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睹為快!開平市委十三屆九次全會提出這三個“小目標”

開平市委十三屆九次全會於10月24日召開。會議總結了開平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工作情況,分析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研究部署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該市推進大灣區建設工作。

全會強調,開平全面深入貫徹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找準定位、精準發力,全力打造大灣區具有獨特競爭力城市。接下來,開平將舉全市之力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貢獻開平力量。

藍圖已然繪就,接下來開平具體要怎麼幹?來看看南方+記者總結的3個“小目標”!

目標1

打造具有區域競爭力的引資引智創新創業基地

全會指出,承接大灣區發達城市產業轉移,借勢借力推動開平經濟高質量發展,是開平參與大灣區建設的最迫切、最重要的任務。接下來,該市將堅持發展是第一要務、創新是第一動力、人才是第一資源的思路,集中精力抓好“兩大平臺”建設,強化“三個支撐”作用。

具體而言,開平將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水平建設、高效率推進好“1+4”產業平臺,瞄準“五年再造一個翠山湖”的目標,

確保翠山湖園區明年成功申報省級高新區,中長期獨立申報為國家級高新區。同時,集中精力抓好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力爭明年上半年完成江門中微子實驗站基建工程,2021年投入使用;謀劃建設中科院·中國(江門)國際科學小鎮,促進科技+旅遊+產業融合發展。

在“三個支撐”方面,開平將強化土地支撐,高水平編制新一輪國土空間規劃,加強戰略性項目用地謀劃,提升集約節約用地水平,全面提升鎮級工業園區建設水平;強化大項目支撐,全力引進並落地更多投資10億元以上優質產業項目,大力實施100家重點企業暖企行動,大力實施千億產業集群培育行動,加快推進赤坎古鎮、依利安達等重點項目建設;強化人才支撐,全面優化全市人才政策體系,高標準規劃建設一批博士後工作站、聯合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和創新孵化基地,吸引國內外一流科研團隊和人才進駐,打造創新創業人才集聚區。

目標2

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華僑華人文化交流合作重大平臺

“僑”是開平最亮麗的城市名片之一,是開平參與大灣區建設的特殊紐帶。全會提出,開平將充分發揮該市豐富的華僑資源優勢,努力在江門市建設華僑華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臺上爭當主力軍、先鋒隊,攜手港澳共建人文灣區。

為此,開平將全面釋放世界文化遺產效能,乘借人文灣區建設的東風,用心用情做好世遺文化的挖掘、保護、傳承和活化利用工作,積極參與創建中國(江門)僑鄉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推動開平碉樓文化旅遊區全力創建國家5A級旅遊景區,與港澳聯合打造“一程多站”旅遊線路,爭創全省文旅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實驗區。

開平還將全面點燃赤坎古鎮文旅融合發展“核動力”,確保赤坎古鎮項目早日建成運營,併發揮其項目龍頭帶動效應,加大文旅項目招商力度,構建“眾星拱月”文旅發展新格局。赤坎古鎮項目進入運營階段後,要積極向上爭取特殊政策支持,包括探索推動遊艇自由行、舉辦“國際電影節”、支持設立免稅商場、設立外資康養醫療機構、開展外匯兌換試點等特殊政策。同時,全面加強與港澳影視合作,力爭將赤坎古鎮打造成為大灣區集影視創作、拍攝、製作、審核、發佈、交易於一體的重要影視產業基地。

開平還將全面打造全域旅遊驅動型鄉村振興新模式,全力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全面加強與全球華僑華人社團的交流交往,籌劃開平名人故居旅遊線路,深入實施新鄉賢工程、村史記憶工程,以鄉風、鄉情、鄉愁把從開平走出去的海外華僑吸引回來,推動實現“村民迴歸、僑心迴歸”。

目標3

打造具有灣區獨特魅力的宜居宜業宜遊品質新城

推進城市提質、提升城市形象,是開平參與大灣區建設的重要前提。全會提出,開平要著眼休閒灣區、綠色灣區、美麗灣區建設,致力打造“顯山露水、整潔靚麗、高效便捷”的魅力僑鄉。

推動完善基礎設施體系、實現互聯互通,是開平參與大灣區建設的重要內容。接下來,該市將主動對接國家鐵路網絡,進一步完善深茂鐵路開平段配套設施,加快推進江恩城際軌道、新興—廣海鐵路規劃建設,並建立內聯外通高快速路網,主動謀劃連接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快速路,加速融入粵港澳空港經濟圈。

開平還將全面對接省“一核一帶一區”發展格局以及江門“三區並進”戰略部署,全力以赴做強中部、做美北部、做活南部,確保到2020年躋身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行列,打造大灣區綠色發展新典範。同時,以“灣區通”工程為抓手,推動與港澳地區規則銜接,建設面向港澳、深圳的優質安全綠色農產品供應基地,推進開平與港澳地區學校開展多元交流,鼓勵港澳服務提供者以獨資、合資或合作等方式設置醫療機構、提供養老服務。

開平還將以青年創新創業為重點,推動民生領域深度合作。該市將全面落實面向港澳人員的創新創業政策,依託赤坎古鎮項目和塘口青年文創小鎮,謀劃建立華僑華人文化創新創業基地,吸納港澳創業團隊入駐孵化。同時,以深化改革為突破,積極配合推進“便利灣區”服務專區建設,對接珠三角城市群審批服務一體化;加強與港澳經貿界對接合作,攜手參與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共同開拓國際新興市場,增創外貿發展新優勢。

【記者 】鄭琦

【作者】 鄭琦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