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種理財方式最安全、最適合老百姓購買?

金蟬秋韻


適合老百姓投資理財方式較多:定期、國債、基金、黃金、股票、外匯、房產等做組合投資,不同產品的投資起點不一,對應的風險級別也不相同。

1.儲蓄:常見的和大多數人會將多餘的錢存入銀行,特別是國有銀行,信譽好,值得信賴。存錢分為活期和定期及定活兩便幾種形式,活期利率低,定期以五年的利率高,可以到期自動轉存或不轉存,任選。

銀行存款穩定,風險小。但是低風險伴隨低收益,銀行存較其他理財產品收益少,即使定期存款利率也比不上一般的基金回報率高,甚至跑不贏通貨膨脹,所以存錢等於貶值。

2.國債:購買國家債劵也能獲利,一般比銀行利率稍高些,可信度也很高,風險極小,同時也是支持國家建設了。國債的缺點是不到期不能贖回,如果碰到加息週期就損失利息差。提前贖回損失比定期存款提前取出還要大。

3.股票:投資的是上市公司業績,投資收益高。收入不穩定,政治因素、經濟因素、投資人心理因素、企業的盈利情況、風險情況都會影響股票價格,這也使股票投資具有較高的風險。另外,機構、主力太厲害,普通人想要炒股賺錢是比較困難的。如果投資太大則一定要小心,不要把大部分的錢投進去,如果 行情不好,太讓人承受不了,更不要借錢投資。

4.基金:購買基金也是一個選擇,相對股票,基金的波動沒有那麼厲害,但也是有風險的,一定要謹慎。

5.寶寶類產品理財:寶寶類理財指的是支付寶的餘額寶、騰訊的理財寶、平安銀行的壹錢包,或者是現金寶、收益寶之類,以淘寶發端的、以寶類冠尾的,貨幣基金等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等。他們的好處是把我們放進去的錢用來購買貨幣基金,穩定收益高於銀行活期存款而且取現方便。目前,互聯網寶寶類理財產品的收益率持續走低,優勢明顯不足。

6.保險:商業保險,也可以用於小額投資理財。在過了投保期後,保險人在保險合同約定的期限內,按照保險合同約定的方式、金額,有規律地、定期向被保險人給付保險金的保險,實質上就相當於養老金。

保險理財是通過保險進行理財,是指通過購買保險防範和避免因疾病或災難帶來的財務困難,對資金進行合理安排和規劃,同時可以使資產獲得理想的保值和增值。

7.黃金:購買貴金屬也是一種投資,如黃金、白金等,在各銀行都有專人負責這業務,可以進行諮詢,貴金屬的行情也是波動的,升值了可以賺,貶值了則會賠,有過一次波動一般不會太大,如果貶值,還好你有實物在,可以在等升值時再出售。

8.房產:購買固定資產其實是大家都看好的,特別是購買地段好的門面房,或者自己可以做生意,或者轉手出僱。購買商品住宅,也是一種理財方式,只是一下投資太多,且回報也有風險,而且如果不出售的話,見到的收益會很小,即使租出去,收益也不大,只能等房產升值後賣出去才能獲利。

房子有其特殊的性質。可能出現住房供給超過剛需的情況。這裡引用李嘉誠的一句話:“如果大陸繼續盲目地蓋房子,十年之後中國房子根本不值錢。”

9.外匯:買賣的是國家的貨幣,如美元、英鎊、日元、歐元等。賺取外匯波動帶來的差價。資金靈活度高,變現性高,是目前賺錢最快,並且最簡單的投資。有些投資者,能在一月之內從3萬賺到十幾萬。

外匯市場不僅是全球最大的金融市場,而且已經成為全球利潤最高的投資理財產品。

其它金融產品的比較

以上對比,不難發現,外匯是相對收益最高風險最低,最適合個人投資的理財產品。

相比其他金融產品,外匯有著獨特的優勢,公開透明、交易公平、不會被操縱、24小時實時交易、強大的金融槓桿等,都是其他金融產品所無法相比的!

以投資大師布魯斯·柯夫納為例,其從事外匯交易十幾年,戰績驚人。1978年投資1千美元交由其操作,到如今可以升值到數億美元之巨。

現在,不論是外匯投資自身的優越屬性,還是國內大政策指向,都在告訴我們,現在正是投資外匯的大好時機。

198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詹姆斯·託賓說:“雞蛋不要放在一個籃子裡”。

這句話意思是通過分散投資來降低風險。

那到底分散投資該怎麼做呢?

原則一:選擇相對集中的投資方式

投資者應當選擇相對集中的投資方式,根據自己的資金情況選擇三到五種投資方式。這樣一來,不僅能降低投資組合的管理難度,還能將更多的精力集中於那幾種投資方式,再進行長期投資,更能獲得較高的收益。

原則二:高收益的投資不宜過多

分散投資,並不是都選擇高風險高收益的產品,對那些高收益的投資不宜持有太多。應適當增加中低風險進行組合投資,才能有效地分散風險。

原則三:投資應量力而行

投資應量力而行,有多少財力就進行多少投資,不可沉迷於借錢投資、貸款投資,存在賭博心理。每位投資者在選擇每一種投資方式時,應該先對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有所瞭解,然後在自己熟悉的領域內選擇投資方式。


清風


最安全最適合老百姓購買的我認為有三種產品:國債、定期存款及貨幣基金。風險可以認為基本沒有,收益率比活期存款高出6倍到10倍左右。

第一,國債。國債產品我認為最適合不願意打理理財的人選擇,特點就是收益率保持中等水平,風險基本沒有。2019年我國發行的國債利率情況如下:三年期4%,五年期4.27%。這個收益率不是最高的,但是簡單計算一下也比活期利率高出10倍的水平。一萬元本金的話每年可以獲得利息400元。國債發售一般通過銀行,可以關注國債發售相關信息,提前準備資金,到銀行櫃檯購買。

第二,貨幣基金。貨幣基金適合懶人小額資金理財,也就是零錢包的功能。目前貨幣基金收益率為2.5%左右,從到年6%的水平一路跌下來,現在收益真的很低了。貨幣基金典型的產品有餘額寶、零錢通以及各大銀行的貨幣基金比如中信銀行薪金煲等。貨幣基金一般都是隨時存取,但是利息計算根據轉入時間不同起算點不一樣,工作日三點前轉入當天確認份額,三點後轉入明天確認份額。

第三,定期存款。相信很多人熟悉的是這個理財方式,比如我父母他們就只會存定期,而已希望有存摺的那種。定期存款目前國家給了各銀行部分自主定價權。總體上操作思路是央行給出基準利率,各家銀行可以在基準利率基礎上調整。目前國有銀行很少上浮或者上浮比例較低,商業銀行中等上浮,城商銀行大幅上浮。以三年期為例國有銀行2.75%,商業銀行3%,城商銀行可以達到3.5%左右。

以上介紹了三種簡單又安全的理財方式,如果不想麻煩就選擇國債即可。


談財論道


對於老百姓日常能夠接觸到,並能夠購買的投資理財產品,按照安全性從高到低排序如下:銀行理財產品、保險理財產品、債券基金、基金定投、基金產品、P2P。最安全、最適合老百姓購買的是銀行理財產品。

1.銀行理財產品是普通老百姓首選,安全性最高,保險理財產品次之。

銀行理財產品是一種非常安全,且收益較高的理財產品,收益率在4%-5.5%之間,期限靈活度高,從30天到3年都有。可以根據自己的用錢計劃選擇不同的銀行理財產品。由於該類產品由銀行進行管理,其安全性非常高。

保險理財產品是銀行代銷的保險理財產品,具有雙重功能,一是保險功能,二是理財功能,安全性僅次於銀行理財產品。但是,保險理財的收益率通常低於銀行理財。

2.債券基金、基金定投是老百姓理財的第二選擇,安全性不錯。

債券基金、基金定投是兩種相對比較安全的理財產品,特點是需要投資的時間較長,通常在3-5年,年化收益率在6%-10%左右。從歷年數據看,債券基金、基金定投的安全性也非常有保障。

3.各種基金產品,P2P屬於風險較高的產品,普通老百姓慎選。

市面上還有很多各式各樣的基金產品,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等,數量超過幾千隻,挑選難度非常高,專業性十分強。故收益率也參差不齊,安全性低。

P2P是近幾年興起的一種創新理財產品,實際上就是國外的次級債,風險也非常高。數據顯示,從2015年至今,有超過75%的P2P平臺出現了問題。

回到主題,最安全、最適合老百姓的理財方式是銀行理財產品,可以認為是無風險。保險理財產品、債券基金、基金定投的風險較低,普通老百姓也可以選擇。而對於各種基金產品和P2P,具有一定的門檻,最好在具備一定理財基礎之後再進行選擇。


大南山伯爵,NUS博士後,資深金融科技人士,用專業的知識、大白話的方式為您科普投資理財,讓天下沒有難懂的金融!歡迎關注、留言交流。


大南山伯爵


一、國債

說起最安全的理財方式,那麼首選國債。2018年的三年期國債年利率4%,五年期國債4.27%,收益超過三年期存款利率,流動性還更好,即使提前支取也能有比較高的收益。


2019年的國債會在3月份發售,個人預測三年期利率有可能會有所下降,達到3.80%左右。


二、銀行存款

除了國債,安全的理財方式就是銀行存款了。當然普通存款利率較低,三年期存年利率往往都低於3.50%,只有極少數銀行的五年期利率能達到5%以上。部分銀行10萬元大額存款三年期年利率也能達到4%以上,更多銀行則是20萬元以上的三年期大額存單年利率才能達到4.0%以上的利率。


五年期存款流動性差,多數銀行五年期利率並不高,3.8%上下。農村信用社及民營銀行利率相對較高,有十餘家銀行年利率能達到5%以上,如果資金短時間沒有使用計劃,以當下的利率標準,選擇當地一家利率高的銀行存五年期也可以考慮。


三、大額存單

大額存單本質還是銀行存款,受存款保險制度保障,50萬元以內是非常安全的,當然為了利息也有保障,如果存款較多,可以考慮分別到幾家銀行開戶,每家存款40萬元。

四、結構性存款

2018年資管新規實施,打破剛性兌付,保本理財產品逐步退出市場,作為替代選擇的結構性存款開始火爆。結構性存款年利率也能達到4%左右,本金安全,收益浮動,所以也是安全的理財選擇,但是需要注意別買成結構性理財,要注意產品說明。


五、寶寶類貨幣基金

隨著央行降準持續釋放流動性,寶寶類貨幣基金收益不斷降低,已經降至2.6%左右。由於貨幣基金投資的都是高信用級別的項目,所以總體而言安全性很高,只有發生擠兌的情況下才有可能出現本金損失風險。對於資金相對較少並且隨時計劃使用的情況來說,寶寶類貨幣基金依然是最佳選擇。


六、理財型保險

至於理財型保險,此類產品引發糾紛極多,一方面宣傳年收益率5%以上,但是真實收益率不會超過3%,利率上沒有任何優勢;另一方面則是流動性極差,著急用錢的時候取不出來,提前取就會損失不少的本金。加上部分理財型保險設計的極為不合理,時間過長,動輒五年乃至終身,可以說是一個大坑。即便不提前支取本金安全,但是收益太低,選擇這樣的理財方式簡直是跟錢過不去。


七、智能存款

智能存款是民營銀行的創新,以微眾銀行智能存款+為例,本質依然是銀行存款,安全性沒問題,存滿一個月年利率即可按4%,存滿一年即可按4.5%,非常不錯,流動性很好,遠超傳統銀行。當然正因為這樣的利率突破了現有利率體系,存在政策風險,所以下線了。以後此類產品應該會限量銷售,同時利率也會有所降低。


八、理財產品

至於理財產品,2020年年底之前保本理財產品就會退出市場,今後理財風險會持續增大,尤其是理財資金可以進入股市後,理財與購買股指基金已經沒有太大差別了。如今理財產品平均收益率在4.4%左右,選擇保本的理財產品依然是不錯的理財選擇。


最後,鄭重問一句,有一款理財型保險,每年交6115元,交10年,最後能拿回五萬八,你需要嗎?


財智成功


朋友們好!

最安全,最適合老百姓購買的產品,當然是銀行的各類存款產品了。存款產品有存款保險制度的保障可以說比較安全;而且存款也非常方便,門檻非常低,50元就能起存;還有現在好多銀行存款產品的利率也是相當高的。我們下面來分析一下。

大型銀行存款

一般來說大型銀行資產規模巨大,營業網點眾多,金融產品非常豐富,因此,大型銀行一般不通過提升存款利率的方式來進行攬儲活動。因此,一般大型銀行存款利率上浮較少一點。

一般來說,五大國有銀行3年期定期存款年利率為2.75%,股份制銀行年利率稍微高一點,比如華夏銀行、廣發銀行3年期存款利率可以達到3.1%。

定期存款起存金額一般都是50元,也就是說,你有50元就可以到銀行去存定期存款了,可以說非常適合老百姓投資了。

中小銀行存款產品

現在中小銀行因為資產規模小,營業網點少,一般都是靠提升存款利率來進行攬儲活動。因此,中小銀行存款利率比大型銀行要高一些。

現在有些中小銀行也已經開始利用網絡來推出新型存款了,這些存款產品好多也跟民營銀行的存款產品一樣,具有高利率的特點,而且也能夠受到存款保險制度的保障,也比較安全。

下表是某金融平臺上的銀行存款產品利率表,從中可以看出來有兩款中小銀行推出的存款產品。

一款是平頂山銀行的按月付息的產品,5年期存款,年利率5.4%,起購金額50元,可以提前支取,提前支取的利率採用靠檔計息來計算。

還有一款是長春農商銀行推出的5年期智慧存款,年利率同樣是5.4%,起購金額1000元。

這樣的中小銀行通過網絡推出的產品,可以說利率較高,而且也比較安全,也比較適合老百姓購買,大家可以多研究一下。

民營銀行存款

現在民營銀行因為只能夠開設一家實體營業廳,因此民營銀行一般都是依託網絡推出存款產品,這些存款產品年利率較高,而且存取也非常方便,而且也屬於普通存款,受到了國家存款保險制度的保障,可以說比較安全。

從上面的存款利率表中可以看出來,億聯銀行5年期存款產品,只要是存滿5年,年利率就能夠達到5.88%,這款產品起購金額是5000元。

而且這款產品如果提前支取的話,還可以採用靠檔計息的方式來計算利息,提前支取利息還算比較高,可以說是一款存取比較方便的產品。

營口銀行5年期存款產品,年利率達到了5.8%,這款產品也支持提前支取,可以說也比較方便,這款產品起購金額是50元。

民營銀行存款產品還有很多,好多起購金額也是50元,可以說比較適合老百姓購買,大家可以多研究一下這些存款產品。


綜上所述,現在最安全,起購點最低,最適合老百姓購買的理財產品就是各種銀行存款產品了。現在有一些銀行存款產品年利率較高,而且隨時可取,採用靠檔計息,可以說比較方便。如果想存銀行的話,大家可以多研究一下。


如果您喜歡我的觀點,歡迎您關注我,也歡迎您加入我的免費投資圈子,可以進一步交流。歡迎大家多多評論,點贊,關注!

睿思天下


理財是一個很寬泛的詞,為了把它具體化,我說下理財產品有哪些,

1.銀行存款,包括定期,活期,這種是保本的。

2.銀行理財,5萬起投,由於投資期限、市場環境、銀行的不同,收益也不一樣,大概在4%~5.5%之間,這個是非保本的。

3.分紅型保險,與銀行理財相似,只不過產品是保險公司的產品。

4.信託產品,信託產品大家接觸的應該會比較少,因為它只針對特定的合格投資者開放,如果您的資產有300萬以上才可以認購,根據信託產品的期限不一樣,收益大概在7%~9%之間。

5.資管計劃,與信託類似,公募基金公司發行或者券商發行,一般來說比信託收益高一點。

6.私募基金,分為私募股權基金、私募證券基金和其他類固定收益基金。起投也是100萬。發展迅猛,稂莠不齊,選擇好的公司,好的產品,會有較大的收穫。收益在9%~13%,或者是浮動的。

7.股票,券商開戶就能炒,門檻低,收益浮動。

8.公募基金,公募基金軟件或者銀行都會代銷,支付寶和微信上也有,門檻低,有支付寶就能買,餘額寶就是天弘基金的產品。有貨幣基金收益在4%左右,也有浮動的。

9.至於其他的,期貨,現貨和P2P,我就不說了,建議不要考慮,風險大

總結:沒有最好的產品,只有合適的產品。看自己的財產狀況,合理配置。

本人作為每年在股票期貨市場上獲得數倍的投資大師,歡迎溝通交流


資本倍增


哪種理財方式最安全、最適合老百姓購買?

最安全、最適合老百姓購買的理財方式就是銀行存款,這不需要老百姓操心,也不需要什麼財經知識,存好款後,坐等到期收取本息就行了。

在配置時,我們只需根據自己的資金情況,兼顧好存款的安全性,收益性,流動性,便捷性。我建議如下配置。

一、銀行存款

1、5年期定期存款,配置資金總量的50-60%,以獲取最大化的收益。

在我國銀行體系中,同等期限的銀行存款,民營銀行的存款利率要高於國有銀行,這裡我們配置些民營銀行(互聯網銀行及地方商業銀行)的標準存款。

億聯銀行標準儲蓄存款產品(億聯智存_利添利盛夏團購款):5年期年化利率5.88%;營口銀行的標準儲蓄存款產品(個人存款5年期)5年期年化利率5.80%, 1萬元1天的的利息收入是1.61元左右,收益不錯的。

2、兼顧流動性

如需要兼顧流動性,我們可以配置些短期1年以內的銀行存款。

(1)1年期的銀行存款,配置總資金量的20%,

新網銀行的(年得利)和振興銀行(振興智慧存4號召)存款利率都是年化4.8%。

(2)配置活期存款產品:配置總資金量的30%左右

選擇一些地方民營銀行的收益性高的活期銀行存款產品。如三湘銀行(三湘閒錢盈)年化利率3.9%,轉入當天計息、無交易日限制;

眾邦銀行(隨心盈14天期)年化利率5%,當天23:00前存入當天計息。存入活期的總金額以6個月左右的生活費適宜。這樣配置方便我們生活中的不時之需。

上面幾個銀行存款都是標準銀行儲蓄存款,受國家《存款保險條例》保障,本息總計50萬元的範圍內,本息安全,100% 剛性兌付。


總之以在銀行理財配置時,我們應在確保存款安全的大前提下,遵循存款期限長短相結合的原則、兼顧存款的流動性,根據自己的風險偏好,選擇合適的理財產品,配置好自己財產組合。

大家有什麼不同看法,請留言討論,關注我“虎子財經”,學習財經知識!


虎子財經


題目關鍵詞是老百姓,廣義上認為的老百姓也就是工薪階層,去除日常必要開銷後,用於理財的資金我想關注的無非幾點:

1、安全性,應當是首要考慮的事項,老百姓辛辛苦苦攢下的錢,誰也不願意有個三長兩短。

2、流動性,老百姓畢竟財產有限,真有個急事也不可能有額外的資金來源渠道,所以流動性應該是第二個需要考慮的因素。

3、操作性,工薪階層每天上班都挺忙,不可能時刻有精力操作理財資金,所以一些基金不適合。

4、收益,最後考慮收益,在滿足了上面條件後再考慮能否達到自己的預期。

綜合考慮以上幾點,個人認為,首先不推薦股票,錢投到股市裡,這個不是理財,是賭博。除此之外,老百姓可以將資金分成幾部分,分別投資與貨幣基金、債券型基金、黃金、銀行理財、p2p,按照自己對於風險的偏好來設定每種類型投資的比例。

以上需要解釋的是債券型基金和黃金。債券型基金不像股票型基金或者股票,波動沒有那麼大,而且基本上每天增長的,很少有下跌。而黃金,有漲有跌,但是沒有股票那麼頻繁,幅度沒有那麼大,當然如果一點風險都不接受的,那就不用考慮了,嘗試其他集中投資即可。


舞黯然


首先我們要知道理財的基礎目的是什麼?
理財首先是為了保值,跑贏通脹,使財富的增長跑贏人民幣的貶值。目前普通人最常見的理財方式是銀行存款,但是近幾年因為經濟關係的原因,銀行存款利率不斷下降。想靠銀行存款跑贏通脹和貶值是不太可能的。


近幾年隨著支付寶的普及,餘額寶的貨幣基金理財夜市不錯的理財方式,餘額寶主要的投資方向是債券市場,還有銀行大額存單,平均收益率在4-5%左右,在不同時期收益率是不一樣。但是以此來跑贏通脹和貨幣貶值貌似也有點力不從心。
為此我們就把目光要投向風險風險可控,但是收益率較大的方向。
如果炒股的話,沒有一定的專業知識是不行的。所以要把目光投向基金,在這裡有兩款被動型基金給大家推薦。
分別是上證50etf和滬深300etf。
上證50etf是精選了滬市最好的50家上市公司,滬深300etf精選了滬深兩市300家最好的上市公司。這350家上市公司每年有變動,就是說如果這裡面有哪幾家上市公司業績表現和行業景氣度不夠了,就會剔除出去,讓更優秀的上市公司進來。
縱觀這些年50etf和300etf的表現還是比較穩定的,收益率也同時跑贏了很多主動性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

從上證50來看,最低點才0.25元。十年十倍不是問題。關鍵問題是大家不可能都買到最低點,所以就需要另一種操作模式了。做一個定投,就是每個月從可用資金裡拿出來一點,買入指數型基金,長期來看無論是漲幅和分紅(上證50裡的公司每年分紅率大概都在5%左右)都是不錯的。再講一個真實的案例,我身邊的人去年在2018年行情不太樂觀的情況下,每月買入2000元的50etf目前的收益率已經在20%以上了,有些收益率是不敢用筆去算的。這還是普通行情,如果再未來幾年內有一波牛市,或者上市公司分紅率提高,年化收益率20%以上是比較好的情況。


肖予飛


大的理念

理財是一個大規劃,而不僅僅是投資什麼的。

介紹一個美國標準普爾公司的“標準普爾家庭資產配置圖”

1234法則:10%用於短期消費;20%用於保障;30%投資;40%作為保本升值的錢投資固收類理財產品。

簡單具體的實操

  1. 預留3個月的生活開支
  2. 其他的按月定投指數基金

一條條說

現金規劃

  • 一個人從失業到重新就業取得收入,找工作所花的時間一般在3-6個月,年輕人時間更短,3個月足夠了
  • 再多的錢留在手裡,不進行有效的理財,是無法跑贏通貨膨脹的(餘額寶收益在2.2%左右,我國的通貨膨脹率在3%-4%之間),留的越多,貶值越多!
  • 預留的錢放在餘額寶這樣的貨幣基金就行,隨時可取,還有點小收益。


定投指數基金

指數是為了反映股市整體漲幅的相對數,簡單來說就是股市整體的天氣預報。

指數基金是百分百複製指數的。

  • 首先它的安全性是沒問題的, 指數基金號稱不死不滅,確實是這樣的。
  • 著名的道瓊斯指數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了,只要國家經濟穩定發展,那指數就會長期向上。
  • 長期看,收益也是很靠譜的,那麼多基金管理人,能跑贏指數的有幾個。

定投優點:

  • 一個月一投,方便儲蓄。
  • 不挑入場時機,隨時入場。
  • 不斷定投拉低平攤成本。
  • 傻瓜定投就能有很好的收益


我的辦法非常簡單,兩步就可以輕鬆搞定:

  1. 選一個合適的指數
  2. 從跟蹤指數的基金中選出費率低、跟蹤誤差較小的


先介紹下我的主力

中證500指數

指數以2004年12月31日為基日,基點為1000。中證500指數由全部A股中剔除滬深300指數成份股及總市值排名前300名的股票後,總市值排名靠前的500只股票組成,綜合反映中國A股市場中一批中小市值公司的股票價格表現。

就是中小盤股,比較活躍,我上一波盈利主要就來自這個指數,所以我會毫不掩飾對它的喜愛。


過去十年一直是中小盤炒作的樂土,各種莊家炒作玩的不亦樂乎,高泡沫必然帶來後面的高崩塌,去年7月,中證500居然下跌到歷史上0.1%位置,屬於跌無可跌的地步,目前已經上漲了45%,但還是處於極度低估狀態,今年長期在5.5%歷史位置上。


再看看市場的主力

滬深300指數

指數基日為 2004 年 12 月 31 日,基點為 1000 點。滬深 300 指數選取滬市和深市A 股中最具代表性的、規模大、流動性好的300 只股票組成其樣本股,從而,綜合反映了上海和深證證券交易市場中 A股的整體市場表現,是名副其實的大盤股。

這個指數由中國最大的300家公司組成,代表了中國國民經濟的中流砥柱,買這隻指數基金相當於買國運。

300價值指數是從滬深300指數樣本股中選取價值評分最高的100只股票作為其成份股,因此,其價值性更好一些,目前處於低估階段,可以定投的。


實操:

  • 每月拿出收入的一定比例來做指數基金定投
  • 定投在中證500指數和滬深300指數
  • 具體投資那個基金,參考我的選基方法,去天天基金比較選擇
  • 現在開始,目標收益10%起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