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是當時農民心中的英雄還是魔鬼?明史怎麼評價李自成的?

冉之酉色


李自成是陝北米脂人,自小就喜歡打拳踢腿,舞刀弄槍。年輕的時候在驛站管理馬匹。不過他運氣挺差,這份差事幹了不久,就因為丟失公文,連同飯碗一塊兒丟了。沒有工作,李自成只能閒坐家中,借債度日。債主三天兩頭上門攪擾;妻子又不安於室,在外拈花惹草。李自成得知此事,勃然大怒,索性一刀宰了債主和妻子。為了避免吃官司,李自成逃到了甘肅投軍,不久便因作戰勇猛,被提拔為把總,可很快他又因為欠餉和參將吵了起來,這時候李自成的暴脾氣又發作了,手起刀落,參將和當地縣令雙雙規命,李自成也扯起了反旗。

帶著一隻小隊伍的李自成四處投靠農民義軍,但很快這些義軍都先後被朝廷招安。李自成不得已,東渡黃河來到山西,投奔了自己的舅舅,號稱“闖王”的高迎祥,受到到其舅重用,被封為為“將”。

朝廷對於高迎祥等人頗為忌憚,屢派重兵前往圍剿,但李自成一則打仗強悍不畏死,二則足智多謀,因此很難對付。中原五省總督陳奇瑜曾經將李自成軍包圍在興安車箱峽中,眼看要全殲義軍,但李自成買通陳奇瑜的幕僚,偽裝投降,獲得了喘息的機會。待一出峽,立刻復叛。後來洪承疇接任五省總督,義軍損失慘重,不得不採取李自成“分兵定向、四路攻戰”的作戰策略,揮兵南下,襲取安風陽。風陽作為明太祖宋元璋的“龍興之地”,淪陷於義軍之手,對明王朝來說是一個沉重的打擊。沒過多久,高迎祥兵敗被殺,李自成接任“網王”。儘管張獻忠因故出走,但李自成的軍勢並未因此受到形響,而是繼續在四川、甘肅、陝西一帶與明軍周旋。

在進行了幾年的游擊戰之後,李自成趁明軍與後金軍在山海關長城一線爭奪,中原空虛之際,率領大軍猛撲河南。適逢天災,大量饑民加入義軍,無論是數量還是士氣明軍都不是對手,只能望風披靡,節節敗退。崇禎十四年(1641年),李自成攻破洛陽,摘殺福王朱常洵。朱常洵是萬曆皇帝的兒子,由於深得萬曆寵愛,一再受封獲賞,富可敵國。李自成繳獲了福王的財產,軍勢大振,遂興起了或滅明朝取而代之的想法。此時的明王朝已經是搖搖欲墜,雖然崇禎急忙組織各地明軍前來抵抗,但都大多觸即潰,各地官吏更是紛紛開城投降。李自成幾乎沒有遇到什麼像樣的抵抗。到三月中句,已經進抵北京城下。崇禎急得跳腳大罵群臣,但大臣們卻都各懷鬼胎,低頭不語。明王朝真的是日薄西山快要滅亡了。

據說,在農民義軍攻打北京前タ,李自成曾經派遣明朝降官秘密進入北京與崇禎 談判,要求崇禎裂土封疆換取和平。根據史料記載,李自成要求“割西北一帶分國王並犒賞軍百萬,退守河南……闖既受封,願為朝廷內遏群寇,尤能以勁兵助遼藩。但不奉詔與覲耳”。然而崇禎帝卻仍然以天子自居,寧可一死,也不同意偏安一隅,苟且偷安

議和既然不成,李自成只好以武力解決問題。在紅衣大炮震耳欲聾的開炮聲中,農民義軍吶喊著向北京城發起了衝擊。城內守軍毫無還手之力,紛紛四散逃竄。諷刺的是,崇禎的寵臣,守城總管、宦官曹化淳率先打開外城廣寧門投降。第二天,宦官王相堯、兵部尚書張縉彥、朱純臣等人也紛紛打開自己把守的內城城門。大順軍不費一兵一卒,順利佔領了北京城。真正成為孤家寡人的崇禎帝只得吊死在煤山上。

《明史》對李自成的評價

在官方史書《明史》裡,李自成被列入《流賊傳》中,在對李的評價中,作者寫道:“盜賊之禍,歷代恆有,至明末李自成、張獻忠極矣。史冊所載,未有若斯之酷者也……自成為人高顴深顧,鴟目曷鼻,聲如豺。性猜忍,日殺人新足剖心為戲。”對李自成的評價可謂是到了極端地汙衊地步。

《明史》是清朝人寫就,作為一個勝利者,對敗軍之將自然不會有什麼好話。不過從中能看出一個問題,那就是李自成為人比較殘暴。

野史之中對李自成的認識

在民間,對李自成的認識最具代表性的莫過於吳偉業在《圓圓曲》中所說的:“紅顏流落非吾戀,逆賊天亡自荒宴。”這裡的逆賊,自然指的就是李自成。吳偉業站在亡明的立場上,將李自成稱為逆賊,算不得客觀,但也反映了當時明朝遺民的主流心態。隨之而來的後世始終打著反清復明的旗號,並且在清朝前期都能起到一呼百應的效果,恐怕也是與這種心態分不開的。

當代對李自成的評價

當代人對李自成的評價、最具有價值意義的當屬郭濃若所著的《甲中三百年條)文。文中,第一次清晰地分析了李自成的成敗之因。在對李自成的評價上,帶有一種主觀的同情色彩。例如下面這一段話:

李自成本不是剛自用的人,他對於明室的待遇也非常寬大。在未入北京前、請工歸順者多受封。在入北京後、帝與後也得到禮,太子和水、定二E也並木遭殺數。當他入宮時,看見長會主被崇砍得半死,倒在地,還曾嘆息說道:"上太忍,令狀還本宮調理”(《甲中傳信錄》)。他根能的人言,而L平常所採取的還是民主式的合議制。《北略》卷二十載:“內官降威者自宮中出,雲,李雖為,然總有二十介人,俱抗不相下,凡事皆眾共謀之。”這確是很重要的一項史料。據此我們可以知道,後來李自成的失敗,自成自己實在不能負專責,而牛金星和劉宗例要負差不多全部的責任。

從中可以看出,李自成算得上是一位優秀的農民起義領,是他推翻了內朽外破的大明王朝,帶給中國百姓以新的希望。正如郭淶若在此文中所說的另一-句話那樣:“在一般史家的習慣上是把甲中年認為是明亡之年的,這倒也是無可無不可的事情,因為要限於明室來說吧,事實上它久已失掉民心,不等到甲中年,早就是僅存形式的了。”明朝之亡早已是定局,即使沒有李自成來推翻它,也會有王自成、張自成等來完成這個任務。美國人眼中的李自

在美國形形色色的教科書中,不約而同地提到三位中國名人:前兩位分別是陶淵明、楊玉環,第三位便是大名鼎的“網王”李自成。

不過,美國人眼裡的李自成與我們所熟知的形象大相徑庭,被引引入教科書的布利那特的(地球和居住其間的人民》中寫到:“李自成的農民起義軍,成功只是短暫的。明朝將領吳三桂相信,自己很難跟李自成那樣沒有文化卻具有很強暴力傾向的人在一起共事。他就和滿族結成了聯盟。吳還可能因為李搶走了他的愛面心懷憤根根。“

這種形象的李自成跟中國人的理解差異很大。一般來(說,同人對步步發跡的“草根人物”充滿敬意,人們公認“帝王將相寧有種”,西方則不然。儘管西方也有揭面起的革命,但是自從中世紀以來,就根少出現以暴力奪取政權的模式。在他們眼裡,沒有改變社會制度的革命,只不過是桌之上換了一個玩家而已,規則還是一的。

近年以來,又出了不少對李自成評價的新觀點,但大體上逃不出以上幾種情況。看來,關於對李自成是英維還是魔王的爭論,還要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透視歷史


李自成,歷史長河中一個農民起義領袖!

一、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他無疑是農民心中的英雄!在明末的十多年時間裡,小冰河期一直持續,導致廣大農民食不果腹,甚至出現了易子相食的慘劇!

明朝的滅亡主要是是明朝財政崩壞造成的,以東林黨代表的商人地主,還有勳貴階級,皇親國戚,壟斷了國家80%的財富!而他們是不交稅或少交稅的代表,西北東北西南各地動亂不停,東北新興的清王朝對大明是最大的威脅,所以朝廷在東北花了大部分的稅收來養軍隊!

東林黨為首的官僚資本主義萌芽,無視國家和人民的利益,進行血腥的資本積累!西北大旱,卻無力救災!導致大量農民破產成為流民!農民起義不斷,李自成通過各種手段成為了農民起義軍的代表,不管裹挾還是各種欺騙,成了農民心中的英雄!那個時間和年代那就是英雄!

後來因為自身的侷限,悲劇落幕!

二、明史是清朝成立後編撰的,為了更好的統治漢民族,明史很多都是很隱晦或者配合統治者的利益而編寫的!

明史中很大一部分,描述了李自成的殘暴不仁!而把清王朝當成了拯救漢民族的救星!


彬1936133


李自成在陝西商洛山的時候,本來只有十幾個人,但是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很快就聚集了幾十萬人,乃至上百萬人。不過,當李自成在北京呆了42天,就灰溜溜地離開,逃出來北京以後,之前聚集的幾十萬人馬,似乎都不見了。他們到哪裡去了呢?

(李自成劇照)

這一點可以想得到,有的是被清軍打散的,有的是自動逃掉的。相對來說,逃掉的人數肯定比被清軍打敗的人數更多。

在沒有打進北京城的時候,李自成受到了老百姓的集體擁戴。從北京城逃出來以後,那些老百姓又都不再擁戴李自成了。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中間發生了什麼事呢?

當然了,這與李自成所面臨的對手不一樣,有很大關係。

李自成在打進北京城之前,他所面對的是明朝的軍隊。那時候的明朝軍隊,可以稱得上是最萎靡不振的軍隊。面對李自成的進攻,他們可以說是望風披靡,李自成打起來相當輕鬆。

而李自成從北京成逃出來以後,他所面對的對手,則是清軍和吳三桂的軍隊。清軍在那時候的戰鬥力是很強的,而且訓練有素。吳三桂的軍隊本來是腐朽的明軍,不過,由於他們投降了清朝,那樣一來,他們打仗就必須非常拼命,否則的話,他們會受到清軍的處罰。

李自成遇到訓練有素的清軍,又遇到了拼命的吳三桂軍隊,作為烏合之眾的李自成,怎麼打得贏呢?

(吳三桂劇照)

不過,對手的強大,雖然是一個重要的原因,但我認為,這不是根本的原因。那麼,根本的原因是什麼呢?

李自成的軍隊在打進北京城之前,為什麼能夠迅速聚集起那麼多人馬?主要是因為當時李自成有一個非常好的宣傳策略,就是“均田免賦”。就是說,只要起義了,跟著李自成幹,你不但可以分到田,還可以不交稅。

李自成的這個宣傳口號,不只是對當時的普通老百姓有極大的誘惑力,同時,對地主貴族的誘惑力也不小。因為對於當時的地主貴族來說,他們最痛苦的事情,就是給明朝交稅。如果真的不交稅了,那得賺多少!

可見,無論是普通農民還是地主貴族,都會起來跟著李自成鬧革命。也因此,人數越來越多,很快就發展到了幾十萬上百萬。

不過,進了北京以後,情況就發生了很大的改變。

我們知道,稅收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它是一個國家能夠正常運轉的最基本的保證。如果沒有稅收,一個國家可能就完全癱瘓了。所以,李自成“均田免賦”的說法,其實是根本就沒辦法實現的。

但李自成既然說了這個話,他也就不能隨便違反。在沒進北京城之前,你說不交稅。進了北京城,立馬就交稅了。這個變化可真是太大了,誰接受得了呢?所以李自成進京以後,就真的不敢收稅。

(劉宗敏劇照)

但我們也說了,不收稅,國家是沒辦法正常運轉的。那麼李自成有什麼辦法,確保國家正常運轉呢?

李自成的辦法就是搶劫。

他把北京城以及周邊的明朝官員及地主貴族都抓起來,逼迫他們把家裡的金銀珠寶糧食布匹都交出來,無償交給國家。這一點,可比讓他們交稅對他們的打擊大多了。因為讓他們交稅,只是交其中的一部分,並不傷筋動骨。而把家裡的糧食珠寶都交出來,那可能就是讓他們傾家蕩產,誰會願意這麼做呢?

儘管李自成的部下劉宗敏等人對那些地主貴族進行了殘酷的拷打,讓他們一定要把金銀珠寶交出來。但肯定有很多人悄悄地藏了起來。糧食沒辦法藏,難道金銀珠寶還沒辦法藏嗎?

總而言之,李自成收刮起來的財富畢竟是少數。而沒有獲得多少財富,就無法兌現給士兵們的承諾。

我們看到,古代的統治者在登基以後,都會對身邊的功臣進行封賞。但是李自成進北京城後,似乎並沒有做過這樣的事情。根本的原因,就是他沒有稅收,搜刮的錢財並不多。

李自成拷打地主貴族,得罪了地主貴族。李自成又無法實現對老百姓承諾,又得罪了老百姓。李自成是雙重的得罪,再加上他又處在失敗之中。因此,當他逃出北京城的時候,老百姓也就不再支持他了。


張生全精彩歷史


當然是英雄不是魔鬼。"打開城門迎闖王,闖王來了不納糧\

1526052265被褐翁


李自成在當時農民心裡應該算英雄。

“朝求升,暮求合,近來貧漢難存活。

早早開門拜闖王,管教大小都歡悅。

殺牛羊,備酒漿,開了城門迎闖王,闖王來了不納糧。

吃他娘,著她娘,吃著不夠有闖王。

不當差,不納糧,大家快活過一場。”

李自成有那麼大的號召力不是白給的。

不過在《明史》裡,李自成是闖賊。


刀筆小吏張押司


李自成是英雄!雖然有瑕疵。但哪個人沒有瑕疵。他沒有叛國,沒有背叛農民起義軍。比李鴻章,曾國藩這樣的強一萬倍。是頂天立地的男子漢。大順起義軍,最後都走上了抗清的道路,雖然失敗了,雖敗尤榮!

辛亥革命推翻了滿清政府,孫中山先生並沒有執政,但他當然是英雄!


弓目


李自成在《明史》中的定位是流寇(也有說是流賊),在南明和民國的史書中也大致如此。李自成傳位於明史第三一八卷,列傳第一九七。“盜賊之禍,歷代恆有,至明末李自成、張獻忠極矣。史冊所載,未有若斯之酷者也。”


月夜羽夕


答案:李自成最開始是農民心中的英雄。,一眨眼變成了農民心中的魔鬼,而至於明史是由清朝統治者直接書寫的,對於李自成也往往有著更多的曖昧性。

事件回顧

李自成從最開始的風光無限,眨眼之間變得破敗不堪,而之所以變得破碎不堪,是託一個人的努力,那個人叫楊嗣昌。

只不過當時的明朝已經進入了危亡時期,無論如何該倒下的終究會倒下,於是不久之後李自成捲土重來,捲土重來的時候,他有了自己的名號,那個名號叫闖王。

我們都聽過一句順口溜,開門迎闖王,闖王來了不納糧,就足以見得李自成最開始的時候,在老百姓的心目中有著多高大的地位。

而李自成也確實是這樣做的,從他入主北京城的第1天開始老百姓就不用納糧了,為什麼不用納糧呢?因為老百姓的家是真的窮。

大家可能無法想象,也很難去想象,崇禎年間從崇禎執政的第1年一直到最後一年,這十餘年的時間裡面明朝就沒有消停過。

不是西北旱災就是南方澇災,要不就是山東蝗災,緊隨其後的就是天下瘟疫,折騰來折騰去,差一點把崇禎給折騰沒了。

當然,這一切對於李自成來說似乎無足輕重,甚至明朝越慘李自成越開心,因為自己進攻明朝會省很多力氣。

我們上面講到李自成第1天入住京城的時候分文不取,對待老百姓可好可好了,可是從第2天開始,李自成的手下就慢慢約束不住,第3天的時候李自成也參與進來,開始了一場大搶劫。

沒錯,這就是事實

大家有沒有覺得奇怪,李自成第1次進京城的時候,還謙謙君子的表現,並且贏得了很多百姓的愛戴,為什麼第2天、第3天就變成了另一副樣子呢?

我們來講一個小故事:

往往我們會發現,任何一個皇帝在當皇帝之前,總會表現出自己不願意當皇帝,與此同時,自己手下的王公貴族、手下的臣子們一個勁的勸這位皇帝來當皇帝,為什麼呢?

這不單單是作秀,因為只有當這位皇帝當上了皇帝,自己才有可能更進一步。

現如今李自成的困擾也來了,李自成到了京城掌握了天下,手下人想更進一步,沒問題,李自成給他們的官銜。可是光給官銜是不夠的,因為官銜不能當飯吃,還需要給錢。

但是李自成沒錢,不但李自成沒錢,崇禎也沒有錢,皇宮當中什麼值錢的玩意兒都沒有了。

李自成需要錢財賞賜給臣子,哪來的錢財呢?除了老百姓的錢財之外,好像再也沒有其它的錢財了,李自成猶豫了兩秒鐘,一跺腳一狠心搶吧。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李自成在百姓們的心目中的地位出現了滑坡。

【感謝大家的耐心閱讀,希冀大家關注、點贊、評論,小生在此謝過!】

趣談唐宋元明清


一、李自成在當時農民心中應該是英雄。

李自成在明朝後期崇禎後期,才開始等到農民的擁戴,主要是明朝後期國力不足,背面有清軍常年征戰,再加上連年的災荒導致明朝政府財政吃緊,在這種情況下,明朝政府大肆搜刮民財,增加賦稅徭役,引起了農民的極大不滿。李自成則採取了一些寬鬆的措施。

推出“三年免徵”“闖王來了不納糧”的口號,李自成的政策得到了廣大窮苦百姓的擁護,他們不僅免於屠殺奴役,而且不再受到明王朝沉重的賦稅壓迫。士紳們出於自身生命安全的考慮,也能勉強接受這樣的妥協。中小地主們一方面和普通農民一樣希望貪官惡霸被打擊,另一方面又害怕社會秩序被破壞,波及自己。李自成既打擊豪強,又維護社會秩序的做法贏得了他們的支持,這些人逐漸對李自成有了好感。

在經濟上,李自成也不再流動作戰,而是開始穩紮穩打地建設根據地,“撫流亡,通商賈,募民墾田,收其籽粒以餉軍”。鄖陽府監紀推官朱翊鋅說:“賊又給牛種,賑貧困,畜孽牲,務農桑,為久遠之計。”“民皆附賊而不附兵,賊有食而兵無食。”讓農民重新回到土地,是自秦漢以來每一個統一封建王朝誕生的前奏,只有恢復了農業生產,給百姓一口飯吃,才能從根本上結束明末亂世。李自成自己就是沒飯吃才造反的,他對這一點認識得非常清楚。也正是因為李自成的能做到這一點,所以他才得到了農民的坑定和支持。

二、明史當然把李自成成為流寇。

張廷玉在編纂《明史》時,曾經以一句話評價農民起義:“盜賊之禍,歷代恆有,至明末李自成、張獻忠極矣!”意思是強盜賊子禍害國家,歷朝歷代都有,但是明朝末年的李自成和張獻忠是最極端的賊寇。可見在官方評價李自成自然是以賊寇評價。


喝茶論道


李自成(1606年-1645年),原名鴻基,小字黃來兒,又字棗兒 ,明末農民起義領袖,世居陝西米脂李繼遷寨。1629年,李自成因為欠餉問題,將參將王國和當地縣令殺死,隨後南征北戰,並在西安稱帝,建國號“大順”。隨後在1644年,闖王李自成攻進了紫禁城。

根據史料記載,在崇禎帝自盡之後,李自成本該善待崇禎的屍首,但是他卻侮辱了崇禎的屍首,這對於一些歸附的大臣來說,是讓人寒心的。而且對於歸附的大臣們也是很不尊重。成國公朱純臣和大學士魏藻德率領文武百官入宮朝賀,李自成的手下爭相對官員們侮辱,捶打他們的後背,脫下他們的帽子,弄得百官都怕得趴在地上不敢動。後來還對這些歸順的官員進行索賄,縱容手下人殘害百姓。

李自成還縱容劉宗敏霸佔了陳圓圓。當初吳三桂奉詔入援,在到了山海關之後,發現京師已經淪陷,吳三桂猶豫是否要進京。李自成知道後找來了吳三桂的父親吳襄,寫書招撫他。本來吳三桂已經決定投降,但是到了灤州時,得知自己的愛妾陳圓圓被劉宗敏搶去,非常憤怒,立刻返回山海關,與李自成開戰。後來吳三桂投降了大清,幫助大清打敗了李自成。

作為一位農民將領,李自成在進京之後,過度的縱容自己的手下,最終導致自己很快就退出了北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