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在電視上看CBA的感覺和NBA的感覺完全不一樣?

槐--等待春天


NBA是美國職業籃球聯賽,是全世界做大和影響力最高的籃球聯盟。CBA是中國男子籃球職業聯賽,就目前來說NBA的影響力是CBA所不及的。題主在電視上看NBA和CBA的感覺不一樣也是無可厚非的,題主說的感覺不同有兩個原因,下面來分析一下。

在籃球文化上CBA顯然有差距

在美國籃球也是一項很受歡迎的運動,有球隊的城市的球迷更是對自己城市的球隊給予了很大的支持。NBA基本重要的比賽球迷們都會早早的來到球場等待比賽,如果遇到決賽之類的比賽門票真的是一票難求。

我們國家也很多NBA的球迷,有實力的都會去美國現場觀球,比如比較出名的周杰倫經常去現場看NBA比賽,由此可見一斑。反觀我國,CBA在我國發展的也還行,但是和NBA在美國相比差距有點大。

NBA比CBA更具觀賞性

相比於CBA,NBA聚集了全世界最具實力的籃球球星,像不是美國的姚明、帕克、諾維茨基、加索爾、吉諾比利等等都去NBA打球。因為這個原因,NBA比賽的觀賞性大大增加,而且NBA球星大多數都是黑人,黑人的爆發力又很強,各種高難度動作就像家常便飯。

反觀CBA,我們的球員由於身體素質的原因在比賽中高難度動作做不了,來來回回就是那幾個動作沒什麼創新,我們觀看著也就味同嚼蠟。來CBA打球的也大部分都是在NBA混不下去的,結果還能在CBA翻江倒海,差距一下就出來了。

CBA的差距比NBA差距還是非常明顯的,但是像易建聯、周琦等CBA巨星的比賽也是非常精彩的,在NBA不比賽的時候觀看一下CBA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最後還是希望CBA能發展的越來越好吧。


豹撲體育


我們很少有機會能夠直接去現場觀看NBA或者CBA的比賽,基本上都是通過在電視或者電腦上觀看直播比賽。當我們看多了一些NBA的現場直播,再去看CBA的直播的時候,會發現有很大的不同,其中主要有以下一些方面:


首先,第一感覺就是現場的佈置會有所不一樣,因為NBA的現場佈置跟CBA不一樣,NBA比賽現場佈置有一個特點就是,觀眾的座位與球場的距離非常的近,因此所有的觀眾都圍到這個賽場的最邊上。像CBA的話就會有一段的距離,觀眾與球場會離得比較遠,其中一個原因也是比較考慮安全隱患吧。NBA就會經常,球員為了救球而壓到一些觀眾,導致一些觀眾飲料會打翻或者有出現一些受傷的情況。

其次,一個方面就是比賽的強度了,NBA球員身體素質各方面比CBA球員完全會高一個檔次。他們的訓練都是屬於高強度的對抗,所以,在NBA的比賽當中,他們打得非常激烈,那自然就能夠把場上的氛圍帶動起來,能夠讓觀眾更加有觀賽的這種心情,其中也包括籃球運動員他們在配合以及在戰術上面的一些打法,也能夠很好的吸引到觀眾,NBA的比賽,他們非常講究團隊的配合,以及一些個人能力的觀賞性。



還有一個方面就是NBA的比賽大部分的比分都非常接近,比分一般也都不會相差太大,這樣的話就能夠給觀眾帶來一種懸念感,使觀眾願意觀賽到最後。因為沒有到最後一秒,他們都不知道哪一支球隊會獲得勝利,所以我們看到NBA和 CBA他們在比賽的時候,還是會有很大的一個差距,如果比賽結局早早已經失去了懸念,觀眾就沒有興致,但NBA不到最後一秒永遠都不知道比賽的結果如何。


所以NBA和CBA的觀賞程度,在電視上就能夠體現出來,當然,CBA現在已經慢慢的在不斷的提高比賽的強度和比賽的觀賞性,我相信隨著他們不斷的提升,CBA也會越來越得到更多的關注,觀賞性也會越來越高越來越高。


瘋狂球館


因為CBA和NBA是兩個級別的聯賽。


觀賞性

CBA更多需要戰術,因為本土球員即黃種人身體素質不如黑人,扣籃動作僵硬,三分也比較普通,傳球什麼的更是中規中矩,即便來上幾個能打的外援,也是NBA淘汰掉的,好像是為了比賽而比賽。NBA不一樣,他們除了贏球還要賣票,並推廣籃球,無論扣籃還是三分,都集中了世界上最厲害的選手,各種空中扭曲身體上籃還有隔著兩個人大力灌籃,這是籃球的最高級別體現。


場地

CBA場地工業化嚴重,千篇一律,沒什麼特色。雖然佈置非常正規,可看不出什麼美感。相反,NBA把球館也當成一種藝術品,而且這些大都不是老闆產業不過租來而已,但就算如此,美國那邊也認真對待,各種煙火和投屏,像看電影一樣。一個是工作一個是藝術,體現出來就是CBA和NBA的差距。


此外,還有聯賽場次等一系列原因。總之,CBA不能直接對比NBA,要先吸引市場再說。這可不是讓幾個聯賽頭牌去上一下綜藝節目就能解決問題的。




氧氣是個地鐵


兩者之間的確存在明顯的差距,但不能否定這幾年CBA的進步,尤其是在今天男籃世界盃舉辦之後,CBA的場地等硬件設施以及轉播畫面都有了長足的提升。兩者在比賽畫面、流暢程度給球員直觀感受不一,而兩者之間的差距主要是由以下幾個方面形成的:

第一、轉播技術的差距

據我瞭解NBA每場比賽在場邊都32臺攝像機,遍佈各個視角,而CBA每場比賽只有寥寥幾臺攝像機,雖然在姚主席上臺之後有明顯改觀,但差距還是巨大。尤其在進行回放判定的時候,NBA總是能多角度清晰的還原比賽畫面,而CBA往往苦於機位不足,很多角度畫面缺失,增加裁判的執法難度。

第二、場地設施的差距

NBA的比賽地板都是有硬性規定,統一採用北美楓木地板,CBA就沒有這樣高標準。NBA即使進行季前賽等海外比賽,地板也都是從美國本土運過來的。此外NBA在燈光佈局上也做得更好,球場設計更加專業。通常NBA球場第一排與球場之間都沒有遮擋物,而CBA聯賽的場地上第一排前面都放置這一排廣告牌,顯得很突兀。

第三、裁判差距

NBA的裁判都是經過專業的培訓,是聯盟的主要成員之一,在執法尺度和執法水平上都有充分的保證,能確保一場比賽有序的進行。而CBA的裁判更像是僱傭軍,執法水平也一直被外界質疑,比賽中出現爭議判罰司空見慣,造成比賽長時間中斷的情況時有發生。球迷觀看感受肯定也會不一樣。

第四、資金投入的差距

這個原因也是造成以上這些因素的根本,NBA從1946年成立以來已經發展成為一個集競技、娛樂與一身的全球性的綜合聯盟,影響力遍佈全世界。而CBA的前身為中國甲A聯賽,與2004年正式更名為CBA聯賽,影響力僅限於中國本土。雙方在商業價值上有這天壤之別,NBA在2014年簽下了一份9年240億美元的天價轉播合同,而CBA貌似還沒有賣出轉播合同,僅有李寧5年10億人民幣的贊助。

資金來源差距巨大,自然也造成了投入的差距。因此最終CBA要縮小和NBA的差距,還是從提升自身聯賽競爭力開始,聯賽更有吸引力,投資商必定隨之而來,才能有更多的錢投入到硬件設施的提升中,從而形成良性循環。

(大家好!我是剛剛登場的替補隊員,喜歡的朋友關注下,謝謝!)


替補隊員


NBA的比賽場地和CBA的場地在感覺上有著很大的不同,但又說不上來是什麼感覺。一開始可能是覺得場館大小不一樣導致的結果,畢竟NBA的場地,規格大的可容納20000人以上,相對小的場地也可容納18000人左右;而CBA的場地,只有四座場館能達到萬人以上。NBA是美國職業籃球聯賽,是全世界做大和影響力最高的籃球聯盟。CBA是中國男子籃球職業聯賽,就目前來說NBA的影響力是CBA所不及的。





錯位優勢


NBA和CBA就是一個天一個地,不管是從哪一方面來說NBA都是比CBA高水平很多的,軟件,硬件,球員。
如果我們在視頻中看慣了NBA的比賽,又突然去看CBA的比賽,你就突然會發現,這CBA打球是真的差,不管是投籃還是跑步的速度,或者是球場氛圍,都比NBA差很多。有時你就總會感覺,這球要是在NBA肯定能投進,或者說這球要在NBA肯定會扣籃的,這都不是一個級別的。
我們拿NBA和CBA一對比就知道,為什麼會這樣了。

先是NBA。NBA裡的場地地板通常都是最頂級的北美楓木製作的。其嚴格按照他們NBA規則裡的場地規格製作。而在國內的CBA,沒有誰會為了製作一個籃球館而大費錢財,有時就算有錢也沒那技術。NBA裡的燈光亦是全世界最頂級的設備。而且NBA裡有著一群專門的攝影人員和一批批專門的攝影設備。反觀CBA呢?CBA啥都沒有,只有一群群為了錢的老闆。

還有一個最重要的,CBA球員和NBA球員差的不是一個等級。扣籃沒有NBA裡的精彩,投籃也沒有NBA裡的準。戰術運用更不如了。

雖然說NBA場地和球員很厲害,但我相信中國籃球現在的糟糕狀態不會久的,往後只會越來越好的。


半桶水籃球


現場籃球的比賽確實精彩,我經常附近球館看球賽都感覺比在電視上好多啦,NBA之所以好看,肯定離不開高清設備,球員的技術水平,NBA的對抗太厲害了,集合了全世界的優秀籃球運動員,肯定要精彩些,不過隨著國內比賽水平的提高,CBA的直播也是越來越好看了,我幾乎國內的比賽也在看,還是很精彩的!很多高水平的人員融入了國內,相互間的水平不斷的提高,影響力這幾年裡,CBA的影響力在神速的增加,個人特別看好中國職業籃球聯賽!加油中國隊🇨🇳


小魚兒88跟77


CBA的球員的跑,跳,投籃各個方面不如NBA球員,觀賞度自然差一截。另一方面,CBA幾乎沒什麼籃球文化在裡面,只是一場大型賽事,從球隊名稱到球衣到賽場,全是企業冠名。我都不知道我是在看球賽還是看廣告。NBA球員每場比賽像是一場戰鬥,CBA每場比賽都是一次比賽任務。再就是明星球員非常少,明星球員不是指球迷認識的厲害球員。而是那些不看籃球比賽的人都知道的厲害球員,比如姚明,王治郅,易建聯,現在幾乎沒有了。最重要的是,CBA的戰績下降太厲害,NBA球星諾維茨基曾嚴厲批評隊友時說,你再這樣下去,你就要好好學習中文了,因為你將來只能到中國去打球。


黑天鵝之怒


我也經常看CBA,跟我的感覺有以下幾點:

1.每次觀看CBA轉播的畫面,感覺畫面不是很清晰,不想NBA那麼亮堂。我想可能是場館的燈光問題吧,與體育館的老化有關。每年應該在場館建設上的投入所佔俱樂部的投入很少吧。

2.讓我最無語的就是CBA的廣告牌了,球員的座位都是在廣告牌的後面,每次替換球員都要從技術臺那邊的小缺口出去,太彆扭了。

3.地板,NBA的球場地板每塊都是可以拆卸的,並且保養的很好,CBA的看上去就有一點陳舊。

4.球場大小,拿五棵松體育館來說可容納兩萬人,從視覺上來說就很開闊,並不比NBA的球場差。國內俱樂部很少有這樣的場館。

(純屬個人觀點)


嘿嘿哈哈吼吼嘻嘻


感覺不一樣是指對比賽的節奏把握的不一樣,?NBA一個漂的快攻,扣籃都能及時回放,CBA則完全沒有,有也是幾分鐘以後的事了。

還有一個就是攝影師水平不行。NBA從各個角度都可以看到,籃球在關鍵時刻絕不會離開鏡頭。CBA鏡頭看到的是隊員投籃,鏡頭都跟不上籃球進筐的速度,這時我最想罵攝影師的一句話是,你就不能把攝像機擺的快一點嗎?

NBA從各個角度都能作到及時回放,給觀眾一個清楚的比賽畫面,cba永遠捉不到這種畫面細節。所以給人的感覺是粗製濫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