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希望自己的孩子以後是聽話多一點,還是不聽話多一點?為什麼?

柔沢十


首先,要確定一點,我所認為的“聽話”,不是“毫無思考地聽從大人的話”,而應該是一種“容易溝通的狀態”,容易溝通的孩子,其實是帶著自己的思考和邏輯的,具有同理心,而非人云亦云。看起來很“聽話”,事實上這種容易溝通的狀態源於父母、老師以及其他大人對他的尊重和理解,一切都是以愛為基礎的,脫離“愛與接納”這個根基來談“聽話”,都是耍流氓。

1、

我們都知道打罵和冷暴力是極其糟糕的溝通方式,所以比起那些暴力手段,很多家長都更偏向於“講道理”。然而講道理真的奏效嗎?所有年齡段的孩子都可以用講道理的方式來溝通嗎?不盡然。

2、

在我們大腦裡有個部分叫大腦前額葉,但它不是一下子就發育好了的,大概要到孩子的青春期(12、13歲左右)才開始發育,直到孩子25歲才逐漸成熟。換言之,12歲(一個大概的年紀,存在個體差異)以下的孩子,對於一些家長侃侃而談的大道理可能不會真正深刻地體會,越是小的孩子,講道理顯得越無用。

《全腦教養法》

3、

說到這裡大概會受到瘋狂diss,因為我們生活中願意聽道理的孩子很多。是的,的確有很多孩子是很聽道理的,這就是個體差異,同時,也跟家長的溝通方式有關,同樣一件事,不同的表達,哪怕只有細微的差別,最終的結果卻可能完全不同,差之毫釐謬以千里,這個熟語在育兒這件事上體現的淋漓盡致。

要說聽道理的孩子,我兒子優醬算一枚。他母乳到27個月,斷母乳的時候,就跟他講道理,不哭不鬧也沒有分離,自然離乳;訓練如廁的時候亦如此,只是簡單滴跟他說“你想上廁所記得跟大人說”,於是就這樣把紙尿褲撤掉了,撤掉紙尿褲後的優醬從未尿過一次褲子,睡前如果喝了牛奶,半夜想要上廁所,會自己起身把我們大人叫醒,如廁之後繼續睡,完全不影響睡眠,輕鬆實現了零尿褲達成如廁訓練。

我周圍的朋友和同事因為這兩件事,總結出:你兒子很聽道理啊!

而我想說,你們看到的只是結果,可在取得這些結果之前,我們全家人做過了多少功課,給孩子讀過多少本關於離乳和如廁的繪本,又有過多少高質量的陪伴讓他內心充滿了安全感呢?這些是外人看不到的。然而,正是這些,讓他堅信父母親人的愛足夠支撐他做好任何一件事,那些隱形不易彰顯的、也沒法量化和分享給別人的感受,才是孩子很好溝通的根基。

所以當你遇到一個很小但很講得通道理的孩子,你要知道他的父母,一定是做對了什麼事情。

4、

那既然不能講道理,或者說講道理效果甚微,該怎麼跟孩子溝通呢?

我在讀《父母的語言》這本書時,看到了一個有趣的實驗,直接拍圖:

這個實驗叫做“靜面實驗”,具體內容如上圖,我不再贅述。

這雖然是一個寶寶的社交需求的實驗例子,但是卻從另一個方面闡釋了,與孩子(特別是小孩子)的溝通,除了講道理(語言),更適合的其實是“身體語言”。

就像靜面實驗中,母親的面部表情充分引導著孩子的情緒和行為,其實一個人的眼神、語氣、動作,都算是身體語言的一部分,善加利用你的身體語言去與孩子溝通,可以很好地調整孩子身體的神經反應機制,讓他們更願意放鬆自己的戒備,袒露自己的內心,有了這樣的基礎,溝通才有實效。

5、

說個我教學中遇到的實例。

小耗子(諧音外號,真名隱去)是個有暴力傾向的孩子,打遍班級無敵手,媽媽和爸爸都是高級知識分子,對孩子也挺用心,但是不知道為什麼,孩子特別難溝通,也就是俗稱的“不聽話”。每次孩子在學校闖了禍,家長也都痛心疾首,保證一定要好好教訓孩子。

我曾經問過小耗子的爸媽,孩子小時候有打過他嗎?狠狠地打,認真地打。

父母點頭,確實沒少揍孩子。

我又問:孩子被打後,什麼反應呢?

回答:老實了幾天。

如我所料,於是我接著問:你們有想過為什麼孩子現在特別愛打人麼?因為他能從打人中獲得征服感、能力感,就像當初你們用打人的方式征服他一樣。對小耗子來說,打人帶來的反饋是即時的,一打人,就能把對方打屈服,打哭,打跑,打怕,這種即時的反饋,看起來太爽了。

小耗子媽媽說,那我以後一定不打了,我講道理。

然而,講道理也沒用,他聽不進去的。那怎麼辦,這孩子就不管了嗎?當然不是。

在學校裡,我就是利用身體語言來與孩子溝通。

小耗子腦子很聰明,寫字也利索,寫完了以後我趕緊湊上去,摸摸頭,捏捏臉,豎個大拇指,“你可真厲害啊,特別會寫字,尤其是走之旁的‘捺’寫的好看,我喜歡。”

小耗子跑步很快,但是不敢報名運動會短跑,我看著他,微笑著點頭,“報一個唄,放心啦,跑不好也沒事,又不收你錢”小耗子聽著忍不住大笑,同意報名。

然而不知道是實力不濟,還是心態不好,最後確實沒跑好,跑了倒數第二,小傢伙氣的直跺腳,又想把氣撒同學身上,正要打人,我跑過去緊緊地抱住他,跟他講“你今天跑得確實不如平時快,你小子挺有招啊,保存實力,是打算接力賽的時候用盡全力麼?”

其實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下課我會跟他聊聊天,沒什麼主題,也不會聊很久,就簡單幾句,慢慢地他在我面前就變得像個如水的少年,越來越喜歡正正經經地說話,禮貌用語用的很好。

有時候我不在教室,他就跑來辦公室門口偷看,看到我起身抱著作業,他就衝進來幫我搬,有一次,他毛毛躁躁地,把我分好類的寫話本一股腦撒地上了,我沒有批評他,而是哈哈大笑,“你看看你,這是給自己加工作量呢啊?”他也撓撓頭嘿嘿地笑,一本一本地撿起來,分好類(粉色紅色本皮的是女生的,綠色和藍色本皮的是男生的)抱著寫話本追在我屁股後面屁顛屁顛走著。

小耗子變了很多,成長了很多,越來越像個小暖男,雖然還是偶爾會打一下同學,但較之以往,已經進步很大,這件事我看的開,小學階段那麼長,我能等他繼續成長。

整個改變的過程中,我沒有跟他講過一句大道理,也沒有打罵過他,只是給予了肢體上的接觸、眼神上的肯定、語言上的鼓勵,這個過程很漫長,從接小耗子這個班到現在已經快一年了,但漫長又是必然的,因為沒有什麼變化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十足的耐心,以及長久的堅持。

6、

善用肢體語言,沒有時效性,卻有實效性,如果講道理真的不奏效,不如就試試用身體語言去緩解孩子內心的焦慮、不安與恐懼,建立一種同頻的共情關係,效果也許會比對孩子大打出手和不停嘮叨更好。

【2019.6.12更新】

評論裡有知友詢問,身體語言這一招對幼兒有沒有效果?

這要先從一個心理學名詞說起,有個詞叫做“社會參照性”(social referencing)

社會性參照(social referencing):發展中的個體利用他人對某一情境的理解形成自己認識的過程。當嬰兒處於陌生的、不能肯定的情境時,他們往往從成人的面孔上搜尋表情信息,然後再採取相應的行動或作出相應的反應。

研究表明,從8個月的時候,孩子就具有了社會參照性,而他們參照的主要是誰呢?很顯然,是照顧他們的父母(或者其他照顧他們的養育人)。

也就是從8個月開始,咱們的寶貝們就開始察言觀色,根據媽媽(或其他親密的養育人)的態度來決定自己對一些事情的態度。

有個很著名的實驗叫“視崖實驗”,可能很多知友都看過,我在網上隨便搜了一個圖,如下:







這個實驗選取的是大約8個月大(書中記錄為6~14個月,韓國的一檔節目做此實驗時選取的具體月齡未知,但是已經會爬)已經會爬行的孩子,孩子在淺灘一端,媽媽在懸崖的一端。實驗開始,媽媽用開心、熱情的態度呼喚孩子,鼓勵他們前進,孩子都會義無反顧地往前爬行,無懼深淵;反之,站在懸崖一端的媽媽如果面無表情極其冷漠,那孩子則畏手畏腳不敢前行,這就是“社會參照”。

通過這個實驗,我們可以知道,養育人的表情、神態對很小的孩子,都具有很強的影響力。所以我們為人父母,更要注重對身體語言的運用,不要吝嗇你的微笑和鼓勵,不要忽視那些非語言的信號。道理我們是要講的,咱也不可能不說話光摸頭吧?但是多運用你的身體語言,再配合上從孩子角度出發的一些理解性的語言,是不是就更能有助於和孩子的溝通了呢?

另外,社會參照性要想發揮作用,有一個前提,孩子對養育人是絕對信任的。如果你的孩子都不信任你,沒有建立安全依戀,那孩子也很難去在意你的感受、觀點和態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