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学政试院在清朝康熙至光绪年间是扬州府治八邑人入仕场所

期逢岁月旧添愁,收拾书籍下泰州;恭喜文元寓何处,先生小住玉花浮。争来试院考名流,八邑英才集此州;爆响十声看榜发,几家欢喜几家愁。

泰州学政试院,原是明朝的都察院,清朝康熙至光绪年间成为了扬州府治泰州、高邮州、江都、甘泉、仪征、宝应、兴化、东台八邑秋闱(秋季考场)选拔人才的试场,是中国科举制度的实物见证,是泰州曾经作为江淮地区重要文化教育中心之一的历史见证,也是古代泰州百姓心目中读书人入仕的神圣场所,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明朝初年,沿元旧制,设御史台,洪武十五年,改置都察院,主要负责监察、弹劾、风纪管理,拥有大事奏裁、小事立断的特权;清朝顺治年间,都察院改承政为左都御史,掌察核官常、参维纲纪。明嘉靖三十年,朝廷在此设立凤抚军使院,专门统领针对倭寇的海防事务,后来这里房子就闲置了下来,泰州学宫(夫子庙)考点至此。

泰州学政试院在清朝康熙至光绪年间是扬州府治八邑人入仕场所

芸芸考生状 代代演悲欢

科举制度,萌发于南北朝,成型于唐朝,经过宋元明清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打破了世族垄断和血缘世袭的关系。清朝乾隆以后,因为八股文取士,容易使天下消磨岁月于无用之地、堕坏志节于冥昧之中,长人虚骄,昏人神智,上不足以辅国家,下不足以资事畜,压抑了那些本来不擅长科举科目的人的思想,导致了一些人产生了畸形的价值观,造成了师门裙带关系的现象,使得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人才力量停滞不前、相对薄弱,所以试帖诗就成为了科举考试的重要科目。

直到光绪三十一年,张之洞担任两江总督后,湖北大规模兴办的实业、师范、国民教育行政体系取到了较大发展,在张之洞、袁世凯立停科举、以便推广学堂的奏请下,我国已经延续了一千三百余年选拔人才的办法,举行了最后一科进士考试后,正式废除。至此,教育行政机构(学部)才从礼部中独立了出来。

泰州学政试院在清朝康熙至光绪年间是扬州府治八邑人入仕场所

泰州遗试院 旧貌今复原

现在的泰州学政试院,大门广场南边雁翅照壁的正面镶嵌着学政试院四个大字,背面有一幅浮雕观榜图;头门外两侧分别建有东西辕门,门额上刻有腾蛟起风紫电青霜,辕门内侧有东西吹鼓亭,头门两侧照壁上有明经取士、为国求贤,檐口下悬挂中国科举院试博物馆横牌匾。

大门两侧分别是听差房和官员厅,仪门两侧分别是公事房和福神祠。仪门进去就是试场,甬道两边有一排排的考棚;绕过大堂便是思补堂,是当年学政官员在大堂处理公务、为国家选拔人才后,回到二堂以考量自己的得失、寻找补救的办法,从而提高从政水平的地方,也就是退思补过的意思,堂内二桁条上悬挂有

四教堂金字匾,是教育人去追求完美的在文行忠信四个方面的道德品质和修养。后院花园中的两块太湖石上,分别刻有文曲星独占鳌头,是人们对金榜题名、能够科举得中的美好的精神寄托。

泰州学政试院在清朝康熙至光绪年间是扬州府治八邑人入仕场所

从明万历四十年起,扬州府治的学政考试都是在泰州进行的(只有三次是在外地、因泰州学政试院的建筑需要维修),至清末科举制度结束止,有一百零一任的学政官员在这里举行了三百五十八场以上的考试。刘墉到泰州进行过岁科两试四次,张鹏翮到泰州参加过岁考和科考,张廷璐五次到泰州担任过江苏学政;从泰州试场走出了许多著名的人物,如明朝内阁首辅李春芳、哲学家王艮,清朝九省疆臣阮元、广东陆路提督刘荣庆、书画家郑板桥,以及语言学家王念孙、王引之父子等。据说李鸿章常说他一生中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能够担任过众人都趋之若鹜的学差,没有铁粉,而俞鸿图却因为科场舞弊,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死于腰斩刑罚的提督学政。

据清道光《泰州志》记载,泰州学政试院曾经是一处规模宏大的建筑群,其气势可能超过东边的泰州学宫、西侧的州官衙门。如今,这里结合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支氏住宅的保护,大体上已恢复建设了大门(在修缮中部分彩绘被毁)外的照壁、仪门、大堂、东西辕门、东西吹鼓亭、巡房、考棚等,从科举文化、教育、简史、趣事,以及学政院试、泰州名人六个方面介绍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独特的科举院试制度、程序、沿革、考试的社会意义,正所谓

道贯古今东方试院举英才、德配天地世代学林留瑰宝


分享到:


相關文章: