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窮兵黷武、窮奢極欲,堪比秦始皇,卻為何能免亡國之禍?

在中國歷史上,有兩位很相似的皇帝,他們就是秦始皇與漢武帝。不僅是現代人喜歡將他們放在一起討論,古人也常常一起提到他們,比如南北朝的劉勰就在《文心雕龍》裡寫道:“昔《儲說》始出,《子虛》初成,秦皇漢武,恨不同時;既同時矣,則韓囚而馬輕,豈不明鑑同時之賤哉!”

漢武帝窮兵黷武、窮奢極欲,堪比秦始皇,卻為何能免亡國之禍?

秦始皇與漢武帝的確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他們不僅都對華夏民族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就連執政期間犯下的錯誤都幾乎一樣。我們常說秦朝亡於暴政,秦始皇嬴政窮兵黷武,窮奢極欲,修築長城、修建陵墓,勞民傷財,可其實,在這些方面,漢武帝一點都不比秦始皇“遜色”。漢武帝在位54年,有四十多年都在對外征戰,光是對匈奴的大規模遠征就超過十次,期間的軍費開支不計其數。而且,在晚年時,漢武帝奢侈無度,他侵佔良田,修建上林苑,用於享樂,他還遍尋方士,修煉仙丹,追求長生不老。這樣看來,漢武帝的窮兵黷武和窮奢極欲,比之秦始皇一點也不差,然而,兩人之後的結局卻大相徑庭,秦朝二世而亡,西漢卻繼續蒸蒸日上,迎來昭宣中興。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令漢武帝避免了亡國之禍呢?

漢武帝窮兵黷武、窮奢極欲,堪比秦始皇,卻為何能免亡國之禍?

這個問題的答案,還要追溯到秦始皇和漢武帝各自所處的時代背景。秦始皇是開國之君,他橫掃六合,滅亡諸國,統一天下,建立了大一統的封建王朝,秦朝。秦始皇的貢獻是巨大的,他“一法度衡石丈尺。車同軌。書同文字”(《史記·秦始皇本紀》),這對於華夏民族的大一統有著巨大的促進作用。可是秦始皇沒有認識到社會矛盾依舊是極為尖銳的,六國被滅,百姓本就沒有歸心,天下征伐許久,人民苦不堪言,這時正是需要休養生息的時候,但秦始皇卻想畢其功於一世,四處征伐,修建長城,大興土木,透支了國力,激化了矛盾,最終導致秦朝覆滅。

可是漢武帝不同,他是一位“富二代”,而且是實力極為強大的“富二代”。西漢經過文景之治的發展,國家昌盛,府庫充足,《漢書·食貨志》記載當時繁盛的景象:“京師之錢累鉅萬,貫朽而不可校。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於外,至腐敗不可食。”有文景之治打下的基礎,漢武帝自然可以大膽的施展自己的抱負。

漢武帝窮兵黷武、窮奢極欲,堪比秦始皇,卻為何能免亡國之禍?

而且,西漢苦匈奴久矣,自白登之圍以後,匈奴就十分輕視西漢,時常侵擾西漢邊境,搶掠西漢百姓,當漢武帝時,舉國請戰,百姓們都想與匈奴人決戰,打出西漢國威。有了這層因素,儘管漢武帝發動的戰爭規模比秦始皇還要大,但西漢的百姓不至於像秦朝百姓一樣完全過不下去,且人們對於西漢的統治認同感較強,故而西漢沒有走向滅亡。

當然,西漢能夠延續下去,避免亡國之禍,不全是依靠“祖上積德”,漢武帝本人的反省,對於西漢的延續也有重要的意義。事實上,到漢武帝晚年,西漢確實有傾覆的危險,數十年的征伐已經使得國內民怨沸騰,軍隊苦不堪言,各地都有小規模的流民造反。漢武帝到晚年時,認識到了帝國潛在的危機,他開始反省自己的得失,而《輪臺詔》就是他反思並決心改過的成果。《輪臺詔》,又稱“輪臺罪己詔”,是漢武帝劉徹於徵和四年(公元前89年)所下的詔書。在詔書當中,漢武帝否決了在西域輪臺屯田備戰的提案,並對派遣李廣利遠征匈奴表示悔恨。漢武帝知道,這時候需要緩和社會矛盾,於是他說道:“當今務,在禁苛暴,止擅賦,力本農,修馬復令,以補缺,毋乏武備而已。”(《漢書》)

漢武帝窮兵黷武、窮奢極欲,堪比秦始皇,卻為何能免亡國之禍?

儘管史學家們對於《輪臺詔》到底是不是漢武帝的罪己詔一事存在爭議,但不可否認的是,漢武帝認識到了自己窮兵黷武的弊端,同時對政策進行了微調,放緩了征戰的節奏,緩和了社會矛盾,這是漢武帝做的很好的一件事情。

除此以外,漢武帝對於身後事的安排,也比秦始皇更加妥當。秦始皇晚年追求長生不老,他極為忌諱其他人在自己面前談“死”字,這就導致沒人敢主動提起立儲一事。秦始皇去世以前,頭腦還是清醒的,他留下遺詔,讓公子扶蘇回京,實際上就是立扶蘇為皇位繼承人。可是為時已晚,秦始皇沒有撐到回京,他去世以後,趙高聯合李斯,篡改詔書,擁立胡亥上位,同時賜死扶蘇。胡亥上位以後,變本加厲,最終引發嚴重的社會矛盾,導致秦朝覆滅。

漢武帝窮兵黷武、窮奢極欲,堪比秦始皇,卻為何能免亡國之禍?

而漢武帝在立儲這件事上,做的很好。經歷太子劉據被逼造反一事以後,漢武帝開始逐漸醒悟,尤其是晚年時,他開始選定繼承人。漢武帝當時還有幾個子嗣,但都很不成器,漢武帝於是將年幼但卻很聰慧仁義的劉弗陵選為繼承人,同時任命能臣霍光為輔政大臣。最終的事實證明,漢武帝託付對了人。漢昭帝繼位以後,實行休養生息的政策,緩和了社會矛盾。漢昭帝突然去世以後,霍光先是擁立劉賀為帝,發現劉賀昏庸無道以後,他又將劉賀廢掉,迎回漢武帝的曾孫劉詢為帝。劉詢登基以後勵精圖治,與漢昭帝一起創造了“昭宣中興”。

漢武帝執政期間,與秦始皇一樣,窮兵黷武、窮奢極欲,但由於文景之治留下來的底蘊,以及漢武帝晚年時的悔改和妥當安排,讓西漢避免了亡國之禍。

《文心雕龍》劉勰

《史記·秦始皇本紀》司馬遷

《漢書·食貨志》班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