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讀媽媽這樣做,讓孩子高效自覺寫作業,成績越來越好

陪讀媽媽這樣做,讓孩子高效自覺寫作業,成績越來越好


有一句話特別流行:當代女人快速衰老的真正元兇,就是陪娃寫作業!

它就好像一把殺豬刀,刀刀催人老啊!

一個向來溫柔,優雅的女人,可只要碰到一輔導自家娃寫作業,就會變得粗魯,暴躁、歇斯底里、毫無修養……完全不像自己。你說這皮膚,再好的化妝品也愛莫難助啊!

“又玩手機,作業寫完了嗎?”

“還去廁所,你不是剛去的嗎?”

“這題不是講過了嗎?怎麼還教不會?”

“橡皮擦放下!好好寫作業!”……

孩子磨蹭、分心、馬虎、寫作業大開腦洞……分分鐘讓我崩潰。

別人家孩子有的問題,我的孩子一個都沒落下。

陪讀媽媽這樣做,讓孩子高效自覺寫作業,成績越來越好


打罵吼這樣的戲碼每天都在上演,一天不落。

每晚都在和孩子“鬥智鬥勇”,最後卻兩敗俱傷。孩子哭了,自己也快瘋了。

講真,陪娃寫作業簡直就是全民媽媽需要攻克的世紀難題。

一、對於孩子作業,你是這樣管理的嗎?

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為什麼乖巧孩子,一遇到寫作業就喜歡磨蹭呢?

其實父母在孩子寫作業這件事上,要多反思下為什麼?

孩子從無憂無慮的幼兒園步入小學學習生活,在年齡角色上還需要有適應轉換時間,更重要是14歲前孩子大腦額葉還沒發展好,神經系統抑制功能不全,所以這個階段孩子比較多動易分心。

另外我們大人有壓力,孩子也會有壓力,所以會抗拒做作業,人性本能就是戰鬥逃跑反應。

在孩子做作業這事件上,除了孩子內在原因,其實造成今天孩子一做作業就影響親子關係的現象,也跟我們做家長有很多關係。

你有這樣每天催孩子做作業嗎?

上了一天課的孩子,回到家本能性想放鬆下,可是孩子書包一放下,家長式聲音就來了:

“好了,吃完飯了,趕緊去寫作業去吧。”

“認真寫,好好寫......”

“寫不完今天就別吃飯。”


陪讀媽媽這樣做,讓孩子高效自覺寫作業,成績越來越好


也許這時候,聽話一點的孩子可能會自覺跑到書桌上認真完成作業;

不自覺的孩子也許會磨蹭一下,直到在你的嚴厲警告下,不情願地走到書桌前,邊磨蹭邊寫作業。在你的一聲聲“快點寫,怎麼還沒寫完?不要磨蹭……”的催促中,孩子才艱難地完成作業。

你每天是這樣命令孩子的嗎?

當你用上面的語言和孩子溝通時,他大腦接收到的信息其實是:被命令、被控制。

當大腦接收到的信息是“命令”或“控制”的時候,大腦首先輸出的信息其實是“拒絕”,而不是“行動”。

所以說,當你命令孩子寫作業時,他已經本能在抵抗了

當一個人發自本能地去抗拒一件事情的時候,取得良好結果的幾率也就微乎其微。

很多老師、家長在和孩子說話時,總是習慣性地命令、要求,掛在嘴邊的總是這幾句,“你該做什麼?你不該做什麼?你在這個時候要學什麼?你該怎麼聽話......

從來沒有問過孩子,“你要不要做什麼?你想做什麼,接下來,你該怎麼做......"這就難怪很多孩子做起事情來特別被動,完全沒有主動參與的意識與積極性。

你每天是這樣安排孩子時間嗎?

寫作業一會兒找課本、一會找橡皮,一會寫語文,一會又開始背英語,30分鐘的作業必須拖上兩三個小時才能完成,沒有計劃完全不按套路來。

很多家長在要求寶貝做作業時候,除了催催催,並沒有給予孩子約定完成的時間,沒有一個時間概念灌輸給孩子,沒有培養孩子尊重時間,更多的是吼叫:“天天磨,半個小時可以完成做了一個小時還沒完成,你怎麼這麼慢!”

其實位於低年段孩子,他們的自制力差不多是一樣的,但是家長對孩子時間安排和管理有著重要作用。

陪讀媽媽這樣做,讓孩子高效自覺寫作業,成績越來越好


你每天是這樣陪伴孩子做作業嗎?

有的家長喜歡在孩子做作業的時候盯著看,一旦發現孩子做錯題,就立馬糾正。

如之前一綜藝節目《變形記》裡的一位媽媽,當孩子做作業時,這位媽媽就陪在一邊。剛開始的時候還能耐心指導孩子,但當孩子在一些簡單題上出錯時,這位媽媽就不淡定了,開始吼孩子了“這麼簡單的題你都不會”“你以為我天天跟你開玩笑的”......孩子在一邊默不出聲、流著眼淚。

其實家長一直盯著孩子做作業,會給孩子造成一定的壓力。尤其是有些家長控制不了自己的脾氣,會吼孩子。而孩子常常會在這種緊張的氣氛下不知所措,一些本來會做的題也可能做不出來了。

二.陪孩子寫作業,重點在於習慣培養

家長式陪伴,其實“陪”孩子不是“盯著”、“監視著”,陪不等於看著孩子寫作業,更多的在於一種陪伴的意義,重點在於培養習慣。

真正的陪伴,應該家長是在一旁靜靜地看書、工作、做自己的事情,和孩子一起享受這種在一段時間內專注做事的親子時刻,在孩子需要幫助時再發揮積極的作用。

孩子學習的四環——學校上課、考試、課外輔導、作業,我們唯一能參與的就是輔導作業了。

而孩子能又快又好地完成作業,自然說明他的專注力、時間管理力、狀態切換能力、自主學習力等也會非常棒。最重要的是,這些能力會讓孩子受益一輩子。

三、家長陪伴孩子做作業,正確開啟模式

如果大家多觀察孩子做作業時出現的壞習慣,

總結起來無外乎這幾種:

▷ 條理性差、做題沒順序

▷ 書寫隨意、愛用橡皮

▷ 注意力不集中、小動作多

▷ 故意磨蹭、拖延時間

陪讀媽媽這樣做,讓孩子高效自覺寫作業,成績越來越好

針對孩子以上的“症狀”,特別分享一些實用的解決辦法,教你幫助孩子高效完成作業,培養良好習慣。

1,讓孩子快速冷啟動

心理學家肖恩·埃科爾曾提出一個20秒啟動法則:如果這件事需要的啟動能量大於20秒,那麼這件事就很難啟動,如果一件事的啟動能量小於20秒,這件事做起來就很容易。

例如讓孩子選擇背古詩,還是寫3個字,大多數孩子都會選擇後者,因為寫字比較簡單,孩子可以很快完成。而背古詩是一個很困難的任務,它所需要的啟動能量很長,所以孩子一般選擇拖延。

那麼在寫作業方面,如何引導孩子快速冷啟動呢?關鍵是開始做之前,要保證這件任務足夠容易,所需的啟動能量足夠少。簡單說:任務小,能量少。快速啟動方法:把大任務轉化成小任務、從最簡單的任務做起。

對於把大任務轉化成小任務,舉個例子還是背誦課文,第一階段家長讓孩子朗誦課文,對於孩子可以正常朗讀的給予表揚。

第二階段,在孩子獲得鼓勵,不排斥情況下,與孩子解讀這篇文章背景,有相關視頻也可以給孩子看,幫助孩子理解作者寫文章時候心情,帶領孩子去感受。

第三階段:在理解基礎上,開始背誦文章就會容易點。

從最簡單開始做起。這個不需要說太多,孩子都會自然選擇簡單事情做的。

2.幫孩子確切實際的制定目標

在制定學習目標時候,一定要有孩子參與,由孩子自己制定,確定的目標,對於孩子來說完成的概率比較高。

但是在幫孩子制定目標時候,還需要注意一些內容:目標要符合實際,目標要符合具體,例如給孩子佈置作業時候,就要提前跟孩子約定好,要寫的具體數字,目標還要有遞進。

對於孩子來說,制定的目標任務不能太簡單,必須符合孩子實際情況,同時在符合孩子水平基礎上,稍微提高點難度,這樣有利於孩子努力點就能完成,有利於孩子自信心完成。

最後給孩子制定目標,也要跟孩子約定期限,例如跟孩子約定什麼時候完成,就要提醒孩子,沒有完成將要受點懲罰。

陪讀媽媽這樣做,讓孩子高效自覺寫作業,成績越來越好

3、幫孩子整理清除干擾

家長在督促孩子做作業過程中,首先要給孩子規劃出一個專門學習的空間,為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

例如儘量保證孩子書桌上除了當天要做的作業課本,學習工具,其他東西都不要放在這裡,以免讓孩子注意力分散;其次家長,自己也要做好情緒清理工作,

4、番茄鍾法:提升孩子專注力,養成學習生物鐘

學習生物鐘,是指和孩子約定一個固定時間進行學習,這就是讓孩子建立時間意識,對孩子形成自我約束,自我管理的一種訓練。

作業磨蹭的根源是注意力不集中,而勞逸結合的番茄時鐘法則,則能夠有效提升孩子的專注力。

舉個例子:讓孩子學10分鐘,休息5分鐘。學習時間可以隨著孩子注意力的不斷提升而逐漸增加,但一般持續時間不超過25分鐘。

陪讀媽媽這樣做,讓孩子高效自覺寫作業,成績越來越好


同時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規定每道題解答時間,一旦超出這個時間就放棄做下一題。在最終檢查的時候,和孩子一起來分析這些難題。滾請

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合理的休息”,不能給孩子看動畫片或者玩手機,而是讓孩子走動一下,閉目養神,或者吃點水果等。

四、家長是孩子學習的引導者,也是最需要學習的那個人

大師約瑟夫·坎貝爾在他提出的“英雄之旅”中說過:每個英雄的成長都不是一帆風順的,他會遇到挫折、災難。在這個旅程中,會有一個智者帶領他不斷成長,跨越挫折。

我們家長,就是那個給孩子指路的智者。我們的教育方式,決定了孩子的未來。

所以作為家長要做好孩子的示範作用,例如想讓孩子愛上學習,對學習感興趣,父母首先要很喜歡讀書,並且不斷學習。

孩子的興趣愛好往往來自於家庭生活,如果父母下班回到家都在看電視、玩手機,那孩子也會受其影響,在他的潛意識裡,回到家就該看電視、玩手機。

一定要記住,我們是孩子指路的智者,但在此之前,我們要先成為合格的指路人。


我是幸福的恐龍麻麻,二胎寶媽一枚,中醫育兒和思維導圖的踐行者,定位在0-6歲的寶寶健康、情緒和習慣培養、教育上,與每位家長一樣心繫寶寶健康與成長,不斷追求自我實現和辣媽修養之道!

關注我,學習最實用的科學育兒知識,有關於這方面的困惑,也可以給我發私信哦。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到您,為您解決一點困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