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屆大齡單身群體讓人迷惑:相親不再吃香,網戀卻死灰復燃

隨著結婚年齡的不斷推遲,背後凸顯的是大量大齡單身人群的存在,為了脫單,

相親、偶遇、網戀等途徑都為單身人群提供了各種解決的方案,尤其是對於大齡剩男剩女而言,“男大當婚女大當嫁”依舊是深入世俗觀念中的信仰,他們被家人、親戚和朋友各種催婚,但苦於各種現實因素的侷限,相親一直成為大齡單身者解決婚戀問題的首選之法。

隨著社會觀念多元化的發展,人們對於婚戀的態度也發生著潛移默化的改變,對於“相親”,由於存在著目的明確和簡單易行的屬性,因相親而結合的婚姻往往感情佔比較少,所以是很多大齡單身者不得已而為之的最後選項,但這不代表他們對於愛情沒有渴望,但凡有合適的其他途徑,他們一定會為了追求自己所執念的愛情而抵制相親。

這屆大齡單身群體讓人迷惑:相親不再吃香,網戀卻死灰復燃

最近在和一個好友聊天中得知,他居然脫單了,原本這些年他在我腦海印象中可謂是不折不扣的大齡單身釘子戶,這下他讓我既感到驚訝又感到好奇,我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感覺,先交代一下他的背景吧。

91年出生的他今年虛歲差不多29歲左右,距離而立之年的30歲只有一步之遙,在朋友圈中,他已經被朋友們劃入了大齡單身的行列之中。自從大學畢業之後一直工作至今,在此五六年的時間中,父母為了他的終身大事可謂操碎了心,父母如果打聽到有哪個姑娘在他工作地附近,就趕緊打電話給兒子讓他加對方的微信聊聊,合適的話趕緊出來見個面,如果老家有合適的姑娘,同樣地,第一時間打電話讓他安排週末或者節假日回來見上一面。

這五六年,朋友和我提到過的相親次數我就記得起碼有二三十場,但結果都是一樣的,無果而終,問其原因,總結起來就是:沒意思,沒共同語言,不是我喜歡的類型,三觀不合。總之,沒有一次是成功的,一晃就到了29的關口,我問他內心怎麼想的,朋友回答說:“不急是不可能的,我也想早日脫單,但就是遇不到自己喜歡的,很糾結。”

本來說實話,朋友如果到30了還是孑然一身,我一點不感到意外,只是現在突然他告訴我脫單了,我還沒反應過來,有點懵:“你怎麼認識的?怎麼就對上眼了呢?”

“不瞞你說,我和她是網戀認識的,其實我們有一段時間了,只是一直沒公佈,最近才和她見面的,感覺還不錯,後面我們就自然而然正式確定關係了,就是這樣子。”

一頓懵之後我才反應過來,“網戀”並不是一個新鮮的詞,但提到網戀,映入我們腦海中的印象往往就是虛擬的,不可靠的,漸漸地,這種婚戀認識的方式被大眾打上負面的標籤,從而被我們藏著掖著,擺不上臺面,生怕告訴別人以後會得到對方的嘲諷與鄙夷。

相比於相親而言,我們反而能更加正大光明地面對和談論,也不會感到丟臉,畢竟有相當一部分人的確是通過相親認識的,而談到相親,給我們的印象往往是:熟人介紹的,知根知底。似乎網戀相比於相親,難登大雅之堂,但為什麼這麼可靠的婚戀方式會被我們著急結婚的大齡單身人群所拋棄,反而會去青睞所謂的不靠譜的網戀呢?

其實相親也好,網戀也罷,總歸是認識異性的一種途徑,最終能否修成正果,看重的肯定不是婚戀途徑,而是對方這個人的本身,說到底,相親不再吃香,網戀死灰復燃的背後其實是我們現代大齡單身群體自我意識的覺醒,以及對婚姻質量的追求。

這屆大齡單身群體讓人迷惑:相親不再吃香,網戀卻死灰復燃

一、相親與網戀的對比

相親的介紹及特點說明

相親(Blind Date)顧名思義指的是互相親愛,定親之前由家中長輩或本人到對方家中訪查婚姻對象是否合意,語出自《管子·輕重丁》:“功臣之家,兄弟相戚,骨肉相親。”

在我們現代,相親多數情況下是在由家族親戚或者媒介的牽線之下,安排男女雙方見面認識的一種方式,這種方式雖然毫無美感可言,但存在即有其合理性,相親發展至今,早已注入了不同往日的內涵。

相親很多時候總離不開父母的身影,在上海著名的相親角—上海人民公園,穿梭其中的很多都是滿頭白髮的家長,一邊手上拿著自己兒女的資料,一邊眼睛在快速搜索他人父母手上的兒女資料,期待能找到符合要求的對象,所以相親這種模式更偏向於快速匹配,側重於門當戶對。

這屆大齡單身群體讓人迷惑:相親不再吃香,網戀卻死灰復燃

而相親這種解決婚戀方式的特點總得來說有如下三點:

1、高效率

相親的目的簡單粗暴,雙方直接奔著結婚而去,將本來戀愛應該具備的相識、相戀和相伴過程直接壓縮到區區一兩個小時,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就能快速做出決定,從而繞開了漫長的戀愛過程。

2、節省成本

相比於自由戀愛,相親僅僅在一兩個小時內,通過吃飯或看電影等方式就能初步確定戀愛意向,僅此一項,就節約了大量時間和財力成本。

3、條件匹配

俗話說:貧困夫妻百事衰,沒有物質基礎的婚姻註定會飄雨飄搖,而相親則是基於自身的條件進而提出對對方的要求,能匹配成功的自然也是能夠門當戶對的人選,這樣預設前提式的婚戀方式避免了扶貧婚姻的出現。

當然除了上述體現的三種特點之外,相親結合而成的婚姻也帶來了諸多的隱患,正如《餘姚日報》的袁孝衝曾撰文寫道:

看今朝的相親,已被現代的價值觀、婚姻觀和社會心理變遷注入了娛樂、商業等元素。相親更多地成為了一場秀,成為了年輕人社交的一種主要方式。伴隨著這樣的“開放自由式”相親,試婚、早婚、閃婚、離婚、多婚、玩婚、亂婚的社會現象紛至沓來。為此,筆者希望年輕的朋友們把相親當作一件嚴肅、重大的事情去對待,端正心態、真誠投入。

這屆大齡單身群體讓人迷惑:相親不再吃香,網戀卻死灰復燃

網戀的介紹及特點說明

網戀(Cyberlove)即網絡戀愛,對於網戀其實並沒有一個權威的、廣泛受到認可的概念界定,較為受到學術界認可的是在曾堅鵬發表的《虛擬與現實:對“網戀”現象的理論分析》

一文中對網戀的概念定義,他認為網戀分類兩類:一類是將網絡作為戀愛的載體,雙方在日常生活中完全脫離接觸,屬於純精神性的“柏拉圖式戀愛”;另一類則是視網絡作為認識異性的一種途徑,雙方通過網絡認識,在隨後進一步的溝通與交流中確定戀情,最終通過線下見面的形式實現從網絡到現實戀愛的轉變過程。

根據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近日發佈的《第43 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我國手機網民的規模大約是8.17億,如此龐大的網民群體和發達的網絡體系為網絡戀愛的發展提供了條件,讓我們在傳統婚戀途徑之外又找到了其他替代途徑。

作為虛擬的網絡,通過它產生的戀愛較相親又有諸多不同之處,每種戀愛途徑都有其不同的側重點,而正是這種顯著的側重點才最終對人們的擇偶行為產生不一樣的結果,通過介紹和比對兩者之間不同的特性或許能為我們的疑惑撥雲見霧。

這屆大齡單身群體讓人迷惑:相親不再吃香,網戀卻死灰復燃

網戀總得來說具有以下四點特性:

1、網戀使得戀愛更加具有浪漫性

美國“網絡空間哲學家”邁克爾·海姆《從界面到網絡空間》一書中提及到網絡空間的情慾存在問題,認為網絡是含有柏拉圖主義和極具浪漫色彩的虛擬實在空間。

網絡本身就是讓兩個陌生的異性在茫茫網海中完成了從相識到相戀的過程,這過程就非常富含緣分和浪漫的神奇元素,同時網絡的虛幻性更加使得網絡背後的兩個陌生人彼此之間產生了主觀浪漫主義色彩。

2、網戀使得彼此之間更容易一見鍾情

提到一見鍾情,我們往往會聯想到在日常生活中,當我們偶遇到一個陌生的異性時,他的外貌身材、衣品氣質、行為氣場或許讓我們一見傾心,產生了瞬間的心動,彷彿對方就是我們心中一直在苦苦追求和期盼的理想對象,但現實生活中囿於太過真實性,符合這種要求的人絕對和相對數量並不佔優。

轉移到網絡上來,虛幻的網絡可以讓自己對自我的形象進行重塑,而且成本相對來說要低廉很多,僅僅通過某些語言文字或者語音就能俘獲對方的心。

也正如美國著名的社會學家戈夫曼在他的《相遇》(Encounters)一書中,將異性之間的“相遇”定義為:具有集中注意於某一視覺和認知、對於言辭交往具有雙向開放性以及高度的行為相關性等特徵的焦點互動。

這屆大齡單身群體讓人迷惑:相親不再吃香,網戀卻死灰復燃

3、網戀使得人們對愛的追求更加主動

我們很多人都對愛情的模樣有過幻想,將自己置身於此境中,在沒有任何約束的前提下,盡情地追求愛情,連主動搭訕這種在現實生活想都不敢想的事在網絡環境中卻變得無比尋常,也就是說當我們脫離了現實的約束,網絡會使得人們能更加釋放出真實的自我,對愛情的追求往往也更加主動。

美國著名經濟學家貝克爾說過這麼一句話:“不同群體把不同行為視為越軌。

這話就比較含蓄地表達瞭如果將現實和虛擬環境中的群體人為劃分為兩類的話,那麼在網絡中能主動勇於追求異性的行為,在現實環境中的人們看來是難以置信的,也是不敢想象的。

4、網戀使得人們傾向於沉溺於過程,而非結果

愛情在我們現代很多年輕人看來,過程論大於結果論,套用一句浪漫的話來說就是:

不求天長地久,只求曾經擁有,而且這種想法在沒有結婚念頭的時候會更加顯著,一旦有了結婚的目的,目的導向論會反而更加優先。

但是在網戀中,人們的戀愛常常比較無序和不帶有婚姻目的性,即使在網絡上確定了戀愛關係,但是人們對於未來結婚的想法過於漠視和冷淡,他們只求在網戀的過程中享受當下這種讓他們難以自拔的感覺,至於結果走向如何,他們其實並不關注。

網戀的這種特性和老子《道德經》中提到的“無為而無不為”思想不謀而合。

這屆大齡單身群體讓人迷惑:相親不再吃香,網戀卻死灰復燃

二、究竟是何種因素左右了當代大齡單身群體的擇偶觀

1、雙方三觀相合

“三觀”這個詞我們已經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尤其在80後90後這一代婚戀群體中,他們將“三觀相合”奉為圭臬,當80後90後大齡單身人群在尋找自己另一半的時候,他們希望彼此間對於某個話題擁有類似的看法,這樣才能互相稱讚,互相認可彼此對於愛情生活方式的觀念。

記得之前在知乎上看到過一個話題:為什麼在相親的時候,男生一聽女生喜歡旅遊就內心比較牴觸?眾多回答中無外乎將女生喜歡旅遊等於不務正業,婚後不會過日子,但其實這個話題本身沒有對錯之分,只有接受之分,如果這個男生也愛好旅遊,那麼兩人一拍即合,大有相見恨晚之感,如果彼此無法認同,那麼就一拍兩散,大路朝天,各走一邊。

當然最有感的還是電視劇《婆婆來了》裡面,鳳凰男與城市高知女性結婚之後爆發的各種家庭矛盾衝突,妻子婚前陪嫁了一棟小樓以便小夫妻二人居住使用,婚後的鳳凰男丈夫將自己母親、哥哥、嫂子和孩子等一大家子人都接過來居住,妻子認為應該婆媳分開,小家為重,夫妻二人世界不願意參雜農村婆婆的因素,但鳳凰男丈夫認為自己母親撫養自己長大不容易,必須得無條件體諒自己母親的付出,同時也要求妻子和自己保持統一戰線,兩人對此事看法分歧嚴重,最終將家庭搞得一地雞毛。

可見兩個人在一起三觀相合直接關係到兩人感情和生活的穩定,關於三觀討論的話題、書籍、電影都太多太多了,已經深入這群大齡單身群體的腦海中,三觀相合已經成為是他們擇偶的首選要求。

這屆大齡單身群體讓人迷惑:相親不再吃香,網戀卻死灰復燃

2、擁有共同的興趣愛好

江蘇衛視的相親類節目《非誠勿擾》裡面有一個男嘉賓痴迷於虛擬偶像初音未來,引發了臺上各位女嘉賓的討論,對於男嘉賓的這種興趣愛好,有人認為一定要找到彼此間擁有共同愛好的對象,也有人認為可以“存大同求小異”,雖然沒有定論結果,但可以預判,如果男嘉賓的興趣愛好得不到對方的理解和尊重,那麼自然也無法走到一起。

這個話題在我們生活中也是經常需要直接面對的,80後90後一代成長於新時代的春風之下,對愛情的理解與上輩人有很大不同,除了正常的工作與學習之外,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存在著自己獨有的興趣愛好,自然在尋找伴侶的時候,擁有共同的興趣愛好那將非常有助於兩人的相處。

接著上面知乎關於旅遊的話題,記得微博上有一對男女情侶大V,兩人都喜歡旅遊,在旅遊的過程中,女生負責找景擺Pose,而男生負責將女友和景色的美用相機記錄下來,這種戀愛的狀態羨煞了無數網友,

愛情最好的狀態無非就是兩人在從事同一件感興趣的事的同時,順便加深了感情,融合了彼此。

這屆大齡單身群體讓人迷惑:相親不再吃香,網戀卻死灰復燃

3、彼此間存在互補性

情感心理學上有一個“互補定律”,它指的是雙方可以利用彼此的優勢來彌補自己的短處,舉個簡單的例子就是:男人往往比較擅長維修家電之類,而女人則往往喜歡經營廚房奉獻美食,所以當男女搭配過日子之時,遇到家中電燈、水管之類出現故障的時候,男人來負責,燒飯家務自然地是女人負責,這種分工既提高了效率,又彌補了彼此的不足。

在和身邊的大齡單身男女交流的時候,很多人都表現了對戀人之間互補的渴望,因為他們知道自身在某些方面存在不足,需要有這麼一個人來填補這塊空缺,所以對於現實的大齡單身人群而言,他們往往傾向於尋找在某個方面自身顯示是劣勢但在對方身上顯示為優勢的人,既然大齡的戀愛是奔著結婚而去,那麼就要考慮到婚姻中究竟缺什麼,缺一個合理的分工是很多大齡單身人群都關注的焦點,因而這個要求也成為了他們心中重要的考量標準。

這屆大齡單身群體讓人迷惑:相親不再吃香,網戀卻死灰復燃

三、相比於相親,為什麼網戀現在大有崛起之勢

1、對戀愛方式個性化的追求

在小城市或農村地區,父母看到孩子二十五之後還是單身,心急的父母都會張羅著給孩子相親,但沐浴在新觀念環境下成長的我們,對此卻不以為然,甚至嗤之以鼻,“相親”總是不自然地和“父母做主、媒妁之言”的舊時婚姻相關聯,從而導致大齡單身人群本能地排斥。

網絡說新鮮也新鮮,說過時也過時,至少它相對於我們父輩人來說網戀還是挺遙遠挺新鮮的,但對於同齡人來說,早已是玩剩下的產物,80後90後對此並不陌生,但總得來說相比於其他戀愛認識的途徑而言,網戀仍然是當下比較時髦和酷炫的方式,它可以讓我們脫離現實的諸多約束,在網絡虛擬的環境中,更加個性化地展現自我,同時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尋找自己的意中人,而這些特性是傳統相親所無法具備的。

這屆大齡單身群體讓人迷惑:相親不再吃香,網戀卻死灰復燃

2、對相親擇偶的失望,被迫轉向網絡

其實有些時候對相親的失望並非是偶然,是無數次失望疊加起來形成了最終的絕望。

之前看過一個帖子,內容大致是說相親對象的質量呈現中間大兩頭小,具體指的是各個方面中規中矩的基本上相對比較容易脫單,畢竟普通人是佔了大多數,而特別不好和特別好的是佔據了少數人群,因此這就帶來了一個結構性的匹配矛盾,如果自認為自己各方面都還馬馬虎虎,那麼相親匹配到差的和好的,要麼看不上別人,要麼別人看不上自己,畢竟既然能大齡單身剩下,自身多少存在一定的原因,在相親這種匹配遊戲中,從概率上說,失敗率要遠大於成功率。

所以當被父母或者親戚朋友屢次安排相親,一次接著一次的失望接踵而來,最終自己心理的變化從期待到失望,從失望到麻木,從麻木到厭倦,最終到了絕望,當對相親陷入絕望的時候,我們在自己心中基本上已經將相親這條路判了死刑。

相親被自己判了死刑,不等於其他路途就不通,既能獲取外界信息,又能不影響自己的日常工作和生活,那麼唯有網絡符合這點要求,在迫不得已的情況,網戀自然也就變成了自己心中的可選項之一。

這屆大齡單身群體讓人迷惑:相親不再吃香,網戀卻死灰復燃

3、發達的網絡體系為戀愛提供了溫床

伴隨著網絡領域日益成熟的發展,各種帶有社交功能的手機APP層出不窮,讓人們可以更加便捷地尋找到自己感興趣的異性。

根據艾瑞諮詢發佈的社交行業研究報告《2017 年中國社交應用需求價值白皮書》,用戶使用社交類產品主要是為了滿足自身七大核心需求:荷爾蒙需求、較少孤獨感、自我表達、社交工具、炫耀、發洩吐槽和自我提升。

從中不難發現,這七大核心要素多數與自我的心理情緒活動相關,也就是說社交類APP的存在為廣大人群提供了發洩的窗口,尤其對於大齡單身人群,每天處於工作和回家兩點一線之間的枯燥生活,內心對出現符合自我要求的異性具有強烈的期望,而在沒有其他更加方便的方式方法前提下,網絡無疑是一個絕佳的場所,利用自己空閒的時間,可以在上面自由地尋找志同道合的異性。

這屆大齡單身群體讓人迷惑:相親不再吃香,網戀卻死灰復燃

四、我們應該如何看待這種戀愛趨勢

1、適應時代發展要求,能達成目的就是好方法

俗話說:不管黑貓白貓,抓到老鼠就是好貓,同樣地,不管何種方法,只要能解決自身婚戀問題就是好方法,方法從來都不是一層不變的,不同的時代能為其提供更具時代特色的方法。

上個世紀人們的溝通從剛開始的寫信到後來的有繩電話,再接著就是大哥大,再後來就是手機的逐漸普及,直至今日,智能手機人手一部乃至多部,功能不僅僅限於解決了人們之間溝通交流的問題,更加增添了拍照、付款等諸多新功能。

相親作為我們民間解決婚戀問題最常規最有效的方法,現如今卻在大齡單身群體身上失靈了,並不能說明相親就一無是處,它的存在有其時代性,歷史和社會總是向前發展,當網絡時代碰撞傳統時代,兩者博弈之中,必有沉浮,相親這種方式如果說沒落的話,或許只能說明它完成了一個時代的任務,剩下的接力棒請交給網絡,或許它能發揮比相親更有成效的結果。

這屆大齡單身群體讓人迷惑:相親不再吃香,網戀卻死灰復燃

2、網絡並非純淨之地,我們更需保持理智

網絡從來都是一把雙刃劍,我們在肯定其給我們帶來各種方便的同時,也要看到它的弊端。它的虛幻性容易讓存在於網絡背後的對方帶有更多的迷惑性,而我們無法利用現實的手段去甄別真偽,畢竟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之前新聞上報道較多的“賣茶女”,利用大齡單身男子急於脫單的心理,利用各種套路詐騙錢財,當被公安機關抓獲的時候,嫌疑人竟是男性,這就非常給我們帶來警示,因為你在一廂情願和對方情意濃濃的時候,對方或許有其他不為人知的目的。

網絡只是為人們多提供了一種認識異性的途徑,但途徑的好壞在於人的好壞,所以我們在利用好網絡的同時更應該保持清醒和慎重。

這屆大齡單身群體讓人迷惑:相親不再吃香,網戀卻死灰復燃

3、網絡應該作為現實的補充手段

即使排除了相親這種婚戀途徑,但也不能對現實結識異性表示全盤否定,畢竟相比於現實,網絡終究還是存在諸多不確定因素,可控性較差。而我們人卻是現實的人,在現實生活環境中,我們不應該存在網絡依賴症,唯網絡馬首是瞻,無論何種婚戀方式,我們仍然需要擴大我們的交際圈,在朋友、同學和同事面前多刷點存在感,只有增加自己的曝光度,丘比特之箭才能增加命中自己的幾率。

網絡相比於現實,確實有其獨特的優勢,我們更應該善於利用其優勢,而主觀人為規避其負面影響,在解決婚戀這個問題上,現實與網絡雙管齊下,當下網絡戀愛較於現實環境仍然有一定的弊端,所以網絡應該作為現實的補充手段,兩者共同為解決婚戀發揮合力作用。

這屆大齡單身群體讓人迷惑:相親不再吃香,網戀卻死灰復燃

五、總結

大齡單身作為我們現在這個社會的特殊群體,他們飽受著各種非議與爭論,自身的心理一邊懷抱著對愛情婚姻的美好向往,一邊面對現實生活中無法得到滿足的無可奈何,同時還要承受著工作和生活對他們的重壓,可謂步履維艱。

當相親這種途徑無法滿足大齡單身群體對愛情的追求時,而恰巧網絡填補了相親手段所不具備的空缺,相親不再吃香表明了它無法為年輕人對愛情的期望提供更好的解決方案,網戀大行其道卻正是契合了這屆大齡單身群體對愛情定義的全新詮釋,表明了在他們眼中,婚姻不再是搭夥過日子,婚姻需要愛情。

這屆大齡單身群體讓人迷惑:相親不再吃香,網戀卻死灰復燃

[1] 李一菲,陳宗海. 大學生網戀動機的影響因素研究[J],東南傳播,2019(4):120-122.

[2] 唐魁玉. 過程與結果:網戀現象的社會心理分析[J],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3(4):79-82.

[3] 白露. 關於擇偶標準的研究綜述[J],校園心理,2016,14(3):169-172.

[4] 闊楊. 社會學和心理學的擇偶理論的比較分析[J],社會心理科學,2008,23(100):20-22,3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