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戶多年炒股經驗分享?熊市炒股五大理論分析

1984年11月18日,中國第一隻公開發行的股票飛樂音像上市,1990年至1991年間,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先後成立,如果以後者為起始點,A股至今已經走過近三十年的風風雨雨。

期間歷經十一輪牛熊轉換,上證A股從96點攀升至現在的2800點左右,多少股民激盪A股,有人發家致富實現財富自由,亦有股民難逃“韭菜”厄運。

截然不同的人生

一直以來,散戶都是A股的主力,散戶的交易額佔比高達80%。在散戶、機構搏殺的A股戰場上,投機炒作氛圍一直都很濃重,身處其中的散戶往往過分看重股市的“賺錢效應”,而忽略了股票本身是一項高風險的投資。

2015年股市的瘋漲讓一眾股民瘋狂,通過配資、兩融等融資手法以槓桿資金入市。經濟觀察報記者曾經接觸過的一位北京股民周先生,以槓桿資金入市,而隨後股市大跌,周先生和其妻餘女士兩人賬戶被強平,原本過億的賬戶只剩下580萬元。

在2015年5月份前,周先生是以6000萬元自有資金馳騁A股的超級散戶,他認為自己操盤屬於相對穩健。而2015年5、6月份期間,一位中信建投北京望京中環南路證券營業部副總經理向周先生和他妻子餘女士推薦申請創新“套現業務”,為其兩人的兩融賬戶總計套現融資9000萬元。周先生將所有資金都投入股市而後遭遇“股災”股票被強平,周先生也走上了與中信建投漫漫的訴訟調解之路。這樣的案例在2015年並不在少數。

周先生向記者感慨道,“2008年的牛市讓我第一次嚐到了炒股的魅力,而2015年的股市調整讓我心灰意冷。”在記者2017年初見到周先生時,周先生一家從三環附近搬到了五環外,因為大量資金投入股市,周先生也錯過了買房的最佳時機。。

2014年下半年,久違的A股牛市啟動,多少人配資炒股、甚至賣房炒股,一腔熱血衝進股市,而後監管清理配資,股市調整來襲。像周先生這樣炒股鉅虧的案子諸見報端。上海一位做奢侈品生意的老闆,把大部分現金投入股市,後來出現鉅虧資金週轉不靈,後來無奈以低於市價500萬元的價格掛牌出售位於上海的豪宅。

散戶多年炒股經驗分享?熊市炒股五大理論分析

相比之下,擁有數百萬元炒股資金的王女士,即便在牛市誘惑之下,出於謹慎投資的理念,並沒有使用任何槓桿工具。和周先生一樣,王女士也擁有十多年的炒股經驗,機緣巧合之下,出於剛需,王女士在2015年上半年及時止盈買房而躲過一劫。在2008年至2014年漫長的熊市期間,王女士選擇基本沒怎麼動過股票賬戶,到了2015年牛市期間,王女士靠著炒作創業板賬戶浮盈近兩百萬,加上一部分自有資金,出於剛需,在北京市區全款買入一套三居室。

與王女士的只盯K線圖,並不分析公司基本面的炒股策略不同,以記者接觸的劉先生則是“知識分子”股民。劉先生告訴記者,他會花數個月的時間研究一隻股票,從技術分析到公司的業績財報,各項數據都會持續跟蹤,並且每週撰寫全球及A股走勢概況的總結報告。劉先生堅持自己的投資理念,不與其他投資者做過多地交流,因為不想其他人干擾。即便在2015年的大行情之下,劉先生也沒有隨波逐流地大舉加倉創業板,雖然錯過了“暴富”的機會,但是劉先生這幾年的業績一直都保持穩定。即便在2018年的弱市行情之下,依然保持了正收益。通過多年投資經驗的積累,劉先生也於去年和朋友成立自己的私募公司。

和2015年的牛市一樣讓人記憶深刻的還有2007年的牛市,創下了A股6124點的歷史高位。與這一輪牛市追逐樂視、暴風影音等善於講故事的創業板不同,2008年的上一輪牛市中,資本瘋狂追逐大盤股。當2007年11月5日,中國石油頂著“亞洲最賺錢的公司”的光環登陸A股市場,開盤價更是高達48.60元,而這之後十年間,其股價長期在10元以下徘徊。記者認識的一位散戶,在高位買入中石油之後,之後只能通過波段操作來減少損失。記者身邊不少朋友,在2008年重倉的個股和基金,直到2015年才解套。

除了傳統的炒股之外,記者注意到,越來越多地朋友選擇公募基金。而隨著巴菲特指數投資理念在國內的推廣,也有一部分投資者選擇定投指數基金獲得穩健的收益。北京某大型券商員工告訴記者,其在2017年通過定投50ETF指數基金獲得超過50%的收益,同年通過定投港股基金也獲得了翻倍的收益。而目前她將目光投向了創業板指數基金,雖然行情一直比較低迷,但是其仍在堅持,堅信定投可以穿越牛熊。

過往,每一輪的牛市,都是一輪財富洗盤,而隨後的熊市,都造就了一批“高位接盤俠”。在股市裡實現財富自由,亦或是傾家蕩產的極端個案只是少數,更多的還是普普通通的A股投資者。對於這些投資者而言,只有對投資心存敬畏之心,充分了解股票是高風險投資,清晰定義自己的收益風險偏好,才更有勝算穿越週期獲得穩健的收益。

牛熊輪迴

A股裡的造富神話依舊令數以億計的投資者趨之若鶩。回顧A股的風雲人物,號稱“中國第一股民”的“楊百萬”(真名楊懷定)赫然在列。楊懷定1989年踏入股市,買入第一隻股票“真空電子”,半年後隨著深圳投機客蜂擁而至上海爭搶股票,行情大漲,楊懷定也以800元/股以上的價位拋掉真空電子,淨賺150多萬元,從一位普普通通的工廠工人成為眾人眼中的“股神”。

從上交所成立之後至1997年間,A股先後經歷了五次牛熊市。第一次牛市從1990年底的96.05點上漲至1992年5月份的1429點,在隨後半年的熊市中,跌回386點。在1992年至1997年間,在幾百點的熊市和上千點的牛市之間反覆震盪。這期間,A股沒有漲跌停板的限制,投機屬性更強。網上流傳的一位老股民回憶起當時炒股的情景:“我在交易大廳外轉了一會,100元變成了200元,200元轉眼變成了800元。”

沉寂多年之後,A股終於在1999年5月19日迎來波瀾壯闊的大行情,史稱“5·19”行情。在這輪行情中,在科技股、銀行股、績優股等多個熱點板塊的炒作之下,幾乎超過95%的個股上漲幅度都超過了50%,股民們在這輪行情中亦是賺得盆滿缽滿。這也是A股歷史上的第一次所有個股普漲的牛市行情。而隨後A股的兩次普漲大牛行情分別在2007年和2015年出現,幾乎每隔八年才有一個為期不到一年的牛市。

起起落落之間,A股市場上出現了諸多超級牛散。比如減持重倉金融股的葛衛東、曾鍾情於ST股的吳鳴霄、青睞中小創的趙建平等。不過,牛散畢竟屈指可數,以近兩年的數據為例,盈利的股民只佔了一小部分比例。

2016年,投資賬本顯示,盈利的股民佔26.8%,人均賺44935元,收益率為28.9%;虧損股民比例高達73.2%,虧損股民人均虧損50345元,收益率為-21.5%。東方財富網2017年的調查顯示,今年收益為正的投資者僅佔29%,虧損超20%的散戶投資者比例高達55.4%,虧損在20%以內的股民也有15.6%。

形形色色的散戶,在股市裡也難逃二八定律,只有少數的股民在A股裡實現盈利。

事實上,這樣的現實也更多地被股民接受,可以看到A股市場裡機構的話語權在逐漸增強。隨著監管嚴懲坐莊和內幕交易、打擊黑嘴、規範上市公司信披、嚴卡忽悠式重組等一系列整頓資本市場的舉措密集出臺,A股市場的投機屬性也在逐步淡化,包括國內外的機構資金更有意願參與到一個健康的A股市場當中。

一個明顯的變化是,國內隨著社保基金加大入市、現在養老金也進入A股,這類長線資金的入場也將促進A股的理性投資。另外一方面,隨著滬深港通的開通、QFII額度的提高、A股先後加入MSCI和富時指數等,國際大型機構資金湧入A股。截至2018年6月底,外資持有A股規模已達1.28萬億元,佔A股流通市值比例已達6.44%,介於公募基金持股比例的8.43%和保險機構持股比例的5.89%之間。A股投資者格局的變化正在重塑市場,促進和加速一個更為理性的投資理念的形成。

道氏理論五大定理之熊市

熊市:即市場長期向下的均線空頭排列走勢,其間經常會有反彈行情。熊市下跌一般包含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出倉或分散(實際開始遠前一輪牛市後期),在這一階段後期,有遠見的投資者感到交易的利潤已達至一個反常的高度,因而在漲勢中拋出所持股票。儘管彈升逐漸減弱,交易量仍居高不下,公眾仍很活躍。但由於預期利潤的逐漸消失,行情開始顯弱。

第二階段稱之為恐慌階段。買方少起來而賣方就變得更為急躁,價格跌勢徒然加速,當交易量達到最高值時,價格也幾乎是直線落至最低點。恐慌階段通常與當時的市場條件相差甚遠。在這一階段之後,可能存在一個相當長的次等回調或一個整理運動。

第三階段在大恐慌階段堅持過來的投資者此時或因信心不足而拋出所持股票,或由於目前價位比前幾個月低而買入。商業信息開始惡化,隨著第三階段推進,跌勢還不很快,但持續著,這是由於某些投資者因其他需要,不得不籌集現金而越來越多地拋出其所持股票。垃圾股可能在前兩個階段就失去了其在前一輪牛市的上漲幅度,稍好些的股票跌得稍慢些,這是因為其持股者一直堅持最後一刻,結果是在熊市最後一的階段,這樣的股票有往往成為主角。當壞消息被證實,而且預計行情還會繼續看跌,這一輪熊市就結束了,而且常常是在所有的壞消息"出來"之前就已經結束了。

個人也曾經根據"道氏理論"將1896年至目前的市場指數加以歸類,在此列舉熊市的某些特徵:

由前一個牛市的高點算起,熊市跌幅的平均數的29.4,其中75%的跌幅介於20.4%至47.1%之間。

熊市持續期限的平均數是1.1年,其中75%的期間介於0.8年至2.8年之間。

熊市開始時,隨後通常會以偏低的成交量試探前一個牛市的高點,接著會出現大量急跌的走勢。所謂試探是指價格接近而絕對不會穿越前一個高點."試探"期限,成交量偏低顯示信心減退,很容易演變為不再期待股票可以維持過度膨脹的價格。

經過一段相當程度的下跌之後,突然會出現急速上漲的次級折返走勢,接著便形成小幅盤整而成交量縮小的走勢,但最後仍將下滑至新的低點.

熊市的確認日(confirmationdate),是指兩種市場指數都向下突破牛市最近一個修正低點的日期.兩種指數突破的時間可能有落差,並不是不正常的現象。

熊市的中期反彈,通常都呈現顛倒的"V-型",其中低價的成交量偏高,而高價的成交量偏低.有關熊市的情況,雷亞的另一項觀察非常值得重視。

熊市末期,市場對於進一步的利空消息與悲觀論調已經產生了免疫力.然而,在嚴重挫折之後,股價也似乎喪失了向上反彈的能力,種種徵兆都顯示,市場已經達到均衡的狀態,投機活動不活躍,賣出行為也不會再壓低股價,但買盤的力道顯然不足以推升價格,市場籠罩在悲觀的氣氛中,股息被取消,某些大型企業通常會出現財務困難.基於上述原因,股價會呈現窄幅盤整的走勢.一旦這種窄幅走勢明確向上突破,市場指數將出現一波比一波高的上升走勢,其中夾雜的跌勢都未跌破前一波跌勢的低點。這個時候就是應該進場做多的時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