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假神作”再精美的特效,也挽救不了尷尬做作的情感空洞

格調,很重要。

熱血的火影已經撐不起文藝青年的優越感了,而三個窮鬼在萬事屋挖鼻孔的銀魂,也註定與“高級感”絕緣。

在動漫界,如果說真的有什麼是大概率“高級”的,那麼就四個字:

定格動畫

這部“假神作”再精美的特效,也挽救不了尷尬做作的情感空洞

自己做道具,一幀幀拍攝,慢工出細活的同時,你還會驚歎主創團隊的雙手巧奪天工。

定格動畫的出品質量,能夠給帶來一種真實與虛幻交錯的爽感,加之那看得見的耗時耗力,即便有什麼硬傷,觀眾們也不忍心給不及格。

這部“假神作”再精美的特效,也挽救不了尷尬做作的情感空洞

在2017年,一部東方(美式)魔幻題材的定格動畫,就曾經讓無數人大呼高級。

甚至在預告片剛出來的時候,就有人斷言:

“它拍出了真正的東方意境。”

這部所謂“神作”,就是美國萊卡工作室推出的——

《久保與二絃琴》

這部“假神作”再精美的特效,也挽救不了尷尬做作的情感空洞

是的,我用了“所謂”兩個字,因為它其實並不“神”。

乍一看,它的確有點意思:

神秘的大海上,波浪滔天,抱著嬰兒的蒼白女人,顫抖著拿起撥片,在二絃琴上飛速一劃,

二絃琴錚然而響,將我們帶到了那個充滿傳說的古代日本。

大海,民居,到處透出濃郁的浮世繪氣質

這部“假神作”再精美的特效,也挽救不了尷尬做作的情感空洞

人物面部用了六萬多個臉模,可以做出4800萬個表情,全方位碾壓小鮮肉的演技。


這部“假神作”再精美的特效,也挽救不了尷尬做作的情感空洞

五彩的摺紙藝術,幻化無窮奇景,讓你移不開眼。

這部“假神作”再精美的特效,也挽救不了尷尬做作的情感空洞

美麗嗎?太美了。

但是當故事徐徐展開的時候,哪裡就開始不大對勁了。

據主創團隊介紹,主人公久保的故事取材於日本“育子幽靈”傳說:

原傳說中,一個店鋪老闆總會見到一個女人來買糖果,奇怪的是,她每次都要手裡拿著錢,通過門縫伸進去買糖。

老闆覺得奇怪,便跟隨而去,發現女人消失在一個墳墓中,找人掘開一看,發現裡面有一個女人的屍體,還有一個活蹦亂跳的孩子。

原來女人死時生了他,於是化作幽靈養育他活下來。

有沒有背心一涼,但是又有點感動?

這部“假神作”再精美的特效,也挽救不了尷尬做作的情感空洞

那麼本片是怎麼改編這個故事的呢?

從前,有一個神明叫月神,只要集齊頭盔、鎧甲、寶劍三樣寶物,就可以殺死他。

所以武士們都紛紛在尋找寶物。

至於為什麼要殺月神?

別問,問就是劇情需要

這部“假神作”再精美的特效,也挽救不了尷尬做作的情感空洞

月神當然不會坐以待斃,他派自己的女兒去摧毀最勇猛的武士。

於是,他的女兒就理所當然的愛上了武士,還給生了個娃,就是主人公久保

月神很生氣,後果很嚴重,於是——

他挖了久保的一隻眼睛。

然後無時無刻不在尋找久保,好挖掉剩下的一隻眼睛

當看到這裡的時候,你是不是會猜久保的眼睛暗藏玄機?

猜錯了,月神就是單純的希望外孫瞎

這部“假神作”再精美的特效,也挽救不了尷尬做作的情感空洞

說到這裡,你可能會問:

這和“育子幽靈”有什麼關係?

嗯……還是忘掉那個故事吧,因為主創要給你船新的體驗。

在久保長大後,因為外祖父總想挖他眼睛,

為了保護視力,他踏上了一邊做摺紙藝術,一邊尋找龍珠三件寶物的旅程。

集齊寶物以後就可以揍外公一頓哦,親!


這部“假神作”再精美的特效,也挽救不了尷尬做作的情感空洞

有人說,在踏上旅程後,《久保與二絃琴》很像《寶蓮燈》動畫。

和沉香一樣,久保遇到了兩個夥伴:

母親化身的猴子,以及父親變成的甲蟲,

而兩個姨媽的追殺,以及藏寶物的陷阱,

讓三人組走得艱辛刺激又跌宕起伏,

可以說是摺紙與猴毛齊飛,圖騰共甲蟲一色了。

這部“假神作”再精美的特效,也挽救不了尷尬做作的情感空洞

也和沉香一樣,久保在重重困難過後,

迎來了與身為神明的親戚的終局之戰。

區別只是,沉香是跟舅舅打,他是跟外公打。

我這樣比較,並不是想說本片抄襲,而是想說,

這部動畫所採用的故事套路,我國2000年就已經玩得很成熟了。

這部“假神作”再精美的特效,也挽救不了尷尬做作的情感空洞

如果只是玩套路,本片好歹還算是中規中矩,結合上美麗燦爛的畫面,八分拿穩是沒問題的。

但問題就在於,它連套路都沒說圓

如果好好盤一盤人物動機,你的心就會被一大堆問號淹沒。

為什麼久保的媽媽可以不瞎地跟著月神生活那麼多年?

為什麼外公為了和孫子團聚,寧願殺了女兒?

以及——

月神墮入凡間變成凡人以後,為什麼還可以跟大家沒事兒人一樣賞月?!

他不就是那個月亮嗎???

這部“假神作”再精美的特效,也挽救不了尷尬做作的情感空洞

有能力做出如此精美場景的萊卡工作室,為什麼講一個老套的故事都漏洞百出?

原因要從核心矛盾來找。本片的核心矛盾是啥子呢?

看起來彷彿是——神與人的觀念對撞。

這個核心矛盾不新鮮,但也足夠撐起一個宏大的故事了。

今年大熱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就靠著“我命由我不由天”,喚起無數熱血與感動。

這部“假神作”再精美的特效,也挽救不了尷尬做作的情感空洞

但是繼續推敲下去,就會發現這對矛盾越來越不像話。

從月神和久保的對話中,可以看出衝突點在這幾個方面:

1.月神不想讓他看見生老病死,而久保覺得可以看。

2.月神希望久保上天全家團聚,久保認為人間最好。

3.月神想讓久保做神,久保想讓外公做人。

這哪裡是人性與神性的對話高度,在我國專門有一個詞形容這種狀況——

代溝

把“人類”改成“藍翔技校”,把“神明”改成“本科院校”,這個對話完全可以出自任何一對祖孫口中。

這部“假神作”再精美的特效,也挽救不了尷尬做作的情感空洞

在這場神人對話中,包含了本片最致命的問題——

神不像神,人不像人。

何為神?

日本的神道教,是本土神話、佛教、道教的合流產物。

雖然號稱八百萬眾神,但是月神(也就是著名的“月讀神”)作為日本的三大神之一,可以說是“扛把子”了。

月神掌握整個夜晚,他的眼光從不在一人一物上停留,只在意整體的平衡。

所以神顯得無情,顯得冷清,因為芸芸眾生在他眼中沒有任何偏私,他在意的是整體的平衡。

用大白話說就是:壓根就不care。

這部“假神作”再精美的特效,也挽救不了尷尬做作的情感空洞

(火影中的六道佩恩,其形象很接近這種feel)

而本片的月神,care的簡直不要太多。

武士們尋寶他要追殺,女兒嫁人他嫌棄女婿,

生了孫子要挖眼睛,無時無刻不對人間充滿了惡意。

嫉妒、殘忍、小心眼、傲慢、厭憎人類……

這部“假神作”再精美的特效,也挽救不了尷尬做作的情感空洞

這哪裡是沒有感情,月神這位老爺爺的負面感情簡直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

所以當他露出本體,開始cos《復仇者聯盟》的外星怪蟲時,

我差點忘了這是個東方神話題材動畫,

這明明就是魔法英雄尋找石中劍,然後痛扁魔幻大怪獸嘛!

這部“假神作”再精美的特效,也挽救不了尷尬做作的情感空洞

這部“假神作”再精美的特效,也挽救不了尷尬做作的情感空洞

神不像神,久保作為“人”的立場也很奇怪。

人是什麼樣呢?相比神來說,

人朝生暮死,軟弱無力,可偏偏想抓住些存在的意義。

情感充沛,見識淺薄,可總在不經意間出現一些閃耀的善意。

人性的悲壯,人間的溫暖,就在此。

這部“假神作”再精美的特效,也挽救不了尷尬做作的情感空洞

而本片中,這樣的人物,我們尋不到。

久保天生半神,不需要任何訓練,只靠主角光環自動升級

悲壯在哪裡?

圍觀群眾們煙火氣倒是足夠了,可是沒有一個角色是立體的,他們只是以群像出現,甚至沒有各自的想法和性格。

只在需要人類烘托氛圍的時候,一股腦圍上來——

強行溫暖

這部“假神作”再精美的特效,也挽救不了尷尬做作的情感空洞

就連久保三人的家庭溫情戲碼,也極其站不住腳。

母親化作猴子,一直不與久保相認;

父親變成甲蟲,失去了一切記憶。

三個人以“好友”關係踏上旅程,培養了深厚的革命友誼,

直到要死了,才發現居然是個三口之家。

這就相當於達斯維達決鬥時才來一句“我是你爹”,結果你說星戰講的是父愛如山?

這部“假神作”再精美的特效,也挽救不了尷尬做作的情感空洞

失去了神的高遠和人的溫暖,

看似天人交戰的宏大格局,瞬間變成了家庭倫理大戲。

怪誰?怪主創太貪心。

要大格局,也要閤家歡。

要浮世繪與二絃琴,也要勇者鬥惡龍。

要古代日本的舊街小巷、粗衣麻布,也要聳肩攤手、諧音俚語的美式幽默。

什麼都要,就是什麼都差點意思。

這部“假神作”再精美的特效,也挽救不了尷尬做作的情感空洞

東方文明講究“借景抒情”,重點不是景,而是藏在群山落日、小橋流水裡的婉約思緒。

若內裡差強人意,徒留景緻非凡,

海上生明月,便不再擁有“天涯共此時”的無限意境,而只成了一幅下筆準確的油畫。

這部“假神作”再精美的特效,也挽救不了尷尬做作的情感空洞

話說回來,既然不懂又不想下苦工,為何硬要拍東方故事呢?

因為市場需要新鮮感。

你看,同年出品的墨西哥風味《尋夢環遊記》不也賺得盆滿缽滿?

反正無論故事是否到位,一定會有人為它華麗的外貌點贊,也一定會有人吹爆它,因為它是——

高級的定格動畫

這部“假神作”再精美的特效,也挽救不了尷尬做作的情感空洞

ps:資源已經蒐集好啦,大家只要點下面的“瞭解更多”就有的看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