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寫:第二屆進博會提供更多綠色生活方案

新華社上海11月9日電(記者陳愛平、李寶傑)中外來賓正在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感受綠色生活。

標有中英文雙語的幹垃圾桶、溼垃圾桶、可回收垃圾桶以及分類指南海報分佈在第二屆進博會舉辦地國家會展中心。志願者可為來自180多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的來賓提供垃圾分類的講解和幫助。

而一個機器人可能是這之中最神速的垃圾分類執行者。作為第二屆進博會的展品之一,它在履帶邊張開“雙臂”,一“手”拾起傳送過來的空塑料飲料瓶,投放進可回收垃圾桶;另一“手”則拾起一片面包,投進溼垃圾筒。數十秒內,它就精準投放了約10次垃圾。

它是一整套人工智能垃圾分類方案的一部分。當垃圾傳送進投擲區前端的視頻識別區域後,後臺系統根據實時視頻等信息做出分析並精準識別其類別,將投放指令發送給這個機器人。

“整套方案運用了機器人自動化、人工智能與雲計算軟硬件等技術,系統還可以通過識別新的質地、形態的垃圾不斷積累數據、深度學習,讓機器人‘分得更清’。”ABB(中國)有限公司首席技術官劉前進說。

特写:第二届进博会提供更多绿色生活方案

第二屆進博會瑞士ABB集團展臺拍攝的全自動垃圾分類設備。新華社記者 王鵬 攝

眾多企業在進博會上競相展出新技術、產品和方案。他們對新華社記者表示,中國多地開始全面推廣垃圾分類、倡導綠色生活,這與參展企業的發展和投資重點“不謀而合”。

伊藤忠商事株式會社展示的垃圾焚燒發電技術能提高焚燒產生熱能的效率,焚後殘餘物還能再次用於3D打印等領域。

“精確的垃圾分類對提高垃圾焚燒效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們也正在中國尋找更多的合作者,推動相關PPP項目落地。”上海伊藤忠商事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方毅傑介紹。

此外,伊藤忠還展示了可以循環使用的製衣材料,該材料重複使用可以減少會汙染海洋環境的衣類聚酯纖維的消耗;另一種看似普通塑料紙的展品,實質是以石灰石作為主要原材料的新材料,可以減少石油的衍生品的使用。

“伊藤忠在去年進博會上展示其在各個領域的精華,今年我們更加專注於展示循環經濟相關產品和技術。近期我們的投資或多或少與綠色發展相關。”方毅傑說。

特写:第二届进博会提供更多绿色生活方案

第二次參加進博會的日本伊藤忠商事會社展臺。新華社記者 丁汀 攝

金光集團APP(中國)副總裁翟京麗認為,新技術、新產品的誕生和推廣,實質都源於人們的需求和觀念改變。她以一款在去年首屆進博會上全球“首秀”的可降解材料為例,這種材料一年來不斷改良,有著更好防水性能的“2.0版”亮相第二屆進博會,APP還開發了可降解的防油包裝紙和烘焙用紙。

“上述可降解材料發揮最大作用的保證,其一是人們願意以略高的價格購買對社會可持續發展有益的產品,其二是做好垃圾分類,讓不同材質物品最終‘各得其所’。”她說。

美國公司艾奕康中國區總裁鞠珩說,各國企業正參與到中國可持續發展建設中。“我們合作的一家企業在研發垃圾降解技術,而我們的任務則是通過更好的城市規劃,給這些技術找到合適的落地點,並帶給城市居民更方便的體驗。垃圾分類背後,可以是一個國際合作、各界參與的‘生態圈’。”

上海財經大學中國產業發展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餘典範分析,第二屆進博會上琳琅滿目的綠色展品,源於各國企業對中國追求可持續發展、中國人追求綠色生活的肯定,他們也從中發現新的商機。

第二屆進博會開展後不久,APP便與位於上海、吉林、浙江的多家公司簽署意向協議,就一系列可降解產品在中國的分銷等事宜達成合作,總簽約金額超過1.1億美元。艾奕康與多家中國企業達成合作意向,各合作方將共同探索符合生態環保理念的城市規劃方案。

進博會展館以外,上海市內納入第二屆進博會住宿保障的1700餘家酒店、熱鬧市區和景點也在積極倡導更綠色的生活。靜安崑崙大酒店總經理格德·克瑙斯特說,滬上商旅業界一線工作人員的重點服務內容便是幫助進博會中外來客熟悉垃圾分類,並作為他們的“新技能”或“紀念品”帶回各地。

鞠珩認為,隨著中國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中國推動綠色發展的進程將給世界各地企業帶來更多的合作和發展機會。各國企業共同參與、推出的創新方案,將促進全世界的可持續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