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學政試院在清朝康熙至光緒年間是揚州府治八邑人入仕場所

期逢歲月舊添愁,收拾書籍下泰州;恭喜文元寓何處,先生小住玉花浮。爭來試院考名流,八邑英才集此州;爆響十聲看榜發,幾家歡喜幾家愁。

泰州學政試院,原是明朝的都察院,清朝康熙至光緒年間成為了揚州府治泰州、高郵州、江都、甘泉、儀徵、寶應、興化、東臺八邑秋闈(秋季考場)選拔人才的試場,是中國科舉制度的實物見證,是泰州曾經作為江淮地區重要文化教育中心之一的歷史見證,也是古代泰州百姓心目中讀書人入仕的神聖場所,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明朝初年,沿元舊制,設御史臺,洪武十五年,改置都察院,主要負責監察、彈劾、風紀管理,擁有大事奏裁、小事立斷的特權;清朝順治年間,都察院改承政為左都御史,掌察核官常、參維綱紀。明嘉靖三十年,朝廷在此設立鳳撫軍使院,專門統領針對倭寇的海防事務,後來這裡房子就閒置了下來,泰州學宮(夫子廟)考點至此。

泰州學政試院在清朝康熙至光緒年間是揚州府治八邑人入仕場所

芸芸考生狀 代代演悲歡

科舉制度,萌發於南北朝,成型於唐朝,經過宋元明清的不斷完善和發展,打破了世族壟斷和血緣世襲的關係。清朝乾隆以後,因為八股文取士,容易使天下消磨歲月於無用之地、墮壞志節於冥昧之中,長人虛驕,昏人神智,上不足以輔國家,下不足以資事畜,壓抑了那些本來不擅長科舉科目的人的思想,導致了一些人產生了畸形的價值觀,造成了師門裙帶關係的現象,使得從事科學技術研究的人才力量停滯不前、相對薄弱,所以試帖詩就成為了科舉考試的重要科目。

直到光緒三十一年,張之洞擔任兩江總督後,湖北大規模興辦的實業、師範、國民教育行政體系取到了較大發展,在張之洞、袁世凱立停科舉、以便推廣學堂的奏請下,我國已經延續了一千三百餘年選拔人才的辦法,舉行了最後一科進士考試後,正式廢除。至此,教育行政機構(學部)才從禮部中獨立了出來。

泰州學政試院在清朝康熙至光緒年間是揚州府治八邑人入仕場所

泰州遺試院 舊貌今復原

現在的泰州學政試院,大門廣場南邊雁翅照壁的正面鑲嵌著學政試院四個大字,背面有一幅浮雕觀榜圖;頭門外兩側分別建有東西轅門,門額上刻有騰蛟起風紫電青霜,轅門內側有東西吹鼓亭,頭門兩側照壁上有明經取士、為國求賢,簷口下懸掛中國科舉院試博物館橫牌匾。

大門兩側分別是聽差房和官員廳,儀門兩側分別是公事房和福神祠。儀門進去就是試場,甬道兩邊有一排排的考棚;繞過大堂便是思補堂,是當年學政官員在大堂處理公務、為國家選拔人才後,回到二堂以考量自己的得失、尋找補救的辦法,從而提高從政水平的地方,也就是退思補過的意思,堂內二桁條上懸掛有

四教堂金字匾,是教育人去追求完美的在文行忠信四個方面的道德品質和修養。後院花園中的兩塊太湖石上,分別刻有文曲星獨佔鰲頭,是人們對金榜題名、能夠科舉得中的美好的精神寄託。

泰州學政試院在清朝康熙至光緒年間是揚州府治八邑人入仕場所

從明萬曆四十年起,揚州府治的學政考試都是在泰州進行的(只有三次是在外地、因泰州學政試院的建築需要維修),至清末科舉制度結束止,有一百零一任的學政官員在這裡舉行了三百五十八場以上的考試。劉墉到泰州進行過歲科兩試四次,張鵬翮到泰州參加過歲考和科考,張廷璐五次到泰州擔任過江蘇學政;從泰州試場走出了許多著名的人物,如明朝內閣首輔李春芳、哲學家王艮,清朝九省疆臣阮元、廣東陸路提督劉榮慶、書畫家鄭板橋,以及語言學家王念孫、王引之父子等。據說李鴻章常說他一生中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能夠擔任過眾人都趨之若鶩的學差,沒有鐵粉,而俞鴻圖卻因為科場舞弊,成為了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死於腰斬刑罰的提督學政。

據清道光《泰州志》記載,泰州學政試院曾經是一處規模宏大的建築群,其氣勢可能超過東邊的泰州學宮、西側的州官衙門。如今,這裡結合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支氏住宅的保護,大體上已恢復建設了大門(在修繕中部分彩繪被毀)外的照壁、儀門、大堂、東西轅門、東西吹鼓亭、巡房、考棚等,從科舉文化、教育、簡史、趣事,以及學政院試、泰州名人六個方面介紹了我國傳統文化中獨特的科舉院試製度、程序、沿革、考試的社會意義,正所謂

道貫古今東方試院舉英才、德配天地世代學林留瑰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