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漲26倍!全球熱錢殺入科技股,為什麼選中國?

今年是中國的"科技大年",中國先後發佈了5G牌照、大基金二期落地,還有科創板從宣佈設立到正式開板,僅僅半年時間。

政策大力支持背後,浮現出一個歷史機遇,科技公司進入"黃金時代"

納斯達克指數(代表美國科技公司)最近創出歷史以來的新高,8483.1點,"股神"巴菲特重倉的蘋果突破260美元,今年淨賺64.73%!

20年漲26倍!全球熱錢殺入科技股,為什麼選中國?

沒錯,在全球經濟減速的背景下,科技股成為了各國的核心資產,更是被全球熱錢搶購,尤其是中國A股。

比如中興通訊,當前被外資持有僅4469萬股,接近15億元。

一、20年26倍,科技股爆發的"內幕"

2019年上半年,國內外發生了很多大事,跟科技息息相關:博弈放緩、5G競賽、科創板落地……

比如今年啟動的5G基建,根據中國信通院《5G經濟社會影響白皮書》預測,按照2020年5G正式商用算起,預計當年將帶動約4840億元直接產出。

前陣子,受益5G基建需求的海量PCB板,滬電股份半年報業績同比增長123.86%-154.39%,直接翻倍。

公告一出,馬上封了3個漲停板!併成為今年中國的超級大牛股。

20年漲26倍!全球熱錢殺入科技股,為什麼選中國?

(滬電股份)

這種情況並不意外,瞭解過美國20世紀70年代的人應該知道,這種科技浪潮是大國崛起的必經之路,紅利期往往長達10年。

當時"漂亮50"行情剛剛結束,美國興起了微電子技術、生物工程技術、新材料技術等等新科技革命。跟當前中國一樣,5G、創新藥、人工智能等技術百花齊放。

在政策大力推動下,股市出現奇蹟般的迭代,半導體→電腦硬件→軟件→互聯網。陶氏化學、IBM、摩托羅拉等一大批代表新技術的科技龍頭崛起。

1982年7月-2000年4月,足足18年時間,納斯達克指數漲幅高達26.3倍,遠超過道瓊斯(12.5倍)、標普500(13倍)。

20年漲26倍!全球熱錢殺入科技股,為什麼選中國?

以科技股為代表的納斯達克指數,跑贏了以藍籌為主的"漂亮50",並長達10年之久!一舉成為美國中產的"印鈔機",讓大量美國人實現財富自由。

這裡值得我們深思,經濟轉型期,每一個人最好資產竟然是長期持有科技股。

二、中國未來的"黃金"資產

無獨有偶,A股正在進行一場大規模迭代。

2017年-2019年,白馬股輪番上陣,貴州茅臺甚至上漲到1000元。但領頭羊是科技股。

今年1月以來,科技股主導了"科技牛市",甚至走出了10倍股東方通信。權威數據顯示,超過127只個股漲幅達50%,35只龍頭翻了一倍。

白馬股→科技股,這一輪迭代可謂是"遍地黃金",而且越來越稀缺。

除此之外,中國經濟增速與1980年代的美國十分相似,都處於穩健增長階段。同時,政府推出大量科技領域的利好政策,如大基金二期、5G發展白皮書等等。

20年漲26倍!全球熱錢殺入科技股,為什麼選中國?

尤其科技股2020年會繼續疊加5G發牌行情,未來走勢十分明朗。歷史上3G、4G牌照發放之後,相關科技個股都會有一波"翻倍行情"

以通信指數為例,3G發放牌照之後,最高漲幅達到98%,持續時間約一年左右。4G漲幅更大,最大漲幅達到243%,持續時間1年半左右。

以史為鏡,恰好我們處於一個時代轉折點,

如果未來打算投資股市,科技股將是最優質的資產。

為了更準確地跟蹤"科技",我們收集了最近3年業績、估值水平、牛市歷史漲幅等數據,整理了一份"稀缺科技龍頭"潛力名單。

其中,1只龍頭近期業績超過2217%,未來爆發空間巨大,我們一致強烈推薦。

20年漲26倍!全球熱錢殺入科技股,為什麼選中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