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轮船难 600吨钢条是“最后一根稻草”?

揭秘 | 太平轮船难 600吨钢条是“最后一根稻草”?

2014年,吴宇森导演的电影《太平轮》公映,这部电影再次引发了人们对太平轮沉没事件的关注

揭秘 | 太平轮船难 600吨钢条是“最后一根稻草”?

电影《太平轮(上)》

1949年1月27日,由上海驶往基隆的中联轮船公司客轮太平轮,于舟山群岛白节山海域猛烈撞进建元轮船腹而沉没,船上近千名绅士、名流罹难,仅有数十人生还。太平轮因此被称为“东方泰坦尼克号”。

揭秘 | 太平轮船难 600吨钢条是“最后一根稻草”?

太平轮

在检讨太平轮沉没的过程当中,最受人们质疑的一点,便是太平轮是否超载。除了搭载近千乘客,根据当时《轮机月刊》报道,还有百姓家当、商贾货物、《东南日报》整套印刷器材、白报纸等一百多吨物品。

另外还有北京骨董商常子春的“永宝斋”所藏的稀世古董、南北方货物,以及中央银行的重要卷宗账册18箱、大批外国债券与公债等。

太平轮原定的开船时间是上午10点,之所以一直延后的原因是临时有600吨的钢条被追加要求运上太平轮。事后有人质疑,这600吨钢条正是造成船身快速沉没的主要原因。不过,太平轮所属的中联公司于事后曾登报解释:

太平轮当天的钢铁货量不到二百吨,船行驶出时吃水前十四呎、后十六呎,各尚有一呎富余。

揭秘 | 太平轮船难 600吨钢条是“最后一根稻草”?

对太平轮事故的报道

1月27日23点45分,在舟山群岛附近的白节山海域,熄灯急驶的两艘船呈丁字形碰撞。吨位较小的建元轮被拦腰一撞,5分钟后即沉没。起初太平轮安然无恙,可是没多久,船体开始进水。船长立刻往岸边驶去,可是还未及靠岸,船已下沉。

事发后,上海法院开庭审理太平轮沉没事件,直接指出三点失事原因:超载、超速、抄捷径。而就超载来看,无论是货物或乘员,太平轮都负担了不小的重量。

不过,法庭记载着中联公司的副总兼代表人马斯才的证词否定了超载致沉的原因,他指出,即便最后加了六百吨钢条,太平轮载货量为二千零九吨,仍低于法定载重量二千零五十吨。

而据1949年2月1日《大公报》公开披露的事实却是:

载重逾额的太平轮原定26日启程,因装载钢条600吨,延迟到27日下午4时多才开。

当这批钢条装到150吨时,船长即声明已足额,但因公司当局已收了600吨的运费,故只得照装。

可以确定的一点是,600吨钢材致使太平轮延迟了6个多小时才出发,为后续超速、抄捷径致撞船沉没埋下了隐患。

★来源:厦门卫视《两岸秘密档案》栏目

★ 撰稿:叶玮泓

揭秘 | 太平轮船难 600吨钢条是“最后一根稻草”?揭秘 | 太平轮船难 600吨钢条是“最后一根稻草”?

为您揭秘

揭秘 | 太平轮船难 600吨钢条是“最后一根稻草”?揭秘 | 太平轮船难 600吨钢条是“最后一根稻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