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旬老人用“古法”織出孫子清華路,拒5000元工資,如今面臨失傳


傳統的手藝因為跟不上時代的潮流,逐漸被年輕人淘汰,然而伴隨著時間的推移,機器時代的工藝瑕疵也逐漸顯露。而傳統手藝如今已然成為“香餑餑”,但因為手工的原因,很少年輕人願意從事。家住重慶市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浪坪鄉評議村的67歲胡仕啟卻將這一技藝傳承了下來,不但憑藉這個“古法”手藝織出了孫子的清華路,還弘揚了傳統的技藝,讓其不至於失傳,但因為這項工藝對於體力要求很大,年輕人並不願意學習。

說起胡仕啟的故事,其實還得從他的家族說起。其祖上因為有著織綢技藝所以家底十分的豐厚,在那時不但是一方財團,還是著名的傳統手藝人聚集地。然而伴隨著時間的推移,家族淪落,但這項技術傳承了下來。在胡仕啟的家中,擺放著各種祖上留下的製作工具,有著腳踏繅車、織布機、紡車等等,東西很多,程序也是非常的複雜,當然織出的絲綢也是機器不能夠取代的。

據悉胡仕啟的“古法”技藝有著30多道工序,所有工序中最為主要的是繅絲。每年的六七月是這道工序的製作時間,需要上好的蠶絲做基礎。一次煮3斤左右蠶繭,一鍋蠶繭繅完絲要2個小時,一天煮5鍋。一天下來要工作十多個小時,但所織造出的絲綢絕對比著機器造成的強很多。


大約上個世紀的70年代,胡仕啟從父親那裡學到這門手藝,但由於當時環境的影響。這門手藝並沒有發揮什麼巨大的作用,而胡仕啟為了生存幹過木匠、石匠,養過豬、蜜蜂,日子還算過得去。後來“絲綢”生意慢慢的好起來,胡仕啟才開始著手製作,而在這段時間內他也沒有放下這門手藝。經過幾十年的積累,如今,胡仕啟的織綢技藝遠近聞名,織出的綢緞雖然價格不便宜,少則八九百元一匹,多則2000多元一匹,每年能帶來五六萬元。

生活愜意且幸福,然而近些來年,因為兩個兒子家庭突然遭受變故。三個孫子需要他和妻子獨自養大且供應他們上大學,其中一個孫子特別的優秀,是清華的學子。胡仕啟和妻子利用自身掌握的古法織絲技藝掙錢養家,讓孫子順利畢業。隨著知名度的提高,很多人都是前來預購,但每年以著他的能力,也只能織造出50多匹綢緞,過完年沒有幾個月的時間,這些綢緞就先被人預定走了。

雖然胡仕啟現在的三個孫子都長大成人,但只有胡叢發學會了古法織綢的全套工序,但胡叢發因為學業有成,所以胡仕啟並不想他從事這個行業,反而希望在外面打工的小孫子胡叢飛將這門手藝傳承下去。但因為古法織絲技藝工序繁雜,而且對體力要求比較高,所以小孫子並不想從事。去年,四川綿陽有人以每月5000元的工資請胡仕啟去當地教授古法織綢技藝。考慮到對家庭的照顧不便,胡仕啟拒絕了。


而這套工藝非常適合年輕人學習,胡仕啟說到:有學藝想法的人可以前來學習,我願意傾囊相授,將這門傳統手藝傳承下去。畢竟這套工藝有著悠久的歷史,絲綢也是極為重要的東西,將它們傳承下去,是自己的責任。傳統手藝不僅需要傳承,還需要保護,讓更多的人去了解它們,不至於讓他們“餓死”,這才是好的保護和傳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