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电视:开机率只有30%何以重回客厅“C位”

上世纪80年代,对于那个时代的中国来说,买台黑白电视都是一件大事,它代表了一个家庭当时的经济水平。那时的电视,是家庭客厅娱乐的中心,一家人都争抢着观看节目。然而,随后的三四十年里,电视经历了过山车的遭遇:从居家必备品到逐渐沦为鸡肋。尽管电视厂商使出了浑身解数,不断改变电视的外观和性能,但年轻人坐在电视机前的时间越来越少。

“消失”的电视:开机率只有30%何以重回客厅“C位”

《95后手机使用心理与行为白皮书》显示,95后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为8.33小时,其中社交用时最长,接近两小时。与之相对的是,电视日均开机率持续大幅度下降,每日开机时间缩短。据TCL发布的数据,受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影响电视日均开机率从三年前的70%降到今天的30%,40岁以上的人成为收看电视的主流人群。恰恰伴随着电视企业自救的过程。近年来,彩电厂商每一次聚会几乎都会被问到同一个问题:“年轻人不看电视了怎么办?”每每这个时候,现场的气氛都会格外凝重。

为了吸引更多的年轻人,电视厂商曾赋予了电视很多属性,3D、HDR、4K等概念不断涌出。而随着彩电技术水平的更新换代,大屏、超高清显示、人工智能等技术产品逐渐成为市场主流。几乎所有瞄准电视的厂商,背后的逻辑都是希望电视能重新回到“客厅中心”这一地位。

曾经欣欣向荣的电视行业,如今变成了这样,这是为什么呢?有三个主要原因。

“消失”的电视:开机率只有30%何以重回客厅“C位”

首先,是代替品的出现。手机和电脑的出现,极大的冲击了电视行业。因其丰富的资源和无广告的便利,深受人们的喜爱,还有就是家用投影仪的普及,瞬间让观影感提升一个档次。看剧有手机、电脑,看电影有投影仪,还用的着电视吗?

虽然近些年来,电视行业一直在自救,不过成效并不显著,一直有一个问题压在他们的心头,那就是“年轻人都不怎么看电视,你们还生产什么呀?”,每当这个问题提出时,都让他们感觉自己的努力都是无用功。其实不然,努力没有白费,他们现在还在不断地对电视机方面的投入进行创新,希望通过一些科技提升电视机的使用感,从而让更多的人,能选择自己品牌的电视机,虽然现在电视机的开机率再在下降,但是在以后很有可能使用使用电视机的概率会大幅的增加,对于未来电视机的使用起了很大的保障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