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良西未如約回柬埔寨,或許是最好結局

11月9日,沈良西未能按計劃如約回國,網友們在紛紛感嘆“老沈打賭果然輸了”的同時,也不得不佩服他年近七十,還能為了自己心中的民主而四處奔走的勇氣。

沈良西未如約回柬埔寨,或許是最好結局

當然現階段爭論最多的一個問題,就是這個賭約,誰是最後的贏家?有人說洪森贏了,也有人說是沈良西贏了,誰贏誰輸相信各位心中都各有定論,但就目前形勢來看,沈良西未能如約回國,或許才是最好的結局......

沈良西回國或將引起動亂


有人說,洪森總理為了應對沈良西回國,調動這麼大的軍事力量是因為心虛,因為沈良西是近年來唯一一個能在大選上能夠和他打成平手的人,但是事實真的這樣嗎?


洪森總理在多處佈下兵力防線,有一部分原因是為了抓捕沈良西,但是更多的原因是為了維護 現階段的和平及穩定。

沈良西未如約回柬埔寨,或許是最好結局

試想一下若是沈良西真的帶著百萬民眾回國,或是他回國後聚集起百萬民眾,當他為了推翻合法政府為自己造勢,煽動民眾上街遊行示威,甚至發生暴亂,出現流血事件時,那又會產生什麼樣的後果?或許是正常的社會部門無法運轉、工廠停工、市場混亂停運,更甚者或是發生武力衝突,導致 近年來的和平毀之一旦。


不論最後的結果怎麼樣,對於柬埔寨的民眾而言,他們永遠都是受傷最重的那一個,特別是對於經歷過戰爭苦難的柬埔寨民眾而言,和平才是他們真正需要保護的東西。

飽受內亂之苦,和平來之不易


雖然柬埔寨在1953年後取得了國家獨立,但是之後近30年的內戰,讓國家千瘡百孔的同時也讓柬埔寨人民苦不堪言。


1970年
柬埔寨首相郎諾發動軍事政變,推翻了國家元首西哈努克。當西哈努克時正在蘇聯訪問,聽到消息以後前往中國。他在中國組織王國民族團結政府,聯合國內的紅色高棉,進行了四年武裝鬥爭。


1974年
紅色高棉攻克首都金邊,建立了極端統治政權。


1979年
韓桑林在越南的幫助下,推翻了紅色高棉的統治,紅色高棉退到西北邊境進行武裝鬥爭。


1991年
柬埔寨各派在巴黎簽署《巴黎和平協定》, 同年11月20日柬埔寨抵抗政府與人民革命黨政府共同組成全國最高委員會,為柬埔寨名義上之最高權力機關,但兩政府各自保留其權力。


1996年
拉那烈親王與洪森總理因政念不同,兩人發生摩擦,發生新一輪內戰,最終拉那烈親王流亡國外。


1998年
拉那烈親王返回柬埔寨,同洪森總理達成和解,組成聯合政府,自此結束了柬埔寨近30年的內亂。


多年的戰爭給柬埔寨帶來了不可磨滅的傷害,特別是在紅色高棉期間,估計有40萬至300萬人因饑荒、勞役、疾病或迫害等非正常原因死亡,即使政府鼓勵生育,但截至今年柬埔寨人口也才1500多萬。

沈良西未如約回柬埔寨,或許是最好結局

即使近年來在政府的領導和支持下,柬埔寨各方面得以飛速發展,但是在現階段經濟全球化的大趨勢下,若是柬埔寨國內發生動亂,勢必又會與其他國家的發展拉開差距,這樣的情況絕不會是政府和人民想看到的。

沈良西不回國才是最好的結果


對於洪森總理和柬埔寨民眾而言,沈良西不回國才是最好的結果。


就如上面所說,沈良西回國勢必會引起動亂,而洪森總理也將面對一個難題,沈良西是抓還是不抓?


眾所周知,沈良西及其同黨近段時間周旋於西方各國,甚至還取得了一些國家的支持,而先前,歐盟曾對柬埔寨發出嚴厲警告,如果柬埔寨政府繼續侵犯人權及選舉缺乏公平公正,“除武器外全部免稅”的關稅優惠將會受到影響。

沈良西未如約回柬埔寨,或許是最好結局

但是不抓沈良西,政府又無法對憲法和民眾交代,沈良西違憲多次,若不能將其依法處理,勢必會引發一系列的社會問題。

雖然經此一役,沈良西及其前救國黨黨羽再難翻身,但是他們製造出的問題卻需要花費很多時間去處理,或許洪森總理執政過程中存在問題,但是他為這個國家帶來的好處,卻是實打實能夠看到的。

不論未來如何,但是現階段的柬埔寨,正在洪森總理的帶領下穩步發展,仔細觀察不難發現,這裡的人們都洋溢著柬式獨有的快樂,小編也真心希望這一份快樂能夠永遠保持,不會被打破。

【延伸閱讀】





#柬埔寨印象##柬埔寨##國際情報員##東南亞見聞#

沈良西未如約回柬埔寨,或許是最好結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