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史」一個終極復仇計劃:美軍如何截殺“最大的仇人”?

美國駐太平洋司令、海軍上將切斯特·尼米茲(Chester Nimitz)在1943年果斷地授權了一項秘密計劃——採取行動擊落日本海軍總司令山本五十六的座機。

「兵史」一個終極復仇計劃:美軍如何截殺“最大的仇人”?

切斯特·尼米茲

早在在美國特種部隊擊斃本•拉登大約68年前,美國其實就發動了一場十分經典的暗殺行動。

一、計劃出籠

1943年初,日本海軍總司令山本五十六(Isoroku Yamamoto)是美國最痛恨的人之一。他被視為穿著海軍制服的“亞洲惡魔”,背信棄義地襲擊了和平沉睡的美國。1943年4月,當美國看到有機會進行報復時,他們毫不猶豫。因此,其意圖中有一個明確無誤的代號:復仇行動。

「兵史」一個終極復仇計劃:美軍如何截殺“最大的仇人”?

山本五十六

就像如今的無人機襲擊一樣,這次報復行動以截獲日本情報開始。只不過並不是手機打來的電話,而是一個常規的軍用無線電信號。

1943年春天,日本陷入困境——儘管日本投入了重兵並且犧牲了大量戰艦和飛機,美國人還是從日本手中佔領了南太平洋上所羅門群島中的瓜達爾卡納爾島。於是,日本軍中有人批評說,高級指揮官沒有親自到前線去體察情況。

「兵史」一個終極復仇計劃:美軍如何截殺“最大的仇人”?

瓜達爾卡納爾島

而山本五十六受到了這種批評的刺激,決定前往南太平洋同樣屬於所羅門群島的布干維爾島,給堅守在那裡的日本海軍和航空兵官兵打氣。

按照慣例,1943年4月13日日本軍方向南太平洋地區的各個日本軍隊指揮部發出了一串密碼編號,列出了這位海軍上將的行程,以及他的隊伍中有多少運輸機和戰鬥機護航。

但美國的情報竊聽和密碼破譯人員多年來一直在追蹤、攔截日本的外交和軍事情報,包括二戰期間日本帝國海軍以各種形式使用的KN-25密碼。雖然山本五十六前往南太平洋的電報是以改進後的新的KN-25D密碼發送的,但這並沒有阻止美國密碼分析人員在不到一天的時間裡就破譯了它。

「兵史」一個終極復仇計劃:美軍如何截殺“最大的仇人”?

美軍參與行動的飛行員

美國駐太平洋司令、海軍上將尼米茲迅速授權採取秘密行動——擊落山本五十六乘坐的飛機。帶著內心巨大的憤怒,太平洋艦隊指揮官威廉·哈爾西發出了自己明確的信息:“讓我們抓住這個混蛋。”

二、依靠“閃電”

然而,得到山本五十六的行蹤,然後擊落他的座機,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像F4F“野貓”和F4U “海盜”,這兩種當時的美國海軍戰鬥機,沒有能力在布干維爾島上空攔截山本五十六的飛機。

「兵史」一個終極復仇計劃:美軍如何截殺“最大的仇人”?

布干維爾距離最近的、美國佔據的瓜達爾卡納爾空軍基地有400英里。因此,唯一有足夠航程的戰鬥機,是美空軍的雙引擎洛克希德公司P-38G“閃電”戰鬥機。

但即使是P-38G執行這一任務時也面臨著艱鉅性。為了避免被偵察到,美軍擬定襲擊計劃的人希望這些戰鬥機“在距離這些島嶼至少50英里的上空飛行,這意味著航跡推算超過400英里,在離水面50英尺或更低,這是一項事關重大的飛行攻擊任務。根據第13戰鬥機指揮部的歷史檔案,第339戰鬥機中隊負責飛行任務。

更糟糕的是,P-38G“閃電”戰鬥機沒有預警與控制飛機的配合,或者陸基雷達來引導它們到達目標,甚至無法告訴它們山本五十六的飛機在哪裡。美國的戰鬥機也不能在布干維爾島附近眾多的日本軍事基地上空徘徊,因為日軍馬上會起飛戰機。

「兵史」一個終極復仇計劃:美軍如何截殺“最大的仇人”?

他們必須在山本五十六的座機預定出現的地點和時間準確實施攔截,不能有任何差錯。

然而,通過計算山本五十六乘坐的日本G4M“貝蒂”轟炸機的速度,以及可能的風速,敵人可能的飛行路線,並假設山本五十六會像他之前所聲稱的那樣準時抵達,美國軍方參與這個秘密襲擊計劃的人員估計,攔截攻擊將在上午9點35分發生。

美國派出18架P-38戰鬥機執行這一秘密任務,其中4架戰機將負責突襲山本五十六所坐的飛機,其餘的戰機將爬升之上方,計劃對可能出現的日本戰鬥機奪取壓制優勢。在前往布干維爾島的飛行途中,有兩架P-38“閃電”戰鬥機出現小問題,不得不中途退出該計劃,只留下16架P-38“閃電”戰鬥機繼續執行任務。

三、空中伏擊

美國人駕駛戰機故意提早到一分鐘,也就是9點34分到達指定位置,能如此準確地執行這一行動,需要非同尋常的協同能力。更值得注意的是,日本人的飛機真的在一分鐘後準時出現。

「兵史」一個終極復仇計劃:美軍如何截殺“最大的仇人”?

兩架“貝蒂”轟炸機在4500英尺的高空出現,其中一架載有山本五十六,另一架載有山本五十六的參謀長、海軍中將宇垣纏(Matome Ugaki)。他們這兩架飛機由6架A6M零式戰鬥機護送,後者在他們上方1500英尺處進行監視。

由於日軍飛機沒有發現美軍戰機,12架P-38“閃電”戰機升到了18000英尺高度。剩下的4架P-38對日軍兩架“貝蒂”轟炸機展開。第一對P-38戰機由小托馬斯·蘭菲爾上尉(Capt. Thomas Lanphier Jr.)和雷克斯·巴伯中尉(Lt. Rex Barber Jr.)駕駛,向日軍“貝蒂”轟炸機逼近,準備進行射擊。當兩架轟炸機俯衝躲避攔截機時,美國飛行員甚至無法確定山本五十六坐在哪架“貝蒂”轟炸機上。

「兵史」一個終極復仇計劃:美軍如何截殺“最大的仇人”?

“貝蒂”轟炸機

當巴伯追趕兩架日軍轟炸機時,蘭菲爾正與日軍的護航戰機交戰。巴伯的機炮炮彈和機槍子彈擊中了第一架“貝蒂”轟炸機,這種戰鬥機以易碎和易燃而被人們所詬病。由於左引擎受損,這架轟炸機一頭撞進了叢林。然後第二架“貝蒂”轟炸機遭到3架P-38戰鬥機的攻擊,隨後墜入水中。

從最後的結果看,美國人實在是太幸運了,因為他們蒙對了:墜入叢林中的那架“貝蒂”轟炸機載上乘坐的正是山本五十六,最後機上的機組人員和乘客全部遇難。而那架墜入水中的“貝蒂”轟炸機是宇垣纏乘坐的,他倖存了下來。1945年8月15日,裕仁天皇宣佈日本投降後數小時,宇垣纏駕駛零式自殺式飛機起飛,從此杳無音信。

「兵史」一個終極復仇計劃:美軍如何截殺“最大的仇人”?

宇垣纏

一支日本搜索隊隨即在叢林中搜索,直到找到了山本五十六乘坐的轟炸機殘骸。“後來,上將和其他人的遺體被火化,骨灰被放進盒子裡,”第十三戰鬥機部隊的歷史回顧中如此寫道。山本五十六的火葬坑被填平了,種了兩棵番木瓜樹,據說這是他最喜歡的水果。日本海軍人員一直在照料這些墳墓,直到戰爭結束。”

1943年5月,山本聰的骨灰盒被超級戰列艦“武藏號”運回日本。日本方面當時為山本五十六舉行了一場國葬,吸引了100萬名哀悼者。對於美國人來說,戰後關於“誰擊落了山本五十六的座機”的爭論持續了60年,給他們帶來了興奮和滿足。

「兵史」一個終極復仇計劃:美軍如何截殺“最大的仇人”?

不少人說,巴伯和蘭菲爾當時各擊落了一架日軍轟炸機,但也有人士透露,巴伯本應該得到全部的榮譽。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山本五十六可能是美軍最大的仇人,但是未必是信心最堅定的敵人。山本五十六反對1940年日本與納粹德國結盟,他擔心這將把日本拖入毀滅性的戰爭。1941年,他並不反對將戰爭作為拯救日本突破美國石油禁運的手段。他曾警告日本領導人說:“在與美國和英國開戰的頭6到12個月裡,我將全力以赴,贏得一場又一場的勝利。但是,如果戰爭在那之後繼續下去,我不指望能取得最後的勝利。”

「兵史」一個終極復仇計劃:美軍如何截殺“最大的仇人”?

「兵史」一個終極復仇計劃:美軍如何截殺“最大的仇人”?

伏擊路線,綠色為美軍戰機航跡

山本五十六的死對戰爭的走向有影響嗎?他在珍珠港的行動是出人意料而且戰績可謂“十分輝煌”。但6個月後,他在中途島的糟糕戰略卻葬送了日本的航空母艦的中堅力量(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美國也是靠破譯密碼為中途島戰爭的勝利埋下了伏筆)。

到1943年,山本五十六已經身染重病,精疲力竭。或許他本可以提出一個比菲律賓海戰和萊特灣海戰這些災難性戰役更好的戰術策略。然而,即使是珍珠港事件的設計者也無法將日本從失敗中拯救出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