餌料開制和上鉤的講究

中國的烹調講究五味調和,魚餌的製作其實也是一樣,並非是把各種餌料簡單地混合一下,而是充分考慮了各種成分間的融合,並且在各成分之間搭了一座溝通的“橋”,這座橋有效溝通了各種味道,使餌料味道更和諧。

很多釣友喜愛把多種餌料混合在一起,這樣使用使用效果更好,就是因為他們在實踐中找到了將餌料中各種成分有機融合、協同增效的方法。

餌料開制和上鉤的講究

協同增效的反面,是拮抗作用。一般的餌料,其內部都不會有拮抗現象出現,但是不同品種的餌料間有可能產生拮抗,這是因為各種魚餌使用的添加劑不同。用於魚餌的添加劑,雖然都是食品級的,絕大多數呈中性,但也有的添加劑呈弱酸或弱鹼性。不認識這個特點,不論什麼餌料都混在一起,酸鹼之間會發生中和反應。儘管這個過程很微弱,但是餌料的整體誘魚效果降低了。

開餌和釣場水

完全呈中性的餌料,不僅可以和所有餌料有機地融合,也適應所有水質的水體。但有的添加劑有一定的酸鹼度,它們在不同酸鹼特性的水體裡效果截然不同。

不知什麼時候起,釣友都有了一個頗為一致的觀點:釣場水開餌最好用,但是事實並非如此。其實中性水,或者說涼開水才是最好的,至少涼開水有很好的通用性。

餌料開制和上鉤的講究

味道好,就能上魚?

餌料好壞,魚吃才算。這使人誤以為味道才是餌料中最重要、以至是唯一重要的因素。味道適合,魚肯咬,這當然關鍵。但是,魚用同樣的力度咬鉤,人家能釣上魚,可能自己就釣不上魚。這種現象除了調漂及提竿時機等等技術因素,就是對餌料狀態的把握不好。

說到狀態,也並非是懸墜釣的專利,傳統釣也講究這個。野釣大魚、避小魚,餌料需要既黏且硬,配以遲鈍的釣法線組,這是傳統釣法的特點——傳統釣手購買商品餌,主要是選擇了餌料的味兒和狀態的可調性。從這個角度看,不講狀態(由釣手自己調整),只要誘魚成分好,那就是很好的餌料了。

但是一款餌料做出來,它的消費群體是多元的,懸墜釣、傳統手都會用它,所以就要使餌料具很好的可調性,應該做成鬆散、霧化適中的狀態。

餌料開制和上鉤的講究

調整好餌料狀態很重要

我們講餌料的狀態,是指和的餌料狀態和裝上鉤子以後的狀態。不能脫離釣法談狀態,和出的餌狀態再好,不會用也是枉然,狀態需要和釣法相適應。

上餌技術很關鍵。搓大搓小、掐佴的手法,拉快拉慢、拉餌的角度,可以在鉤上顯示很多個狀態,上餌的方法絲毫馬虎不得。對初學者而言,唯一的訣竅是練,別是找一款比較好練的餌料練。

餌料的狀態,表現為黏度、硬度、霧化、化散、輕重和大小。這些要素之間,是相輔相成、相互制約的,比如黏度和硬度大了,霧化和化散性必然降低,比重也會增加。

餌料開制和上鉤的講究

綜上所述,我們在開餌時,要注意餌料的性質和開餌用水的選擇,同時要加強餌料開制和和上鉤技術的聯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