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C上海4小時耐力賽落幕,8年時間積澱更成熟賽事文化

11月10日下午,上海上汽國際賽車場再度響起轟鳴陣陣,WEC(世界耐力錦標賽)上海站的比賽如期打響。

最終經過激烈角逐,LMP1組冠軍被瑞柏靈1號賽車摘得,Jota車隊奪得LMP2組冠軍,法拉利和Tf sport則分別拿下GTE pro和Am組的冠軍。

此次出戰,備受中國車迷關注的中國車隊成龍DC車隊也拿出了上佳表現,在LMP2組斬獲亞軍,這也是這支車隊本賽季連續第2場比賽登上頒獎臺。

已經走入第八個年頭的WEC上海站也由此圓滿落幕。在這八年裡,不僅有許多值得珍藏的記憶,更讓這項賽事走進了許多人的心中。

WEC上海4小时耐力赛落幕,8年时间积淀更成熟赛事文化

成龍DC車隊的37號賽車在比賽中。 本文圖片:成龍DC車隊微博

亞軍收官,與衛冕擦肩而過

作為本次參賽陣容中唯一的一支中國車隊,成龍DC車隊自然成為了中國觀眾最為關注的對象。在本次比賽海報上,使用的也正是DC車隊中的華裔車手董荷斌的形象。

並且在2018年的比賽中,DC車隊曾經勇奪上海站LMP2組的冠軍,成為首支在上海主場獲勝的中國車隊,更是提高了外界對於今年比賽的期待值。

賽前,隊中的華裔車手董荷斌就坦言,去年的奪冠之旅令他振奮不已,“作為車隊我們在上海一直沒能拿到冠軍,去年終於能夠取得突破拿到勝利,這是非常特別的回憶。”

不過在競爭激烈的賽道上,想要衛冕冠軍也並不簡單。

車隊創立人程飛對澎湃新聞記者坦言,相比一年前,如今車隊的一個變化就是從去年的兩輛賽車變成了今年的一輛,另外一個變化就是更換了輪胎供應商,從鄧祿普變成了固特異。

“配方不一樣,輪胎做法不一樣,畢竟賽車抓地力都是從輪胎來的,新的輪胎出來我們有一個新的學習過程。去年我們和鄧祿普已經做了10萬公里的研發數據,今年和固特異第一年的新合作,可能才做了一萬公里不到,適應上有一個過程。”

“今年從某種角度上對我們挑戰更大,一些以前很熟悉的東西,現在可能沒有原來那麼的熟悉。但是我們保持了我們的車手,以及這個團隊。我們的團隊還是非常強大的。”

WEC上海4小时耐力赛落幕,8年时间积淀更成熟赛事文化

成龍DC車隊登上領獎臺。

主場作戰依然贏得歡呼

雖然未能完成衛冕,但成龍DC車隊最終取得的亞軍成績也足夠出色,這不僅是車隊連續兩年在WEC上海站登上領獎臺,同時也是本賽季連續第2場比賽登上頒獎臺。

在賽場,這支中國車隊也得到了觀眾的追捧,享受著主場作戰的待遇,對於車隊成員來說,這樣的氛圍自然也令他們非常高興。

賽前接受採訪時,董荷斌就坦言在多次在上海比賽的經歷中,給他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車迷們的熱情,“在我們的簽名環節,很多車迷會帶著照片、圖畫、模型等來到現場,非常高興能再度見到他們。”

“上海站是我們的主場,總能看到主看臺上有成龍DC車隊的旗幟,去年在頒獎臺下面也有很多的車迷。”

相比去年的雨中作戰,今年WEC上海站迎來了絕佳的好天氣,而車迷的熱情也同樣高漲。在比賽前的車手見面簽名活動期間,車迷依然是蜂擁而至大排長龍。

而在看臺上,也有許多車迷在不遺餘力地為成龍DC車隊或是自己支持的其它車隊吶喊助威,構成了一道亮麗的賽場風景。

WEC上海4小时耐力赛落幕,8年时间积淀更成熟赛事文化

成龍DC車隊取得LMP2組亞軍。

時間沉澱更成熟文化

今年的賽事,是WEC上海站的第八個年頭,自2012年10月WEC首次近距離接觸中國車迷以來,耐力賽在中國車迷的心目中也已經有了越來越重要的地位。

在這八年中間,賽事的觀眾數量穩步增長,並且自從2016年中國車隊加入角逐後,又激發了大量中國車迷關注的興趣。

在2018年,由於阿隆索和巴頓兩名明星車手的參賽,WEC上海站的人氣達到了一個巔峰,而在今年,雖然這兩名大牌未參加,依然有許多觀眾來到現場觀賽。這也從側面證明了車迷對於耐力賽本身的認可。

正如董荷斌在此前接受採訪時所說,“我們現在能看到越來越多的車迷一直堅守在看臺上。過去幾年裡,耐力賽的粉絲基礎越來越大,希望我們車隊的成績也對此有所幫助。”

在今年,WEC上海站的賽制也進行了更改,從以往的6小時變成了4小時。賽事首席執行官傑拉德·內維表示,這樣的調整也是為了根據不同舉辦地觀眾的習慣來打造賽事的獨特性。對於中國觀眾來說,這意味著在不失耐力賽本質的前提下有更加緊湊的觀賽體驗。

而在更多車迷都願意把目光投向耐力賽的當下,成龍DC車隊也在構思著擴展陣地。程飛告訴澎湃新聞記者,未來車隊有意願參加WEC即將新設立的HyperCar組別,這一組別的賽車將被限定為至少量產20輛民用的超級超跑,“作為一支中國車隊,我們也希望能對中國的廠商或者汽車業做出更多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