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燒餅的奇蹟,日營業額6千 一年上百萬

燒餅辦的同志在旁邊站了一個多小時觀察計算,最後得出“胖子燒餅店每天大約能賣出兩千多個燒餅,每天營業額應在六千左右,一年就是上百萬的營業額。”的結果,但“到底一年賺多少,胖子老闆只是笑著不說話……”

去年9月1日,胖子燒餅價格上調,形成三個檔次六個品種:“甜胖子”和“辣胖子”屬於基本款,銷量最大,兩塊五一個。“辣五花肉”、“鹹五花肉”和“甜五花肉”屬於中檔,都是三塊五一隻。頂級的叫“甜加辣”,料用得足,面積也大一圈,賣5塊錢一個。

剛過去不久的2014年,很多行業受到政經大局和移動互聯網衝擊,杭州孩兒巷賣炒貨的老孟和水星閣開水果店的小樓,都說去年生意難做。老孟覺得他生意不好主要是因為“八項規定”,很多單位開會少了瓜子花生也不嗑了。小樓分析自己是受到大型連鎖和電子商務的雙重夾擊。同樣是小店面小買賣,文三路火了23年的胖子燒餅去年依然很火,昨天傍晚,老應一邊手腳不停一邊告訴我,去年他的生意“沒有受到影響”,每天能做多少就能賣出多少。

上午十一點到晚上十一點,老應基本上不得空閒。尤其傍晚,浙大下課的學軍放學的學生們,從文三路開車騎車或步行的上班族們,把小小的門面層層圍住。“兩個甜胖子!”“三個辣胖子!”的聲音不絕於耳。

一隻燒餅從製作完成到烘烤出爐,再快也得一分多鐘,老應和兒子小應輪流上陣,一個負責收錢一個負責出貨,一隻只烤熟的燒餅從爐膛裡夾出,塞進牛皮紙袋,遞到顧客手裡。

過去老應賣燒餅用的都是塑料袋,去年開始用了牛皮紙袋。紙袋一出現就成為“載體”,印上了一家房地產商的樓盤廣告。樓盤位於三墩,規模不小檔次也不低。

一個燒餅的奇蹟,日營業額6千 一年上百萬

房產商為什麼看上了老應的燒餅包裝袋?

老應賣燒餅23年,辛苦了23年,錢也著實賺了些。去年年初,老應聽幾個排隊買燒餅的熟客議論,說到這個樓盤,那時老應正有在杭州買房的想法,於是跑去看,一看覺得不錯,當即買下一個大套,120多方,220多萬(加車庫),一次性付清全款。

有個售樓員吃過他的燒餅認出了老應,“胖子燒餅老闆買了一套房”的消息從售樓部傳開。公司有個領導,是學軍畢業的,後來考上大學出國留學回來進了這家公司,領導當年上學時就愛吃胖子燒餅,聽說胖子老闆買了自家樓盤,覺得一個矮墩墩胖乎乎的外鄉人僅靠賣燒餅的手藝和辛苦就能在杭州買房成為業主,簡直是個精彩的勵志故事。後來策劃部搞業主聯誼,就把老應也請了去。

老應去的那天是去年3月1日。那時《來自星星的你》還非常火,那天活動主題就是“來自星星的約定”,售樓處掛著都教授和千頌伊的大幅照片,業主們通過大屏幕投影觀看這部韓劇,中間還能抽取加油卡。老應那天是帶了烤爐,以“好鄰居”和“勵志哥”形象出現的,給未來的鄰居做燒餅。當然大家是免費吃,老應不是義務做,他拿到開發商給的3500元紅包,也算是出場費。

那天業主們看著都教授的愛情吃著老應的燒餅,身心都得到了滿足。

只是有一點,老應的燒餅最好是剛出爐趁熱吃,不少人發現塑料袋包裝很燙手,就拿樓盤的彩色傳單包著燒餅吃,策劃部同事發現這個問題,就建議老應以後用紙袋包裝。既然用紙,就能印刷啊,何不打上廣告?於是策劃部攬下了老應的燒餅包裝袋,製作印刷定期給他送上門去。開發商作為“贊助”,免費提供給老應使用,但也不是完全無償,紙袋一面是老應的胖子燒餅卡通畫,另一面是開發商的樓盤廣告,重點宣傳“家門口的雙名校”、“重點雙學區法式大盤”。

別小看這個包裝紙袋,裝進了胖子燒餅,傳播效果就大不一樣。

老應一年能賣多少個燒餅?

昨天我或直或彎地問過老應幾次,他總是嘿嘿嘿笑,不直接回答。

於是我上網找到兩個旁證。

一個是去年搞活動時開發商的宣傳文字,《勵志燒餅哥告訴你一張燒餅也可以買房買車》。“胖子燒餅店每天大概賣六七百個燒餅一天營業額約兩三千元,據胖子透露,一年燒餅賣下來,差不多能賣個80萬。”

不過據我自己觀察和推算,一天六七百個肯定不止。

另一段來自老應老家縉雲的媒體報道。

因為老應的胖子燒餅名聲在外,很多人傳他買了寶馬買了別墅。去年3月,縉雲當地記者和縣燒餅辦工作人員專程趕到杭州,記者採訪時,燒餅辦的同志在旁邊站了一個多小時觀察計算,最後得出“胖子燒餅店每天大約能賣出兩千多個燒餅,每天營業額應在六千左右,一年就是上百萬的營業額。”的結果,但“到底一年賺多少,胖子老闆只是笑著不說話……”

那時候的胖子燒餅,比現在還低五毛錢。

如果按縣燒餅辦同志的“客觀”統計,胖子燒餅一天賣到兩千個的話,老應一年只在過年時休息兩星期,一年營業時間就有350天,一年就能賣70萬個燒餅,用掉70萬隻包裝紙袋,70萬人次捧著紙袋吃過胖子燒餅。

旁人看他們吃燒餅時眼睛掃到廣告和兩個人分吃一隻燒餅的情況統統不算,只這70萬人自己吃,一隻燒餅起碼也要吃好幾十口,咬的時候紙袋和餅是豎的,吃完一口,紙袋往往橫著捧在手裡,略一低頭,廣告就會映入眼底。就算胖子燒餅自己的廣告一面和開發商的廣告一面各有一半概率朝上,總的算來,“到達率”也是個非常大的數字。

一個燒餅的奇蹟,日營業額6千 一年上百萬

昨天我和一位廣告界朋友聊起此事,讓她幫我分析一下,胖子燒餅包裝袋廣告位到底有多少價值。這位朋友提醒我,除了要考慮傳播效率,還要看燒餅和商品之間的契合度,因為沒人會把定位高端的商品廣告印在一隻燒餅袋上。

我說我覺得吧,普通燒餅可能存在這個問題,但胖子燒餅應該不會,據我昨天觀察,胖子燒餅的價值,好吃只是一個方面,更重要的是,它沉澱了很多人的學生時代和青春記憶。

學軍和浙大都是全省頂尖的中學和大學,就像前面說到那位開發商領導一樣,當年吃著胖子燒餅用功讀書的學生們,一批又一批走出校門走向大學或者社會,我相信他們中的大部分人事業有成,事實上開奔馳寶馬來買胖子燒餅的早已不算稀奇,你說,這些人會覺得胖子燒餅檔次低,配不上高檔廣告嗎?

當然,這23年的沉澱也確實來之不易,當年浙大西溪校區後門賣燒餅的7家裡面,也只有老應堅持到了現在。

1992年,老應和老婆在江西開小吃店失敗,揹著一萬多元債來到杭州,連路費都是借的。老應身無長技,花150塊錢從一個手裡買下一副烤爐,老鄉不打算幹這行,臨走前教了他幾天,老應第一天開張,只賣出去7只燒餅。後來他一邊賣燒餅一邊琢磨技術,慢慢積累經驗,慢慢磨練手藝,這才讓胖子燒餅味道越來越好名氣越來越大。

哦,對了,老應去年不光買了房,還買了車,兩部,都是奧迪A6,一部給了女兒一部給了兒子。女兒大學畢業跟男朋友去了福建,下星期三結婚,老應已經買好機票準備趕去,那部車也算是給女兒的陪嫁。

兒子那部,剛剛買來兩個多月,開得很少。平日兒子都在店裡幹活,業餘時間去浙大讀工商管理大專班,車就停在旁邊他們租住的小區裡。老應只坐過一次,那天浙江電視臺一些攝像編導點了外賣,正好兒子那天開車,老應就坐著嶄新的奧迪A6去送外賣。

我問老應,坐上去感覺怎麼樣?

老應又嘿嘿嘿笑了笑說,還沒有電瓶車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