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這條馬路,藏著日收入1400萬美元的祕密……

每一次,我路過萬航渡路和愚園路的路口,總要駐足幾分鐘。

這是上海灘一個特殊的所在。

東面,則是金碧輝煌的靜安寺。南面,是“雷允上”藥房。西面,是“百樂門”歌舞廳。北面,是中國建設銀行。

上海這條馬路,藏著日收入1400萬美元的秘密……

這東南西北四個角啊,代表著人生的四種態度,分別是平靜、健康、玩樂和金錢。

沒有平靜,就沒有心安。

沒有健康,就沒有身安。

沒有玩樂,就沒有調劑。

沒有金錢,就沒有底氣。

這熙熙攘攘的一個路口,濃縮了人生在世的很多片段。這個路口,既是萬航渡路的開口,也是上海灘的一個渡口。擺渡人生的,無非就是這些細節。閒散時分,或許野渡無人舟自橫。一旦想通相透,那就是一輪圓月耀天心。

上海這條馬路,藏著日收入1400萬美元的秘密……

覓渡,覓渡,渡何處?中國人是很講究“渡”的。

李白渡荊門送別,“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荊軻渡易水,“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宋之問渡漢江,“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張祜提金陵渡,“潮落夜江斜月裡,兩三星火是瓜州”。

溫庭筠利州南渡,“數叢水草群鷗散,萬頃江田一鷺飛”。

……

在魔都一萬多條馬路中,萬航渡路大概是最有“魔性”的。

上海這條馬路,藏著日收入1400萬美元的秘密……

它一會兒是靜安寺,一會兒變成了曹家渡;一會兒是狹窄小路,一會兒卻成了寬闊大道;一會兒是清純的少女,一會兒又是妖豔女特務;一會兒沿著蘇州河婉麗前行,一會兒又“脫離組織”,自顧自地拐彎了。

萬航渡路上,有紅,也有黑。有愛,也有恨,有輝煌,也有落寞。有象牙塔,也有浮世繪。

有你,也有我。

1

萬航渡路,位於靜安區和長寧區。按照老底子上海人的觀念,就是從靜安寺到曹家渡。

其實,仔細看地圖,華山路過了愚園路,變成了萬航渡路。萬航渡路一路向北,沿蘇州河走一段後,到了曹家渡。此後還要向西延伸一段,一直到長寧路。長寧路的那端,就是婁山關路。

上海這條馬路,藏著日收入1400萬美元的秘密……

這條路最早叫“極司菲爾路”,這個路名,是由“Jessfield”音譯過來的,意思是“傑西的土地”。這個“傑西”是誰?相傳是一個外國冒險家的女眷。

上海這條馬路,藏著日收入1400萬美元的秘密……

只要關心解放前上海的情況,基本上都會知道一個地址:極司菲爾路76號。這個“76號”,就是惡名遠揚的汪偽政府特務機關的所在地,如今的萬航渡路435號。這個特務機構刺殺抗日人士,抓捕進步青年,運毒販毒,可以說是“無惡不作”。

上海這條馬路,藏著日收入1400萬美元的秘密……

我看一些電視連續劇,丁默邨在“76號”開好反動會議,回二樓臥室睡覺。這個就是“致命的錯誤”了。其實,丁默邨作為特務頭子,確實在“76號”住過。但為了防止暗殺,丁默邨從來不睡臥室,都是睡在洗澡間,因為洗澡間四壁都裝有防彈鋼板。

“76號”的事情,平時主要是李士群在做。李士群手下,有個殺手吳四寶。本來是上海灘的小混混,還是杜月笙的忠實粉絲。日本人來了,杜月笙離開上海,吳四寶混成了大佬。後來,戴笠和杜月笙使用了反間計,讓日本人心生懷疑,毒死了吳四寶。

上海這條馬路,藏著日收入1400萬美元的秘密……

吳四寶一死,他的太太餘愛珍,就投入了漢奸胡蘭成的懷抱。而胡蘭成,就是那個張愛玲卑微地愛著的人。張愛玲愛上胡蘭成的時候,住在萬航渡路旁邊的常德公寓。

丁默邨、李世群、吳四寶、餘愛珍、胡蘭成、張愛玲……這是萬航渡路兜來兜去的無數環中的一個。

單位裡有一個老同志,人稱“76號混過的”。原來,“76號”後來成了靜安區職業學院、建東中學、和靜安區委黨校,他在建東中學讀過書。

2

極司菲爾路1943年改名為梵皇渡路。這個“梵皇”,一般解釋是“梵蒂岡的教皇”。梵皇渡,是滬杭鐵路二號橋邊上的一個渡口。

不過,朋友L君告訴我,這個故事,有點曲折。

我佩服他鑽故紙堆的能力。他說,這個渡口叫梵皇渡,紀念梵蒂岡的皇帝,這有可能是誤解。這個渡口原名叫“法華渡”,這是當地鄉志上寫著的。而且,當地還有一處宅院,叫範巷宅,所以,渡口也有可能叫“範巷渡”。

上海這條馬路,藏著日收入1400萬美元的秘密……

仔細一想,我覺得L君講的有道理。民國時期的上海馬路,如果是紀念某人,常以外文直接音譯過來。像霞飛路,極司菲爾路。要紀念梵蒂岡的教皇,那麼,大有可能是將名字直接翻譯過來,而不太可能在梵蒂岡中取一“梵”字,在教皇中取一“皇”字。一個音譯,一個意譯,生硬地搭配在一起。

比較合理的解釋是,法華渡也好,範巷渡也好,其上海話讀音,都類似於“梵皇渡”。路人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於是附會“梵皇渡”。再一傳十,十傳百,成為“官方解釋”。

上海這條馬路,藏著日收入1400萬美元的秘密……

就像現在的萬航渡路,就是1964年,從“梵皇渡路”諧音而來的。

萬航渡路上,未必有梵蒂岡的皇帝,卻曾住過中國財政皇帝的兒子。往前100年,“盛四”的名字,在萬航渡路上,鼎鼎有名。“盛四”名叫盛恩頤,是盛宣懷的第四個兒子。有11房姨太太,27個子女,養了75匹賽馬,曾一夜之間輸掉100多幢弄堂房子。

“盛四”有一個好朋友,是鹽商周扶九的三孫子周孳田,世稱“週三”。“週三盛四”,坐吃山空。敗光祖業後,兩人碰頭,連一頓飯都吃不起,一張公園門票都買不起。

上海這條馬路,藏著日收入1400萬美元的秘密……

“週三盛四”比賽花錢的時候,極司菲爾路49號(今萬航渡路320弄),還住過胡適。他住在這裡的一件大事,是和徐志摩、梁實秋等籌辦“新月派”。“新月”這個名字,來源於泰戈爾的《新月集》,類似“夕陽像一個守財奴似的,正藏起它的最後的金子”這樣的句子,對民國詩人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除了《再別康橋》裡的“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之外,“新月派”的典型代表,還有孫大雨的《老話》之類的,“只剩星斗滿天,還記得戀愛的光陰”。

3

在我的心目中,萬航渡路1575號的“華東政法”,一直是神秘的所在。

這所大學,不是985,不是211。而培養出來的人才,卻常常讓我有“強人”之感。在我的朋友圈裡,畢業於“華東政法”的大有人在。而統一給我的印象,是精明過人,善於啃硬骨頭,解決問題。像上文提到,研究萬航渡路路名的L君,就是華政畢業的。

上海這條馬路,藏著日收入1400萬美元的秘密……

我對“華東政法”這種親密感,到了什麼地步呢?就是一旦在上海政法系統認同某人,就會下意識地想:他是不是華東政法畢業的?就像在上海媒體圈,一旦有人寫了好文章,版面編輯會下意識地問:“復旦新聞哪一屆的?誰的同學?”

上海這條馬路,藏著日收入1400萬美元的秘密……

上海某高校,有個“富二代”,自以為也是“週三盛四”了,追求一個華東政法的女生。第一次約見面,女生告訴他幾點幾號樓前等,沒想到臨了卻告訴他,這棟樓在華政松江校區,男生撲空。第二次約見面,女生告訴他幾點,在長寧校區“六三樓”前面等。這老兄到現場一看,“六三樓”前掛著大大的“華政保衛處”5個大字,又黃了。“富二代”沒有放棄,死纏爛打,終於約到見面。剛坐下,女生“啪”地甩來一份“協議書”,要求男生必須在3個月內把《刑法》背下來。這一條款把“富二代”壓倒了。

上海這條馬路,藏著日收入1400萬美元的秘密……

這個“富二代”,是我同學的同學。十八歲生日時,家中送了一輛馬薩拉蒂。他在華政女生面前吃癟,大家都有點意外。有人輾轉去問這個女生,女生回答:“其他倒還好,就是氣質太差了。”

你瞧,男人的氣質,真不是錢可以堆積出來的。這個女生的回答,給了很多沒錢的男人一點希望。這個回答,也應該讓互聯網上圍著“小小目標”喊老公的粉絲們看看。

4

華政這個地方,源於以前的聖約翰大學。聖約翰大學,是中國教育史的奇蹟——

新聞系、外文系、歷史系、中文系(部分),併入了復旦大學;

理學院(數學系、物理系、化學系、生物系)、中文系(部分)、教育系併入華東師範大學;

土木工程系、建築工程系併入同濟大學;

機械工程系併入交通大學;

醫學院參與組建上海第二醫學院;

經濟系併入上海財政經濟學院;

政治系歸華東政法。

上海這條馬路,藏著日收入1400萬美元的秘密……

華東政法除了繼承了聖約翰大學的政治系,還得到了它的校址。我第一次到華東政法(那時候還叫學院)時,驚訝於大學草坪上的梧桐樹,竟然如此巨大。同學開玩笑,圍著大樹談戀愛,可以容納5對戀人。

華政的專業基礎,那是沒話可說的。上海市聘法律顧問,一共12個人,5個在華政工作。剩下7人,有4人從華政畢業。

上海這條馬路,藏著日收入1400萬美元的秘密……

華政老師也很有意思,收研究生,願意收華政本科的,對其他學校的本科生,就有點勉強。理由是:不是華政的本科生,等於大二的水平!這個故事是L君告訴我的,如有出入,由L君負責!

華政出來最牛的學生,我一直覺得,是葉真理。

上海這條馬路,藏著日收入1400萬美元的秘密……

他是墨西哥的“絕命毒師”。這個人做的事情,就是假裝成立感冒藥廠,然後像《我不是藥神》那樣,從印度等國家進口大量原料和成品藥,轉賣給墨西哥毒販。他這麼做以後,每天的收入,是1400萬美元(你沒有看錯)。

上海這條馬路,藏著日收入1400萬美元的秘密……

他在墨西哥的家中,藏了2.07億美元現金。和泰森一樣,他養了白虎當寵物。

上海檀宮16號,戶主是他。

葉真理逃到美國後,還高調接受採訪,說屋子裡的錢,都是墨西哥高層藏在他這裡的。美國人確定葉真理在胡說八道,但因為要利用他打擊販毒網絡,也就沒有將他引渡回墨西哥。2016年,墨西哥政府終於將葉真理引渡回墨西哥,卻至今沒有審判他。

上海這條馬路,藏著日收入1400萬美元的秘密……

是啊,當初和葉真理一塊混的人,現在說不定已經是墨西哥領導人了。

葉真理一直說,自己是華東政法畢業的。後來熱心網友查出來,他不過是讀過華東政法的夜校。

你看,華政一個夜校畢業生,就能掀起這麼大的風浪!

5

如果要問我,小時候最恨的,是哪三個字。那肯定就是《西嶽奇童》片尾“上集完”三個字了。既然有上集,那就應該有下集。靴子不落地,真是愁死人。

《西嶽奇童》下集,等了20年,上映後,也不是當年那回事兒。我在電影院裡睡著了,然後才意識到,很多東西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什麼,你沒看過《西嶽奇童》?那你總看過《大鬧天宮》、《哪吒鬧海》、《三個和尚》、《葫蘆兄弟》、《大耳朵圖圖》吧。製作這些電影的,是位於萬航渡路618號的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

上海這條馬路,藏著日收入1400萬美元的秘密……

萬航渡路在某種程度上,承擔了很多世俗之外的東西。我選了一個下午,從華東政法大學正門走出來,穿過中山公園,來到龍之夢,來到來福士。這裡和以前相比,熱鬧了很多,但也少了一些東西。

在華政,一些同學和我聊天。他們有些人看過“魔都私家地理”,建議我寫寫萬航渡路。他們並不知道,“韜奮樓”我很熟悉了——

上海這條馬路,藏著日收入1400萬美元的秘密……

大約30年前,我才10歲出頭,就有老師帶我來到這裡,告訴我:“這個人名叫鄒韜奮,是中國很有名的報人。”鄒韜奮和他的《生活週刊》,我在高一時曾苦讀了一通。雖然有些地方不太懂,但也佩服新聞人的勇氣和情懷。可以說,鄒韜奮是鼓勵我報考新聞專業、走上記者崗位的偶像。

上海這條馬路,藏著日收入1400萬美元的秘密……

世事變遷。前幾天,復旦新聞學院90歲生日。我在單位工作,未能躬逢其盛。到了晚上,在朋友圈發了一段文字,算作紀念——

不是復旦新聞的驕傲,卻從不敢忘老師們的教導。當初大學裡的新聞理想,有多少在現實中變了模樣?

世事潮湧,總要保留幾分自由而無用。

由華政,寫到復旦。由萬航渡路,寫到“自由而無用”。

人生有一種態度,叫做堅持。這樣的話,渡口,就會在你的心中。

圖片來源: 中山公園周到 為你寫一個故事 阿哥飛越瘋人院 CC私人旅行筆記 曹家渡周到 中山公園周到 頭號地標 靜安方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