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輪船難 600噸鋼條是“最後一根稻草”?

揭秘 | 太平輪船難 600噸鋼條是“最後一根稻草”?

2014年,吳宇森導演的電影《太平輪》公映,這部電影再次引發了人們對太平輪沉沒事件的關注

揭秘 | 太平轮船难 600吨钢条是“最后一根稻草”?

電影《太平輪(上)》

1949年1月27日,由上海駛往基隆的中聯輪船公司客輪太平輪,於舟山群島白節山海域猛烈撞進建元輪船腹而沉沒,船上近千名紳士、名流罹難,僅有數十人生還。太平輪因此被稱為“東方泰坦尼克號”。

揭秘 | 太平轮船难 600吨钢条是“最后一根稻草”?

太平輪

在檢討太平輪沉沒的過程當中,最受人們質疑的一點,便是太平輪是否超載。除了搭載近千乘客,根據當時《輪機月刊》報道,還有百姓家當、商賈貨物、《東南日報》整套印刷器材、白報紙等一百多噸物品。

另外還有北京骨董商常子春的“永寶齋”所藏的稀世古董、南北方貨物,以及中央銀行的重要卷宗賬冊18箱、大批外國債券與公債等。

太平輪原定的開船時間是上午10點,之所以一直延後的原因是臨時有600噸的鋼條被追加要求運上太平輪。事後有人質疑,這600噸鋼條正是造成船身快速沉沒的主要原因。不過,太平輪所屬的中聯公司於事後曾登報解釋:

太平輪當天的鋼鐵貨量不到二百噸,船行駛出時吃水前十四呎、後十六呎,各尚有一呎富餘。

揭秘 | 太平轮船难 600吨钢条是“最后一根稻草”?

對太平輪事故的報道

1月27日23點45分,在舟山群島附近的白節山海域,熄燈急駛的兩艘船呈丁字形碰撞。噸位較小的建元輪被攔腰一撞,5分鐘後即沉沒。起初太平輪安然無恙,可是沒多久,船體開始進水。船長立刻往岸邊駛去,可是還未及靠岸,船已下沉。

事發後,上海法院開庭審理太平輪沉沒事件,直接指出三點失事原因:超載、超速、抄捷徑。而就超載來看,無論是貨物或乘員,太平輪都負擔了不小的重量。

不過,法庭記載著中聯公司的副總兼代表人馬斯才的證詞否定了超載致沉的原因,他指出,即便最後加了六百噸鋼條,太平輪載貨量為二千零九噸,仍低於法定載重量二千零五十噸。

而據1949年2月1日《大公報》公開披露的事實卻是:

載重逾額的太平輪原定26日啟程,因裝載鋼條600噸,延遲到27日下午4時多才開。

當這批鋼條裝到150噸時,船長即聲明已足額,但因公司當局已收了600噸的運費,故只得照裝。

可以確定的一點是,600噸鋼材致使太平輪延遲了6個多小時才出發,為後續超速、抄捷徑致撞船沉沒埋下了隱患。

★來源:廈門衛視《兩岸秘密檔案》欄目

★ 撰稿:葉瑋泓

揭秘 | 太平轮船难 600吨钢条是“最后一根稻草”?揭秘 | 太平轮船难 600吨钢条是“最后一根稻草”?

為您揭秘

揭秘 | 太平轮船难 600吨钢条是“最后一根稻草”?揭秘 | 太平轮船难 600吨钢条是“最后一根稻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