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帝國衰亡史5:東羅馬帝國》

關於作者

愛德華·吉本,啟蒙運動晚期英國著名歷史學家。他在對羅馬帝國開展了歷時20餘年的研究後,用全新的歷史寫作手法創作了《羅馬帝國衰亡史》,為啟蒙運動的歐洲提供了深刻借鑑和反思。《國富論》的作者、著名經濟學家亞當·斯密曾說,“《羅馬帝國衰亡史》足可以讓吉本列入歐洲文史界的首位。”

關於本書

本書是作者畢生智慧和研究成果的結晶,完整敘述了從羅馬帝國“五賢帝時代”起至1453年君士坦丁堡淪陷1300多年的歷史,其中涉及到了政治、經濟、軍事、宗教、文化和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書中既有對羅馬帝國衰亡原因的深刻剖析,也有對當時歷史圖景的呈現,是研究羅馬史、解析中世紀歐洲的經典必讀書目。

核心內容

由東西羅馬分裂為起點,從東羅馬帝國的對外征服、外部關係和宮廷內部鬥爭三個方面,詳細分析了東羅馬帝國衰落的過程。

前言

你好,今天繼續為你解讀《羅馬帝國衰亡史》,這套書一共分為六卷,中文版總計大約380萬字。我們的解讀分為六期,今天是第五期。我將用大約24分鐘,為你講述書中的精髓:是哪些因素,導致殘存的東羅馬帝國一步步走向衰落的?

上一期說到:為了結束內戰的混亂局面,戴克裡先推行“四帝共治”,由四位皇帝分別掌管帝國的四個部分。結果造成進一步的內戰,東西羅馬最終走向分裂。在這個過程中,信仰“一神”的基督教的興起,和羅馬帝國原有的“多神”宗教產生嚴重衝突,整個國家出現信仰危機,軍隊戰鬥力下降。而君士坦丁向東遷都,變相放棄了羅馬城,最終讓西羅馬帝國滅亡。只有東羅馬帝國仍然殘存下來。

接著上一期的內容,接下來的故事是:東羅馬帝國的幾次對外征服,嚴重消耗了帝國的實力,造成經濟資源衰竭。伊斯蘭教的崛起,引發了對於“聖像”崇拜的抵制。帝國開始了“破壞聖像運動”,讓西方的羅馬教會產生抵制,並藉機給法蘭克人查理曼加冕。這個舉動打破了東西方的平衡,造成了東羅馬和西歐的分裂。而東羅馬完成“中央集權”制的轉換後,相應宮廷體系沒有跟上,又造成了內鬥。帝國的統治中心岌岌可危。這期音頻呢,我們就從東羅馬帝國的對外征服、外部關係和宮廷內部鬥爭三個方面,講一講東羅馬帝國衰落的過程。下面,我就來一個個說。

第一部分

先來看看:不合時宜的對外擴張,讓東羅馬帝國的國力嚴重透支。羅馬帝國以“軍事立國”,但從這個“母體”中分離出來的東羅馬,雖然也延續了這種風格,但在它存續的1100年裡,絕大多數情況下還是採取守勢。並且有意思的是,這個本應該防守為主的帝國,每當它試圖開展對外征服,都會陷入一陣大衰退。這幾乎成了貫穿整個帝國的規律線索。第一個發動擴張的,是一個名叫“查士丁尼”的皇帝。客觀來說,查士丁尼是東羅馬歷史上一個偉大的皇帝。比如他在位期間,重新修建了聖索亞大教堂,並把之前散落在各個領域的律法、條例進行彙編和整理,編纂成《查士丁尼法典》。這部法典的架構,直到今天還被很多國家採用。查士丁尼也被人譽為“歐洲法律之父”。

不過從另一方面看,他在位期間開展的很多對外戰爭,是明顯超過當時國家經濟發展水平的。之所以這麼做,並不是完全出於國家考慮,而是和他個人的成長經歷有關。查士丁尼來自一個叫做“色雷斯”的地區。這個地區大約相當於今天的保加利亞南部、希臘北部和土耳其的西部。而在當時,這正是之前“東、西羅馬帝國”的交界地帶。查士丁尼從小的母語是拉丁語,拉丁語曾經是羅馬帝國的官方語言。他出生的時候,西羅馬帝國滅亡還沒幾年。所以在他年幼的心裡,一直種著一顆“種子”,那就是:恢復羅馬帝國的光榮,打回老家去。所以在他當皇帝沒多長時間,就開始了一系列對外戰爭。包括哥特戰爭、波斯戰爭、汪達爾戰爭等等。

查士丁尼在位38年。可以說絕大多數時間,都用在這些戰爭當中。但一個最致命的問題是:無論他怎麼打,都逃不開“東、西兩線作戰”的命運。在世界戰爭史上,“兩線作戰”一直以來都是個忌諱。這方面就比如“第二次世界大戰”當中的德國。他之所以最後失敗,很大程度就在於:要同時面對“東線蘇聯和西線英法美”的兩面夾擊。

二戰早期的德國尚且知道,要穩住一方,防止兩線作戰,但這個時候的查士丁尼,由於貪功心切,甚至是主動挑起“兩線戰爭”。他先是派兵進入意大利半島,和佔據原來羅馬城的東哥特作戰。這場戰爭曠日持久,打了十幾年。隨後,他又轉過頭和東邊的波斯帝國,也就是現代的伊朗開戰,戰火又將近延續了20年。甚至他還橫跨過整個地中海,深入今天摩洛哥、阿爾及利亞附近的北非地區,攻擊那裡汪達爾人的王國。

如果你打開一張今天的世界地圖,大概也能感受到,這些地方距離有多遠。但在查士丁尼看來:這曾經都是羅馬帝國的勢力範圍,一定要收回來。話沒錯,心氣也很高,可他卻忘了一點:打仗是需要錢的。為了維持連年的戰爭,他不得不動用國庫,維持龐大的軍費開支,結果造成了帝國內部的經濟危機。並且雖然形式上收回了之前羅馬帝國時代的大部分領土,但沒過多久,這些領土又一個個的相繼丟掉了。在這之後的400多年,東羅馬帝國再沒有力量發動大規模擴張戰。直到後來另一位皇帝巴西爾二世登位。這是一位善於騎射的馬上皇帝。他不僅是“兩線作戰”,並且是“四面出擊”。向東,他深入亞美尼亞;向西,他打到意大利半島;向南,他對阿拉伯人採取強硬措施;向北,又消滅了保加利亞王國。甚至在一次戰爭當中,他把抓到的一萬多名保加利亞戰俘,挖去眼睛送回營。把當時的保加利亞國王活活嚇死。也正是由於這個舉動,讓他得到了“保加利亞屠夫”的綽號。

“保加利亞屠夫”巴西爾二世時代和剛才的查士丁尼時代,是東羅馬帝國曆史上領土面積最大的兩個時期,但這兩個時期都沒能長久。他們繼任者的命運,無一例外的都是“大興之後的大衰”。因為國家的資源都被前任皇帝用來發動戰爭。連年徵兵,土地荒蕪,國庫空虛。他再也沒辦法應對更多新的敵人,國家從此走上衰落的道路。

這就是今天給你講的第一個觀點:不合時宜的對外擴張,讓東羅馬帝國的國力嚴重透支。在東羅馬帝國的一千多年曆史當中,總體上採取守勢。僅有的幾次對外擴張,基本上都和皇帝個人有關。雖然在征服中,帝國的領土得到了增加,但通常維持不久。並且這些對外擴張,都嚴重的透支了國力。讓帝國發生了“大興之後的大衰”。

第二部分

下面給你講講:破壞聖像運動,讓東羅馬帝國和西歐對立。這裡的“西歐”指的是哪呢?前邊講過,西羅馬帝國在公元5世紀滅亡了,但這個滅亡,並不是說“在地球上就不存在了”。實際上無論是羅馬城,還是那些羅馬人都還在。甚至包括以羅馬城為中心的“教會組織”也都完整的保留了下來。只不過原來統一的西羅馬政府被推翻以後,國家四分五裂,變成了一個個“小王國”。這些小王國,就包括今天的法國、意大利、西班牙等。由於它們不再是一個統一的整體,所以歷史上管歐洲西邊的這半部分,叫做“西歐”。這個稱呼,其實一直沿用到現在。西歐依然還是信仰基督教。並且,由於之前羅馬城在歷史上的崇高地位,羅馬的主教,自然就成了整個西歐的精神領袖,被稱作“羅馬教皇”。需要注意的是:這裡的教皇雖然也帶個“皇”字兒,但他只有宗教上的權力。不過這個權力,可就不小了。至少能讓他和東羅馬帝國的教會平起平坐。

這個時候,東羅馬帝國教會的首領,叫做君士坦丁堡“大牧首”。大牧首這個詞,是基督教上的一個術語。簡單說,就是歐洲東部基督教的精神領袖。和西歐的區別是,這個時候東羅馬的皇帝還在,所以東部的“大牧首”並沒有那麼大權力,很多時候要聽命於皇帝。就比如下面要講的“破壞聖象運動”,實際上就是東羅馬帝國的皇帝在主導。所謂破壞聖像運動是指在8到9世紀這一百多年當中,東羅馬帝國發生的一系列聲勢浩大的,毀壞基督教畫像的行為。這次運動,不僅給帝國內部帶來混亂,也讓它和西歐的關係產生惡化。甚至由此引發了東西教會大分裂,讓東羅馬帝國滅亡的最後一刻,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

為什麼一個簡單的“聖像”會引發這麼大的動盪呢?在上一期我們講過。基督教的興起,讓羅馬帝國產生了嚴重的信仰危機,最終成了“西羅馬帝國”滅亡的一個重要原因。並且它所衍生的一些內部紛爭,直到後來也沒解決,一直延續到了東羅馬時代。這其中重要的爭議之一就是:要不要對耶穌和基督教其他聖人的“畫像”進行崇拜。本來這只是個基督教內部的理論問題,但由於它和經濟、社會,甚至軍事問題相互糾纏,最後卻演變成了一個政治問題。按照早期基督教的教義,是不允許偶像崇拜的,這也包括耶穌本人的形象。但問題是:早期的基督教徒,很多都是來自之前的希臘、羅馬地區。這些地區原來是多神教,有著非常濃厚的“形象情節”。就比如你看到的那些,古希臘古羅馬神話裡的男神女神。

幾百幾千年的傳統,都是看著“有形的神”做祈禱。現在突然皈依了基督教,你告訴他們:從今以後不能再拜有形的神了。很多人還真是不適應。所以早期那些有手藝,能夠刻畫男神女神的工匠,都轉而為教會服務,開始做“聖像”,也就是基督教裡聖人的畫像。而教會為了吸納更多信徒,也默許“聖像”的存在。這種“聖像崇拜”後來到什麼地步呢?有的信徒甚至把聖像上掉下來的顏料,都放酒裡一起喝下去,就好像這真能有什麼神聖的力量。這種情況一直維持了很多年,都沒什麼問題。但在七世紀以後,一個非常尖銳的問題產生了。那就是伊斯蘭教的興起。因為伊斯蘭教是嚴格禁止偶像崇拜的,並且他們和東羅馬帝國距離非常近。這就潛移默化的影響了很多邊境地區的軍事貴族。由於聖像也是偶像的一種,所以這些人,非常反對聖像崇拜。

如果說是一般人也就罷了。但現在邊境地區的軍事貴族有情緒了,那皇帝可不能再視而不見了。並且除了這些原因,皇帝還有自己的“小算盤”。那就是:基督教勢力越來越大,教會已經成了東羅馬帝國一股不能忽視的力量。它們通常盤踞大量土地,享受著稅收減免。這對國家財政的收入,也是個阻礙。所以八世紀開始,皇帝利奧三世發起了破壞聖像運動。從字面上理解,這只是搗毀基督教的聖人畫像,但實際上,皇帝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真正要做的是:藉著這次運動打擊教會勢力。運動開始以後,他不僅宣佈搗毀聖像,並且下令沒收了大量教會的土地,並強迫修士還俗。很多地方,還廢除了教區的稅務減免。

這就很像中國古代,曾經有一些皇帝開展“滅佛運動”。表面上也是宗教原因,但實際上針對的還是宗教背後的勢力。比如說,比東羅馬破壞聖像運動稍微晚個幾十年的唐武宗李炎,他就是通過“打擊佛教”沒收寺院土地,擴大了唐朝政府的稅源,鞏固了中央集權。從這個意義上講,古代的皇帝想法還真都差不多。不過利奧三世這樣做,如果只是東羅馬還好,但問題是現在的基督教已經不只是東羅馬帝國一家的事了。包括之前羅馬城所在的西歐地區,現在也已經完全基督教化了。而這些地方的宗教領導人是教皇。他們雖然口頭上對東羅馬皇帝恭敬,但心裡卻一直不服。畢竟,隨著西羅馬帝國的滅亡,整個西歐已經“山高皇帝遠”了。

所以,藉著這次破壞聖像運動的導火索,羅馬教皇索性宣佈:開除皇帝利奧三世和君士坦丁堡大牧首的教籍。而利奧三世作為報復,也派兵活捉了教皇。這場鬧劇一直持續了一百多年。在這個過程中,西歐也發生了一系列微妙的變化。那就是:之前毀滅“西羅馬帝國”蠻族後裔的一支:法蘭克人崛起了。

他們雖然也佔據了羅馬的土地,但在政權的“合法性”上始終存在問題。畢竟法蘭克人不是羅馬人,法蘭克人怎樣統治西羅馬的土地才能順理成章呢?公元800年,法蘭克人的國王查理曼,在羅馬聖彼得教堂做禮拜的時候,被當時的教皇加冕為“羅馬人的皇帝”。這下子“合法性”問題一下就解決了。當然,順帶也解決了羅馬教皇的問題。因為在這之前,羅馬教皇只有宗教上的權力,沒有世俗權力。但在這之後,羅馬教皇就有了“武裝保護人”。大大增強了自己的實力,完全可以和東羅馬帝國的基督教抗衡了。再往後東西教會的分歧越來越大,終於釀成了1054年的基督教會大分裂。羅馬教皇和君士坦丁大牧首,分別把對方開除教籍。兩方面的教會,開始各自獨立發展。在西歐形成了後來的天主教,使用拉丁語傳教;而在東羅馬形成了東正教,用希臘語來祈禱和禮拜。這種分裂一直延續到了今天。

如果單純只是宗教上的分裂也就罷了,但對當時的東羅馬帝國來說,最大的傷害是:在後來1453年君士坦丁堡之戰,帝國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下,西歐袖手旁觀。因為幾百年裡,雖然同樣屬於基督教,但積怨太深。兩方都各自把對方看作異端,不肯妥協。也釀成了後來東羅馬帝國滅亡的悲劇。這一點,我在明天的最後一期,還會給你講到。

這就是今天的第二個觀點:破壞聖像運動,讓東羅馬帝國和西歐產生對立。是否對基督教的聖像進行崇拜,本來是個理論問題,但由於和經濟、軍事等問題結合,演變成了政治問題。東羅馬皇帝利奧三世開展了破壞聖像運動,藉機打擊教會勢力,但讓西歐的教會受到影響,最終,羅馬教皇和新崛起的法蘭克人結盟。

第三部分

最後給你講講:無休無止的宮廷鬥爭,讓帝國的統治中心受到削弱。經過從戴克裡先,到君士坦丁幾代人的努力,東羅馬帝國現在已經完成了向“君主專制國家”的轉變。由於在早期的羅馬帝國,並不存在真正意義上的“皇帝”。所以描述那個時候的權力中心,更妥當的詞不是皇宮、王宮之類,而是:羅馬帝國政府。但到了東羅馬時代,皇帝的含義已經更接近人們理解的,常規意義上的“皇帝”了。也就是你經常聽到的“九五至尊”,或者像中國的“陛下”“聖上”之類的,所以這個時候,東羅馬帝國的權力中心,就變成了“宮廷”,而不再是政府。

一提到宮廷,你想到的可能是,很多電視劇裡的情形: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簇擁著皇帝,各種“宮鬥”此起彼伏。不過,東羅馬帝國的宮廷還真不是這樣。因為它本質上是個基督教國家,遵循嚴格的“一夫一妻制”。甚至包括皇帝本人也不例外。因為皇帝也是基督徒。所以他除了妻子之外,沒有其他配偶。先不從道德層面評判,這樣好還是不好,但這首先就造成了一個問題,那就是:皇帝后代“斷檔”的概率,大大增加了。要知道,中國古代三宮六院,雖然有皇權之下的個人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出於整個統治系統的考慮,需要產生合法繼承人。按照中國的慣例,一般是父死子繼,偶爾也會出現“兄終弟及”,比如說北宋,宋真宗和宋太祖之間的關係,但絕大多數情況下,還是老皇帝死了,把皇位傳給兒子。所以這就需要皇帝在位期間,產生足夠多的“男性後代”,保證王朝的延續。

但東羅馬帝國由於堅持基督教的一夫一妻制,作為一個皇權系統,它的風險就相當大了。因為一旦某個皇帝沒有後代,就相當於這個王朝絕嗣了。所以作為對“一夫一妻”制的補充,東羅馬帝國規定:皇帝的配偶、兄弟、姐妹、甚至女婿,都可以在一定條件下繼承皇位。

從這點上看,雖然羅馬帝國採取的是“皇權專制”,和東方的中國有點像,但由於他處在東西方交會的位置,所以和西方也挺像。比如剛才說的這種“皇帝的其他親戚,也可以繼承皇位”這種做法,就很像西歐。就比方說,英國的斯圖亞特王朝安妮女王去世之後,就有50多個有繼承權的“親友團”。最終她甚至寫信,從德意志地區邀請了一個人來繼承王位。所以本質上,英國王室是有德國血統的。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這個時候的英國,已經是君主立憲制了。也就是說:君主的能力強不強,已經並沒那麼重要了。

但東羅馬帝國就尷尬了。它既像東方,又像西方,最終把自己弄成了“四不像”。骨子裡,它屬於皇權專制。皇帝的能力、才幹,甚至包括他的壽命,都對這個國家非常關鍵,但它的宮廷制度,又不支持產生足夠多、足夠強的繼承人,所以就造成了後勁不足。比如說,它在立法上反對早婚,更不允許一夫多妻。皇帝們通常很晚才結婚,只靠一夫一妻延續下一代。這樣,很多時候皇帝都老了,他的下一代還沒成年。可以說效率非常低。再加上它允許那些“親友團”參與到皇位的事情上來,必然會造成“宮廷內鬥”。據統計:整個東羅馬帝國的歷史,有將近三分之一的皇帝,由於沒有結婚或沒有合法後代,造成皇位空缺。93個皇帝當中,有40人非正常死亡。其中被處決和暗殺的有34個;被流放、監禁或迫害的有42個。還有51個,是通過軍事政變上臺成為皇帝的。

在所有的王朝當中,統治不足三代就結束的家族,佔了王朝總數的一半。很多王朝通常沒延續幾代,就因為絕嗣改朝換代了。即便王朝沒絕嗣,也有那些親戚們攥著寶劍,眼巴巴的看著還沒成年的“小皇帝”,打算取而代之了。宮廷內鬥不僅影響國內政局,也影響了帝國的外部命運。就比如剛才說的,羅馬教皇給法蘭克國王查理曼加冕,成為“羅馬人的皇帝”。這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就在於:當時東羅馬帝國沒有“男性皇帝”。因為上一任皇帝死後,讓他的皇后擔任小兒子的監護人,並攝政整個帝國。但這位皇后很快就大權獨攬,把兒子刺瞎雙眼,關進監獄。

同時,她還把自己任命為“女皇”。這也是歐洲歷史上第一位“女皇帝”,但羅馬教皇並不承認,正好借這個由頭給查理曼加冕。這個舉動,徹底打破了東羅馬帝國和西歐的平衡。應該說,新上任的“女皇”,還是察覺到了這個動向。也有意和這位新加冕的“查理曼大帝”結婚。靠締結婚約,實現東西歐的統一。並且有意思的是:當時的查理曼也有這個想法,甚至派人上門求婚。兩方面可以說是“一拍即合”。但問題是:東羅馬帝國的宮廷內鬥太頻繁,送信的使臣還沒有到君士坦丁堡,這位獨攬大權的女皇,就再次被宮廷內鬥推翻了。歐洲歷史上“最高級別”的聯姻,最終也沒能發生。這給後來東羅馬帝國的衰亡,帶來無窮後患。在這之後,東羅馬帝國依然在不斷“內鬥”中消耗,直到1453年在孤立無援的境地下,徹底滅亡。

這就是今天給你講的第三個觀點:無休無止的宮廷鬥爭,讓帝國的統治中心受到削弱。東羅馬帝國經過幾代變革,完成了向中央集權的“君主專制”轉變。但它的內部並沒有宮廷制度,以至於內鬥頻繁發生,產生了嚴重的內耗,甚至導致了由於缺乏男性皇帝,羅馬教皇給法蘭克人查理曼加冕的情況。這個事件,打破了東西方的平衡,給東羅馬帝國的滅亡埋下隱患。

總結

這就是今天的全部內容,下面為你回顧一下:

不合時宜的對外擴張,讓東羅馬帝國的國力嚴重透支。在東羅馬帝國的一千多年曆史當中,總體上採取守勢。僅有的幾次對外擴張,基本上都和皇帝個人有關。雖然在征服中,帝國的領土得到了增加,但通常維持不久。並且這些對外擴張,都嚴重的透支了國力。讓帝國發生了“大興之後的大衰”。

第二,破壞聖像運動,讓東羅馬帝國和西歐產生對立。是否對基督教的“聖像”進行崇拜,本來是個理論問題,但由於和經濟、軍事等問題結合,演變成了政治問題。皇帝利奧三世開展了“破壞聖像運動”,藉機打擊教會勢力,但讓西歐的教會受到影響。最終,羅馬教皇和新崛起的法蘭克人結盟。增強實力以後,和東部基督教抗衡,東西教會大分裂。也讓東羅馬帝國在滅亡的時候孤立無援。

第三,無休無止的宮廷鬥爭,讓帝國的統治中心受到削弱。東羅馬帝國經過幾代變革,完成了向中央集權的“君主專制”轉變,但它的內部並沒有宮廷制度,以至於內鬥頻繁發生,產生了嚴重的內耗。甚至導致了由於缺乏男性皇帝,羅馬教皇給法蘭克人查理曼加冕的情況。這個事件,打破了東西方的平衡,給東羅馬帝國的滅亡埋下隱患。

撰稿:東西堂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