現這種現象是多種因素導致的,很難從單一角度去評價是否合適,對於種糧的農民來說,只要稻穀價格能夠穩步上漲,那麼種糧收益也會得到改善,種糧和售糧的積極性會明顯提升,不過想要出現產銷兩旺的情況,單純靠某一個角色的努力是無法實現的。需要多方共同努力。

以上為微塵微視界對“今年水稻收割早已結束,收糧的不多,賣糧的很少,這是什麼原因”問題的理解。如有不妥之處,歡迎多多指導交流。

微塵微視界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今年水稻收割早已結束,收糧的不多,賣糧的很少,是什麼原因呢?

秋收早已結束,在往年水稻一收完都會有人上門收稻穀而且還不止一起,這種情況下有稻穀的也樂意賣掉,因為稻穀自己放在家裡的話時間一長或多或少會長一些蟲子,保管起來也很麻煩。所以一般情況下都是留夠自己的口糧後多的全部賣掉。

今年情況確實很特殊,就剛開始收稻穀時有人上門來收過稻穀,之後一直沒有人來收了,而且往年定點收糧的地方也不主動上門來收。出現這種情況踏火個人以為主要有以下原因:

稻穀價格同比較低,我們種田的都還不想賣,也就是說還在觀望期。9月份時中稻的收購價格是110-115一百斤,一般的人都捨不得去賣想等著價格再上升一點。當然我們當地沒有種糧大戶,一般都是自己家裡幾畝田除去口糧後也沒多少多的稻穀,所以大夥都不急。

上面所說的只是一個原因,別一個原因才是最主要的原因,今年肉價一直在上升,在我老家最新的肉價在30-35一斤,而且還很難賣到好的肉,因為自己家裡散養的豬幾乎在7、8月份時全軍覆滅,現在鄉下也很難見到豬。也正因為豬肉價格的上漲,你賣幾十斤稻穀才能買一斤肉,大家都著的這不划算。但是又不能沒有肉吃所以大家都改變了思路,利用自己種的稻穀去餵雞、鴨之類的家禽來代替豬肉。

一邊稻穀價格低,一邊肉價高漲這個才是我們農民不想賣糧食的真正原因,朋友們,你們那有沒有這種現象呢?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在這裡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我最後在這裡,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農村姑娘顏顏


東北的水稻收割早已結束,正常情況下現在已經進入賣糧季。但是現在收糧的少、賣糧食的更少,什麼原因?

1、價格差異大,農民還在觀望、惜售。目前,我們黑龍江地區價格最高的是糯稻和黑稻,糯稻的價格現在東部地區已經達到了1.8元/斤,而黑稻的價格現在也穩居1.5元/斤以上的價格。至於說優質米品種,目前也是在1.45-1.5元/斤左右的價格。最低的是常規粳稻,扣水、扣雜,收購價基本都保持在1.35元/斤左右,一些水分大、出米率低的水稻價格更低。可以說,今年的水稻價格差異巨大。價格高的準備在觀望一段時間,如果能漲價就多賣點;價格低的也在觀望,看看能否在上漲個3分2分的,目的都是為了多賣點。所以,現在糧商有,價格也有,但是賣糧的太少,還處於觀望、等漲價的態勢。


2、距離還貸、還款的時間還較為充裕。現在剛剛進入11月,距離還貸款、還藥款、還肥款還有一段時間,時間還算充裕。所以,現在農民朋友也不著急賣糧,著急的是糧食的價格是否能夠在上漲一些。而且,這也是所有稻農的心裡所想的。而且,往往到了還貸款的最後期限時間,才是賣糧食的最高峰。也是糧商集體壓價、剋扣水分、雜質、出米率的最集中時間。

因此,現在出現糧商少、賣糧食少的情況也是很正常的。都在想著在等等,沒準還能漲點;糧商則在想,再等等,快還貸款的時候在壓點價。

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一些看法,如有不當之處請海涵。


寒地水稻種植技術


今年水稻收割早已結束,收糧的不多,賣糧的很少,是什麼原因?

為此,國家近期分別陸續在安徽、河南、湖北、四川、江蘇等省份啟動了2019年產中晚稻最低收購價執行預案,在符合條件的地區以國標三等中晚秈稻1.26元/斤、粳稻1.30元/斤的價格收購農民交售的新稻。受此支撐,再加上春節臨近,大米消費需求也將逐漸回暖,雖然對市場價格的有效帶動不足,但後期水稻價格下跌空間預計已經被鎖定,市場將圍繞託市底價附近以穩定為主運行,其中優質優價將表現明顯。

再回到題主的問題,今年我國水稻的面積和產量預計雙雙下降,再加上部分地區受到不利天氣影響,新稻穀的品質也有所下降,主要表現在出米率降低,上市期也有所延後;另外,2019年產稻穀託市收購底價保持上年水平不變,以及稻穀被確定為必保品種;同時,大米市場的走貨不暢,包括新米上市也沒有往年那樣有一波走量高峰,基於此,使得部分產區農民對新稻穀有惜售心理,加工企業收購積極性不高,市場化主體入市收購心態謹慎,水稻市場呈現出購銷旺季交易清淡的局面。


糧小咖


  對於農民來說,水稻算是收益比較穩定的糧食作物了,今年稻穀收購仍將執行最低收購價政策。眼下,各地水稻收割已經接近尾聲,糧庫開始迎來水稻收購高峰。種植戶的糧食都賣了嗎?

  江蘇省泰興縣水稻種植戶印為民今年種植了2畝水稻,每畝收成不足千斤,他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按照稻穀現在1.55元的市場行情來算,扣除每畝種植成本600元,不算人工費用,剛好可以保本,算上人工費就是賠本。

  印為民說:“今年畝產一千斤不到,去年是一千四百斤。不算人工的話,種子一畝花費40多元,化肥農藥好幾百元,現在水稻價格是1.55元,我的糧食還沒有賣,在觀望。因為今年水稻都減產了,到後面價格可能會高一些。現在來看,可以保本吧,但算上人工就賠錢了。”


鄂Q老雷


今年水稻收割早已結束,收糧的不多,賣糧的很少,是什麼原因呢?這個很可能是現階段農村的一大怪象,眼看著水稻收割了,賣糧的少收糧的也少,下面我來給大家解析少。



一、糧商壓價,到農村上門收水稻,糧商都是要有利潤的,特別是現在許多地方種植普遍減少的情況下,糧商會為了壓低收購價格,會故意冷落部分地區的水稻收購,會給人造成一種水稻積壓,賣不出去的模樣,以方便糧商壓價。


二、農民惜售,面對現在1.15元/斤的水稻收購價格,農民覺得價格太低,沒有吸引力,總想著再等等。有的乾脆會將水稻加工成大出售,以求多賺取點差價。也有的會將水稻加工飼料,以代替其他的飼料。這樣做的目的,主要是農民想抬高水稻收購價,在肉價大漲的今天,農民也想多賺一點點。

三、糧食市場不旺,這幾年國內糧食市場受國外低價糧的衝擊,不可謂不大。由於國內糧食貴過國外糧食,所以導致國內糧食市場長期低迷,不管是收糧的還是賣糧的積極性都不高。如果沒有國家最低糧食收購價作保障,國內將面臨無人種田的地步。



總之,收糧的想壓低糧食收購價,賣糧的想抬高糧食價格,加之市場行情持續低迷,就造成了今天這麼一個奇怪的局面,收糧的沒有,賣糧的也沒有,大家都在觀望,都想多賺取點利潤。


壞男人說小龍蝦


我們都知道現在在農村地區生活的人大部分都是老人和小孩子,其中中年或者青年人非常的少,因為他們大部分都到外地去打工了,因此農村地區種地的人非常的少。現在在農村地區種地的人,要麼就是自己家裡種一點吃的,要麼就是有些人大面積的承包農田種植。而普通農村家庭現在種植10來畝糧食的人非常的少,因為糧食價格一直以來都是農民過不去的坎,價格持續低迷,什麼物價都在上漲,唯有糧食的價格上漲,不去因此種糧食根本就賺不到什麼錢,農民根本就沒有什麼積極性去種糧。


以前在農村可能大家經濟條件都差不多,而且農民最主要的經濟來源就是靠種植糧食,尤其是以前需要交公糧的時候,每家每戶都規定需要交多少公糧,如果糧食不夠上交的話,那麼就必須要去計量上交,因此沒有哪家人會怠慢這件事情,不過隨著現在交公糧時代結束之後,種糧食的人真的是越來越少,特別是種糧食又不賺錢,大部分人都會選擇去外地打工,可能我們一年種植糧食所賺的錢,還不如在外地打工一個月賺的多,所以沒有什麼人願意去大面積的種糧食,而且又特別的辛苦。



如今水稻收割早就已經結束,但是收糧的人確實並不多,而且賣糧食的也很少,出現這種情況到底是為什麼呢?

首先,是因為現在農村地區種糧食的人比較少,在我們南方地區種植水稻,十幾年前基本上都是兩季水稻,而如今大部分在農村生活的人都只種一季水稻,所以水稻的產量一年比一年低。今年我國的水稻收購價格維持在1.2元到1.3元之間,根據找到產量的統計數據顯示上半年找到的產量同比去年下降了8%左右。從早稻的產量其實就可以預測晚到的產量其實應該也是差不多的。既然水稻的產量下降了,那麼賣糧食的人肯定也會比較少,收糧的人自然就會減少。



要知道現在什麼成本都在增加,農資的價格至少比去年上漲了30%左右,但是糧食的價格卻基本上沒有什麼太大的變化,所以種植糧食不賺錢這是大家公認的,如果不賺錢,農民為什麼要去花費大量的精力和時間在種植糧食上面呢?我們種植10畝水稻可能賺的錢也就是四五千塊錢,這如果是在外地打工的話,其實也就是一個月的工錢,所以沒有人願意去種太多的水稻,只是最多種植一些自己吃的,而不會考慮到去種植糧食賣錢。

然後可能是因為現在種植糧食的人要麼就是隻種自己家的糧食,要麼就是大面積承包農田種植水稻,那麼如果是大面積承包種植水稻的話,一旦水稻收割之後,應該就會直接跟收購商洽談好,不需要再上門收購,而是直接將已經曬乾的水稻直接拉走,而且價格基本上之前已經談妥。所以水稻一旦曬乾之後,要麼是直接拉到收購商那裡,要麼就是收購商自己派車過來直接拉走。

最後,由於國外的糧食價格相對於國內的價格低廉很多,所以最近這幾年我國進口的糧食總量越來越多,國內的糧食沒有了競爭優勢,所以各大糧食收購商可能都會傾向於國外的糧食,而不是在國內收購。所以國外的糧食對國內的糧食行情造成了很大的衝擊,這也是導致我國糧食價格難以上漲的主要原因之一。


少三番


我們這農民水稻收割後從收割機中放出來直接銷售,水稻早就賣光了。以前,我們當地農民也有惜售心理,不願早早把水稻賣掉,喜歡曬乾揚淨,儲存起來等待“漲價”,然而,更多的時候,等來的是跌價,於是,紛紛恐慌性拋售。年年水稻都是“賣跌不賣漲”,水稻漲價的時候誰都不願意賣,希望水稻再漲漲,沒人賣水稻。現在農民認識到,在價格上糾結纏鬥,不如早收割早銷售收入高,比如,我們當地農民早收割的水稻畝產2000斤左右,遲半個月收割的水稻只有1900斤/畝,早收割的水稻價格1.20元/斤,遲收割的水稻價格1.18元/斤,早銷售的水稻多收入200元/畝,遲收割銷售的水稻收入少200元/畝。

水稻多長田裡一天,就乾燥一天,秸稈枯萎,水份流失,水稻成熟後,水稻產區高溫乾旱,蒸發量大,水稻不壓秤。我們當地遲割兩天產量都不一樣,農民說每斤要虧1分錢,即使價格上漲也白搭,表面上看價格上漲了,實際上每畝產量下降100斤左右。因此,農民水稻要早割早上市銷售,不能存在惜售心理。

關於水稻價格,我們當地農民都是與中間商、經紀人、經銷商談判,農民都是自發聚在一起,與中間商洽談,中間商象“舌戰群儒”一樣,雙方價格談妥了才收割銷售。水稻今年收購商還是很多的,農民要選擇信譽好的經紀人銷售,不能讓中間商打“白條”,也不能賒銷給中間商。我們當地有一群農業經紀人隊伍,其中信譽不好的人,沒人會賣給水稻的。我們當地周邊都有大型米廠,一縣一米企,確保農民水稻銷售渠道暢通,同時,中間商、經紀人也不會壓價的。

今年水稻價格行情仍然沒有大漲的可能,總體上可能在最低收購價上下浮動,水稻今年庫存1.3億噸,加上今年新收割的水稻1.3億斤,水稻供應仍然寬鬆充裕。農民要理性看待水稻價格行情,摒棄惜售心理,水稻收割後及時銷售,水稻是中國人的主糧,不可能會非理性波動。

水稻中間利潤差價小,中間商收購的比較少,一般中間商、經紀人直接拉到米廠銷售,如果儲存損耗較大,中間商也會賠本賺吆喝。中間商收購水稻風險較大,只有與米廠談好價格,才能放手收購農民的水稻。水稻價格行情存在不確定因素,中間商收購意向也不強。農民種植的水稻不存在滯銷問題,也不會沒有企業、個人收購的!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不喜勿噴,歡迎評論交流,或轉發、閱讀!


長江老農


今天是立冬了,現在正是水稻田油菜生長期。在我們當地是水稻收割之後,把水稻田耕種之後,就在上面種油菜的,所以現在水稻在一個多月前就收割了。到現在,今年的水稻已經收割完畢了。


水稻收割之後,大家忙著曬穀子,還要忙著把油菜種下去,所以在當時大家沒有多少功夫去處理賣糧的時間,當時收割的時候因為是剛開始,有糧販拿著測水儀,測量稻穀含水量的,會在各大曬場裡穿梭,問有沒有糧賣,剛開始的稻穀價格不是很理想115元左右,還要乾的。大家忙著要去耕田種油菜也就沒有怎麼搭理,當然也有的人看到自家情況,也買了一部分,更多的都沒有賣,大家其實都有從眾的思想,你不賣,我也不賣,等著漲價吧。

到如今,收糧的不多,賣糧的也不多,這是一種相互比耐心的時候,糧販子如今看到利潤很低,再個收到的糧食轉化率不高,自家庫存也大,不想再收購很多稻穀壓自己庫存,庫存壓多了,只會帶來損耗大,最主要還是今年水稻大豐收,明年稻米價格賣不起價格來,所以糧販子也在觀望,也不急。


農民如今錯過了賣糧的價格,如今價格也提不起來,放著就放著,不過話是這麼說,還是需要賣一部分還想留一部分。我家今年收割稻子大概有三千千左右,都是自留田種的,一年自家人吃不了1千斤稻子,還有兩千多斤水稻等著賣,都已經曬乾了,放在袋子裡堆放著。農村家裡一直有養雞鴨的習慣,一般養雞二三十隻,養鴨十幾只,雞鴨可以混合養在一起的,我們家的雞是本地土雞種,一般超不過三斤重,都是吃糧食長大的,這些雞鴨餵養量還挺大的,越長大越吃的多,爸媽心想我們也不急,不行多養雞鴨,賣正宗土雞也可以啊,剛好我家靠近後山,可以私家圍個養雞的場地,這樣的賺錢手段比賣稻穀強多了吧。

現在的稻穀價格是低,一斤稻穀一塊多一點,你看現在的礦泉水都要兩元一瓶,同樣是一斤,水比稻穀貴,這點只能說明,稻穀屬於最基礎的農作物,沒有經過深加工,這就是個思路,農民種糧難,是否可以考慮把糧經過深加工再出售呢?


我是三六五平凡之路,請關注我,我們一起進步。


三六五平凡之路


主要是我們農村的年輕人都去打工了,剩下的都是老人。做不了重的體力活。自種自己夠吃得了。沒有過多糧食。有一些良田多的農戶把田園出租給老闆種植經濟作物砂糖橘之類。種植經濟作物比種水稻效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