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鐵木真——究竟是天驕?還是“屠夫”?

提起“殺神”白起,相信很多人都心有餘悸,他聞名於世的不僅僅是戰場上的謀略,還有獲勝後殺戮,單是長平一戰,趙國40餘萬人幾乎全軍覆滅,而有一半都是戰後被處決,所以,“殺神”之名和白起的行事風格極為般配。白起已經讓人聞風喪膽,但如果將他和成吉思汗鐵木真相比,那還真是“小巫見大巫”

成吉思汗鐵木真——究竟是天驕?還是“屠夫”?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崛起朔漠,把草原的旋律藉助雷鳴般的馬蹄傳到了西亞東歐,奏出了空前絕後的宏偉樂章。他征討西亞各國,直達黑海北岸、克里木半島等地,建立了世界上版圖最大的蒙古帝國,所以,他在史書上完全能夠和“秦皇漢武”相提並論,但歷史上也有很多關於這位可汗的負面評價,看完這些,人們不禁懷疑成吉思汗到底是位嗜血的“異教徒”?還是一位功勳卓越的政治家?

元朝的前身蒙古帝國曾將其版圖擴張至3000萬平方公里,疆域橫跨歐亞大陸。元朝皇帝的老祖宗,蒙古帝國的開國可汗——鐵木真尊號“成吉思汗”,漢語乃“剛強”、“海洋”之意。13世紀初,蒙古大軍在鐵木真的率領下開始了征服異國的戰爭,經過6次大規模的征伐之後,建立了一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龐大帝國

成吉思汗鐵木真——究竟是天驕?還是“屠夫”?


蒙古軍在征服一個部落或國家的過程中,每攻陷一座城池,大多要進行一場血腥的屠殺,給出的理由也十分簡單。就拿蒙古軍攻陷中亞信奉伊斯蘭教的花剌子王國的重鎮不花剌城來說,在攻陷城市後,蒙古軍把城中居民驅趕到祈禱場,在進行屠殺之前,鐵木真向他們宣佈說:你們必須知道你們都犯了滔天大罪,所以必須加以懲罰,你們一定會問我有什麼證據證明你們的犯罪?我告訴你們,我就是上天的災禍,如果你們沒有犯罪,上天為什麼派我來屠殺你們?(《中國人史綱》第二十六章)這個理由十分荒謬,但是,卻成為成吉思汗的殺戮法則,適用於被征服的遼、西夏、金、宋等所有國家。

成吉思汗鐵木真——究竟是天驕?還是“屠夫”?


中世紀波斯人所著的《世界侵略者傳》記載:

蒙古軍在每次攻城前,成吉思汗“先使人喻其主來降,其喻降語頗簡略,而殿以是語云:“設汝不降,將來之結果僅有上帝知之”

如果立即投降了,城邦必須交納所有財產的1/10,並將1/10的人口編入蒙古軍或獨立部隊,名為“籤軍”,強迫他們隨大軍作戰;而一旦城邦拒絕投降,蒙古人攻城行動將隨即展開,即便據守城池者再請求投降,也必定會遭到血腥屠殺。勝利的蒙古人會將俘虜的所有工匠,當成奴隸,然後將其餘居民驅趕到城外,一併處決,這樣殘酷的手段使很多小城市的居民感到恐怖,一聽說蒙古軍到來便開城投降

但據《多桑蒙古史》記載,不少主動投降的城邦,依然要遭受被蒙古軍屠城的厄運,其中大城市不下50座,小村莊不計其數,其書中說:

蒙古軍多用詐術,不惜為種種然諾,誘敵開城,城民之過於輕信開城乞降者,蒙古兵則盡屠之。雖先發重誓,許城民不死,亦然。凡大城皆不免於破壞,居民雖自動乞降,出城迎求蒙古兵之悲憫者,仍不免於被屠。蓋蒙古兵不欲後路有居民,而使其有後顧之憂也

總之,凡是成為成吉思汗下一步進兵路線的後方基地或回師必經之路的城邦,不論它是接到成吉思汗諭令後投降、還是主動乞求投降者,一概屠城,以徹底清除隱患。根據蒙古國的戰爭法則,戰敗者的眷屬、財產皆為勝利者所有,所以“設在一地丁口繁眾,蒙古兵則除其欲保者之外,餘盡殺之。設其留存若干以供攻擊其同國人之用者,退兵時仍不免於一死”。士兵們通過屠城來殺死失敗者,以便得到失敗者的全部眷屬和財產,而那顏(蒙古部族酋長的稱呼)和可汗們則通過搶掠宮殿和盤剝部下貢獻來積累財富。

成吉思汗鐵木真——究竟是天驕?還是“屠夫”?


《中華通史》記載:蒙古軍先後征服歐亞數10個國家,每破一城,絕大多數居民盡皆屠殺,所有財產予以劫取,只留下特殊技能人士、工匠、與俊美男女兒童供其利用,許多人口超過百萬的城市淪為廢墟,人煙斷絕:

蒙古軍攻下花剌子模國舊都玉龍赤傑,一次就屠殺120萬人,平均每一名蒙古兵殺24人;

成吉思汗攻打巴曼,其愛孫中箭身亡,城破之時,成吉思汗下令將城中居民全部殺光,雞犬不剩;

拔都率軍第2次西征,攻入莫斯科城、以及攻破波蘭與日耳曼聯軍後,採用的手段也十分極端;

公元1254年。蒙哥譴大將扎剌臺征伐高麗,所過城池,盡成灰燼,俘獲男女共20餘萬人,遇害者更是不計其數;

1255年,旭烈兀奉蒙哥之命討伐木剌夷,共攻克大小堡壘數百個,包括不戰而降的城池40餘座,但是序旭烈兀卻下令不分男女老幼、盡皆處決;大食國都報達開城投降,即便如此,城中80萬居民基本被屠戮遺盡;

成吉思汗鐵木真——究竟是天驕?還是“屠夫”?


蒙古軍在入侵南宋之前,成吉思汗還弄不清中原被征服之後那眾多的人口有什麼用?他手下的將領建議按照西征時的老辦法處理,因為這些定居農耕的中原人,不適應流動性很強的戰爭,把這幾千萬人殺掉,可以騰出廣大的土地作為蒙古騎兵的牧場。但成吉思汗的殺戮政策被宰相夜耶律楚材所阻止,耶律楚材是已經完全漢化的契丹貴族,他對當時的中原有全面、而深入的研究,他阻止成吉思汗進行大屠殺的理由是:征服中原之後每年可以得到銀50萬兩、帛8萬匹、粟40餘萬石!成吉思汗這才明白,把中原人留下原來還有這麼大的好處。但“不推行”並不意味著“禁止”,蒙古軍征服南宋與建立元朝後,不斷有屠城的暴行發生,查閱《元史》,“屠之”一詞的使用頻率十分突出,例如:

木華黎攻密州,屠之;

木華黎克岢嵐、吉等州,拔其城,屠之;

廣寧劉琰、懿州田和尚降,除工匠外,悉屠之;

進兵圍肅州......帝怒城久不下,下旨屠之;

伯顏軍至常州,宋兵大潰,拔之,屠其城

......

這樣的描述在《元史》中屢見不鮮、比比皆是!!!

成吉思汗鐵木真——究竟是天驕?還是“屠夫”?


所謂“屠之”,就是城市被攻克後將城中的百姓全部處決,一個簡單的“屠之”背後,是蒙古兵的刀起斧落和男女老幼的嚎哭聲。

1227年,成吉思汗在尼沙普然戰役中,被箭射中,不治身亡,他的兒子託雷為了給他報仇,將尼沙普然城中的生命全部屠殺,甚至連貓狗這些動物都沒能倖免,這個暴行一直持續到蒙古軍西征結束。史家評估被屠殺的居民有175萬之多,但是,在一個弱肉強食的人類社會歷史進程中,新秩序的建立往往和“鐵血”密不可分

這樣的成吉思汗,你覺得是天驕,還是“屠夫”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