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雲南4名扶貧幹部因公殉職

11月7日

雲南省總工會決定追授

張瑜、王文濤、潘明、黃吉林

“雲南省五一勞動獎章”

向他們致敬!

致敬!雲南4名扶貧幹部因公殉職

致敬!雲南4名扶貧幹部因公殉職

2019年5月27日下午,大理白族自治州賓川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下派平川鎮朱苦拉村委會駐村扶貧工作隊員張瑜,朱苦拉村委會大學生村官王文濤,在從縣城前往朱苦拉開展扶貧工作的路上,因道路溼滑,導致車輛滑落山箐,張瑜和王文濤因傷勢嚴重搶救無效而辭世。

致敬!雲南4名扶貧幹部因公殉職

致敬!雲南4名扶貧幹部因公殉職

致敬!雲南4名扶貧幹部因公殉職

致敬!雲南4名扶貧幹部因公殉職

2019年4月26日,曲靖市會澤縣娜姑鎮黨委委員、副鎮長潘明,會澤縣娜姑鎮人民政府科員黃吉林,乘車到娜姑鎮紅泥村委會開展脫貧攻堅整改問題大排查工作,所乘車輛在返回途中發生交通事故,兩人以身殉職。

致敬!雲南4名扶貧幹部因公殉職

致敬!雲南4名扶貧幹部因公殉職

雲南是脫貧攻堅主戰場,脫貧攻堅是當前全省最大的民生工程。為了兌現如期脫貧的莊嚴承諾,無數像張瑜、王文濤、潘明、黃吉林的基層扶貧幹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走村入戶,竭心盡力,讓鄉親們增產增收,用激情點燃了貧困群眾的希望,用汗水甚至是寶貴的生命兌現了“脫貧攻堅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的錚錚誓言,構築起黨員幹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精神高地。

致敬,脫貧攻堅戰場上的英雄!

致敬!雲南4名扶貧幹部因公殉職

一起來了解他們的感人事蹟

張瑜

張瑜,男,白族,中共黨員,大理州賓川縣人,1970年出生。2018年3月下派平川鎮朱苦拉村任駐村扶貧工作隊員。

致敬!雲南4名扶貧幹部因公殉職

張瑜(左一)和同事們一起給貧困群眾送物資

賓川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所掛包的平川鎮朱苦拉村委會,是賓川縣最為偏遠的山區村委會之一,從縣城出發,駕車要3個多小時才能到達。因地處金沙江干熱峽谷地帶,這裡土地貧瘠,乾旱缺水,條件十分艱苦。

熟悉張瑜的同事都知道,張瑜有暈車的毛病。在縣城到朱苦拉這段103公里的道路上,張瑜無數次暈車、嘔吐,但他從沒有過怨言,更沒有退縮的念頭。

致敬!雲南4名扶貧幹部因公殉職

張瑜(左一)認真記錄貧困群眾家庭情況

從2018年3月駐村以來,張瑜的足跡踏遍了朱苦拉村委會的8個村民小組,遍訪了全村330戶群眾。每一戶家住哪裡,有幾口人,房屋怎麼樣,勞動力如何,有什麼困難,道路哪裡有坑坑窪窪、哪裡塌方情況如何,這些都如數家珍。他隨身攜帶的工作日誌,記錄的都是貧困戶和非貧困戶的家庭狀況,以及解決問題的一些思路。

在張瑜的辦公桌上,還放著幾本厚厚的扶貧筆記,筆記裡詳細地記錄著扶貧工作內容,尤其是貧困戶的脫貧情況以及未脫貧的原因。為了幫助貧困群眾儘快脫貧,張瑜經常深入到貧困戶家裡,瞭解他們的實際困難,給他們想辦法、出點子,並通過多方協調,為他們解決生產生活上的困難。

王文濤

王文濤,1992年出生,2015年7月畢業於雲南師範大學商學院。2016年9月底選聘為大學生村官,擔任村主任助理,同時也是駐村扶貧工作隊員,就任於平川鎮朱苦拉村委會。

2016年大學生村官選拔考試,王文濤的成績是第9名,他完全可以選擇條件相對好一點的村委會,但他卻選這個偏僻、貧困的村莊。

致敬!雲南4名扶貧幹部因公殉職

腿受傷也要找到每一戶簽字確認

到朱苦拉村任職後,王文濤對貧困戶挨家挨戶進行走訪調查,瞭解每一戶貧困戶的基本情況,摸清致貧原因,以便在開展扶貧工作時對症下藥,精準幫扶。山區道路崎嶇,他總是騎著摩托車每天早上七點半從村委會出發工作,晚上回到村委會以後,還要對白天詳實核查瞭解的信息進行再補充、再完善。

致敬!雲南4名扶貧幹部因公殉職

幫孤寡老人整理床鋪

2017年4月的一天,在去搬遷點的路途中,王文濤的左腳被利石劃傷,在村委會衛生室包紮後,他拄著雙柺,又投入搬遷點建設。這一次,他整整3個月沒有離開朱苦拉村。他的朋友們只能在微信圈看到他包裹的左腳和搬遷點工作的身影,心痛不已。

致敬!雲南4名扶貧幹部因公殉職

在張瑜、王文濤和其他同事的共同努力下,朱苦拉村委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2013年,朱苦拉村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253戶971人,貧困發生率82.1%。到2018年,貧困人口減貧至10戶15人,貧困發生率降至1.42%,人均年度純收入達到了7200元,朱苦拉村委會順利通過省級脫貧攻堅考核驗收,脫貧出列。

潘明

潘明,男,漢族,大學文化,中共黨員,1980年出生,曲靖市會澤縣人。2000年10月參加工作,生前系會澤縣娜姑鎮黨委委員、副鎮長。

致敬!雲南4名扶貧幹部因公殉職

在娜姑鎮工作3年來,他恪盡職守、任勞任怨,在四級電站復建、白鶴灘水電站、六新村安置點建設過程中需徵用大量農戶的土地,他起早貪黑、加班加點,幫助農戶丈量和複核土地、做農戶的思想工作,為建設項目的順利推進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致敬!雲南4名扶貧幹部因公殉職

他從事林業工作多年,雖然不分管林業,但每次娜姑鎮發生火災,他都毫不猶疑,衝在撲火隊員的前頭。他熱心幫助安置群眾,主動駕車把進城安置群眾安全送到安置點。他樂於助人,工作上幫助同事,生活上關心同事,做人做事受到同事和群眾的一致好評。

黃吉林

黃吉林,男,漢族,大專文化,中共黨員,曲靖市會澤縣人,1966年10月出生,1986年1月參加工作,生前系會澤縣娜姑鎮人民政府科員。

致敬!雲南4名扶貧幹部因公殉職

左一為黃吉林

黃吉林參加工作33年,從事過多部門的工作,無論在哪一個崗位,他總是幹一行、愛一行,愛崗敬業、任勞任怨,對待同事團結友善、樂於助人。

他認真履行包村隊員職責,紮根農村一線,堅持為群眾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始終把“隨叫隨到”作為服務群眾的信條。他每個月都到掛包幫扶戶家裡走訪,送政策進戶、幫助產業發展、農戶住房改造,得到掛包幫扶戶的信任和好評。

在移民徵地工作中,他不畏困難,主動要求到最艱苦的小江移民徵地組,不分白天黑夜奔波在工作一線,為四級電站復建等建設項目的順利推進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總編/孔令勇 值班編輯/孔德雲 排版/孔德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