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漂”現象在臺釣中正常嗎?

用戶61402240


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送漂又叫頂漂,無論是臺釣還是傳統釣都是常見的漂相之一,好多釣友可能認為只有傳統釣才會出現頂漂,臺釣不會出現,這種理解顯然是錯誤的,臺釣如果調漂比較鈍同樣也會出現頂漂送漂的現象。

為什麼會出現頂漂動作?

這種頂漂動作一般發生的魚種也比較多,最常見魚鯉魚、鯽魚這種嘴朝下覓食的魚種,因為覓食習慣的原因,吃餌後抬頭連帶著線組往上拉浮漂上就會體現為送漂動作,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出在子線在水下的狀態,一般只要子線彎曲度比較高即雙餌躺底的情況特容易出現送漂的情況,這就是為什麼傳統釣一般都是抓送漂,因為傳統釣就是子線躺底,魚吃餌後抬頭將線組帶起,產生了送漂現象。

送漂是不是調釣的有問題?

送漂的原因上面已經說明即浮漂調釣過鈍子線彎曲度大產生的,是不是送漂的調釣就有問題呢?答案是否定的,浮漂的調釣並不是越靈越好,而是要調整到能中魚最好,如小魚較多想快速下底,我們就可以使用這種調釣方式,快速下底過濾小魚;魚口過滑,頓口不中魚我們也可以調鈍進行解決,抓死口。

送漂的適用場景還是比較多的,釣大魚(20斤以上)的時候我們有時為了能充分過濾小雜口,會採用滑鉛釣法,滑鉛釣法就類似於傳統釣的睡鉤,子線躺底,如果遇到了鯉魚、鯽魚吃餌特容易出現送漂動作。

送漂的現象並不是所有場景都適用

浮漂調釣過鈍產生的送漂現象針對滑口魚、小魚鬧鉤、守大魚時候特別適用,好多野釣愛好者也最喜歡適用調低目釣高目,有動作就打效果都不錯,但是隨著溫度的持續走低,魚口較弱,如果還是想等待著出現送漂這種中魚漂相就難上加難,這種情況下我們就需要改變這種送漂調釣,一般情況下調釣目數一致更容易上魚。

寫在最後

送漂在臺釣中是常見的一種漂相,及時調釣靈敏也會出現這種動作,常見的是翹嘴、鯉魚、鯽魚也會出現送漂的現象,如果不是黑坑競技,野釣過程中我認為沒有完美的調釣,只要能中魚的漂相就是好的調釣方式。


垂釣大咖


送漂,頂漂最難起獲。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九九二年,同學姑父是省委書記,姑媽領我們倆人去一處釣魚。中午酒席二十多個萊。養殖場場長,給我們準備了每人二十斤肉,二十斤菜仔油,二十斤花生,並每人給三條七八斤重一條的草魚,我先開口,不要,我們來釣魚的,那個魚池都是七斤左右的草魚。吃勾後,頂漂,連拉二次都是空杆。後面等頂漂後漂慢慢下沉往前遊走,這時起杆才有效,因為草魚.一般生活在中層水面,釣鉤在底,草魚衝下吃食是大咀含在口中。衝上中層水面時,出現送漂現象。只有等魚走後才能拉桿。


em九方


送漂在臺釣時一種不正常的漂像。我來說一下我的看法吧。還望廣大釣友批評指正。

首先,引入臺釣的概念。臺釣即懸墜釣法。要求,鉛皮座是懸浮狀態。臺釣的抓口與傳統釣法是不同的。臺釣的抓口是魚開口吸食將鉤餌吸入嘴內時的瞬間動作。而,傳統釣是魚開口將鉤餌吸入口中後,魚兒遊動帶子線及鉛墜產生的動作。

各位釣友看好了,這就重點。也是臺釣比傳統釣的優勢。一個是抓鉤餌的入口動作即頓口。一個是抓入口後的動作即送漂或黑漂。

但是,很多釣友在臺釣時都遇到過。黑漂、送漂等漂像。我來分析這種漂像的產生原因。

1.調釣過頓或子線彎曲。由於釣的較頓,造成子線過於彎曲。在魚將鉤餌吸入的瞬間,彎曲的子線沒能夠帶動浮漂產生動作。如:鉤距過大上鉤觸底時,下鉤必然躺底,子線彎曲。當魚咬下鉤時,彎曲的子線繃直。但是沒有帶動浮漂產生下頓動作。魚將鉤餌吃入口中離底,浮漂上浮。

2.鉤餌選著不準確。由於,鉤餌過大,造成魚在吃餌時擋口。無法一口吸入,魚連續的吸食最終講鉤餌吸入。這時浮漂會上下點動,然後會上浮活黑漂。

3.接口動作。這個上浮動作是正常的。

總之,臺釣是抓魚吸食的第一口動作。必然是頓口。如果,出現其它漂像就是魚吃餌後的連帶動作。

我前幾天發了一段中魚的漂像視頻,大家可以看看。



小懵哥釣魚


臺釣中的送漂是正常的!在臺釣中的漂相主要有以下幾種:下頓,送漂,橫移,抖漂等這四種最常見!


在作釣時,鯽魚鯉魚一般是地面,頭,尾呈一定的夾角覓食。在吸食餌釣時如果子線是直的,這個動作就呈現下頓漂相!如果子線彎曲較大或平躺底時,魚上揚頭遊動帶動釣組,此時漂是有一個輕微的下頓後緩緩的送漂!橫移的出現則是魚就餌後平行於水底遊動,帶動漂出現的漂相!抖漂表現是漂尾上下交替跳動!一般是魚在試探餌或涮餌時出現的!

綜上所述:送漂一般是出現在調漂較鈍時常見的一種漂相。它具有穩,易觀漂等特點,特別是平穩的緩升漂相,一般是大鯽,大鯉的機會更多一點!



就交流這麼多了。一點經驗,不知對你是否有幫助?如有不妥之處還請朋友指正!謝謝!


遊釣山水的四毛


觀漂擇口是我們釣魚人必修的功課之一。送漂,也叫頂漂;同其它漂訊:下頓,點顫,加速,超時停頓,位移,黑漂等一樣也是魚兒吃餌的一種漂訊語言。

頂漂現象不論是傳統約,還是懸墜釣,亦或是速釣或更高級的競技釣,這頂漂都是存在的,存在即合理,也就是正常,雖然,是由於你的某些不正確的操作習慣或採取不同的調漂方式故意而為之。但只要你能夠知道,你的當前頂漂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就夠了,需不需調整隻看自身喜好了。

有人為了追求所謂的精準調釣,其調漂方式大多數都在調漂筒,或水缸內進行。這種調的方式有著很大的侷限性。這和我們戶外釣魚的釣點實際的水深,水底等不同,與戶外釣點實際調釣的效果自然不同。因為水深的不同,魚線的自重也不盡相同。魚線自重大了,而釣目不變,勢必會影響到漂訊的真實反映。

另外,由於水底凹凸不平,或因基本功不紮實,造成拋竿落不精準,導致拋竿過滿,鉤餌與浮漂不垂直,呈拋物狀,魚就餌,必會造成浮漂上頂。有時,我們為了釣點的實際,比如小魚老窩,輕微走水等情形,需要調低釣高,此時,由於鉤餌在水底的狀態發生了改變,魚兒俯身吸餌到抬頭欲遊動過程中,引發頂漂漂訊。

其實,送漂作為一種浮漂語言,無論是定性語言,還是動態語言。不論是拋竿過滿,還是調釣需要,還是魚截食產生的頂漂,都是魚口的真實反應,是正常的,存在即合理,如果不滿意,根椐魚情需要或自身喜好適時調整即可。


魚不開口咋整


你好!很高興能夠回答你的問題。

臺釣雖說標準的漂相是有力的一頓,但並非唯一,就像臺釣不是隻能調四釣二一樣,否則其先進性和生命力就無從談起。臺釣比傳統釣的漂相可以說更為豐富多樣,除送漂和下頓外,由於漂的高靈敏度及較大的動態範圍還會出現諸如半水的移漂、停頓、加速、點動、黑漂等漂相,這些漂的異常情況下能中魚前提下均屬正常。

1、浮漂勻速並大幅度地上升,當超過調目後,此時不論停頓與否均應果斷揚杆,中魚率最高。

2.浮漂出現快速地上送一般是小魚鬧漂或魚撞上入水的風線所致,小魚鬧漂比較常見。

3.浮漂勻速並大幅度地上升,停頓後方可揚杆,最好稍等一下看是否接著出現下頓。

4.浮漂勻速並大幅度地上升,停頓後方可揚杆,最好稍等一下看是否接著出現下頓。

5.浮漂勻速緩慢上升,必定是大板鯽。





休閒野釣丶飛揚


送漂也就是常說的“頂漂”,在臺釣中是屬於正常現象。臺釣中的漂相無非就四種:“頓口、黑漂、走漂、頂漂”。那麼哪些情況會出現頂漂?我們在作釣時該如何把握真實的漂相呢?

鉤大魚小出頂漂

這是造成“頂漂”現象比較常見的一個原因。尤其是在有雜魚鬧窩的情況下,例如有麥穗、鰟皮鬧窩時,魚的嘴巴小,對魚鉤上的餌料不能一口吸進去,只能慢慢“啄、扯或是刮”,一點一點的吃餌料。由於作釣時的釣目,是由“鉛墜、鉤餌”的下壓才呈現的,即使釣鈍鉤餌躺底,也是鉛墜下壓產生的“釣目”。那麼小魚在無法吞餌的時候,拉扯著餌料向上遊動,甚至帶動了鉛墜。這時,浮漂就沒有重力下壓它,那麼浮漂就會上升,出現頂漂。



魚鉤掛嘴出頂漂

這種情況,往往是目標魚吞食鉤餌後,鉤尖掛住嘴巴,也有說法是魚吐鉤沒吐掉,掛住了嘴巴。魚在往上游動的時候,帶動了鉤餌、甚至帶動了鉛墜。這時浮漂也會出現頂漂。

懸餌被吃出頂漂

這種情況下,出現頂漂是最真實吃口。何為“懸餌被吃出頂漂”?在作釣的時候,有鉤餌離底狀態時,(通常釣浮或調高釣低上鉤離底狀態)魚吃懸在水中的鉤餌,則會減輕“浮漂的壓力”。這時浮漂就會上浮,出現頂漂。像釣草魚、鯿魚、或者魚口上浮釣離底時,通常會有這種漂相。



上述三種“頂漂”,是較常見的。那麼我們在作釣時,儘可能秉著“寧可空竿,不可錯過魚口”的原則,在出現頂漂時,還是要揚竿刺魚。如果頻繁頂漂不中魚,可以換更小號的魚鉤、掛更蓬鬆更適口的餌料;也可以將漂往上拉一兩目或者加少許鉛,採用調低釣高,過濾掉不真實的漂相。總之,要結合魚情,對鉤餌狀態作出適當調整,要麼讓頂漂成為真實吃口漂相,要麼把頂漂變成頓口。

以上是我的拙見,我是墨海,一名喜歡野釣的八零後,歡迎大家關注、評論和交流!


墨海遊釣


浮漂是釣魚人的眼睛,頓口與送漂,無所謂正常不正常,只是不同的浮漂語言。

我們釣魚人只需要知道什麼漂相對應的是魚的什麼動作,做到心裡有數,就行了,如果你願意,你可以全部逮“送漂”的漂相,只要你能釣上魚,目的就達了。

正常臺釣,無特殊情況,玩的是懸墜。懸墜下魚口產生的機制是魚吃餌的動作,傳到8字環及鉛墜(相當於一個瞬時力),而上方的8字環鉛墜及浮漂相當於一個整體,因為懸墜已經達到了平衡,所以,除非直接從鉛墜的底部朝上敲一下,否側其它方面的瞬間作用力,作用在這個整體上,基本都是或多或少的下頓,這也就是第一魚訊。是最能刺激臺釣人的漂相。

如果釣得鈍,比方說子線彎曲嚴重或者直接是跑鉛,那麼這個第一魚訊就不一定產生得了,因為子線彎曲在那,魚吸一下餌團,這個動作傳不到8字環,自然就沒有漂相。但是所有看過水下魚吃餌視頻的朋友都知道,基本大多數魚都是頭朝下尾朝上的倒栽蔥式的吃餌,吃進餌第二動作是抬頭身體放平,如果沒有異樣,可能原地“咀嚼”餌料,也可能遊走。好,那麼問題就清楚了。如果是釣得略靈(餌料的部分重量作用到了浮漂上),那先前吸餌會小頓一下,如果放過不揚竿,那魚抬頭,這個餌料的重量也就是餌料壓浮漂的目數就沒了,浮漂自然就上送了。如果是釣得鈍,前方的頓口沒出來,那魚吃餌後稍作停頓就會遊走,而多數時候是遊向離底高一點的高度。魚在非攝食的時候,是很少緊貼底部流動的,套用鄧剛大師的一句話,“天天貼著底遊,肚皮還磨破了呢”。這時相當於向上方帶動了鉛墜,所以也就送漂了。

送漂不同於吸餌,不是瞬間的力道,所以,頓口是乾脆有力,而送漂卻是緩緩上升。

這個第一魚訊與第二魚訊,看你怎麼用,有些守巨物的釣魚人,堅決放棄第一魚訊或逮第二魚訊,因為第一魚訊不穩,可能是大魚的一個吐納,吃進後會馬上吐出,如果揚竿,則有可能打不中或沒鉤實,第二魚訊表現在大物上可能是頂漂,也可能是黑漂(橫向的向更深區遊走),表明魚也是嘴含餌料準備拍屁股走魚,此時大力揚竿,基本萬無一失。

當然,浮釣的時候,可能會有少部會魚直接朝上拱餌,那第一魚訊就是送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