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條與繁榮為什麼交替

大蕭條之後的連年經濟不景氣,使得華爾街(美國金融界)更為深刻地認識到,很少有外行人會關心投資。儘管交易量看起來小到不能再小,或者紐約證券交易所的席位價格低到不能再低,又或者股票估值已便宜到荒謬的程度,市場還是能創下新的令人沮喪的紀錄。紐約證券交易所的雜誌《交易所》(Exchange)的編輯們需要極大的勇氣才能進行報道。瑞典經濟學家古斯塔夫·卡塞爾(Gustav Cassel)在《證券分析》第二版出版之際,以《增長會因此而不再出現嗎?》為題發表論文(卡塞爾教授認為不會)(13)。“為什麼證券經紀仍存在於市場,”編輯們自問自答道,“儘管經過長時間的市場疲軟,但只要公眾完全意識到近期市場規程中加入的這些保護措施的價值時,人們的信心就會開始恢復,投資熱情也會上漲。”紐約市的一位地方法官曾對一群因當街聚眾擲骰子賭博而被警察帶上法庭的投資者百般揶揄,證券交易所的“同行們”聽聞此事卻並不覺得好笑。法官責備這些嫌疑人說:“首先你們要知道,你們將會和那些擁有遊艇和長島豪宅的華爾街證券經紀商落得一樣的下場。”(14) 如今可能很難想象,在那個時候,墨菲定律(Murphy’s Law)就是真理:凡是有可能出錯的事情,總會出錯。“大蕭條”不僅是一個揮之不去的經濟問題,更成為一種世界觀點。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艾爾文·漢森(Alvin Hansen)和約瑟夫·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尤其認同“長期停滯”的學術觀點,他們預測美國人口增長將會面臨長期下降。漢森在他1939年的論文中聲稱,這種減速“加上沒有真正重大的創新來吸收大量資本投入,很大程度上解釋了為何近期的經濟復甦未能帶來充分就業”。(15) 漢森和他的讀者都不知道嬰兒潮即將來臨。當世界被歐洲的一場新戰爭籠罩,資本主義日薄西山之時,沒什麼比嬰兒潮更不可能發生了。理所當然,漢森的觀點勢必引起了曼哈頓下城區那些長期失業的經紀商和交易員的共鳴。紐約證券交易所一直虧損運營,自1933年開始披露財務業績到1940年,紐交所只在1935年這一年獲得盈利(名義上盈利)。1937年,布朗大學經濟學助教切爾西·博蘭德(Chelcie C. Bosland)出版了名為《普通股投資理論》(The Common Stock Theory of Investment)的書。儘管聽起來好像是老生常談,但他仍在書中反覆強調美國經濟在20年前已達到頂峰,那時第一次世界大戰尚未爆發。這位教授還引用一些不具名權威的觀點,說美國人口增長預計將於1975年停止(16)。難怪格雷厄姆認為,對債券發行商償債能力的嚴峻考驗不是繁榮時期而是蕭條時期(現在的住房抵押債券也在經歷這樣的考驗)。總而言之,那時候的投資者已被告知要時刻警惕風險。“債券創下歷史新高,”格雷厄姆在1940年的第二版中寫道,“加上之前20年內兩次災難性的價格暴跌,以及尚未結束的世界戰爭,這些事件交織在一起,投資者難以對未來抱有任何信心。”(見第154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