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迷對電影的質量要求降低了嗎?

我在與一些小夥伴的討論中,發現一些小夥伴會有這樣的想法,對於那些熱度非常高的院線電影,他們並不會選擇去觀影,他們認為這些過於火爆的追捧,有點名過其實了。小編有一個好朋友給我說:“現在的觀眾對電影的期望太低了,只要是稍微比一般電影好一點的國產電影,票房和口碑都會爆好。”我也不禁反思這個問題。

中國電影商業化,用心製作要考慮回報率

我給我那個朋友舉了一個例子,就是電影《霍比特人》裡的一棵樹,劇組為了搭建一個適合霍比特人身材的棕櫚樹(新西蘭不適宜棕櫚樹生長),於是用兩天時間將梨樹和蘋果樹幹紮起來,再弄上仿真的葉子,做出了一個逼真 且符合霍比特人短小精悍身材的棕櫚樹,而這一切僅在電影中呈現兩秒,可見人家對電影製作的用心。

影迷對電影的質量要求降低了嗎?

關於國內的電影,我拿《戰狼Ⅱ》來說,並不是說不好,而是反應國產電影的一些不足。特效方面我就不多做評價,這點是硬實力的差距只能慢慢來(《流浪地球》已經做得不錯了),對於吳京導演的打鬥場面,我曾看到一篇評論說多麼用心多麼累,但是我想說你真是個馬屁精啊!對比《戰狼Ⅰ》打鬥場面無論是在整體時長、還是打鬥場面的激烈程度上第二部都比不上第一部。而吳京導演不得不說是一個政治家,在那個人們最需要高呼國家威嚴的時間,《戰狼Ⅱ》橫空出世了。

影迷對電影的質量要求降低了嗎?

但是真的說國產劇就不用心了嗎?當然不是的,比如近期上映的《少年的你》裡邊許多細節就顯現製作的用心,陳念高考路上的雛菊、英語聽力內容的暗示……

國人的自尊心

不得不說我們國家七十年來的發展,是十分迅速的,雖然也伴隨著諸多的問題。在這個大國博弈的時代,我們需要足夠的民族自信與自尊。雖然我們的電影特效技術落後,但是從《捉妖記Ⅰ》的五毛錢特效,到《捉妖Ⅱ》差強人意,到《流浪地球》的特效令國人感到振奮,我們有這種信心也有這種決心,我們會更強。

影迷對電影的質量要求降低了嗎?

但是這種民族自尊心要被搞得商業化,就令人心寒,在這裡小編就不點名說哪幾部電影了。

總之,在問題背後是我們國人強大的自信,來支撐我們變得更強,我們的標準並沒有降低,反而更高更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