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戰中不能掃射落水敵軍,日軍不遵守規則,落水後遭機槍掃射報復

在近代戰爭中,歐洲戰場上都比較文明,形成了許多成文或不成文的規定,比如不能虐待俘虜,空戰中不能射殺跳傘飛行員,海戰中不能射殺落水的水手。兩場世界大戰打得慘烈無比,但雙方軍隊還是較好地遵守了這些規則,個別規則破壞者也遭到了應有的報應。但在亞洲戰場上,這些戰場規則被日軍破壞殆盡。

海戰中不能掃射落水敵軍,日軍不遵守規則,落水後遭機槍掃射報復

近代日軍學到了西方先進的技術和戰術,卻沒有學到他們的騎士精神。抗日戰場上,日軍對我國軍民實施了慘無人道的屠殺行為;在太平洋戰場上,美軍俘虜也遭到了各種虐待。射殺跳傘飛行員、射殺落水水兵、射殺紅十字醫療人員,日軍在戰爭中的手段可謂無所不用其極。他們的行為遭到了國際社會的強烈譴責,同時也付出了慘重代價。

海戰中不能掃射落水敵軍,日軍不遵守規則,落水後遭機槍掃射報復

太平洋戰爭初期,美軍遵循歐洲戰場的規則,在擊沉日艦後主動放下救生艇營救落水的敵軍,但日軍並不領情,還用隨身武器向營救船隻射擊。俾斯麥海海戰中,美軍太平洋艦隊航空兵以損失6架飛機的代價,擊沉日軍木村昌福艦隊的8艘運輸船,7000餘名日軍落水。本著人道主義精神,美軍試圖營救落水的日軍,但遭到了攻擊。美軍一怒之下放棄營救,並派出飛機掃射,7000名日軍徒手向最近的海岸游去,最終只有800人獲救。

海戰中不能掃射落水敵軍,日軍不遵守規則,落水後遭機槍掃射報復

美軍因為在搭救日軍時屢屢遭襲,於是形成了一條不成文規定:無論在陸上還是海上,在日軍明確喪失戰鬥力之前,一律開槍擊斃。一艘名為“刺鮁”號的潛艇堅決地執行了這個規定。它是美國海軍中擊沉敵艦最多的王牌潛艇,在1943年這一年就擊沉了19艘各類艦艇,總噸位達55000噸,艇長名叫達德里·W·莫頓,日本人對他恨之入骨。

海戰中不能掃射落水敵軍,日軍不遵守規則,落水後遭機槍掃射報復

此人以冷血和嗜殺著稱,他的名言是,“我們對待日本人的唯一方式,就是必須射擊,射擊,射擊!”在一次海戰中,“刺鮁”號擊沉了日軍一艘運輸船,200餘名日軍漂浮在海面上。莫頓冷酷地下令:用機槍掃射!因為這起事件,莫頓被日本史學家指控犯有戰爭屠殺罪。但是,莫頓並沒有活到戰後,他的潛艇在1943年10月的一次巡邏中被日軍反潛飛機擊沉,殘骸直到2006年才被發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