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化戰役中,處於城市巷戰進攻方的美軍傷亡相比于越軍少二十倍還不止,這是為什麼?

射程2200米


即便是巷戰,美軍也有武器和地利的優勢,北越反而失去地利

在武器上來說,美軍和南越軍有坦克等重武器,北越只有輕武器和部分無後坐力炮,加上美軍可以利用直升飛機快速部署兵力以切割北越兵。

從地利而言,北越兵剛剛進入順化,相對駐守順化的美軍和南越軍,是城市巷道的陌生者。

巷道戰之所以能夠利用熟悉巷道的優勢,以少擊多,只有一個條件:只有防守方才具備熟悉和利用巷道作戰,進攻方不可能利用巷道作戰。

作為進攻方的北越,根本就不可能使用巷道戰,更多是無頭螞蟻。即便有熟悉當地的越共,但人數不多加上只擅長游擊戰,難以承擔指揮巷道戰的責任。

從整個順化戰役戰役來看,雙方爭奪的戰略目標一共有三個:Tay Loc機場、位於要塞內的南越陸軍第一師總部,以及位於南河岸新城內的“美國援越指揮部”駐地。三地大致位置見圖:

3個美國海軍陸戰營的基地見下圖右下方點

美國海軍陸戰隊距離順化稍遠,可以有效支援在順化南岸的援越美軍總部。

同時由於北越軍只佔據了飛機場這一個戰略目標,並沒有能夠佔領要塞和援越美軍總部這兩個戰略要地。

時間一長,突襲的北越軍優勢就失去了。在美軍奪回機場後,北越軍更加處於劣勢地位。

順化戰役作戰區域圖

綜述

在武器上,基本上是輕裝兵的北越軍難以壓制輕重武器的美軍和南越軍;加上美軍可以用直升飛機到處運兵部署部隊來切割城市區域。

在地利上,北越兵是進攻方,並無熟悉地理的優勢;

在戰略目標上,北越軍只佔據了機場這一個戰略目標,要塞和援越美軍總部都沒有能夠拿下。

在人數上,南越11個營、美軍2個營、美國海軍陸戰隊3個營,合計2.5萬人;北越軍10個營,合計1.2萬人。

俗話說,強龍不壓地頭蛇。北越軍雖然有突襲的優勢,但沒有裝備、地利、人數上的優勢,因此付出8113人戰死、98人被俘虜的代價,並不奇怪。而美軍戰死216人,1584人受傷,南越軍戰死452人,2123人受傷,合計668人戰死,3707人受傷的代價。


每天原創,給你有價值的觀點!隨手關注,你的支持才是動力!

歷史哨聲


順化戰役只是“春節攻勢”的一部分,持續時間26天,也是最慘烈的戰役之一,但是北越軍第1、3師和越共遊擊隊投入的兵力大約在10個營,總計7500人左右,初期攻擊順化時對南越守軍佔有優勢,這也是打下順化的重要原因。但在美軍和南越增兵反攻之後,北越軍在兵力上反而居於劣勢,後期增援兵力也不多。美軍參戰兵力包括海軍陸戰隊3個營(第1陸戰師1營、第5陸戰師2營和1營)、陸軍2個營(騎一師1個營、第7裝甲騎兵團1個營),南越軍隊11個營(南越第1步兵師主力以及南越的海軍陸戰隊、空降兵、遊騎兵等)。

根據當時參戰的美國海軍陸戰隊少校諾曼•L•庫齡所寫的《順化城,1968:贏了戰役,輸了戰爭》,美軍在順化戰役中陣亡216人、傷1364人,南越軍隊陣亡384人、傷1830人,北越軍和越共遊擊隊傷亡總數大約5000人左右,其中陣亡1042人。此外,還有越南平民5800人在交戰期間死亡。按照這個記載,美軍與北越軍的陣亡比一點也不懸殊。北越方面的記載是陣亡2400人、傷3000人左右,傷亡總數與庫齡的文章所列數字基本相符,但陣亡數字多了1倍。這樣,美軍與北越軍的陣亡比為1比10,也遠遠不到1比20。要知道,北越軍和越共遊擊隊抗擊的是美軍和南越軍隊,那麼按照北越方面所給出的陣亡數字,美軍和南越軍隊與北越軍和越共遊擊隊的陣亡比為1比6;如果按照庫齡的數字,陣亡比還不到1比2。而按照傷亡比,基本在1比2。美軍和南越軍隊不僅兵力佔優,而且擁有優勢的陸上和軍艦炮火、空中火力支援,北越軍能打到這個程度已經很可以了。(S)


聯合防務


“我們在越南沒有打輸過一場營級以上的戰鬥”,1973年美越巴黎和談時,美方代表是這樣描述越南戰爭的。和法軍在越南的下場不同,美軍憑藉更具壓倒性的火力和大規模使用直升機帶來的機動性,在整個越南戰爭期間都沒有出現“奠邊府”那樣的慘敗。

但是,久經戰陣的北越正規軍和南越游擊隊還是給傲慢的美國人帶來了巨大的麻煩。尤其在1968年的“春節攻勢”中,美軍被迫打了一場堪稱“斯大林格勒”式的慘烈巷戰——順化戰役。

1968年1月31日,準備已久的北越正規軍和南越游擊隊,集結了10萬人左右的規模,在西貢、溪山、順化等100多個南越城市、鄉村,幾乎同時向美軍、僕從國軍隊和南越偽軍發起了滲透和進攻。

此役越軍直接攻城就投入了兩個整編團加兩個加強營的規模,兵力大約1.2萬人。越軍的先頭部隊喬裝打扮混入城內,然後再裡應外合,迅速瓦解了城內兵力僅有一個營的南越守軍,並且佔領了順化的皇城。

美軍以陸戰隊為先導,發起了反擊。但美軍馬上發現,他們陷入了“斯大林格勒”式的戰鬥中。越軍經常以小股獨立部隊滲透入美軍戰線後方,不斷從窗戶和牆壁後面用自動武器、火箭筒和迫擊炮開火。美軍不得不一個街區另一個街區地驅逐越軍,在這期間得摧毀數以百計的房屋。

在艦炮、榴彈炮、飛機日夜不停的掩護下,美軍直接動用了裝甲部隊深入城區進行巷戰。北越正規軍在巨大的傷亡下終於崩潰。僅攻入順化市內的北越正規軍陣亡就至少超過8000人,屍體幾乎把順化街頭堵得水洩不通。考慮戰傷比,幾乎可以算是全軍覆沒。美軍付出了陣亡216人、1364人受傷的代價,南越軍隊陣亡384人、傷1830人。美軍贏得了戰術勝利,交換比明顯高於北越正規軍,但戰略上的勝利卻屬於越軍。“春節攻勢”既顯示了越共的力量,其慘烈的景象又激發了西方世界新一輪反戰熱潮。


科羅廖夫


我是鬼行僧,我來回答一下關於順化戰役的問題。


第一、關於戰役的背景:

1、北越高層的權力變動:在大部分我國吃瓜群眾眼中,胡志明未死以前,北越的權力應該都掌握在以胡志明、武元甲為首的親中派手上。但實際情況是,1960年代之後,隨著南越共產黨地下組織遭受南越政權的嚴酷掃蕩之後,以黎筍為首的南越派回到北方,通過挑起群眾以及基層幹部對北越親中派的仇恨(即奠邊府戰役,北越高層同意中方調解保持南北對峙狀態),架空胡志明和武元甲,及至在“春節攻勢”發起以前,越共政治局實際已被南越派佔據,黎筍(也請各位記住這個人,挑起中越戰爭的就是他)獨攬大權;胡志明成為了“吉祥物”,武元甲失去軍權開始坐冷板凳(但我國國內大部分媒體和觀點依然認為春節攻勢其實為武元甲指揮,但我個人推測,作為胡志明心腹的武元甲,此時根本無力指揮被南越派操控的軍隊,軍隊基層均認為胡志明和武元甲是革命的叛徒,不然早在奠邊府之後,越南就應該統一)。


2、南越的佛教暴動:越南形式相對朝鮮複雜很多。首先南朝鮮三面臨海,實際戰線只有北方一條。而南越除東邊以外,其整個北線、西線(老撾)均為戰場,給了北越迂迴的空間,同時也給南越和美方造成了防守上的障礙。其次,南越政變頻出,且腐敗無能,導致政府的執政根基全無。“春節攻勢”前幾個月,南越政府再次發起反佛教運動(前一次是1963年),這對於以佛教徒為主的越南人民來說完全不能接受,大量僧侶以及老百姓衝擊南越,美方也對南越政府施壓,讓其尊重人權;但效果不佳,南越社會更亂。


綜上所述:因北越高層權力變更而催生的決戰情緒,以及南越政府無能的現實。膽大而冷血的黎筍開始啟動春節攻勢。


第二:有組織的遷移和無序的戰爭。

1、北越方面:遷移組織有序,戰爭指揮無序。戰役擬定的計劃是出動北越7個正規師加上南方游擊隊,在春節對南越主要城市——西貢、順化、峴港發起突然襲擊,從而控制南越。於是從1967年1月開始到1968年春節,北越及其盟友老撾共產黨出動作戰部隊及非戰鬥人員約15萬人進行戰前準備,胡志明小道上越軍晝伏夜出,順利遷徙約2萬人抵達西貢附近。而北邊的順化更是集中了北越幾乎全部的精銳。可春節戰役發起之後,熟悉叢林戰的越軍卻在巷戰中迷失了,沒有主攻方向和目的,最終被美軍和南越軍隊分割包圍各個擊破。


2、美軍及南越方面:早在春節戰役以前,美軍及通過空中偵查和情報收集,研判出北越會在春節期間採取軍事行動,對順化及西貢等重要城市加強的軍事部署,只是靜靜等待那一刻的來臨。


綜上所述:其實在戰爭層面上春節攻勢完全是北越內部政治鬥爭而衍生出的失敗行動,是以犧牲基層戰鬥人員為代價,換取某政治集團權力的戰爭。只不過美國人扶持的南越政權也是一個更無能的政治集團,如果南越能夠出現幾個韓國的政治人物,有可能現在的越南格局會又不一樣。


當然,歷史不能假設,現實就是如此,整個春季攻勢,北越失去了幾乎所有的正規武裝,元氣大傷。但北越的政治格局也因此徹底發生變化,親中派徹底失去權力。


鬼行僧


這個聽說太多的謠言了吧,這場戰鬥中雖然越軍的傷亡挺大,但是遠沒有想象的那麼高,如果我們看一下當時的記錄的話,雙方報的數據是有很大差距的,但是也沒有達所二十倍之差。

對於交戰雙方的戰損情況,一方損失多少,一般要看自己統計的本方傷亡數據,對方所宣稱的戰果往往不會被輕易相信,對比雙方的公開的資料看,雙方的損失差距遠遠沒有達到多少20倍那麼誇張了。

除了美軍以外參戰,更多的是南越軍隊參與了作戰行動,在損失的情況時候,不提南越的情況,自然顯得美軍的數據很低,顯得相當誇張了,如果把南越軍隊的損失也算到以內,那麼雙方的差距就不算大了,雙方的傷亡比為1:2,處於一個相當合理的水平,北越失敗了,損失為對方的二倍左右,正常水平了。


麥田軍事觀察


參看德浪河谷之戰,駐越美軍司令威廉·C.威斯特摩蘭將軍和他的主要副手威廉·德普伊將軍公佈統計數字,被打死的北越軍人估計為3561人,美軍陣亡305人,雙方死亡人數的比例為北越軍隊每死12人,美軍死1人,而在德浪河谷之戰的那位營長,哈羅德·G.穆爾1992年出版的回憶錄《我們年輕時曾經是戰士·第十六章 清理戰場》卻寫道,我就知道上級司令部必定想了解我們殲滅敵人的準確數字。戰場上亂糟糟地,後各單位清點的殲敵人數加在一起為834名,由於戰場上混亂和重複計數的情況在所難免,我自己又將834減至634,,,,,,,由12比1變成2比1,這是為什麼?


萬乘之尊


這種說法是不準確的,互相的傷亡不會相差這麼大。因為在人口密集的城市作戰,美軍很難分清楚居民和戰鬥人員,如果某一處有狙擊手,美軍能夠立即發射槍彈打擊他,但是很快就消失在人海中,很難射擊,就是射擊也會有許多平民被射中,美國軍人會打死許多平民的。越南遊擊隊主要襲擊的是美軍的兵營,和南越政府機關,彈藥庫,等。如果美軍連平民都一塊兒打死,那要死多少平民。

越南人打仗神出鬼沒,打了就跑立即化妝成平民消失在人海茫茫中。

所以小編這篇文章沒有根據也不是戰場實況,而是一種貶低越南人的故事而已。

當越南人大舉攻擊西貢時美軍無法打仗,滿街的人誰也搞不清楚,連平民一塊殺,美軍會這樣幹嘛。當越南人的坦克開進西貢總統府時,美軍逃之遙遙,撤離了西貢。

在20年的越南戰爭中,屬1975年越南人攻擊的最為猛烈,越南人突然的出現又突然的消失,多小股合擊,又突然無影無蹤,使美軍的坦克,裝甲車無法運用,美國兵又不擅長打游擊戰爭,一個找不到目標的戰爭,美國人確實頭痛。

偶爾抓住幾個越南兵,對戰爭的局面根本無法扭轉。而且越南人越打越近,美軍傷亡越大,美軍失敗了,越南人的南北統一,證明越南人20年戰爭越南人勝利了,美軍失敗了。


寶樹白石


聶衛平九段一人同時對戰二十個一段棋手,應該完勝;否則就是恥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