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电影节,国产片屡屡获奖,真的是“实至名归”吗

如果有人跟你说中国国产电影的水平,在国际上处于绝对领先地位,你一定认为这个人是胡说八道。因为判断一个国家看电影水平的高与低,有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影片在国际电影节上面获得了多少奖项。中国电影到现在为止,奥斯卡奖好像遥遥无期,在欧洲几大电影节上有所斩获,那也都是九十年代的事,所以说国产电影在国际电影节上的表现,并没有处于领先地位。

国内电影节,国产片屡屡获奖,真的是“实至名归”吗

最近有件事情,却颠覆了我们对国产电影的共识。在2006年上海举行的中国唯一一个国际A级电影节上,国产电影可厉害了,我们总共推送了三部影片参加上海国际电影节,结果这三部全获奖,还都是大奖,这种事在世界范围内极其少见。无论是奥斯卡,还是东京国际电影节,或者欧洲的戛纳、威尼斯、柏林三大电影节,都没见过一个国家推送三部电影,最后三部都全获大奖的。

国内电影节,国产片屡屡获奖,真的是“实至名归”吗

其实世界各国对上海国际电影节诟病已久,上海国际电影节从第一届到第八届,除了第一届和第五届把影后颁给了外国人,剩下那几届全部颁给了中国的女演员们。在上海国际电影节上,先后诞生了七位中国的影后。

这样的情况极其少见,比如法国演员在戛纳电影节上,就没得到过多少影帝影后,意大利演员在威尼斯电影节上,也没得到几个影帝影后,德国演员在柏林电影节上,也是如此。

国内电影节,国产片屡屡获奖,真的是“实至名归”吗

有人说中国人得奖,说明中国演员厉害。其实看看上海国际电影节获奖名单就知道了,获奖名单上的电影很多人没看过,演员知名度也不见得多大。国际电影节是要有国际视野的,2015年东京电影节上,日本推送的三部日本电影,一部也没有获奖。上海国际电影节面向国际的,明明很好的一次评选,非要弄得连自己国人都不相信评选结果,公信力下降也导致奖项的含金量下降。

国内电影节,国产片屡屡获奖,真的是“实至名归”吗

戛纳电影节的最佳导演,就曾给了罗马尼亚人,因为此媒体很少质疑他的公正性,因为人家具备这种公信力,评选也是充分合理的。所以希望我们国家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不要再这样自欺自人。包括香港金像奖也是如此,香港电影这些年越来越萎靡,很多香港电影人心里不平衡,所以在香港金像奖跟前,失去了开阔的胸襟和公正性,过度地保护香港本土电影。现在公信力比较好的也就属金马奖了,冯小刚演的《老炮儿》就得了影帝,观众认为这是实至名归确实演得好。

国内电影节,国产片屡屡获奖,真的是“实至名归”吗

今天照顾这个,明天照顾那个,奖项公信力一定会快速下降。这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还有和以往不一样的地方,就是来参展的一些电影投资人数量,居然比游客还多,好像是纯粹的商贸会,觥筹交错之间,大家谈的都是资本挣钱,反之电影创作这种探讨很少,上海国际电影节变成了这样一群人的盛会,我觉得这个现象比他的公信力还要危险。

国内电影节,国产片屡屡获奖,真的是“实至名归”吗

现在的国产电影市场,现在不是电影人创作者在主导,而是资本主导的市场。这伙人把电影市场搅得乱七八糟,原来玩股票玩基金的人,把电影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就当个理财产品来弄。现在电影市场真正吃香的人,不是创作者,而是这些资本运作者。

国内电影节,国产片屡屡获奖,真的是“实至名归”吗

只要是资本进入初级电影市场,世界范围内任何一个国家,都会出现这个情况,好莱坞也出现过这样的情况。这个现象也是不可避免的,只要中国电影市场进入市场经营状态,就一定会经历,那这种乱象什么时候能结束呢?很简单,这些盲目杀入电影市场的资本挣不着钱的时候,国产电影市场才能真正雄起,才能回归到健康顺畅一个发展渠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