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夏市警方破獲“2002·8·31”專案紀實

千里追兇破重案

“ 真是法網恢恢疏而不漏呀,沒想到,這麼久了殺人犯還是被抓回來了……”近日 ,隨著 “2002·8·31”專案的成功偵破,臨夏市當地群眾奔走相告,17年前拋屍大夏河裡的那起懸而未決的命案犯罪嫌疑人最終落入法網。

時間回到17年前。

2002年8月31日,在臨夏市大夏河道里,一具麻袋裹住的成年男性屍體曾經引發當地很多群眾的內心恐慌。但當時的案發現場,有用的線索微乎其微,警方雖費盡心思,收穫卻不是太多。隨後,經過近三個月艱苦的摸排、走訪、求證,在當年的11月,警方初步確定受害人為馬某某,犯罪嫌疑人為王某某、馮某某(女)夫妻倆。

據犯罪嫌疑人後來交代,17年前,王某某、馮某某夫妻二人與馬某某屬於“同行”,均以撿拾垃圾為生,白天奔波在臨夏市區的各個角落,整日為生計辛苦地忙碌著,晚上就暫住在各自的出租屋中。長期的相處讓大家逐漸熟絡起來,不安分的馬某某與馮某某也日久生情。

2002年8月的一天,正沉浸在親密中“偷情”的馬某某與馮某某被王某某發現。馬某某慌不擇路,逃走已來不及。“戴了綠帽”的王某某怒不可遏,失去理智的他持刀捅向了馬某某……看著躺在血泊中的馬某某,王某某、馮某某二人頓時傻了眼,越來越感到後怕的二人趁著夜色,用麻袋包裹了已失去生命體徵的馬某某,拋屍於大夏河河道。

王某某、馮某某二人僥倖地認為,這樣就可以瞞天過海,沒有人知曉。然而,接下來這起駭人聽聞的殺人案被當地群眾吵得沸沸揚揚,加上迫於警方的壓力,二人害怕事情敗露,決定一走了之。

17年來,王某某、馮某某二人先後輾轉於新疆及我省酒泉等多地,小心翼翼地藏匿著,過著度日如年的生活。

17年來,這起拋屍大夏河的殺人案成為一樁懸案,成為臨夏市群眾心頭一道揮之不去的陰影,更成為警方辦案人員心中跨不過去的一道硬坎。

17年來,雖然由於機構改制,曾經的辦案人員解散分流等問題,但臨夏市公安刑偵民警從來沒有放棄過對案件犯罪嫌疑人的追捕。

2019年,公安部部署“命案積案專項行動”和以“打詐騙、抓逃犯、保大慶”為主題的“雲劍”行動後,臨夏市警方對所有命案積案再次進行梳理偵辦,全力以赴投入到偵破工作中,圍繞積案現存的物證及提取的相關證據,再排查、再梳理、再分析、再研判。在此基礎上,實行多措並舉攻堅,形成領導參戰、靠前指揮、刑偵為主、全警聯動、合成作戰、證據把關的攻堅局面,以全力打好“合成戰、科技戰、信息戰、證據戰”。

“盯案不放,接力攻堅,不破不休。”臨夏市警方對“2002·8·31”專案的態度十分堅決明確。

“幾天幾夜睡不著,滿腦子想的盡是案子的事”專案組成員陳立鵬這樣對記者說。

十月的河州,天氣漸寒。然而,專案組民警辦案追逃的熱情卻絲毫沒有減退。經過多種偵查手段篩選排查,攻堅克難,分析研判,連續工作,近日,終於獲取了犯罪嫌疑人王某某及妻子馮某某在酒泉玉門市活動的重要線索。

線索貴如金,時間掐秒算。獲得重要線索的臨夏市警方火速派出偵察員前往目的地,經過兩個多月的前期細緻偵查,專案組最終確定了兩名犯罪嫌疑人的藏匿地。

隨後,專案組精心制定了周密的抓捕方案。整整三天三夜,72小時未閤眼的專案組民警在玉門市嚴密佈控,隨時待命。

10月31日,專案組決定收網。飽受逃亡之苦的王某某、馮某某二人怎麼也沒有想到,他們早就被警方牢牢盯上了。11月1日,毫無戒備的王某某、馮某某在自己兒子經營的水果店裡被臨夏市警方一舉抓獲。經突擊訊問,犯罪嫌疑人王某某、馮某某二人對17年前持刀殺害馬某某後拋屍於大夏河河道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

至此,這起長達17年之久的命案積案成功告破。(記者 陳孝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