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種植中藥材黃精,採用一種栽培技術,每畝能產300公斤

黃精,又名輪生玉竹,是一種傳統中藥材。這幾年,隨著以中藥材黃精為原料的相關藥品的研發利用,市場對黃精的需求不斷增加,由此激發了廣大農民種植黃精的積極性,尤其在南方一些地區,黃精種植規模逐年增加。

農民種植中藥材黃精,採用一種栽培技術,每畝能產300公斤

黃精種植雖然簡單,但是想要獲得高產還需要學習一些高效的栽培技術。在我國很多地方,種植戶為了提高黃精的產量,在栽種時都會選擇與其它農作物進行間作。這主要是因為黃精是一種喜陰植物,農民多年的種植經驗表明,其在溼潤廕庇的環境中不僅生長良好,而且很少發生病蟲害。

農民種植中藥材黃精,採用一種栽培技術,每畝能產300公斤

因此在生產上,黃精常與玉米、高粱等高稈作物進行間作,其中與玉米間作效果最好,這是因為玉米莖稈粗壯,葉片面積大,高度適宜,能夠起到很好的遮陰作用。玉米一定要是春播玉米,而且儘量要早播,栽種時每種4行黃精就需要種2行玉米,也可以2行玉米、2行黃精。

玉米與黃精的行距需要控制在50釐米左右,不能太近也不能太遠,離得太近玉米會爭奪走土壤中的養分,從而影響黃精的產量;離得太遠,則不能為黃精提供很好的遮陰效果,同樣會影響黃精的產量。

農民種植中藥材黃精,採用一種栽培技術,每畝能產300公斤

另外,也可以與果樹或綠化苗木進行間作,這些高大的果樹或林木就像一把傘,可以起到很好的遮陰作用。一些山區的農民,還可以利用東、西坡向的山坡荒地進行栽培。這些方法都可以顯著提高黃精的產量,採用後一般畝產能達到300-400公斤,最高可達500多公斤,能為農民增加不少收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