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票難求!當年他們在青海超火

蘇發林先生是我省第一個將青海方言相聲搬上舞臺的藝術家。上世紀八十年代,他的青海方言相聲被錄製成磁帶,風靡一時。

一票難求!當年他們在青海超火

城中區文史資料專員趙邦明先生與蘇發林先生是相交多年的好友。11月6日,在趙邦明先生的引見下,記者見到了蘇發林先生。

一票難求!當年他們在青海超火

蘇發林(左)和彭洪(右)在舞臺上表演青海方言相聲。

唱“花兒”成名

蘇發林用三句話概括了自己的藝術生涯:賢孝起家,“花兒”成功,相聲出名。他說,如果沒有早年間因表演賢孝和“花兒”積累的舞臺經驗,他的方言相聲也不會那麼成功。

1949年,蘇發林出生在西寧蘇家河灣。從小,他就特別喜歡青海的地方曲藝。十歲那年,因嗓子條件好,被老師選中,演唱了他人生中的第一首西寧賢孝——《解放前後的西寧城》。此後,他便與青海曲藝結下了不解之緣。

1964年,15歲的蘇發林在西寧市群眾業餘文藝匯演的大舞臺上,以一曲“白牡丹令”《毛主席著作就是好》的“花兒”名動全場。

此後,蘇發林通過勤學苦練,逐漸掌握了很多青海地方曲藝的唱腔和表演技巧,並開始創作。其中,在我省傳唱度頗高的《法土瑪回孃家》就是蘇發林的作品。

“《法土瑪回孃家》是我繼承了省民族歌舞團馬本源唱法的基礎上創作的,首演在當時的解放劇場。”蘇發林說。

後來,他又拜我省著名的“花兒”大家朱仲祿先生為師,學習“花兒”的演唱,創作出了許多群眾喜歡的“花兒”作品。

多年的舞臺表演經驗,以及在表演過程中打下的群眾基礎,為之後蘇發林青海方言相聲的大“火”提供了條件。

一票難求!當年他們在青海超火

蘇發林(左)是朱仲祿先生(右)的得意門徒。

創作方言相聲

上世紀八十年代,蘇發林的舞臺表演技藝日臻成熟,他對各種青海地方曲藝的瞭解也非常深入,於是便有了創作和表演青海方言相聲的想法。

方言是地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青海方言不僅是青海歷史風俗的“語言記憶”,還是青海歷史文化信息的載體和活化石。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隨著普通話的不斷普及以及外來人口的遷入,越來越多的青海人開始說普通話,方言逐漸被人們所冷落。“曾經有一段時間,很多青海人甚至羞於講青海話,覺得青海話特別土。”蘇發林說。

為了讓更多的人瞭解青海方言,瞭解青海方言所蘊含的深厚的文化內涵,蘇發林決定以對口相聲的形式將青海方言搬上舞臺。“表現方言最好的形式就是相聲。”蘇發林說。

蘇發林創作的第一段青海方言相聲名叫《方言的魅力》。他精心篩選了青海方言中頗具代表性的一些詞條,結合普通話,對這些詞條進行了簡單的解釋。

《方言的魅力》在湟中縣首演。舞臺上,蘇發林和搭檔彭洪一起說學逗唱,時而用普通話,時而用方言解釋一些大家生活中經常會說到的青海話,聽得觀眾鬨堂大笑。

“你知道青海人管腮腺叫什麼嗎?”“叫涎水皮袋。”

“你知道青海人管脛骨叫什麼嗎?”“叫野狐兒梁梁。”

“你會用青海話說‘我弟弟的箱子底子是紙糊的’嗎?”

……

表演之前,蘇發林做夢都沒有想到,本來只是嘗試表演的青海方言相聲《方言的魅力》在演出後一炮而紅,迅速在河湟地區傳播開來。之後,但凡有他們青海方言相聲的表演都是一票難求,而且座無虛席。

隨後,蘇發林又在周西鴻、靳建平等人的幫助下,陸續創作了一些新的作品,如《買與賣》《打電話》等,都受到了觀眾的喜愛。

收穫成功

青海方言相聲能在青海廣為流傳是蘇發林始料未及的,蘇發林和彭洪迅速成為了青海人眼中的大明星。

“當年,西寧的大街小巷隨處都可以聽到人們說學方言相聲,有些經典的橋段大家甚至都背了下來。”蘇發林說。

那時候,大家聽歌都是聽磁帶。蘇發林自己將說過的方言相聲錄成了磁帶,準備送給親友,誰知因為大家都太喜歡了,拿回去後紛紛翻錄,一時間磁帶迅速流傳到了大街小巷。後來,有音像出版公司瞭解了情況,才為他錄了一盤正規磁帶。

磁帶的名稱就叫《青海方言相聲》,裡面收錄了蘇發林和彭洪兩人合說的幾部作品。“當時,磁帶的發行量非常大,青海因此颳起了一陣青海方言相聲的風潮。”蘇發林說。

之後,在西寧的飯店、旅館、餐廳等地,都會播放青海方言相聲。朋友們都和蘇發林開玩笑說:“走到哪裡都躲不開你的聲音。”

蘇發林和彭洪的舞臺演出依舊在繼續,不僅青海人喜歡,很多生活在青海的外地人也特別喜歡他們的作品,他們覺得非常有趣。在一片歡聲笑語中,很多外省人通過青海方言相聲越來越快地認識了青海,融入了青海。

青海方言相聲不僅在青海廣泛傳播,還流傳到了其他省市,只要有青海人生活的地方,都可以聽到蘇發林和彭洪詼諧幽默的青海相聲。“有人還告訴我,他曾在意大利的街頭聽見過我說的青海方言相聲。”蘇發林說。青海方言相聲在傳播青海方言文化的同時,也寄託了海外遊子對故鄉的思念。

記者/王十梅(圖片均由本報記者王十梅翻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