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系列報道聚焦本土賽事如何成長

人民日報系列報道聚焦本土賽事如何成長

中國體育的養分,要靠本土賽事來提供。講好中國體育故事,本土賽事不能缺席,也大有可為。近日,人民日報社體育部推出系列報道,關注本土賽事如何成長,下面將兩篇系列報道及言論刊出,以饗讀者。人民日报系列报道聚焦本土赛事如何成长

本土賽事如何叫響品牌

記者 孫龍飛 李碩 季芳

人民日报系列报道聚焦本土赛事如何成长

2019-2020賽季CBA常規賽揭幕戰(新華社)

11月1日,2019-2020賽季CBA聯賽(中國男籃職業聯賽)在廣東東莞拉開帷幕。上賽季總冠軍廣東隊以107∶98戰勝遼寧隊, CBA聯盟提供的數據顯示,這場揭幕戰的收視率和人均收視時長都創下了近3個賽季的新高。

閒暇時看場比賽,和朋友聊聊家鄉球隊的表現,以中超、CBA等職業聯賽為代表的本土體育賽事,正在成為大眾文化、日常生活的組成部分。衣食住行之外,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體育提供了更多“用武之地”。

如何辦好本土賽事,讓品質和品牌都能立得住、叫得響;如何把握大眾和市場需求,在賽事的運營規範、創新能力、服務意識等諸多維度上發力,都應當是必答題。

拼創意

上賽季CBA聯賽,在曲藝之鄉天津,比賽中場休息時一段群口相聲表演,給現場增加了濃濃的傳統文化氛圍;在青島,地鐵開出CBA全明星週末專列,個性化的車廂佈置讓乘客彷彿置身比賽現場……

作為本土賽事的代表,CBA聯賽從前兩個賽季開始就著力挖掘本土特色,讓聯賽更好地融入城市、融入球迷。

本賽季創新的腳步不停:9支球隊使用了全新的球隊視覺形象,4支球隊更換了更具地域特色和歸屬感的隊名;遼寧隊楊鳴、上海隊劉煒等運動員見證了自己的球衣退役儀式,成為讓球迷感動的瞬間。

北京大學國家體育產業研究基地副主任何文義認為,創意是推動體育產業發展的關鍵所在,以賽事為基礎,綜合利用好轉播元素、明星元素、城市元素等,都是支撐本土賽事成長的“創意點”。

人民日报系列报道聚焦本土赛事如何成长

今年“地表最強12人”世乒賽直通賽(新華社)

“國球”乒乓有著驕人的戰績,但在市場化、商業化的發展之路上也遇到過迷茫。突破之路需要立足挖掘自身特色,在賽場和市場的結合中找到共鳴。

自2006年開始,中國乒乓球隊把國際大賽出征名單的決定權“下放”一部分給直通選拔賽,通過電視直播或網絡直播,給球員營造了大賽氛圍,又積累了粉絲和人氣。

里約奧運會之後,中國乒乓球隊與騰訊體育合作,將直通賽升級為“地表最強12人”比賽。國乒隊員的強強對抗、專業製播團隊的高水準呈現吸引了眾多關注和參與。

中國乒乓球協會主席劉國樑說:“場內競爭是真刀真槍、火藥味十足的,賽事名稱、獎金以及整體包裝等又融入了時尚和娛樂的元素,這是乒乓球市場化發展邁出的第一步。”

塑品牌

不少本土賽事都提出了打造“百年老店”的願景,但成長的過程絕非一帆風順。精耕細作成長的每一步,才能累積起面向未來的足夠底氣。

北京馬拉松最初只有86人參賽,如今已發展成3萬人共同奔跑、16萬餘人報名“搶號”的熱鬧景象。

39年沐風櫛雨,“北馬”經歷了更改名稱、取消半程馬拉松等升級環節,獲得了國際田聯金標賽事以及中國田徑協會金牌賽事稱號,積累了諸多辦賽的寶貴經驗。

“如今的北京馬拉松已經成為跑者心目中當之無愧的‘國家馬拉松’。” 中國田徑協會副主席王楠說。

人民日报系列报道聚焦本土赛事如何成长

2019北京馬拉松賽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開跑(新華社)

從2002年ATP(男子職業網聯)大師杯首次來到上海,十餘年來,越來越多的城市擁有了以城市名字命名的“網球公開賽”。從引入國外賽事到打造自己的品牌,急功近利要不得,需要的是久久為功。

“國際職業巡迴賽的持續引入和悉心耕耘,為中國網球培養了大量參與者、觀眾,鍛鍊了本土裁判和司線,讓賽事運營團隊愈加成熟,擁有了舉辦國際水準比賽的能力。” 國家體育總局網球運動管理中心副主任黃瑋表示,“有了這樣的土壤,本土網球賽事迎來了破土的機會。”

今年8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體育強國建設綱要》中提出,“推動有條件的運動項目打造涵蓋職業、商業、群眾賽事的多層次、多樣化的體育賽事體系”。

黃瑋介紹,明年,中國網球協會將主辦面向全國專業網球選手、業餘選手,並歡迎現有民間賽事加入的中國網球巡迴賽,力爭將其打造成國內規模最大、級別覆蓋最廣、價值最高的官方自主賽事品牌。

重服務

隨著全民健身上升為國家戰略,體育正在成為越來越多人的一種生活方式選擇。球迷希望有更好的觀賽體驗,參與者希望有更周到的賽事組織。服務,成為決定一項賽事能否行之久遠的關鍵環節。

今年“北馬”期間,近400名裁判員和7000餘名志願者為選手們提供專業執裁和細緻服務,醫療保障、沿途補給等也做了充足準備。

儘管在雨中開跑,但是跑者們熱情不減,盡情享受比賽,這些都得益於把參賽者放在第一位的辦賽理念。

近年來,中國路跑賽事正迎來從“數量增長”到“質量提升”的階段,在全國多所高校在校生及校友中開展的高校百英里接力賽,是用科技做好服務專業化的典型一例。

賽事主辦方在比賽中引入人臉識別檢錄系統、精準計時系統及雲攝影系統,大大提升賽事組織效率的同時,為參與者帶來良好現場體驗和個性化服務。

“雖然是群眾性賽事,但是專業化也很重要。”賽事負責人介紹說,“依託於賽事,將物聯網、雲計算等新的互聯網技術和體育去做融合和連接,會給參與者帶來新的驚喜。”

11月5日晚,CBA常規賽北控隊與上海隊的比賽中,裁判在觀看錄像回放後作出了追加判罰的決定,並通過話筒向現場球員和球迷解釋了判罰的理由。

這一針對賽中“突發情況”的播報處理方式是本賽季的新規定,讓判罰清清楚楚,有章可循,不少網友留言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開始”。

人民日报系列报道聚焦本土赛事如何成长

姚明在CBA新賽季新聞發佈會上向大家致意(新華社)

“堅信CBA聯賽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夠成為國人最喜愛的職業體育聯賽。”中國籃協主席、CBA聯盟董事長姚明在本賽季前新聞發佈會上這樣說到。

將本土賽事做強、做優,這是中國體育產業發展之路中不可或缺的堅實依託。

人民日报系列报道聚焦本土赛事如何成长

人民日報2019年11月7日 第16版

本土賽事怎樣提高人氣

記者 季芳 李碩 孫龍飛

由民間創立的中國國際高山定點滑雪賽日前邁上了發展的新臺階:以2019年中芬冬季運動年為契機,賽事將從今年開始增設芬蘭站,將辦賽創意與模式向海外佈局,展現出中國本土賽事的發展活力與潛力。

近些年,隨著相關政策逐步落地,產業環境不斷向好,國內本土賽事進入了快速成長期,也面臨一些“成長的煩惱”。

打造優質、有影響力的賽事是各方共識,為本土賽事發展築牢根基、培育沃土,也需要各方形成合力。

找準賽事定位

中國國際高山定點滑雪賽的創辦,源於雪友們的熱愛,如今已成為國內滑雪愛好者中最具人氣的賽事之一。

在賽事承辦方、華體動勢體育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張鵬看來,北京冬奧會的到來,推動著國內滑雪人數激增,賽事也正是瞄準了大眾日益增長的運動需求。

“滑雪賽事要打造成像馬拉松一樣具有包容性的賽事,既有國際一流水平的選手參加,也要為業餘愛好者提供參與機會。”張鵬說。

人民日报系列报道聚焦本土赛事如何成长

10月31日,張家口崇禮萬龍滑雪場開滑(人民視覺)

找準市場、激活需求,是這類原創性賽事“圈粉”的基礎。過去幾年,國內本土賽事經過了從井噴到洗牌的過程。

2018年底,國務院印發《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競賽表演產業的指導意見》,提出支持自主知識產權賽事的發展和成長。打造有中國本土特色且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品牌賽事,成為發力方向。

清華大學體育產業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王雪莉認為,競賽表演業是體育產業的核心驅動力之一,要打造出好的品牌賽事,需要政府支持、專業化團隊運營及長時間的培育。

比如,已進入第14個年頭的環海南島國際公路自行車賽,現在是海南體育的“金字招牌”。以自行車賽事作為發力點,既是因地制宜辦賽,也突出了賽事的定位與特色。

也要看到,本土賽事的發展路徑因項目、地域、人群等因素的不同具有較大差異。

相比中超和CBA(中國男子籃球職業聯賽),排球超級聯賽在賽事影響力、商業開發等方面則顯得遜色。

這個賽季,排超聯賽因女排國手朱婷的迴歸而熱度倍增,如何藉此機會吸引更多

關注,讓賽事更具商業價值,成為排超謀求未來發展的關鍵。

人民日报系列报道聚焦本土赛事如何成长

2019-2020賽季中國女排超級聯賽的比賽(新華社)

整合多方資源

日前,2019年上海城市業餘聯賽劍道總決賽在上海兆豐廣場結束。近300名參賽者中,既有來自其他省市的選手,也有旅居上海的境外友人。

經過兩年打造,上海城市業餘聯賽已成為申城體育品牌,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群眾賽事體系。

利好政策發揮著槓桿效應,助推本土賽事發展。

2014年10月,國務院頒佈《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打破了制度壁壘,將體育賽事向市場開放,為社會力量辦賽鬆綁。

新形勢下,政府、協會、社會等多方力量應如何合作?上海城市業餘聯賽給出了一種思路:體育部門將辦賽權“下放”,在做好監督和服務的同時,大力支持協會、企業共同參與,激發出市場活力,也扶持出一批優質的辦賽主體。

“體育賽事的價值是超越體育本身的,”北京大學國家體育產業研究基地副主任何文義說。

以本土賽事類別做區分,職業聯賽屬於“看的經濟”,收益主要來自廣告、媒體版權、門票等,業餘賽事拉動的則是“玩的經濟”,重在參與者的體驗。無論何種類別,其運營推廣及背後產業鏈的開發目前還存在著巨大缺口,一旦悉心開掘,潛力無限。

在何文義看來,目前本土賽事的盈利模式比較單一,主要是贊助商、票務、廣告等。體育比賽獲得商業贊助的可能性取決於賽事影響力、媒體轉播、觀看和參與人數等因素,但相當一部分本土賽事在這些方面的數據並不樂觀。

“本土賽事尤其是群眾性比賽,過去是沒有市場開發概念的。只是在比賽期間給贊助商貼個標而已,”張鵬說,“本土賽事要發展一定要考慮商業因素,這需要觀念上的變化,讓參與各方都清楚自己的角色、明晰責權利,賽事才能走得遠。”

人民日报系列报道聚焦本土赛事如何成长

北京中赫國安隊球迷在中超比賽前為球隊加油(新華社)

培育參與土壤

據統計,2018年全國舉辦的馬拉松相關賽事達到1500餘場,參賽人次超過580萬。不過五年時間,賽事數量翻了約40倍。

飛速增長的背後,是路跑參與人數的激增和大眾運動需求的釋放。一大批創意豐富、形式各異的跑步賽事湧現出來,以業餘愛好者為參與主體,構成了層次多樣、覆蓋縱深的賽事體系。

在王雪莉看來,本土賽事的蓬勃開展,需要以老百姓運動習慣的養成為基礎,而賽事也將反過來進一步提升大眾的運動熱情。

近年來,CBA一直著眼於促進聯賽融入城市文化,為球迷參與提供便利,在擦亮聯賽品牌的同時,也在深耕中國籃球發展的土壤。

今年的新賽季開始前,CBA推出一系列新舉措:升級榮譽體系,強化主場氛圍,打造官方球迷社區,加強與球迷互動……深挖文化價值方面的用心處處可見。

人民日报系列报道聚焦本土赛事如何成长

首屆龍舟世界盃在浙江寧波東錢湖開槳(人民視覺)

文化歸屬感,是本土賽事發展的深層動力。根植於傳統文化的龍舟賽事已經在民間擁有了不小影響力。同舟共濟的團隊精神、百舸爭先的競賽場面以及源遠流長的人文色彩,讓龍舟賽事發展特色鮮明且充滿活力。

何文義認為,本土賽事要特別重視發展的土壤和根基。“政府要多做基礎性工作,比如建設適合大眾使用的體育場地設施,支持舉辦多元化賽事等,降低老百姓參與運動的門檻。”

繁榮的本土賽事體系,應建立在深厚的社會體育文化基礎之上。這需要各方持續發力。

“體育賽事是產品,也是一種文化和社會現象,”王雪莉說,“中國的體育文化正在形成,將成為帶動體育產業發展、壯大本土賽事的關鍵所在。”

人民日报系列报道聚焦本土赛事如何成长

人民日報2019年11月8日 第12版

讓更多觀眾迴歸賽場

薛原

熟悉職業體育的球迷,對“看臺文化”都不陌生。比如,英超曼聯隊的主場老特拉福德球場,北看臺被命名為“弗格森爵士看臺”——這是對曼聯傳奇老教頭弗格森的特殊褒獎,也是俱樂部忠實擁躉的聚集之處。在曼聯球迷的心目中,這塊看臺是凝聚、是號召,還是一份傳承。

在國內賽場,“看臺文化”也漸漸有了模樣。上週末,足協盃決賽第一回合在濟南進行,山東魯能隊迎戰上海申花隊。濟南奧體中心裡,“最美南看臺”“北看臺青年”的橫幅下聚集著眾多身穿橙色球衣的主隊球迷,遠道而來的申花球迷則坐滿了西側的三個看臺,在橙色的海洋中渲染出一片深藍。這樣的看臺景象在中超賽場已不鮮見,傳遞出本土賽事的生命力,也促使人們思考,本土賽事如何成長、怎樣發力,才能更好地為中國體育發展賦能。

為什麼要格外重視本土賽事的發展?世界範圍內,擁有優質本土賽事,都是體育強國的重要標誌。本土賽事不僅是一個國家體育產業的引導性品牌,也是一個國家體育文化的重要承載平臺。一般而言,體育產業可以分為裝備製造、大眾運動和競賽表演三個板塊。不難看出,本土賽事正是這三者的交集,

本土賽事的規模和質量,在相當程度上影響著一個國家體育發展的高度和後勁。

中超、CBA聯賽,乃至乒乓球、網球、圍棋等由專業選手參加的本土賽事,廣義上都可以被視為觀賞類的公共文化產品。同時,近年來雨後春筍般出現的路跑賽事等,絕大多數參與者都是跑友群體而非專業選手。無論是觀賞類還是參與類的本土賽事,都需要站在受眾的角度、重視受眾的感受,去夯實發展的基礎和動力。

向社會開放、吸引各方力量加入,以市場化、職業化、國際化的思路去推動本土賽事成長。用這樣的標尺來衡量,本土賽事在發展的理念、模式、人才等諸多方面,都還存在亟待補強的短板,仍有一些發展瓶頸需要政策面的細化、參與者的共識、執行力的提升去破解。

有這樣的說法,不少國際知名的職業體育俱樂部,他們最龐大的球迷群體都在中國。一方面,這說明大眾對高水平賽事有著旺盛的需求;另一方面,這也是擺在本土賽事面前的機遇和挑戰。中國體育的養分,總歸要靠本土賽事來提供。

講好中國體育故事,本土賽事不能缺席、大有可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