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从班级倒数,到逆袭年级前10名,父亲直言:管好孩子3件事

本文由 原创首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全文一共1498字,阅读大约需6分钟。

文 | 名师讲学习方法

这是一位初三孩子父亲的“育儿”经验。

在刚上小学的时候,孩子由于刚从小城市转到大城市,种种的不适应;再加上没有来得及上“衔接班”,而孩子的同班同学,大都进行了提前学习;这导致孩子的成绩,一直在班级的中下游徘徊。

这样“糟糕”情况一直维持到二年级的时候,孩子甚至掉到过“班级倒数”;在老师整体的进度持续加快下,在别的孩子都在开始学习奥语、奥数的时候,他的儿子还在补习最基础的课堂知识。

但是,他相信自己的孩子并不笨。

在细心的观察下,他明白自己的孩子其实非常的努力勤奋,也非常的想学好。于是身为国内重点本科毕业的老爸,给孩子定下了3样学习的规矩。

而正是这3样学习的规矩,在这位孩子父亲看来,帮助了他的孩子成功摆脱差生心态,最后逆袭到班级前几名,后来进了初中,更是成为年级的前十名。

孩子从班级倒数,到逆袭年级前10名,父亲直言:管好孩子3件事

01 回家之前,先把课堂老师讲的知识复习一遍

在这位学霸老爸看来,孩子想要追赶上那些已经“超前学习”的同学,除了补课之外,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养成好好听课、好好复习的高效率学习习惯。

在平常的接送孩子上下学的过程中,他会经常性地和孩子聊到“老师上课说了什么、今天有什么收获总总结”这样的问题,来启发孩子进行知识的复习。

对于学习,他常常对孩子说,不管是补习还是在学校上课,最重要的都是听课,而听课就一定要做好笔记,才能方便之后的复习。做笔记遇到没听懂的,一定要记下来,然后打上标记,下课问老师,或者回来问他。

学习最怕的,其实是没搞懂的问题的不断积累。因为新的知识,往往是搭建在旧知识的基础上,一步没搞懂就容易导致后来步步搞不懂,这也是为什么孩子二年级,成绩差点垫底的原因。

孩子从班级倒数,到逆袭年级前10名,父亲直言:管好孩子3件事

02 关于粗心问题,一直严格要求孩子认真对待

孩子小时候,学习上常出现粗心问题,每当这个时候,他都会要求孩子要认真记录下自己的粗心点。

错一回觉得是粗心,错第二回还能勉强算是粗心,但是如果错了三回,那就是把粗心养成了习惯了!在这位父亲看来,粗心是教育孩子学习过程中,最不能纵容的习惯。

除了作业本、笔记本之外,他给孩子还额外规定了一本记录本,要将自己考试做错、作业中粗心的题,都记录在这份本子上,然后周末的时候,他会随机给孩子抽出其中的3道题,做对了记5分,做错了扣5分。

每集齐100分,就可以申请一次“礼物愿望”,作为进步的小小奖励。

在他看来,学习的进步就是要从细枝末节开始做好,做题的过程,不粗心的能力,其实也是对一个孩子思考、阅读能力的锻炼,写作业打草稿、读题要多读两遍,这样的小习惯,就能有效地杜绝粗心问题。

孩子从班级倒数,到逆袭年级前10名,父亲直言:管好孩子3件事

03 坚持就是胜利,多阅读多背诵讲究方法是关键

学习一门知识,从理解到掌握到运用,其实离不开两个环节——一个是背诵,一个是练习;而这两件事也同样又要做好2点,一个重复,一个是坚持。

从小,他就告诫孩子,学习上努力勤奋是一方面,另外方法和坚持也很重要。比如:学习数字,基础的运算规则,就是要去背,还有一些相关的概念,要坚持去总结,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去描述,才算是真正的弄懂了它。

而像语文和英语,看完一遍,马上闭上书背一遍,没记住就打开书看一看,然后闭上书再背;背诵最重要的是反复提取的过程,而是不是一遍一遍的读。过了一天,一个周,一个月,我们总是不时地早上起床后、睡觉前、走路的时候,背一背。

这样再难背的知识,也很容易转化到自己的脑子里去了。

他经常对孩子这么说到:“现在的你虽然暂时落后了别人,但是这就像跑步,只要你加快速度,保持进步,就总有机会还能超越回来!坚持就是胜利!”

大家好,我是@名师讲学习方法 ,关注我!大家一起探讨孩子的教育学习成长问题!

如果你是家长,我建议你看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