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老師誤批,多扣了3分,孩子被從培優A班調整出來了,應該去找學校要說法麼?

濤聲依舊149638


我想說:找學校要什麼說法,把孩子調回A班去嗎?回去了孩子就一定會好嗎?

如果你的孩子足夠優秀,那麼老師誤批還是不誤批那3分,孩子都會穩穩的呆在培優A班,真正的學霸在哪裡都孩子學霸,分不分班都無所謂。

如果是我的話,我不會去找學校,這其實是對自己孩子一次很好的教育機會。人生哪有事事都順自己心意的事情,孩子心靈成長是關鍵。

我來說說我遇到過的一個真實案例吧:

那個孩子是在初二厭學的,徹底不去學校。原因是孩子不願意進學校的尖子班,可是家長偏偏要讓孩子進去。有一次考試就故意做錯一些題,以此來降低分數。也非常巧,那次試卷也因為老師誤批,少了2分。可是算去算來,孩子還是輸給別人0.5分,家長樂意,找校長,年級組長等等各種說情,希望可以讓孩子進尖子班。迫於種種壓力,學校增加了一個名額,讓孩子進去了。

這件事情所有老師,所有尖子班的同學都知道,孩子成了一個笑柄。再加上屬於墊底的位置,最後孩子迫於種種壓力,不願意去學習。

其實在家長要找老師的時候,孩子就明確表示:“他不願意去尖子班,覺得壓力太大,他有故意而為之的成分在裡面。”

可是家長並沒有聽進去,一廂情願的去找學校,找老師,甚至動用關係。最後家長後悔不已。

進培優班真的就很好嗎?

我看不見得。“寧做雞頭,不做鳳尾。”特別適合抗壓能力有點弱,特別需要隨時被關注和表揚的孩子。

我上述描述的那個孩子就屬於這樣的情況。沒進尖子班之前,他在班級裡比較受關注,多少算班級的風雲人物,老師經常表揚,同學追捧,非常有價值感,然後他處於這樣的狀態下其成績一直往上走。

可是進了尖子班之後,孩子之前的優越感都消失了,再加上屬於尖子班裡比較靠後的,老師根本沒有那麼多的時間顧忌他,同學之間他的優勢就消失了,身邊的人好像都比其優秀。在這樣的心理落差之下,孩子希望被認可,所以做了出格的事情。

可是家長的不依不饒毀了孩子。

原本孩子是想到普通班,享受,然後再努力,也可以角逐一下其他同學,贏回面子,可是結果……

其實如果孩子性格特別有主見,且喜歡出風頭的話,那麼在普通班更有利:

1.會有更多的優勢資源傾斜。普通班也需要尖子啊,正因為有大量的優生被調走以後,有這樣的好苗子,老師一定會格外重視和呵護的。

有了更多的資源,受到老師的更多指導,孩子成績 會直線上升的。

2.孩子會有更多的自信。老師的誇獎,學生的崇拜,這樣建立起來的自信是難以磨滅的,帶著這樣的自信,孩子到大學或者成人以後,更容易成功。

什麼樣的人適合在培優班

自己無太多主見的孩子,水漲船高,被壓一壓,就可以爆發,稍微寬鬆就一落千丈,總需要被外部環境來刺激,無論在哪裡都屬於中間的層次,基本上不會自己主動出擊的孩子,非常適合這樣的班級。

總之:其實這件事我建議家長不要去找學校了,這個是孩子需要面對的一課,進去了孩子也屬於墊底,如果孩子真的又願望,下次可以再進去,並且以進去就可以遙遙領先。

好好關注孩子是重點。


教大育小


往事不堪回首,像這樣的情況,我也曾遇到過。

2013年那屆畢業生,是我教過的最好的一屆六年級學生,好苗子特別多。其中有一個老師家孩子,叫小欣,不光學習成績特別好,各方面都很優秀。

那一年正好趕上全市統考,全區六年級學生統一到第一中學考試,我們這些六年級的老師,也都參與了監堂和批卷(串監串批),結果成績出來了,小欣總分292分,位列全區第二。

“這怎麼可能呢?她的成績肯定是全區第一的呀!”我和小欣爸爸都驚呆了!我倆趕緊去查卷,一查捲髮現:閱讀題有一道批錯了,給扣了4分。

我倆連忙和我們學校的校長反映,我們校長開始很積極,陪著我們往上找,結果發現:批錯卷的這個老師,是我們學校的一個語文老師。

校長私下和我倆談,校長說:找,分肯定能找回來,但是,肯定會給我們學校這個語文老師,還有我們學校,造成不利的影響;不找,除了沒有得到“小升初全區第一”這個名號,其他的任何方面都不會受到影響,依然會進第一中學最好的班。

到現在我依然感激這位老師家長,他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做出了決定,不找了!“全區第一和第二都一樣!”他雲淡風輕地說。但是我知道,他只是表面上說得輕鬆而已,誰心裡難受誰知道。

說實話,小欣上初中那三年,我備受煎熬,總覺得對不起人家孩子和家長。但是小欣爸爸和媽媽說了:“這有什麼呀!大不了我們再抓三年不就完了嘛!”他們兩口子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結果,初三順利地考上了市一中,高中又三年後,高考成功地考上了985。

無獨有偶,由於老師誤批,多扣了3分,孩子被從培優A班調整出來,作為一名家長,肯定是心裡既不好受,又憤憤不平,想去找學校要個說法。

在我看來,家長既然能知道,是由於老師誤批多扣了3分這件事,那麼班主任和學校也應該知道這樣的事情了,但是孩子依然被從培優A班調整出來,我個人感覺,這事就算去找,恐怕也會像小欣的事例一樣,不了了之。

退後一步講,和培優A班的成績,只相差了3分,就算找進了A班,這墊底的成績,恐怕會讓孩子學習非常吃力,如果在找學校要說法的過程中,得罪了某些人,恐怕孩子會更加的難過。

與其這樣,不如接受現狀,讓孩子在學習上和心理上,都能輕鬆自如一些,我覺得這樣會更好。


其實,孩子的學習過程,就像是一場馬拉松,某一階段的勝負,並不能影響最終的結果,所以,只要家長和孩子努力,我相信,最終一定能創造出像小欣一樣讓人滿意的結果!



小馬爸爸說教育


兒子讀初三時,在班級上排名22名。

我和他交流了一次。

人生重要的考試是中考和高考,平時的名次並不重要,一定要追求正確率。

人生的第一個分水嶺是中考。只有埋頭學習,把課程、作業認真的聽寫,才能有很高的正確率,其他的名次等並不重要。

我也告訴他,學習猶如跑馬拉松,不在乎跑第一名,關鍵是要在第一方陣裡跑,才能勝出。

初三階段,名次如潮水,忽高忽低。

中考前,我問他如何應考?他告訴我,老師要求交卷鈴聲響起,才可以離開考場。

中考成績終於出來了。我們南通市總分780分(體育分40分),我兒子759.5分。

兒子笑了,馬拉松選手贏了。以班級第一、全校前十、全縣27名跨入江蘇省海安高級中學。

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我們家長不要成天盯著孩子的名次,應要求孩子去分析錯誤的原因,才能有效提高正確率,讓孩子輕鬆去學,認真去習。

書山有徑,學海無涯。



顧小兵1


去找一下吧,也許有用。

我娃在一次重要考試中,有一題看似很簡單,所有人都得了分,娃卻獨獨被扣了一分。娃回來告訴我,說老師的答案是錯的,並解釋給我聽。我聽完之後也很訝異,讚賞娃的心思縝密。這一題全年級200多人,只有娃是正確的,卻被扣了1分,別人是錯的,但都得了分。我立即私下裡去找老師,老師聽完解釋,也肯定了我娃的過人之處,給我娃加了一分。但是我想,別人錯的都加了一分,娃對了也加一分是不是不公平,我要求老師給娃加兩分。但老師不同意,說一般情況下,弄錯了就是弄錯了,無法彌補,能追回一分已經是很難得了。不過就是這一分,讓娃的年級排名前進了20幾位。


水妖3000


我跟題主遇到了同樣的事情:我女兒這次期中考試,數學本來應該是99分的,但卻被誤判成了96分。

我們沒有去找老師,我們只是跟孩子探討了她被誤判3分的原因。



我告訴女兒被誤判的主要原因可能還是她的書寫不夠工整,所以以後要在這方面努力。

這是我給女兒的說法,但是實際上我不確定她的試卷被誤判的原因到底是什麼?也許是孩子書寫問題,更可能就是老師判錯了。

錯誤已經發生了,我覺得與其去找老師要說法,加3分,不如趁機讓孩子得到教訓。

我女兒在學顏楷,字寫得不算差,只是還沒到火候,所以我趁機勉勵她更努力地寫好字。

當然,我也能理解題主的心情。這場考試並不是一般的考試,從培優A班被調整出來,事關孩子的前途。

因而,如果可以跟老師溝通,挽回損失,當然是最好的。家長可以向老師反饋情況,去協調,但不要抱著討說法的心態,氣勢洶洶地去。

考試分數一旦判出,除非是選擇題,否則讓老師改判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每道題目都有評分細則,老師判分是按細則來的,他是有依據的。而且,把你調整回去,就要調整出一個學生來。

這事很大,不好辦。

小七建議:家長好好地去溝通,如果可以,最好。如果不行,就看開,不要過於動怒,過於糾纏。這事越是糾纏,對孩子心情的影響越不好。家長要學會及時止損。

萬一協商不好,無法回到培優班,家長需要引導孩子儘快調整好心態,繼續努力學習,力求不因為此事影響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成績。

我是小七,為你講述教育故事。關注我吧,一起關注學生身心健康。

小七說教育


我娃在新學校本來成績並不是很冒尖,但是有一次老師批改了卷子有一道題老師錯了,班上就他發現了,下課了他跟老師談論了這道題,老師才明白,大大的表揚他,要他在全班人面前把這題重新驗算一遍,他感覺很光榮,以後學習態度積極多了,成績一下子就升的很快,學習有了動力


忙碌的人193863645



我是語文教育楊柳依依,關注語文教育,關注孩子的健康成長。

由於老師誤批,多扣了三分,孩子被從培優a班調整出來。家長想去找學校要個說法,這事在家長看來非常嚴重。

我兒子小學升初中擇優考試時,因為生病,沒有考進。因為他爸爸是這所學校的老師,老師的孩子可以照顧,於是孩子順利的進了最好的班級學習。我們一直擔心孩子會不會有什麼壓力或有思想負擔。不過還好,中考時,孩子以學校前20位成績進入高中學習。

上高中時,本來我們計劃就讓孩子在南充讀書。但是5月參加考試時,去突發闌尾炎,南充一所學校都沒有機會考。我們只好選擇綿陽的一所學校,這所學校在3月就在他們學校進行了招生,經過老師推薦,孩子成為了一名直錄生。


不知是孩子運氣不好,還是怎麼回事。孩子去參加這所學校的招生考試時,卻只考了c等。因為是直錄生,所以孩子還是進了大英才班學習。當時老師明顯有些瞧不起他,覺得他是走關係進去的。孩子當時說要讓那些瞧不起他的人對他刮目相看。第一學期孩子順利考進全校前200名,本來有機會可以調入小英才班,但是孩子放棄了,經過三年的努力,他以600多分的成績進入了一所211學校。

孩子讀什麼樣的班級並不一定特別重要,關鍵是要看孩子自己的想法。我覺得可以先把事情弄清楚,看看是不是老師真的誤批了,如果真的是,可以問問孩子自己的想法。如果孩子在培優a班不能很好的發揮,還不如到普通班,老師會更加重視,即使在培優a班,也需要孩子的不斷努力,才能夠考出不錯的成績。


語文教育楊柳依依


有時候,也需要佛系一點。

我曾經有一個同事,他有一個優點,為了部門的利益,或者公司的利益,必須和對方一爭到底,是我的,就應該給我。

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家漸漸的開始遠離他,因為與一個一點都不願意吃虧的人,大家都怕了。吃虧,也是一種福

不公平的公平

當我們走向社會之後,哪有那麼多的公平啊。為什麼機會不給我?為何每次都是他?為何每次的機會都成功的避開了我?

這種心態是不是應該從學校開始學起呢?

我孩子在一二年級的時候經常跟我抱怨不公平,現在漸漸的不再抱怨了。坦然一點,世界還是繼續著它自己的運轉。

是金子,總會發光

何必在乎這一時呢?

分數的高低,最主要的決定權不在老師,而是在你自己。中國人從來不聽天由命,所以,我們才會:自強不息。

當你奮發圖強,當你下一次的分數遠遠超越了那個分數線之後,還有不讓你進去的理由嗎?

跌跌撞撞的才是人生

有時候跌跌撞撞,反而會更能讓你的人生獲得更高的成就。

我們的企業,一直流行一句話:我們需要自我迭代

所謂自我迭代,就是不斷的超越原來的自我,有的時候需要讓自己失敗,因為只有失敗了,才知道自己並不完美。

凡事總有兩面性,看你是從哪個角度去看,去接受,當然你也可以據理力爭,不同的態度會決定不同的人生。


朱文亮


emm……其實找了肯定是有用的,但是我也講講我的觀點哈。多扣了三分被踢出了A班,那麼恕我直言,你家孩子應該屬於A班名次比較靠後的,踢出A班固然是有損失,但是也是個機會,你可以問下孩子,想不想去平行班,在A班掃尾,和去平行班當前三名,對孩子自信心的培養哪個更好,作為家長肯定都明白,只要年級名次靠前,在哪個班也不是太重要。我也不是沒根據的胡說,以前我上學的時候也是這樣,平行班的尖子在全年級也能排到20名左右,但就是不願意去A班,理由就是那句話:寧當雞頭,不做鳳尾!人家也該上重點大學上重點大學,上了重點大學,誰在乎你以前在哪個班。


兔撕子


中國有句古話,寧為雞首無為牛後,既然在培優班是牛後,不如去普通班當雞首,不要去羨慕培優班的師資,孩子的自信心比師資重要一萬倍!我當年中考1分之差沒考上上海四大之一的交大附中,於是去了一所普通區重點高中,但是在那所高中我是絕對的雞首,每次考試都是年級前茅,後來高考順利考上心儀的名校。事後回想如果我當年進交大附中,那也是年級墊底的存在,也許自暴自棄荒廢學業也未可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