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10年了,爸爸沒有生過一次褥瘡!”

“快10年了,爸爸沒有生過一次褥瘡!”

“爸爸,換尿褲了。”

“爸爸,刷牙洗臉了。”

“爸爸,吃飯了。”

“快10年了,爸爸没有生过一次褥疮!”

劉亦敏

“快10年了,爸爸没有生过一次褥疮!”

他叫劉亦敏,家住青山路社區通濟村。自2011年父親遭遇車禍癱瘓在床開始,他毅然決然辭職在家,一心照顧,這一堅持就是近10年。

“快10年了,爸爸没有生过一次褥疮!”
“快10年了,爸爸没有生过一次褥疮!”

每天早上,劉亦敏早早準備一盆溫水,為父親洗臉、刷牙、穿衣、梳理,再送上可口飯菜,考慮到老人牙齒不好,他一勺一勺的喂,一碗飯往往要喂半小時以上。

在平時,劉亦敏捨不得多花一分錢,可在父親身上,他卻十分大方。為了防止父親便秘,他變著花樣給父親準備富含纖維素的食物,如蕎麥、糙米、胡蘿蔔等。

“快10年了,爸爸没有生过一次褥疮!”

在劉亦敏家,紙尿褲是必需品,老人家每天就要用2包,一年要用上近百袋。

每天凌晨2、3點,劉亦敏準時起來,像照顧小孩一樣輕聲呼喚父親,給他換尿褲,用尿壺接尿。盛夏酷暑,數九寒天,他用自己的愛心,精心呵護著父親。

“快10年了,爸爸没有生过一次褥疮!”

半個月的尿不溼使用量

老人身子癱瘓,每天需要不斷翻身,防止褥瘡發生。劉亦敏每天至少給老人翻身10次以上

,每次說到這事,劉亦敏總是很自豪,“這麼多年了,爸爸沒有生過一次褥瘡!”

“快10年了,爸爸没有生过一次褥疮!”

一晚上要換洗的床單

需要更換的床褥▶

“快10年了,爸爸没有生过一次褥疮!”

除了日常起居,劉亦敏一天兩次為老人按摩治療,陪老人談心聊天,天好的時候,抱他到窗口曬曬太陽,還用錄音機、手機給老人放戲、說笑話,給老人講社區裡的新鮮事。

“快10年了,爸爸没有生过一次褥疮!”

給父親讀報

在他精心照料下,父親雖然幾次被醫院下了病危通知書,但最後都轉危為安。用劉亦敏的話說,“我只希望父親能少一些病痛,能陪伴他時間久一點再久一點,再苦再累也值得!”

“快10年了,爸爸没有生过一次褥疮!”“快10年了,爸爸没有生过一次褥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