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朝兩國軍歌竟是同一個朝鮮作曲家寫的

中朝兩國軍歌竟是同一個朝鮮作曲家寫的

鄭律成在延安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原名《八路軍進行曲》,為《八路軍大合唱》中的一首齊唱歌曲。公木詞,鄭律成曲,1939年秋作於延安。後改編為銅管樂曲,定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

1988年7月25日經中共中央批准,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決定,正式確定該歌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這首歌以號角性的引子開始,主歌沉著堅定的旋律與連續切分的節奏,表現了人民解放軍豪邁雄壯的軍威;副歌運用了高昂的旋律與連續附點的節奏,表現了人民解放軍勇往直前、無堅不摧的革命精神。可是,令人想不到的是,曲作者鄭律成原來是出生於朝鮮、後來中國,又調回朝鮮、再調回中國的一個傳奇人物。

2009年11月,朝鮮人民軍協奏團來京演出,軍隊的老朋友給了我兩張票,那個時候大家對朝鮮人民軍妹子的好奇心,還沒有這次這麼強烈。

那次我是帶著10歲的兒子去看演出的。我對演出沒有抱什麼希望,我以前跟領導去朝鮮訪問的時候看過朝鮮人民軍的專場演出,我只是想拓展拓展孩子的視野,讓他了解一下另一種世界。不料這場演出卻拓展了我自己的視野。

演出很成功,主題也很突出:歌頌偉大領袖和中朝友誼。全都是穿著軍裝演出,和我們的總政歌舞團有一拼,但舞美燈光水平要比我們的差了很多年。很可惜當時以為不讓拍攝,我就沒有帶相機去。但我把節目表保留了下來。

第一個節目就是大合唱:《朝鮮人民軍軍歌》。很好聽,各國的軍歌其實都很好聽,適合行進間演唱,很能鼓舞士氣。第二首歌是《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朝鮮人民軍的演員是用中文唱的,聽得我很激動。因為我當過二十年兵,對這首歌實在太熟悉了,我自己唱過無數遍。它讓我想起了那些在軍隊的歲月,特別是上軍校的日子。

聽完之後,我對孩子說:這兩首軍歌聽起來有些像啊。不料旁邊的一個長者扭頭對我說道:是差不多,因為是同一個朝鮮人寫的。他叫鄭律成。

我聽了大驚,也很慚愧。這首我極其熟悉的歌曲的來歷我居然一點都不知道。於是看完演出回家,上網趕緊查資料。

中朝兩國軍歌竟是同一個朝鮮作曲家寫的

1948年鄭律成與妻子丁雪松在平壤家的院子裡

鄭律成原名鄭富恩,1914年陰曆7月7日出生在朝鮮南部的全羅南道光州楊林町。在他誕生的4年之前,朝鮮已經淪為日本軍國主義的殖民地。他的父親鄭海業是個愛國者,支持兒子們參加抗日救國鬥爭。鄭律成的3個哥哥都參加了朝鮮和中國的民族解放運動,大哥和二哥都是中國共產黨黨員,並在革命鬥爭中獻出了生命。

鄭律成19歲時,隨著三哥來到中國,進了南京的“朝鮮革命幹部學校”學習,畢業後分配到電話局工作,收集日本人的情報。為了更好地掩護身份,組織上資助他去上海學習音樂。他的音樂才華從此嶄露頭角。

“七七事變”之後,他與一批有志青年投奔了延安,後來和詩人公木(本名張松如)同住一個窯洞。1939年10月,極具音樂天賦的鄭律成受到《黃河大合唱》的鼓舞,和公木合作,創作出《八路軍大合唱》,併成功演出。這個大合唱中,有著名的《八路軍軍歌》和《八路軍進行曲》,這些歌曲,在革命戰爭中起到鼓舞士氣的作用。在抗日戰爭中,多少為民族解放事業奮鬥的勇士們,高唱著:“腳踏著祖國的大地,揹負著民族的希望……”奔赴抗日的戰場,歌聲在瀰漫的硝煙中激盪,歌聲隨獵獵軍旗飄揚。

在解放戰爭時期,《八路軍進行曲》已經定名為《人民解放軍進行曲》,隨著人民軍隊的壯大而唱遍祖國大地。

  向前,向前,向前,

  我們的隊伍向太陽,
  腳踏著祖國的大地,
  肩負著民族的希望,
  我們是一支不可戰勝的力量……

  

軍歌聲中,我們的小米加步槍壯大成火炮、騎兵師團;運糧獨輪車的吱吱聲喚來了裝甲車、坦克車的轟鳴:“聽!風在呼嘯軍號響;聽!革命歌聲多嘹亮……向最後的勝利,向全國的解放!”

令人驚訝的是,這首在1939年秋天寫在延安窯洞裡的進行曲,竟然有那麼宏偉厚重的音樂形象。公木生前寫文章回憶鄭律成的創作過程時說:“沒有鋼琴,連手風琴也沒有,只是搖頭晃腦地哼著,打著手勢,有時還繞著屋當中擺的一張白木茬桌子踏步轉悠……”

有的老戰友說鄭律成是在窯洞裡敲著盆、拍著腿寫成此曲的。那麼簡陋的環境,那時還是小部隊分散作戰時期,而作曲家的心中,卻有著人民軍隊勇往直前的大氣勢。從中可看出作曲家的胸懷該有多麼寬廣,技法該有多麼純熟啊!難怪他的一些健在的老友,說起這首曲子的創作來,都用了“神”字。

抗戰勝利之後,鄭律成和他的中國夫人丁雪松一道回到了朝鮮,他的組織關係也由中國共產黨黨員轉為朝鮮勞動黨黨員。他受命出任朝鮮保安隊(朝鮮人民軍前身)俱樂部部長(相當於我軍文化部部長),全力以赴地投入朝鮮人民軍協奏團的籌建工作。他以旺盛的創作激情,為朝鮮軍民譜寫了《朝鮮人民軍進行曲》、《朝鮮解放進行曲》、《東海漁夫》、《圖們江》大合唱等10餘部作品。就像我們的《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一樣,《朝鮮人民軍進行曲》是朝鮮的軍歌。

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正是這首激昂的《朝鮮人民軍進行曲》鼓舞著在抗擊美軍侵略的戰場上奮勇殺敵的朝鮮人民軍戰士。

丁雪松在平壤擔任的是華僑聯合會總會委員長及新華社駐平壤分社社長。夫妻二人分別為各自的國家辛勤工作。

中朝兩國正式建交,中國政府決定在平壤建大使館。按照兩國的約定,鄭律成和丁雪松必須面臨國籍的抉擇――夫妻之中,必須有一人加入另一方的國籍。

這年9月,丁雪松奉調回國。不久,周恩來總理親自寫信給金日成主席要調鄭律成回中國。鄭律成手拿周總理的信件和金日成主席的批文,遲遲不肯離開他正遭戰火蹂躪的家鄉。鄭律成說:“我的同胞正在受難,在這個時候離開朝鮮,心裡非常不安。”朝鮮外務省辦手續的同志就勸他:“既然周總理親自來信要你回去,你切莫放過這個機會。說到心裡不安,你回中國去還有機會彌補。你還可以以一箇中國音樂工作者的身份,再到朝鮮來,做援助朝鮮的抗戰工作,不也很好麼?”

據說金日成拿著周恩來的信件,說了一句話:“調鄭律成回國?可以嘛,中國共產黨給我們培養了那麼多幹部,現在你們要一個鄭律成,不成問題。”後經周恩來批准,鄭律成加入中國國籍,夫妻二人回到中國並恢復了中國共產黨黨籍。

因此可以這麼說,鄭律成在創作《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和《朝鮮人民軍進行曲》的時候,還是一個朝鮮人。

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有很多人為了生存奮鬥著,也有很多人在為了自己的信仰而奮鬥著,為著國家和民族的獨立奮鬥著,才會有這樣的透著深厚國家責任的文字和音樂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