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中年大漢做早餐,五毛一個搶著吃,食客嘴上說失望第二天還來

小麥被人們作為主食之後,飲食的花樣立馬多了起來,麵食的種類相當多,但是要說哪一種麵食最好吃,那就是個人有個人的習慣和觀點了,不過有句老話的前半句叫好吃不如餃子。可見餃子是有多麼的受歡迎。

80後中年大漢做早餐,五毛一個搶著吃,食客嘴上說失望第二天還來

過去人覺得吃頓餃子就是改善伙食的大餐了,餃子皮是糧食,餃子餡兒是蔬菜和肉,忙一頓餃子就是集合了飯菜肉於一體,省事又美味。餃子的吃法一般就是水煮,冷水燒開下餃子,鍋裡翻滾就再下點兒冷水,再燒開當餃子漂起來就可以出鍋吃餃子,第一頓吃不完下頓再吃可以熘一下,就是蒸一下的意思,也可以油煎。總之吃餃子最主流的方式還是水煮,但餃子的吃法並不侷限於這一兩種。

80後中年大漢做早餐,五毛一個搶著吃,食客嘴上說失望第二天還來

水煎包相信大家都吃過,水煎也是一種烹飪方式,平底鍋刷油放上包好的包子蓋上鍋蓋煎,等底部煎出金黃的脆殼就可以倒水然後再蓋上鍋蓋加熱,這就叫水煎。北方人將這種烹飪方式叫做水煎,而上海人則把這種烹飪方式叫做生煎。

80後中年大漢做早餐,五毛一個搶著吃,食客嘴上說失望第二天還來

餃子也可以用生煎的方式來做,不過用生煎或則水煎的方式做出來的餃子就不叫煎餃了,而是叫做鍋貼。圖中這位80後中年大漢就是做鍋貼的早餐店老闆,他的店裡主要就是做鍋貼,方圓十里的路人都知道他家的鍋貼是當第一絕。

80後中年大漢做早餐,五毛一個搶著吃,食客嘴上說失望第二天還來

鍋貼的餡兒有很多種,有豬肉餡牛肉餡還有冬瓜餡兒和白菜餡以及各種時鮮蔬菜做的餡兒,鍋貼不是按籠屜賣,而是論個賣,五毛錢一個鍋貼。飯量大的人一頓十個鍋貼也能吃飽,飯量一般的人一頓早餐吃四個鍋貼就夠了。

80後中年大漢做早餐,五毛一個搶著吃,食客嘴上說失望第二天還來

每天都是凌晨到店裡包鍋貼,待鍋貼都放進鍋裡之後,把一瓢稀面水潑進去,水和油作為一種介質,可以讓鍋貼快速變熟而不糊鍋。面水之後是淋油,煎鍋貼向來都用菜籽油,每年新收的菜籽榨出來的油煎食物顏色非常好看,味道也足夠香濃。

80後中年大漢做早餐,五毛一個搶著吃,食客嘴上說失望第二天還來

鍋貼好吃但是忙起來比蒸餃麻煩多了,因為做鍋貼的鍋不能離開人,而且做鍋貼潑水時產生的蒸汽相當大,一年四季幾乎除了冬天之外都要備個毛巾擦汗,做早餐生意相當辛苦要起早帶晚加工食材。可是每天一早看著食客們來吃鍋貼很滿足的樣子就覺得這份辛苦很值得。

80後中年大漢做早餐,五毛一個搶著吃,食客嘴上說失望第二天還來

每天都有客人來吃鍋貼會覺得失望,因為各種餡兒的鍋貼都很好吃,但是很難一次買齊所有餡兒的鍋貼,因為來吃飯的人太多,早餐店實在忙不過來。

朋友們,你們家鄉的早餐店有鍋貼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