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綠都 最氧三明

一折青山一扇屏,一灣碧水一條琴。

林深水美人長壽的三明,這幾天,正張開臂膀,擁抱八方賓客。

中國綠都 最氧三明 | 奏好青山碧水康養曲

這是一次精彩紛呈的風雲際會,更是一場“康養、生態、綠色”的經貿盛會。圍繞“建設南方森林食品基地,發展全域森林康養產業”為主題,重點突出森林康養產業展示和推介招商,突出森林食品展銷和訂貨貿易,展示林業改革發展成果,開展項目推介洽談簽約,促進海峽兩岸林業交流合作,推動林業高質量發展。

第十五屆海峽兩岸(三明)林業博覽會暨投資貿易洽談會,一幅“康養、生態、綠色”的美麗畫卷,正在徐徐鋪開。

打造康養產業

11月5日上午,第十五屆海峽兩岸(三明)林業博覽會森林康養論壇如期召開。圍繞當前森林康養產業發展態勢,海峽兩岸多名專家學者或分享觀點,或深入討論,或交流意見。

中國綠都 最氧三明 | 奏好青山碧水康養曲

一個關於“三明市全域森林康養創新實踐”全新視角、全新理念、全新方法,在交流碰撞中迸發出新的火花。

“我願意做森林康養的宣傳者、創業者、組織者和促進者。”原國家林業局局長、中國林業產業聯合會會長賈治邦認為,森林不僅是陸地上最重要的生態系統,還是人類生存賴以發展的基礎和根基,因為森林生態系統,既能給人類提供促進健康長壽的有形生態產品,又能提供維持人類生命的無形生態產品。因此,森林康養在促進人體健康長壽的同時,反過來,康養、旅遊和休閒產業的發展,又能促進當地鄉村振興。

就三明森林康養髮展方向,賈治邦建議:一方面,可會同衛生部門、醫院,一同研究,通過科學的數據證明森林中的樹能夠促進健康長壽、治癒抑鬱症的密碼;另一方面,三明要以列入“全國森林康養基地建設試點市”為契機,抓好森林康養產業發展,進一步促進全國森林康養事業的發展。

福建農林大學林學院副教授、臺灣森林保健學會理事張瑋尹對“森林康養”有著自己的全新理念。他說,現代工商業的急速發展,加上生活智能數字化的改變,導致人們處於高度緊張及壓力的狀態,讓許多人罹患“自然缺失症”及“文明疾病”。為調劑生活形態的改變所造成的一些不良衝擊,利用森林環境進行旅遊、體驗、保健、康養等活動,已成為我國“多目標森林經營”的方式之一。

“臺灣地區在森林康養研究的起步較早,在臺灣地區稱為‘森林療愈(育)’或‘森林益康’,不論是在基地建設、人才培養、政策扶持上均具備較好的基礎。因此,藉由梳理臺灣地區的實證研究結果、基地建設指標、森林療愈指導培訓課程,以及森林療愈活動設計,有助於三明森林康養產業推廣,併為森林康養效益實證研究,提供參考依據。”張瑋尹的全新視角,獲得了在場嘉賓的認可。

“森林康養是森林經營的創新發展,是健康生活的最佳選擇。”原四川省林業廳副廳長、四川省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副主任陶智全,分享了四川省現有森林康養探索與實踐的做法。他認為四川省森林康養起步較早、行動廣泛、模式多樣,業態初顯。

就下一步森林康養髮展趨勢,陶智全建議,要進一步轉變森林發展經營理念,彰顯森林生態的健康服務價值;宣傳森林醫學實證成果,促進大城市居民養成健康生活方式;整合公共行政資源,發揮各部門優勢,共同推動和建設森林康養大平臺;抓住典型示範帶動作用,明確森林康養的核心要素和特點,進一步彰顯森林康養的本質特徵。

從論壇移步展會現場,一股清新的藥香,從“大田康養小屋”不斷飄出。這個特製的“藥香竹木結構康養小屋”,是今年大田縣廣聯木業有限公司與內蒙古農業大學共同研發製作的。

“我們利用石菖蒲、合歡花、玫瑰等中草藥提煉汁液,通過壓力機組,高壓浸注到我們南方特有的香杉板材料中,隨著木材的‘呼吸’過程,不斷釋放出微量中草藥氣體,以此達到促進睡眠的康養功效。”大田縣廣聯木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吳文盤告訴記者,上個月,他們已在大田縣大仙峰茶美人景區內,搭建了這樣一個“康養小屋”,很快市民就可前往,親身體驗一下充滿藥香小屋的康養功效。

與以往參展企業和產品種類多、跨度廣不同,今年的林博會主題更加集中,重點展銷“森林食品”和“森林康養”產品:佈設森林食品展區,開展森林食品訂貨貿易對接、電子商務大會等活動,建設南方森林食品基地;佈設森林康養展區,組織森林康養產業重點推介、森林康養論壇,助推三明全域森林康養產業發展。

在本屆林博會上,泰寧縣“耕讀李家”森林康養基地、大田縣桃源最氧睡眠小鎮、三元格氏栲森林康養基地、將樂龍棲山森林康養基地、沙縣馬巖森林康養基地、清流天芳悅潭森林康養基地、永安天鬥生態森林康養基地、泰寧縣境元森林康養生態園、將樂鷺鳴灣森林康養基地、尤溪縣古溪星河森林康養基地等,被列入全市“森林康養基地建設十佳”名單。

作為全國最綠省份的最綠城市,我市正不斷抓實抓好森林康養這一新興產業,激發發展新動能。一股湧動在青山綠水之間的盎然生機和發展激情逐漸蔓延開來……

發揮生態優勢

三明的好山好水,三明的良好生態,在提升市民運動“快樂等級”上,也讓不少市民收穫了運動的幸福感。

中國綠都 最氧三明 | 奏好青山碧水康養曲

滑下小坡,再穿越幾個波浪障礙,最後穩穩當當停下。11月7日,林博會“林深水美,運動快樂”展區,5歲楊維松的平衡車表演,贏得了陣陣掌聲。已學習平衡車一年時間的楊維松,平時最喜歡的事便是和爸爸媽媽一起到江濱公園玩平衡車。

“平時,我們會組織孩子們到江濱或綠道上練習平衡車,孩子們在騎行的過程中,血液循環加速,能吸進更多的新鮮空氣。”三明樂騎小飛象教練曾宏偉告訴記者,想要健康,兒童可選擇平衡車這樣的時尚運動,成人則可選擇山地自行車運動,通過森林氧吧運動,強化心臟功能,防止肥胖、血管硬化,強健骨骼。

除了享受綠意,提升快樂,在依託獨特的生態資源優勢上,泰寧縣將原生態丹霞巖壁種植鐵皮石斛,作為重點產業之一加以培育扶持,努力做優做強。

鐵皮石斛享有“藥中黃金”之美譽,名列中華九大仙草之首,泰寧縣八仙崖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經過漫長的仿野生培育和發展過程,其鐵皮石斛的營養成分與藥理成分等品質與野生鐵皮石斛基本達到相同。

“從採摘野生鐵皮石斛的種源,到室內種培、大棚列苗、野外列苗、移植崖壁,泰寧的鐵皮石斛種植需耗費5年時間。”泰寧縣八仙崖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朱孔才說。

在泰寧,適宜原生態種植鐵皮石斛的丹霞巖壁面積有10多萬畝。因生長條件嚴苛、生長週期緩慢、存活率低,泰寧縣八仙崖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鐵皮石斛顯得異常珍貴。

結合泰寧縣旅遊產業發展,泰寧縣八仙崖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主動拓寬產品銷售渠道,藉助互聯網+旅遊、互聯網+林下經濟的模式,將鐵皮石斛採摘、旅遊以及石斛文化融合在一起,將產品銷往北京、上海、廣州等國內一線城市,年產值達2000萬元。

在三明,出門不到300米就有休閒綠地或公園;漫步城市,看到的不是圍牆而是綠植,城市主幹道沿街單位實施拆牆透綠率已達91%……城區滿眼皆綠。通過不懈努力,我市生態保護建設成效明顯,生態產業蓬勃發展,走出了一條生態改善與經濟發展雙贏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三明正闊步走在加快發展的“生態進行時”。

著好綠色底色

生態是三明最大的優勢,綠色則是三明的底色。近年來,在全國最綠省份的最綠城市、全國文明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中國旅遊城市、國家森林城市等眾多光環下,我市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理念,主動探索“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的發展路徑,充分發揮森林生態優勢,大力培育孵化以森林康養產業為特色的新業態,打造“中國綠都·最氧三明”品牌。

如果說“海味”是大海的饋贈,那麼“山珍”就是森林給予我們的綠色寶貝。

11月6日,第十五屆海峽兩岸(三明)林業博覽會暨投資貿易洽談會開幕式上,建寧白蓮、永安閩筍乾、大田紅菇、尤溪茶籽油、泰寧鐵皮石斛、寧化薏米、建寧黃花梨、明溪淮山、泰寧食藥用靈芝和沙縣樂子雞蛋等10類綠色食品被授予了一個共同的名字——“綠色食品十珍”。

展會上的“大田紅菇”,背後有著不同尋常的故事。

“紅菇生長在大山深處,因為它的菌絲不能分離,所以至今無法進行人工栽培,足見珍貴。為了能採摘到紅菇,農民們要翻山越嶺,尋遍深山。採摘回來後,還要手工整理、柴火烘烤,最終才能為人們奉上紅菇雞湯這樣的美味佳餚。”大田縣八峰天然菌業負責人蘇光地告訴記者。

“這個黃花梨不僅個頭大,而且很脆很甜,最關鍵的是一斤才8元,真便宜。”今年已75歲高齡的陳錦芬是安溪人,平時喜歡吃梨的她,來到“綠色食品十珍”館,首先映入她眼簾的就是建寧的黃花梨。

三明森林資源豐富,是我國南方綠色食品的重要產區,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品牌影響力。“我們通過評選,並集中展示,為的就是擴大三明綠色食品品牌的知名度,讓更多市民瞭解、品嚐到更多三明的綠色食品。”三明“綠色食品十珍”館負責人李金祥介紹,此次“綠色食品十珍”評選,由林博會籌委會抽調市林業局、農業農村局、市場監督局的有關人員成立評委會,根據食品的歷史傳承、市場影響力、品牌知名度、市民接受度、近來無質量投訴等方面,從全市選送的54個產品中,選出10個作為第十五屆林博會三明“綠色食品十珍”。

這些“綠色食品十珍”,還是我市頗具地方特色的森林食品品牌。森林食品具有原生態、無汙染、健康、安全的特點,是綠色健康飲食的新風尚、林業經濟產業的新增長點。

近年來,我市不斷加快基地建設。引導和鼓勵專業大戶、家庭農場、龍頭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建設筍類、茶油、食用菌、中藥材等優勢森林食品標準化生產基地。加強森林食品“三品一標”認證工作,培育優質森林食品品牌,引導群眾以生態模式生產森林食品。健全完善“新型經營主體+基地+農戶”等農業產業化經營模式,著力提高優勢森林食品產業專業化、規模化、標準化水平。

在培育龍頭企業方面,大力推進森林食品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加快培育沈郎食用油、孟宗食品等一批森林食品加工龍頭企業,壯大企業生產規模。鼓勵龍頭企業參與國家標準、省級標準、行業標準制定,探索建立覆蓋森林食品種植、生產加工、倉儲物流、終端銷售、檢驗檢測等環節的質量安全追溯體系。

今年,我市以林博會為平臺,依託三明豐富的森林食品資源,突出森林食品展銷,通過市場化運作,努力把三明打造成中國南方森林食品基地。在林博會期間,通過舉辦森林食品訂貨採購洽談會,邀請海峽兩岸森林食品供貨商、經銷商、採購商、電商參展布展。與中國林業產業聯合會森林食品分會合作,發起全國森林食品品牌聯盟,爭取中國林業產業聯合會主辦的中國林業產業創新獎(森林食品類)評選活動在林博會期間舉辦。用好“互聯網+”,鼓勵森林食品企業入駐農村淘寶平臺,加強與中國林業官方天貓旗艦店合作,宣傳推介我市森林食品。

今天的三明,層林盡染,疊翠流金。一曲“康養、生態、綠色”的進行曲仍在不斷奏響……

來源:三明市融媒體中心(記者:劉莉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