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江湖畔:荊紫關麻子饃


丹江湖畔:荊紫關麻子饃

淅川荊紫關清代一條街坐落於丹江上游北岸。古時,這裡是千帆如林,百艇接檣,異常繁榮。荊紫關五里長街上,有一種饃,厚約3寸,皮脆黃,有許多小窩,好似人臉上的麻子,故稱“麻子” 饃。

丹江湖畔:荊紫關麻子饃

麻子饃的製作方法十分講究。先從丹江河灘上選取大小相同的石子,用水洗淨,在一平底鍋內,用油細細烘乾。選優質麵粉,提前發酵。把發酵好的麵糰,揉光,擀成圓形,置於石子鍋內,來回翻烙。麵糰在鍋內被烙上一個個的小窩。

石子饃的來歷源於丹江河道上的縴夫。傳說,清朝時候,有一船自丹江而上,途遇洪水,船被掀翻。十幾名縴夫困在一荒島上。有面,無鍋。縴夫把面和好,置石子上。時值夏季,少時,面就發酵開了。燒火,把面置於火底,燒烤。燒出的饃,在地上輕輕一磕,石子全部落下。食之,香甜可口。縴夫得救,把此法傳於人們,發展成現在的麻子饃。

丹江湖畔:荊紫關麻子饃

現在,每逢集市,便有民間廚人,在街頭製作麻子饃。購買者,絡繹不絕。(此文刊發於2005年12月31日《河南日報》,圖片摘自網絡)

丹江湖畔:荊紫關麻子饃

作者簡介:田野,河南省作家協會會員,河南省五四文藝獎獲得者,南陽市五個一文藝工程獎獲得者,淅川縣文聯副主席,淅川縣作協副主席兼秘書長,在全國各大報刊雜誌刊發作品3000餘篇,《讀者》、《意林》簽約作家。出版有散文集《放歌走丹江》、《坐禪谷禪韻》;長篇小說《淚落水中化血痕》;參與主編《魅力淅川》叢書(六卷),撰寫的《北京,不渴》微電影劇本拍攝後榮獲國家林業部“十佳影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