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身上有哪些值得學習的品質?

閒話西堂


從被人瞧不起的潑皮無懶,變成統領百萬將士的漢王,從一個泗水亭長做到大漢帝國的開國皇帝。劉邦身上到底有何魅力?有何值得我們學習的品質?

高祖為人,隆準而龍顏,美鬚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仁而愛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產作業。及壯,試為吏,為泗水亭長,廷中吏無所不狎侮,好酒及色。

這段出自《史記·高祖本紀》關於劉邦的描述基本是在傳達一個概念,那就是“漢高祖劉邦長得得與眾不同的好看,這容貌上的與眾不同還有‘72個胎記’為證。行事上高祖也與眾不同,不從事農耕,反而戲弄周圍的小吏,還好酒好色”。

這樣的劉邦像極了學生時期班上坐在最後一排學習成績不好,愛調皮搗蛋的特殊學生。這類學生的缺點很明顯,不走努力學習的路子,與周圍的讀書聲很不融洽,但優點也很明顯,雖然調皮搗蛋但同學老師喜歡,還招女同學愛。

劉邦無疑就是這類同學中的代表,但與這類同學不一樣的是,這類學生因為學習成績是硬傷故而很多慢慢就又變成了另一種模樣,高祖不同,生在亂世,他這樣的性格一能號召兄弟,二也不缺女人。

這不在《史記·高祖本紀》中也有明確記載,劉邦因為太過與眾不同,所以連酒廬裡的女主家都主動撕毀劉邦的賒賬賬單。

如果只是長得與眾不同,性情跳脫,那劉邦也成不了大事。

“高祖常繇(yao)咸陽,縱觀,觀秦皇帝,喟然太息曰: 嗟乎,大丈夫當如此也! ”

劉邦不是好吃懶做的小人,是有理想的與眾不同之人,這是《史記》關於劉邦開篇給人感覺。如果將漢高祖劉邦這一生比作一場闖關遊戲,現在劉邦手裡的道具只有口說無憑的虛名“與眾不同”,以及一個沒有多大作用的“泗水亭長”的職位。下面具體分析劉邦在真正的大業中的作為,從中窺探劉邦身上的優良品質。

ps:繇:同“徭”勞役。


一、有勇有謀

項羽為何兵敗垓下?後人言“性格決定成敗,西楚霸王有勇無謀”。劉邦別看關鍵時刻總變慫,但從不缺勇與謀。押解役徒前往咸陽,路上有人逃,劉邦索性放了所有人,自己宣稱要上山落草為寇,感動的眾人紛紛表示願意追隨。這一路上還順帶搞出了“斬白蛇起義”的輿論聲勢。

蕭何自知天下要亂想起事,奈何文人脾性,敢造亂不敢帶頭,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劉邦!興許那時在他心裡想的是劉邦是個粗人,萬一成了自己青史留名,萬一不成,也有劉邦背鍋。但劉邦當時想的可不就是那麼回事,劉邦完全忽視所謂的“冤大頭”而是結下了這個起義的竿子,真就自己做了一方起義軍,成了大哥。能擔事,才能起事,不怕事才能做成事。

劉邦不怕事!

至於劉邦的謀略可能很多人都會說,劉邦有啥子謀略!非也。在漢帝國建立後劉邦大智若愚,所有的功臣都紛紛冊封,卻又很“恰當”的找理由或者用“計謀”殺掉了一波異性王。這能是個啥都不懂的“流氓”幹出來的事情?

二、有自知之明,容人之量

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張良字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餉饋(供給軍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

劉邦相當的有自知之明,典型的一個例子就是蕭何月下追韓信。劉邦當時對韓信能有多少認知?但他相信蕭何的眼光,也清楚自己身邊這些“發小”做不了真正的大將軍,就敢用韓信做自己的“大將軍”,韓信也確實不負眾望,戰必勝,攻必取。

縱觀歷史上的上位者,如曹操、劉備無一不是知人善任者,尤其是劉備,雖然很多人不大認可劉備,甚至吐槽劉備最有價值就是貴族的血液以及“眼淚”,但能讓張飛、關於做自己的兄弟,能讓諸葛亮鞠躬盡瘁,能從織蓆販履稱為雄霸一方的諸侯,自己卻各方面才能平平,劉備憑藉的正是識人用人之術。

劉邦亦然,劉邦會用人!也懂得的如何用人。反觀項羽有韓信卻不用,有范增卻不用。自負自己武力值天下第一,然後四面楚歌自刎而死。

三、能屈能伸

劉邦確實是“能屈能伸”受得了委屈。劉邦剛剛建立大漢帝國那會,匈奴人來犯,劉邦一方面為了發揚君威,一方面為了震懾諸侯,故而親自帶兵出征,結果中了埋伏被俘虜了!堂堂大漢天子居然被俘虜,這要是放在項羽身上怕是又得“自刎謝罪”,劉邦忍了!最後被呂雉用金銀珠寶以及女人,將劉邦贖回。

大漢建國前期是真的窮,戰爭勞民傷財,百姓苦不堪言,劉邦也深知和匈奴人打不起,故而開始和親,確實屈辱,但從大局觀來看,這已經是最好的辦法了。且劉邦很早就意識到了諸侯王的問題,劉邦認可“中央集權制”對統一的重要作用,也認可郡縣制,但礙於剛剛建國,諸侯王得罪不起,用了不倫不類的“郡國並行”。當年初看這“郡國並行”心裡還嘲笑劉邦不行,現在看來劉邦是真有智慧,無形中化解了諸侯的危機。

至於怎麼取締諸侯王的勢力,慢慢來不著急。這不文景二帝努力削藩,武帝“推恩令”徹底解決了諸侯的問題。這都源於一開始打下的基礎。

高祖,確有其值得學習之處。


史海瘋魚


漢高宗劉邦是大漢王朝的開創者,他結束了自秦朝崩潰以後,天下大亂的局面,為中華大地帶來了和平與喘息的寶貴時間,功耀千秋。

為人大氣,不拘一格

當年呂雉的父親,呂公設宴款待貴賓,要求一千個錢才可入席,劉邦聞風而來,開口就是一萬錢,驚呆眾人,呂公一看劉邦此人衣裳不整,四十來歲,細細觀察此人之後,呂公發現此人,氣魄非凡,眉宇之間帶有王者之氣,於是決定將他女兒許配給他。



忍辱負重,不露聲色

劉邦起義前期,屢戰屢敗,為了借兵,不得已投靠項羽,項羽安排他和他的部下住在馬棚,手下一眾悍將都感覺自己遭到了羞辱,憤憤不平,只有劉邦一句怨言都沒有,最終借來5000人馬攻下沛縣,救出家人。

韓信攻下齊國,在劉邦困難之際卻要劉邦封他為假齊王,劉邦氣的直跳腳,但最終理智戰勝憤怒,封了韓信真齊王,大漢開國數年以後,自持戰功赫赫,位高權重的韓信死在了劉邦手裡。


任人唯賢,知人善查

蕭何將一個普通士兵舉薦給劉邦,並要求劉邦封他為漢軍統帥,劉邦叫來韓信初步觀察了一番,就答應了蕭何的請求,這表明了劉邦對蕭何是無比的信賴,這讓蕭何很是感動,之後更是死心踏地的輔助劉邦,最終韓信幫助劉邦奪得了天下,成為繼,張良,蕭何,之外的第三大開國功臣。

歡迎點評


晨汐聊史


漢高祖劉邦,出生於周赧王五十九年(公元前256年),也就是秦國統一天下之前的35年,沛郡豐邑人(現在江蘇豐縣)中陽里人,字季,有的說小名劉季,秦時曾做過泗水亭長。在秦末農民戰爭中因為被項羽立為漢王,所以在戰勝項羽後建國時,國號定為“漢”。

至於漢高祖劉邦身上有那些我們可以學習借鑑的東西,小編認為以可以參照:

《史記·高祖本紀》中講到劉邦生得儀表非凡,相貌堂堂,卻不討其父親太公的喜歡,常被指責為“亡(無)賴”,不能“治產業”。

到了30歲,才與好友一起“學書”,“試為吏,為泗水亭長”。他的成長過程與諸兄弟截然不同,顯示出他從小在家裡是備受歧視的。這是因為太公親眼見到妻子有外遇,不愉快的情緒自然會發洩到劉邦身上。

劉邦與長嫂間的過節。劉邦帶賓客到大嫂家蹭飯。“嫂厭叔”,假裝羹湯已吃完,用勺子刮鍋,賓客離去後,劉邦卻見鍋裡有羹湯,“高祖由此怨其嫂”。直到當了皇帝,長兄的兒子“獨不得封”,太公出面說情,才封了個具有諷刺意味的“羹頡侯”。可見在劉氏大家庭中,連劉邦的嫂子也厭惡這個小叔。這個故事記載於《史記·楚元王世家》。

正由於劉邦年輕時在家中得不到溫暖,他才形成了與眾兄弟迥然不同的豁達性格和反抗精神,較早走向社會,廣交朋友,成為“仁而愛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產作業”,而有遠大抱負的人。這些與劉邦後來出類拔萃、成就帝業有著直接關係。


l笨牛牛l


劉邦的優點可以用三句話來概括。他是一個志向遠大的戰略謀略家,是知人善任的伯樂,是一個深刻洞悉人性的政治家,是共享經濟的首創者。

現在我試著列舉一二。

第一點,劉邦志向遠大。我們看看他的對手項羽的言行就會一目瞭然。關於這一點,項羽的謀士范增早就看出來了。可惜他力諫而不聽從。劉邦攻進咸陽而還軍霸上,不殺子嬰而爭得民心,珍寶遍地而秋毫無犯。這說明一點,就是與他逐鹿天下的遠大志向相比,這些都是不值一提的。

第二個,他能吸納各種各樣的人才,善於聽取別人的意見。劉邦的胸懷,就像一座巨大的空谷,不管花啦鳥啦,還是獵豹田鼠都能容納進來,形成一個百花爭豔,生物多樣性的人才生態園。反觀他的對頭項羽就不是這號人。劉邦,有一句口頭禪:如之奈何。張良,如之奈何?韓信,如之奈何?蕭何,如之奈何?

第三,劉邦是一名成熟的政治家。這不是我說的,這是毛主席說的。毛主席說政治家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判斷標準,就是知人善任。劉邦有一句名垂千古的話:“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餽饟,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第四點,就是能與人同利。這在逐鹿天下的過程中是非常難得的。他的部下評價他:“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與天下同利也”。

用一句最粗最土的大白話來說,劉邦是當時天底下最會當老闆的人。





遊逛歷史村


自古亂世出英豪,劉邦就是這樣一個普通的農民,在亂世中脫穎而出。他開始起義時軍隊人數很少,和項羽的軍隊比起來,根本不值得一提。在消滅強秦的戰役中,他一邊打仗一邊大量收拾秦國的降兵,把他們收為己用,使自己的隊伍一天天壯大。而最後竟然把項羽打敗。不能不說他有過人之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地方。

第一,劉邦很有擔當,有責任感。起義謀反是殺頭之罪,尤其是首領會給自己的家族帶來滅頂之災,就連親戚朋友也會受到影響。劉幫不是沒想到這些,在起義時他就知道利害。任何時候風險和利益都是對等的。他說既然敢做就敢擔當。剛開始時,他是在蕭何的手下做事,論人品,論能力他都在蕭何之下。當人們推舉蕭何做首領時,蕭何因害怕起義不成功,遭到秦國的報復,給自己家族帶來殺身之禍,怎麼也不願做頭領。就把這個頭領的位置讓給了劉邦。

第二:知人善任,籌建策於帷幄之中,而決勝於千里之外,那我比不上張良;要說管理國家,安撫百姓,源源不斷地保證物資和糧食供應,那我也不如蕭何;至於統領百萬大軍,攻無不克,戰無不勝,那我更比不上韓信。這三個人都是人中豪傑之士,我能夠恰當地使用他們,這才是我能夠奪取天下的根本道理。

第三:廣交朋友,劉邦結拜的兄弟是最多的,這也是他拉攏人的手段,正是這麼多結拜兄弟為他建功殺敵,不惜生命,劉邦和項羽也曾結拜為兄弟,兩人有過共同的目標(滅秦復楚),還有樊噲,韓信,英布,盧綰,張良等等

第四,劉邦有大丈夫的氣魄,做事情持之以恆,不怕失敗,而且從失敗中吸取教訓。不像項羽那樣,打了敗仗就氣餒。常勝將軍項羽一生只敗了一次就死了,而劉邦作為一個軍人首領,勝敗乃兵家常事,要榮辱不驚。為保全實力他忍辱負重,才有了後來他打敗項羽,一雪前恥。

正是劉邦的這些優點,讓劉邦一個不起眼的小農民帶領自己的軍隊除暴秦,戰楚國,又最終獲得楚漢戰爭的勝利!





古今張三丰


1、能屈能伸

劉邦出生貧寒,從小混跡於市井之間,對世道人心都很瞭解。在他與項羽楚漢爭霸期間,曾多次敗於楚霸王,但他能屈能伸的性格幫助他一次次的化險為夷,最終把西楚霸王圍於垓下,取得了最後的勝利,天下定於一。

2、識人善用

劉邦在用人方面也很厲害,能做到識人善用,各盡其職。比如說張良,是劉邦身邊不可或缺的謀士,為劉邦出謀劃策,而劉邦也很能聽取他人意見,從而作出正確的決斷。還有蕭何,可以說是劉邦的後勤部長,為劉邦統籌一切供給。還有韓信,戰必勝,攻必取,第一戰將。這都可很好的說明劉邦的識人善用。

3、臉皮厚

考慮到征戰給老百姓帶來的災苦,劉邦和項羽簽了休戰協議。但劉邦回來偷襲項羽。

4、下手狠

在鞏固地位後過河拆橋殺功臣,絕不留情。



落落餘輝


第一,也是最關鍵的一點,用人。

楚漢爭霸已經說爛了,項羽就是不會用人的典型,剛愎自用,到最後,是個人才也不敢去他那找工作。劉邦個人能力是遠遜霸王的,但是劉邦+蕭何+張良+韓信還不是搞定了項羽。會用人包含很多優良的品質,禮賢下士(態度好能吸引人才),獨具慧眼(能辯識人才優劣並給予合適的位置),用人不疑(你得相信的你選擇),缺一不可啊。

第二,這是劉邦個人特點,臉皮厚。

說的好聽是能屈能伸,能忍常人之不能忍。項羽架起鍋來要煮劉邦的父親妻子,劉邦大喊你我兄弟,我的父親就是你的父親,如果煮了請分我一杯羹。你看,劉邦的無賴本性彰顯無疑。歷史上勾踐,劉備,司馬懿都是臉皮厚有名的主,為了帝業,臉皮著實可以適當拋棄。

第三,格局。

項羽就是典型的小富即安,裂土封王就滿足了。劉邦則是心裡一直惦記著那個帝位。換作我是人才,我也不樂意跟著項羽,他自己頂多是個諸侯,我能走到多高?而跟著劉邦我起碼是個諸侯,成就差遠了。這也是項羽失敗的一個原因。


夜黑放火火


首先,百折不撓的勇氣。戰項羽敗多勝少,妻兒老父都做過項羽的俘虜,劉邦本人幾次差點被項羽所殺,他都挺過來了,最終走向勝利,其次,明白自己的侷限。劉邦做為統帥,很懂得自己能幹什麼,不能幹什麼,什麼該自己做,什麼該交給部下做,從善如流,從不剛愎自用,第三,包容性強。雍齒是他手下,曾經投靠敵對陣營,導致創業初期的劉邦第一次險遭滅頂之災,後又投靠劉邦,漢立後,劉邦雖然痛恨他,還是封了他一個侯位。第四,敢於付出代價。為離間范增和項羽,劉邦給了陳平四萬金,並且不問出入,隨意陳平支出,第五,行事果斷。鴻門晏後,得知曹無傷出賣的他,回營後立即誅殺,不留後患,第六,知錯能改,草根出身的劉邦,一生中所犯錯誤不在少數,難在經提醒總能迴歸正確道路,實屬難得,第七,洞察人性。劉邦從最底層幹起,四十歲創業,以他對人性的瞭解多次讓他化險為夷~


太匆匆119


1、劉邦說:"夫運籌帷帳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人皆人傑也,此吾所以取天下也"。他知人任用,大膽信任,並得到民心,最終成為漢朝開國之君

2.劉邦很會經營籠絡人心,論功行賞

3、劉邦廣納良言,積極聽取不同意見

4、劉邦胸襟寬廣,所以很多將領賣命

5、劉邦自身知識水平不高,但卻很有見識,能識人,有遠見。呂后在其臨終時請示幹部的安排,他的回答可以充分說明

 


班超出塞


秦朝末年群雄並起,諸侯們爭霸天下,最終分為兩大勢力,漢王劉邦和楚王項羽,兩者實力在一開始的時候極為懸殊,劉邦是平民百姓,項羽是名將之後。劉邦兵力甚至不如其他一些諸侯,項羽兵力雄霸天下。分明就是窮小子和富二代的差距。

但是劉邦最後卻能反弱為強,反敗為勝,最終贏得了天下。他身上的這幾個優點,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百折不撓,不肯屈服

百折不撓,不肯屈服。想要成功,這是必須具備的一條精神,真正能夠成功的人,哪一個沒有經歷過失敗?當年劉邦失敗了一次兩次三次無數次,更是多少次兵敗只帶著幾個人逃跑,但是每一次他都沒有就此沉寂,每一次都能東山再起。

而反觀項羽,一次被逼的失敗之後就在烏江自刎,若是換成劉邦,必定是會聽從別人的話,拼盡全力逃回江東,等待捲土重來的機會。

知人善任,各司其職

劉邦知人善任的本領是沒的說的,在他手下的人,基本上都能最大的發揮自己的長處,蕭何運籌帷幄,張良陳平屢出奇謀,樊噲灌嬰領兵作戰,韓信將兵多多益善。而劉邦自己呢?則是在眾人的幫助之下把諸侯的位置越做越穩,越來越強大,最後終於登上帝位。

韓信

同樣,幾乎所有的上位者,都是知人善任的人,很多事情自己可以不會做,但是一定要知道誰能做,誰可以做好。

有錯必改,聽從勸告

劉邦雖然也有輕慢他人,愛罵人的毛病,但是同樣也是一個能夠聽得進逆耳忠言,有錯能改的人。只要是對自己有好處的,對奪得天下穩固江山有好處的,就算話再不好聽,他也能聽得進去。

秦亡後諸侯圖

進入關中能聽從勸告放棄金錢美女,被封漢王心中不忿能聽從勸告蟄伏等待機會,韓信自稱齊王一時憤怒也能聽從勸告對其誇獎,幾乎每件事情上,都有劉邦聽從他人勸告的影子。

天資過人,有其長處

說道劉邦天資過人有人覺得不以為然,但是用張良的話說,只有劉邦一個人能聽懂他講《太公兵法》,別人都不能得其精華。這個肯定就是天賦了,要不然為什麼他能聽懂別人卻聽不懂?而且劉邦也有自己的長處,比如劉邦在治理政事上還是有一套的。

張良蕭何韓信

凡事劉邦經過佔領的底盤,一方面是不像項羽那樣大肆殺害平民甚至屠城,另一方面會治理的比較好,無論是在別人的幫助下還是劉邦自己的能力,這個確實是他的長處,也能夠成為他後方堅實的後盾。

該做就做,做事果斷

當初在劉邦當亭長的時候,就能夠看出來他的這種風格,去參加為呂公準備的接風宴。一文錢也沒有就敢報禮萬錢,結果娶了呂公的女兒呂雉。押送人去驪山的時候,說放就放了。而後陳勝吳廣起義,劉邦也是說起義就起義了。還有後來鴻門宴之後,回去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誅殺向項羽告密的小人曹無傷。凡此種種,無一不透露著劉邦做事果斷的性格。

劉邦斬蛇起義

而對手項羽,性格多疑,打仗是一把好手,但是做決斷時卻總是猶猶豫豫,頗有一些小女人姿態。

其實除了這些優點之外,劉邦身上還有許多我們值得學習和深思的地方,任何人能夠取得大成就,都是有著其原因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