崑崙上的西王母,並非妖身,你一直錯了

崑崙墟,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神山,文明的起始之地,上有九重天。山上有仙人騎黃龍,白澤巧言開氣象,青鳥繞蟠桃而飛,鳳凰棲梧桐,陸吾守山門,又有青丘九尾狐、白兔、蟾蜍、三足金烏伴著一佳人,名為西王母。西王母絕非妖身!

崑崙上的西王母,並非妖身,你一直錯了

一、西王母的本相

西王母本是天生麗質,清秀可人,蓬鬆的頭髮插著寶玉,身上繡有圖騰——其狀如人,豹尾虎齒。

或是站在夕陽中,一杆大旗飄揚,部落旗幟上的圖騰正張牙舞爪,虎齒,有豹尾,仰天怒吼,遠處,周穆王坐八駿馬車風塵而來,行程九萬餘里,煙塵蕩起了崑崙瑤池的平靜。

或是臉罩面具,掩去了豔麗之姿,只有露出一張小口,嫣然一笑,兩顆小虎牙俏皮而出。緊了緊弓箭,豹皮裙有些舊了,是該除掉那到處吃人的豹王,順便再做件衣衫,纖手揮處,一隻青鳥閃電掠出。

或是生活在西王母之地,人人都叫西王母,人即地名,地名又為人名。

西王母虎麵人身,我絕對不相信!

青鳥飛出,掠在天空,下方西王母簡裝而出。 額上虎紋密佈,銳利的眼神緊緊著食物,手上的長茅閃著懾人的光,潛行,一條長長的豹尾靈活地撥開礙事的樹枝。

近了,更近了,茅閃電飛出,身形緊隨其上。

西王母興奮的撲在食物身上,豹尾纏住其脖子,雙手握住長茅用力一捅,一股鮮血激射在面上。 微乾的嘴唇輕輕一舔,一抹輕紅就如夕陽點了朱唇,詭笑的臉孔卻顯得猙獰!

這是西王母?這是我心目中的西王母?西王母不該是這樣的!

《大荒西經》曰:“有人戴勝,虎齒,有豹尾,穴處,名曰西王母。此山萬物盡有。”

崑崙上的西王母,並非妖身,你一直錯了

二、西王母的神話傳說

崑崙墟,狀如玉碗,中有一柱摯天,映北斗。九井,白玉為欄;九門,神獸鎮之。盛產白玉,是為玉京山,天上白玉京,仙人撫我頂,結髮受長生。

中有佳人西王母,擅長生之術,渴飲九井之水,飢食山珍仙果,是之不老。

周穆王五十即位,他有大抱負,胸中的宏圖還未展開,波瀾壯闊的江山還未踏遍,可歲月的痕跡讓他難以承受,他盯著鏡中的白髮,望著崑崙墟,久久不語。

崑崙上的西王母,並非妖身,你一直錯了

所以周穆王來了!

周穆王坐著偃師製造的馬車,由八駿赤驥、盜驪、白義、逾輪、山子、渠黃、驊騮、綠耳為牽引,造師親馭,一路經河流而不沉,逢險山而不歇,遇沼澤而不溺,撞猛獸而不停,歷時兩年,時程十一萬里,終至崑崙山!

西王母站在山上,妝著虎面,體態婀娜,豹服添著幾許野性,結實的手臂裸露在夕陽中,肩上三支青鳥正好奇打量著風塵僕僕的遠客。

西王母微微一笑,就象崑崙天泉的甜美,遊雲的閒適,山風的溫柔,傾國又傾城! 於是,周穆王醉了,醉在他鄉,一醉就是三日!

天色已晚,周穆王遂宿於崑崙墟。

次日,西王母與周穆王相攜,越天柱觀黃帝宮,歸於滛池設宴。

周穆王獻白圭玄璧、錦組、白組為禮,意尊敬;西王母回敬於四白狼四白鹿,意吉祥。

兩人飲天泉之水,品仙果山珍,看仙女兒們翩翩起舞,又有青鳥銜來蟠桃,後落於西王母肩上傾聽。一個說著中原的故事,一個講著崑崙神話,傾聽中彼此情意初種,隨夜興盡而歸。

第三日,周穆王宴請西王母,言辭別之意,難捨之情隘於言表,因此西王母呤唱出了無奈和責任。

天捲雲舒道路長,聞君又要歸故鄉。山河相隔,情意難了,送你吉祥,贈你長壽。待重逢之時,願你仍是中年時光。

周穆王心憂國事,也難捨離別的黯然,起誓三年內一定再上崑崙,心之所留,便是去處。

西王母輕吟道:我本崑崙墟之王,領虎豹族人,護鳥族弱小,我怎可離開?只能與你告別,告別在崑崙山上,縱心有千結,只盼你安康。

兩人惜別,一人山上衣裙飄飄,一人山下仰目而望。周穆王山石留書“西王母之山”,旁種槐樹,寓意心懷西王母,海枯石爛不變。

次年,西王母探望周穆王,賓主相歡於昭宮。

《竹書紀年》:“穆王十七年,西征崑崙丘,見西王母。其年來見,賓於昭宮。”

三年後,周穆王再上崑崙墟。

公元前922年,周穆王崩,是年105歲!

西王母有長生不老之術,又有蟠桃仙藥,掌司天之厲及五殘之能。

崑崙上的西王母,並非妖身,你一直錯了

周穆王不遠萬里前往崑崙求取長生不老藥,與西王母相處三日,後兩人互有來往。如以記載來說,周穆王與妖談了三日感情,走時還依依不捨?

周穆王不瞎,我也不信!

西王母命九天玄女助黃帝敗苗族祖先蚩尤!

西王母命瑤姬助大禹治水!

西王母賜長生藥於後羿!

西王母無處不在,站在崑崙山上,注視著世間的疾苦,流上一滴淚,命人幫助著人們走出困境,重謀福祉。

崑崙上的西王母,並非妖身,你一直錯了

結語:後人對西王母誤讀

西王母被視為虎牙豹尾的形象來自《山海經·西次三經》,文中字面意思後世大多解讀為:西王母長得象人,豹的尾巴虎的牙齒,擅長長嘯,蓬髮戴著玉器!

“西王母其狀如人,豹尾虎齒而善嘯,蓬髮戴勝,是司天之厲及五殘。”

古時信奉圖騰,圖騰代表著族人的信仰和崇拜,也代表著族人的來歷,而西王母在記載中有提過她們的圖騰是由虎豹組成,因此在形容西王母時用上了豹尾虎齒,但肯定不是形容人形,而是描繪圖騰的內容。

西王母可能是畫著虎面的妝束(也可能直接戴著虎面具),咬著兩顆虎牙,穿著豹皮做的衣服,而尾巴做為吉祥的象徵並沒剪去,因為虎牙、豹尾都是代表部首族人的崇拜和認同。

甚至有可能西王母乃是一處地名。

甚至有可能西王母是一個部落,女子都叫西王母。

西王母絕對不是怪物!

崑崙上的西王母,並非妖身,你一直錯了

西王母在與周穆王時說與虎豹為群,雀鳥相處。雀鳥無危險,與鳥和睦相處自然可行,可與一群兇猛的虎豹生活在一起,就明顯不合常理。

餓肚子的虎豹之群難道要對西王母說,我有點餓,要不你好心給我吃支胳膊?恐怕野獸的兇性早讓虎豹張開大口咬了下去,怎麼可能文質彬彬先來點客套話再來飽餐一頓?

那麼事實只能有一個:虎族人以虎做圖騰,豹族人以豹做圖族,鳥族人以雀為圖騰,他們都奉西王母為主,因此西王母的圖騰是由虎豹組成,並且應該還有雀在。

按照虎豹雀是族人的想法,在海內北經就找到了記載,三青鳥為西王母取食,族群在崑崙虛北。

《山海經·海內北經》“西王母梯幾而戴勝,其南有三青鳥,為西王母取食。在崑崙虛北。”

崑崙上的西王母,並非妖身,你一直錯了

因此山海經西王母的虎牙豹尾不過是族人的象徵而已,最有可能是衣著的描述,蓬髮戴勝才是外形描寫。

上古大禹之妻女嬌九尾,真要長著九條毛聳聳的尾巴,豈不變成大禹三過家門不入的原因?

另外一個原因可能是語音的誤記!

由於上古傳話是由大巫口口相傳,由各地巫師口訴整理上告而成,難免夾雜著方言,造成形音上的誤會。

豹尾,何嘗不可以從音上理解為貌美呢?

歷史雖然再難以還原回去,但每個人心中有個神話世界,我心中的神話世界只有美麗的女神還有威武的英雄。

他們是神蹟,也是為民謀福祉的祖先,一代接一代傳承著奉獻的精神。

西王母,在我心中,就是住在崑崙山上的上古部落女首領,以虎豹為圖騰,率領著虎豹族人在那裡幸福生活的奇女子而已!

《穆天子傳》

《山海經·海內西經》

《列子·周穆王》

《大荒西經》

《史記·周本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