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以甄士隱開篇意義何在?

《紅樓夢》以甄士隱開篇意義何在?

小說往往都是直接從故事主線切入,隨後男女主角迅速出場,通過故事的推進與結局反映主題。但《紅樓夢》顯然沒有按照這樣的套路來寫。它別開生面地來了個“主題先行”,開篇從一個幾乎和主人公毫無關係的小人物甄士隱寫起。看完全書才恍然發現,這個小人物,竟然與小說的主題和主人公的命運歸宿,並非毫無關係。
作者開篇就說:此開卷第一回也。作者自雲:曾歷過一番夢幻之後,故將真事隱去,而借通靈說此《石頭記》一書也,故曰“甄士隱”云云。……故曰“賈雨村”云云。更於篇中間用“夢”“幻”等字,卻是此書本旨,兼寓提醒閱者之意。
它開篇就先明確了作品的主旨,大旨言情。作者怕讀者誤讀《紅樓夢》的主題,明確告知:凡用夢用幻等字是提閱者醒目,亦是此書立意本旨。 經歷一番夢幻,發現人生如夢、青春如夢、高官厚祿如夢、兒女情長如夢。看透世間的滄桑。一首好了歌和甄士隱的好了歌注,說盡作者的心聲。一切不過是夢。所以便以夢總其全部主題。稱之為《紅樓夢》。
《紅樓夢》既然是“主題先行”,它的開篇雖然不是從故事主線切入,卻也不可能偏離主題太遠。那麼小說以甄士隱開篇,對於展示主題具有怎樣的作用呢?


第一、《紅樓夢》大旨言情。故事發生在姑蘇,江南蘇州一帶。明清時期蘇州是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甄士隱這裡是紅塵中一二等富貴風流之地。“十里街、仁清巷”分明指勢利人情。"葫蘆廟是為了後文中的賈雨村,以及葫蘆僧亂判葫蘆案作引。甄士隱資助了賈雨村,賈雨村才有機會考取功名,才可能後來結交林如海,又被舉薦給賈政,得以平步青雲。而甄士隱的女兒英蓮被薛蟠霸佔,賈雨村明知是恩人的愛女,他卻選擇了徇私枉法,幫助四大家族一手遮天。當賈府落敗時他又落井下石。這是怎樣的人情?

《紅樓夢》以甄士隱開篇意義何在?

第二、《紅樓夢》是人生之夢。經歷過一番夢幻之後,甄士隱最終看破紅塵,遁入空門。賈寶玉後來也是如此。作者有意用一個甄士隱,提前預演賈寶玉的一生。表現人生如夢的主題。對人世、人生的認識和總結,可謂全書的主旨和精髓。從昨憐破襖寒到今嫌紫蟒長,因嫌紗帽小,致使鎖枷槓。到最後不過是一場空罷了。
甄士隱解讀好了歌,正是他出家頓悟的一個過程,甄士隱從當地望族跌落到人生低谷的一系列打擊,讓他開始了悟,他對好了歌的註解,也是全書的主旨所在。它讓我們著眼於:人生就是這樣,什麼富貴榮華,什麼名利、金銀、美色,看透了放下了,到頭來不過是一場空。甄士隱對《好了歌》的註解就是《紅樓夢》的大結局。
第三、《紅樓夢》即朱門之夢。《紅樓夢》寫了家庭悲劇。它通過對家庭悲劇的描寫,反映封建社會末期的社會悲劇、時代悲劇。小說開篇虛構了甄士隱一家,以其家庭不幸遭遇暗示了賈府的悲劇。《紅樓夢》開篇就寫了這個地處繁華世界的富貴、幸福人家。甄士隱本是個家境殷實的中產階級,有財富積累有田產收租,和老婆孩子過著小康生活。女兒的丟失,使這個幸福的家庭從此災難不斷。


用甄士隱家的起伏興衰,提前預演了天下望族賈府的興衰。進一步勾勒出封建社會的由盛到衰的演變過程及封建末世的社會輪廓。以四大家族的興盛衰落為背景,以賈府的衣食住行、家庭瑣事、閨閣閒情、紅白喜事為經典場景,表現繁華過後終究是一場夢。毛澤東認為,它是一部以賈府為中心的四大家族的衰亡史,是一部反映封建社會階級鬥爭的歷史教科書。賈王史薛紅極一時,眼看他起高樓,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從笏滿床到陋室空堂;金滿箱,銀滿箱,展眼乞丐人皆謗。原來富貴繁華如夢,轉眼落幕,過眼煙雲。賈府從盛到衰,代表著封建王朝的統治從盛到衰,走向滅亡。一箇舊家族的沒落,暴露了封建制度的腐朽和沒落。

《紅樓夢》以甄士隱開篇意義何在?

甄士隱一家的衰落是四大家族衰落這場大戲開場前暖場的小戲。甄士隱家敗了,賈家後來也敗了。四大家族走向衰落,同時也折射出整個封建社會潰敗和衰亡的歷史必然走向。《紅樓夢》通過三個家庭的興衰來展現社會各階層的生存狀態。他們是富貴尊榮如賈家榮寧二府,頑強掙扎如劉姥姥一家底層老百姓,還有就是最脆弱的中產階級家庭甄士隱一家。
作者創造了以小見大的寫作手法,不出榮府大族,先寫鄉宦小家。開篇通過甄士隱這麼一個小鄉宦之家的榮枯,來映射和伏線賈府之榮枯。甄家敗了,甄士隱出家,封氏守寡,賈府最終敗了,寶玉出家,寶釵守寡。從家族興衰來看,甄家的敗落,暗示了賈府的敗落。
甄士隱是個非常重要的人物,他是癩頭僧與跛道士渡化的人,小說的三大主角,寶玉,薛寶釵,林黛玉都受過和尚道士的渡化。而甄士隱是第一個被渡化的人,他家是第一個被淪陷的家。甄士隱是個代表,如夢人生的代表;甄家是個縮影,繁榮富貴之家的縮影,紅樓夢的縮影。
第四、《紅樓夢》是青春之夢。甄士隱稟性恬淡,不以功名為念,只喜觀花修竹,酌酒吟詩,這些不正是賈寶玉的性情嗎?神仙一流人品,賈寶玉不就是個日日灌溉絳珠仙草的神瑛侍者嗎?


《紅樓夢》無情地批判了封建的科舉制度、婚姻制度、奴婢制度、等級制度、封建倫理道德的罪惡。暴露了孔孟之道和程朱理學及社會道德觀念兇殘的吃人本質。

《紅樓夢》以甄士隱開篇意義何在?

《紅樓夢》以甄士隱開篇,是作者的大智慧。甄士隱這個人與作品的主人公寶玉和黛玉似乎沒有一點聯繫,但是他主導著整部書的開局和結尾。甄士隱最先知道了天上有一個神瑛侍者要下凡,一個絳珠仙草要跟隨他下凡報答他的灌溉之恩,跟隨他們一起下凡的還有一批痴男怨女。甄士隱還見到了女媧補天剩下的那塊石頭的真容。


作者是把甄士隱當做賈寶玉的影子來寫的,他的人生態度就是賈寶玉的人生態度,他的人生結局就是賈寶玉的人生結局。
甄士隱姓甄名費字士隱。這個名字是有來歷的,《中庸》裡面有這麼一句話“君子之道費而隱”。意思是君子如果與世道相違逆,可以隱居起來。賈寶玉不就是這樣嗎?世道就是尊崇科舉功名,而賈寶玉卻對這些毫無興趣,遊離於正統觀念之外。
《紅樓夢》以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的愛情婚姻故事為主線,講述一段悽美絕倫的悲劇故事。他們的愛情婚姻悲劇,代表著封建帝王統治下的社會中,無數的家庭都沒有幸福的生活,無數男女都沒有幸福。用寶、黛、釵的愛情悲劇和婚姻悲劇,唱青春與生命的輓歌。發出對封建禮教及腐朽婚姻制度的抗議。
有人會說,以甄家的故事開頭與這個主題無關吧?其實不然,甄士隱夫婦應該算是一對好姻緣,當甄士隱落破之後,岳父封肅是怎麼對待明媒正娶的姑爺的?我們再看甄士隱家的丫鬟嬌杏的姻緣,偶因一遭錯,便為人上人。作者寫嬌杏這個人物,大有深意。作為一個丫環,對男客人再三回顧,這是當時主流社會意識所不容的,非禮勿視,但她卻偶因這錯誤的回顧,僥倖獲得幸福。千紅一哭,萬豔同悲,全書唯一倖免者,竟是一因僥倖二因錯。諷刺何等辛辣。

《紅樓夢》以甄士隱開篇意義何在?

第五、 《紅樓夢》是一場女兒的厄夢。《紅樓夢》開篇就寫女媧補天,書中又大寫閨閣中女兒瑣事,表現其崇尚女性的思想,為裙釵立傳的主題。既是女性的頌歌,又是千紅一哭、萬豔同悲的女性悲歌。展示了金陵十二釵及相關人物的人性美和悲劇美。而這一切,是從甄士隱丟失的愛女甄英蓮開始寫的。甄英蓮的悲慘命運正是這千紅萬豔的代表。
人情的對面是慾望。代表人物正是甄士隱的知己賈雨村。他是另類人生的代表,甄士隱經歷過人生的坎坷,最終頓悟真諦,放下一切遁入空門。賈雨村還未曾領悟人生的真諦,還在追求名利,追求財富,日後他將經歷官職的升降、體驗官場的黑暗與腐敗,在此過程中變得圓滑世故、利慾薰心,為世俗名利所牽絆,從人生來說,他正處於與甄士隱相反的階段。甄士隱看破慾望的第一人,是從紅塵世界走出來的第一人,以甄士隱的退場為賈雨村開場,正是你方唱罷我登場,紅樓夢的高明之處,一個輪迴。


作者寫甄士隱是為了將真事隱去,只用假語村言敷衍,這是作者明確說出來的,甄士隱——真事隱,賈雨村——假語存。就是“真事隱去、假話留存”。巧妙地運用諧音,這是表層意思。
其實我們知道紅樓夢絕對不是假雨村言,這麼做絕不只是為了掩人耳目,託言將真事隱去,通過假語存焉,來寫自己的真實經歷。正如甄士隱在夢幻中所見太虛幻境石牌坊上那幅對聯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真即是假,假即是真,無即是有,有即是無。
甄士隱通真事隱,其故事的內核是真事。兩百多年間,專家爭辯和探軼故事背後的真相。我們一般讀者能夠通過甄士隱的一生看到賈寶玉的人生悲劇,進而看到這《紅樓夢》是什麼夢,也就夠了。

《紅樓夢》以甄士隱開篇意義何在?

讀不懂甄士隱,真的就是讀不懂紅樓夢。甄士隱的主要故事是假的,紅樓夢的故事是假的,而真實的情況則發生著,甚至真實發生的事可能和小說裡描寫的故事有影射關聯。
甄士隱這個角色還具有埋線索的意義。《紅樓夢》的寫作手法是“草蛇灰線,伏脈千里”,甄士隱的故事貫穿全書,有始有終。如果說前面是真不去,賈焉來,是為甄士隱出家,引出賈府;後文就是賈不去,真焉來,當賈府敗落諸芳流散之時,正是甄士隱奉警幻之命,渡眾人復歸太虛幻境的。開篇由甄士隱,引出窮儒賈雨村;再由賈雨村給林黛玉當老師,引出賈史王薛四大家族。賈雨村在賈府得勢的時候風光無限,在賈府有難的時候落井下石,也正合了他假語存的諧音。 因為甄士隱開篇引出好了歌。賈雨村憑著林如海攀上了賈府。甄士隱的女兒英蓮被人販子拐走,被薛蟠買下,牽出薛家。兩條線引出“護官符”,點出來四大家族“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全書的故事和香菱的命運息息相關。而英蓮這個角色是以甄士隱為前提的。

《紅樓夢》以甄士隱開篇意義何在?

一個有點經濟實力的封建鄉紳,都有可能在這個社會無法立足,這個已經不是個體事件了,這是社會制度導致的。另外一個典型案例就是接下來的葫蘆僧亂判葫蘆案,家境富裕的馮淵在豪門望族的薛家面前毫無還手之力,被毆打致死都無法獲得天理正義。豪門賈府,在皇親國戚面前,也是無能為力,這是整個社會的悲哀。如此重大的主題,直言不諱,那還了得。
為了避免文字獄,真事隱去,假語存焉,表明我寫的這本書都是假的,並沒有真話,從而避免被人舉報招惹災禍。
甄士隱在《紅樓夢》中,只在第一回出現,以後一直沒有出現,直到最後(一百二十回版本),是這部小說真正的開篇和結局人物。甄士隱看破紅塵,開啟了這宏篇巨構的紅樓一夢,引出這滿紙荒唐言來。而這到底是假語還是真事,恐怕就得我們自己細細品味分辯了。

《紅樓夢》以甄士隱開篇意義何在?

《紅樓夢》以甄士隱開篇意義何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