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歌:以這樣的方式致敬經典,是我期盼已久的

胡歌:以這樣的方式致敬經典,是我期盼已久的

引言

仙劍奇俠 驚鴻一瞥 唯有李逍遙

偽裝潛行 諜影重重 唯有明臺

琅琊風雲 正義春秋 唯有梅長蘇

如夢之夢 若夢非夢 唯有胡歌

大家喜歡胡歌,並不僅僅因為“始於顏值,終於人品”,或者終於演技、匠心……自2005年進入大眾視野,十數春秋輪迴,胡歌經歷了很多,如今依然是大家心目中最優秀的男演員第一梯隊。那些曾經痛苦煎熬的日子、激流勇退的堅持、熒屏再起的光芒,以及在很多時刻流露出的不以提醒為自覺的修養,胡歌的一切,都被大家一讀再讀。而胡歌一直都在尋求突破。

試問,有什麼東西不以時光流逝而黯淡,反而如陽光穿透雲層般恆久燦爛。當我們在《故事裡的中國》舞臺上,看到胡歌演繹的舞臺劇版《永不消逝的電波》時,我們發現了致敬經典的力量!

胡歌說,“能夠演繹這樣的經典角色,我期盼已久”。

胡歌與舞臺的這次緣分,交匯在新中國成立70週年的重大節點上。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央視綜合頻道,聯合央視創造傳媒、中國國家話劇院,共同推出大型文化節目《故事裡的中國》,以70年來的部分經典文藝作品為藍本,通過“戲劇+影視+綜藝”的綜合表達方式,在舞臺上進行經典片段的全新演繹,探訪經典背後的真實故事和情感,回望新中國七十年來社會生活、人文歷史、時代風貌等的發展鉅變,以此向經典致敬,向時代致敬!

胡歌:以這樣的方式致敬經典,是我期盼已久的

10月13日,《故事裡的中國》在央視綜合頻道首播,胡歌在舞臺劇《永不消逝的電波》中飾演主角李俠。這是一次對已故表演藝術家孫道臨主演的電影版《永不消逝的電波》的致敬,更是對70年前那些奉獻了生命和熱血的新中國締造者們的緬懷與仰望!

“走到人物的內心裡,我在努力感受他”

“找到人物的原型,接近人物的原型,作為演員是我們必須要做到的。”從接到李俠這個角色開始,胡歌就開始蒐集查閱大量歷史資料,力求讓自己離角色近一點,再近一點。

胡歌:以這樣的方式致敬經典,是我期盼已久的

△ 李白用過的電鍵、耳機

李俠的原型人物叫李白,1910年出生在湖南省瀏陽縣,15歲加入中國共產黨。1937年黨組織派李白到上海建立秘密電臺。1948年底,一封直接關係著渡江戰役進程的國民黨絕密軍事計劃必須及時上報,李白將個人安危置之身外,毅然打開了發報機。當弄堂中已經出現了可疑的身影,李白不為所動,鎮定地發送完情報、銷燬密碼、處置電臺,之後被捕。1949年5月7日,李白被敵人秘密殺害於浦東楊思戚家廟,年僅39歲。20天后,上海宣告解放。

為了在舞臺上最大程度地還原經典,《永不消逝的電波》創作團隊歷時兩個月反覆打磨劇本。胡歌與創作團隊一直保持溝通磨合,審慎地揣摩每一處細節。胡歌一直在尋找彼時彼景下與人物的相通之處。他在心裡無數遍地跟李俠對話:與“妻子”何蘭芬訣別時是怎樣複雜的況味,與“戰友”老孫擦肩而過、生死一線時是怎樣的悲慟隱忍,在生命的最後時刻是否看到了前方晨光熹微.....

胡歌:以這樣的方式致敬經典,是我期盼已久的

為了這次錄製,胡歌暫停了其他一切行程安排,為了最後的表演時刻,留足了三天的沉浸。當胡歌進組時,他帶著對烈士的仰望,對經典的虔敬,對歷史瞬間的溫熱觸碰。在致敬經典的舞臺上,他與經典相遇了。

“他塑造的李俠挺讓我感動的,演繹出的犧牲是一個很堅定的、有信仰的共產黨員,他直接能拿出自己最真實的一面接觸這個人物,是非常靈的演員。”戲劇總導演田沁鑫在談到胡歌的演繹時,一向標準極高的她忍不住讚賞有加。

“真實的故事更加揪心,我只有敬畏”

在創作籌備中,經典電影《永不消逝的電波》是胡歌反覆研習的案頭作品。這部電影曾經是一代人心中無法磨滅的經典。時至今日,再次翻開,依然有鮮活的血液,在靈魂方寸之間流淌。不僅如此,在《故事裡的中國》舞臺上,我們看到,作品背後的真實故事同樣驚心動魄。

胡歌:以這樣的方式致敬經典,是我期盼已久的

為了最大程度地探尋舞臺背後真實的故事,此次《故事裡的中國》邀請到一位特殊的嘉賓——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研究員蘇採青。當時在延安收到李白發來的最後一封電報的情報員,就是時年只有16歲的蘇採青。

今年已經87歲的蘇採青老人回憶當時的情景,一切歷歷在目:接收到的來自李白的最後一次發報非常急促,是一個常人難以想象的速度,感覺對方很著急要把這個電報發完。隔了一會,對方發了三個 V 字的摩斯電碼,這是事先約定好的示警信號,此後就再也沒有聲音了……

胡歌:以這樣的方式致敬經典,是我期盼已久的

時間過去了70年,那串電報的滴答聲原來從未遠去。在節目現場,蘇採青老人摩挲著當年的老式發報機,決定要給70年前的李白烈士回覆一封電報,那些神奇的電碼排列出來的意思是:李白前輩,您期盼的黎明,到了。

在訪談中,胡歌一直肅穆地站在舞臺上,他還穿著戲裡的長衫,帶著李俠的眼鏡。事後胡歌說,當事人的述說讓他十分震撼,那段歷史並不遙遠。

在《故事裡的中國》舞臺上,再現經典,重讀歷史,帶領觀眾回望新中國70年的砥礪歲月,懷想今天的盛世和平如何來之不易。這是演員帶給觀眾,最好的禮物。

“我還算是年輕演員吧,希望一直保持鮮活”

經典故事,鮮活演繹,這是胡歌對自己的要求。“把李俠演繹成一個鮮活的人物,讓觀眾看到黑暗中的一點微光,點亮了新中國的光明,讓現代人尤其是年輕人看到現在的幸福生活是怎麼來的,這個對我來說是一個挺艱鉅的任務。”

胡歌:以這樣的方式致敬經典,是我期盼已久的

胡歌對戲劇舞臺有種對母體般的眷戀,他曾說“當熒屏把我掏空的時候,我會在舞臺上找到給養。”而此次《故事裡的中國》將舞臺空間和影視空間合二為一,創造性地將戲劇表演進行了電視化轉化——通過精心打造的“1+N度空間”舞臺,將不同的時空和人物交錯展現。觀眾可以同時看到胡歌在閣樓裡發電報,情報員在西柏坡接收電報,敵人在暗處監聽,戰友們在街頭交換暗號……形成一種由光影調度實現的精彩的舞臺蒙太奇。

這樣獨特的視聽塑造是節目的首創,也讓胡歌覺得很新鮮。胡歌曾用三個詞評價自己:童心、冒險、懷舊。懷著一顆童心,喜歡探尋新鮮事物,並常常飽含敬畏之心。

胡歌:以這樣的方式致敬經典,是我期盼已久的

知乎上曾經發起一輪話題討論:為什麼我們不討厭胡歌?獲得最熱烈響應的回覆就是:誰會討厭一個十年前是李逍遙,現在是梅長蘇的胡歌呢?有靈氣、接地氣、有修養、愛生活,這是一個優秀演員多年的沉澱。也正因如此,胡歌被《故事裡的中國》戲劇總導演田沁鑫稱為“這個時代接近原型人物氣質的最佳人選”。

不可替代,生生不息,只有經典,才擁有這樣的力量!在《故事裡的中國》舞臺上,胡歌用最真摯的方式致敬經典。他對自己說:“許多人,許多事,是永遠不會被忘記的。”

胡歌:以這樣的方式致敬經典,是我期盼已久的

更 . 多 . 精 . 彩

慎海雄:加強傳統文藝節目創新

孫玉勝:談紀錄片真實感的力量

朱彤:為人民群眾奉獻豐富的精神食糧

郎昆:激活燦爛文明於當下的生命力

呂逸濤:守文化之重、創時代之新

楊新剛:科技助力萬家團圓,初心講好中國故事

顧志剛:技術男的浪漫與抒懷

孫濱:氣質、顏值、靈魂,一個都不能少!

胡歌:以這樣的方式致敬經典,是我期盼已久的

在看

胡歌:以這樣的方式致敬經典,是我期盼已久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